商务大家都说了,
个人方面,觉得很好理解,很多人买不起商务但愿意付多一点钱的。
以前买过几次,国际也买过,因为商务实在太贵。超经有时候真的贵的不多,真的舒服一些,而且可以大概率避开熊孩子。给父母买过,他们不愿意花钱做商务,搞点数要转机,他们不说英文,不想到比如日本等等不说中文的地方转机。很多我们觉得很简单的东西,父母一辈真的有些是恐惧的,不是我们嘴里说说很简单的,就能克服的。
商务大家都说了,
个人方面,觉得很好理解,很多人买不起商务但愿意付多一点钱的。
以前买过几次,国际也买过,因为商务实在太贵。超经有时候真的贵的不多,真的舒服一些,而且可以大概率避开熊孩子。给父母买过,他们不愿意花钱做商务,搞点数要转机,他们不说英文,不想到比如日本等等不说中文的地方转机。很多我们觉得很简单的东西,父母一辈真的有些是恐惧的,不是我们嘴里说说很简单的,就能克服的。
我坐超经的唯一原因可能就是视角比较好,能坐到发动机旁边(330或者787),不然是不会考虑的
发动机旁边的视野和随便一个窗口的视野会有什么不同吗2
我喜欢看发动机
不怕吵吗?感觉即便是787这种机型,engine噪音还是有点大
我就是喜欢听引擎声 777和757最好,787我觉得太安静了,不太喜欢
尤其是大飞机越洋航线的PE越来越像domestic 737/320的business了,如果我就是想坐的舒服宽敞点,凑合睡个觉,PE真的挺好的。
但F本来也经常坐不满吧,听说之前有不少票都是给employee升级了,因为给乘客升级不给F
整体来讲premium cabin的比例感觉在下降,heavy pe is happy in between
疫情前DL的premium select我还挺喜欢的,和国内first大板凳差不多的座位和餐食,比经济舱强很多,MQM按1.5倍累积。像ATL-PVG那种15小时+的航线,我坐经济舱到了上海整个人基本就只想躺倒了,坐ps舱到了上海还有精力和朋友吃个晚饭
疫情后ps舱服务大退步,就没坐过了
感觉PE就是给有status的人升舱的心理安慰,不然全是biz的话很多热门航线就没有升舱了。反观有PE的话给会员们升一下,对航司来说marginal cost也没多少,这样elite status们才有动力保持status
就DL来说正好相反,PS舱不能complimentary upgrade,如果因为加PS舱减少了D1/FC/C+的数量,那反而降低了升舱概率
以我个人的经历来说PE的睡眠质量比P好太多
主要人少,类似于八人宿舍到四人宿舍,虽然不是单间,但相对配置和个人空间好一些,所以感觉舒服一些。
这个问题可以换个问法
怎么理解国内线First 价格是屌丝舱的3-5倍 座位就那样 万恶的资本主义航司还不给休息室 总不能是为了那口热乎饭(地面上价值50?)和两件行李(价值70?)
或者再问一嘴 怎么理解欧盟的First(中间不坐人的经济)
超经跨洋的话感觉还是舒服很多,虽然数字上只是宽了一点长了一点实际体验还是很不一样。卡塔尔航空好像有的航班买经济舱但实际选座的时候可以选到超经感觉也很神奇
分航司,去年坐过日航的超经,座位能放到很低,非常舒服可以睡整觉
听说国泰的PE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