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歪个题说一下,以前小时候在国内每次挤地铁挤公交车的时候我都在想这都计划生育了人口咋还这么多,不是应该按照2^n递减的吗?(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4->2->1)今年终于负增长了,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希望以后国内都不要这么挤这么卷,希望东亚文化圈少子化的之后能够多注意注意个人的个性与价值,不要搞的那么压抑。
感觉日本少子化这么多年了现在也没有个性解放。我觉得中国也难。
其实不是的
因为 后面的年轻劳动力的压力大了,要供养的老人到时候hui很累。除非开放移民
or
提高生产力,比如让机器人代替。那样就是真的厉害了。
虽然有点歪楼,我就歪到这里即止
人均资源多一点总不是坏事吧,至少不能太肆无忌惮了。
所以新冠要十年八年就要来一次
资源多还是少和出生率关系没那么大,更大的是经济和政治状态。
我觉得东亚文化圈最恐怖的问题是这样全民躺平之后,社会阶级立即固化。
你要不然喊人来拆分个新楼?我觉得这个话题还挺有意思的lol
因为
这个本质上取决于有多少年青人愿意在养老行业工作,然后年轻人少了会影响养老资源的pricing,也就是养老院之类的会变的非常昂贵。好处是方便代际财富转移,坏处是穷人老了可能就没办法了。这估计要我们这一辈人(老的时候)买单了,不过我们都在美国了。
看到这个几个字我都要窒息(字缝里读出来都是吃人)。
不只影响养老啊
青壮年减少服务业成本也会上升中年人也要活不起了
说的对。
我很难想象我们小时候那种一个班60个人,一个年级800人的教育模式是最优的。希望人口减少能够提高人均的教育投资。
2023年全年可预见人口减少数量绝对值会增加,新出生人口降低,以及新增死亡人口增多。问题来了,2024年会不会有一波出生人口反弹?
但这样应该是最efficient的,可以短时间大批量地培养出合格的人。
这是非常可能的,现在很多职位就没有用人类的必要,chatGPT就可以替代
为啥反弹?看不到任何理由
Efficient in terms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但是从学生个人时间的角度上来说肯定不是。我好奇少子化是不是能够使得教育更加“以人为本”
要少子化很长时间才行,人口密度得降下来
好像目前国际普遍情况是出生率一旦下降基本就回不去了吧
挤和卷不是人多的原因,主要原因是文化,其次是分布不公平都想割韭菜。随着新生韭菜的减少,现有的韭菜的生存环境会更加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