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生娃费用的血泪教训,给后人一点警示

没有老人,只有两种方式

1,男人白天去医院,大的去daycare,晚上回家接大的回去。
2,大的白天去daycare,晚上随他/她的小朋友回家,这个必须本来跟那家熟(大人小孩都得熟),而且大娃得稍微大点,两三岁的话大概率其他家长hold不住。

1 个赞

酱紫,好的,谢谢!

中国好像生日分布倾向是非常明显的? 我初中是非常biased的,基本都是9-12月
不过原因应该是入学

快回去仔细读一下你的plan document, 我之前有过同样的情况,主要的医生和医院都是in network,其中有个pathology是out of network, 但是plan document里面写了如果主要的provider是in network的话有一些服务即使是out也算in!
我打了电话问保险公司 对方说他们确实弄错了 退了我300多刀

以前春节前后在家又冷又没别的事干……

lz的问题解决了吗?生娃属于life event,孩子出生一个月内可以把孩子加入父母任何一方保险,当然这是孩子出生以后的事了。

前产检查啥的走的是妈妈的保险,这个应该没有疑问。生产过程包括产后up to 48小时住院,如果父母双方都是个人保险(不是家庭保险),据我的保险(Blue Cross Blue Shield)客服的说法,应该按照父母双方的生日来决定应该是走爸爸还是妈妈的保险,而不是哪个个保险好走那个。比如LD的生日是10月,我的生日是1月,那就应该走我的保险。当然不知道这个是不是每个州不同(坐标新泽西),建议lz电话问一下保险公司。
我生第一个娃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有这回事,医院也不管,随便报。最后都要自己电话保险解决。

怎么在这个主题下面没人控诉坑爹的annual open enrollment制度
就不能灵活一点半年改一次吗?
还有change of life event,说得好听,但是只能加减保险的人,不能改plan,也是个坑

1 个赞

要是那么容易 保险公司的羊毛都让大家撸死了

友情提示一下,这些都可以砍价的,能砍多少看你自己了。加油。

我想再补充一下 self-insured/self-funded plans(如果是不是加州政府 regulated的plan)就不受 no surprise act 保护,很多科技大公司的plan(好像google就是的 ) 都是self-funded,
self funded 的意思就是 公司出员工所有的医疗费,交给保险公司的钱只是stop loss的保险和让保险公司来管claim的admin fee。这样年轻人多的大公司可以省很多钱

1 个赞

一般来说不是学生保险更贵更好么 至少neu 一年2300的 都说不去生个孩子亏了

我们刚收到bill,接生医生和医院bill分开的,不知道医院是否包括了麻醉。

麻醉师一般另开Bill的

医院自己的麻醉师也要另外收钱?目前协议价打完折后OB bill 6K,hospital bill 9K,自负2k多。保险搓 个人deductible 1k, out of pocket cap 3K, 家庭分别是3k和9k,后面还有新生儿的各种bill 唉

正常的,我们趁deductible满了去看了拖了很久的皮肤科,还去看sleep doctor拿了台cpap治疗呼吸暂停,也算借机小撸一把。cpap是在生之前拿到的,生之前的oop满了所以直接免费了

+1。我记得以前研究我司几种的区别的时候,high deductible付完deductible,就和standard/shared的报销比例一样了。OOP maximum应该也都是一样的(我再去double check一下)。所以才无脑high deductible,因为可以存HSA

大学的研究学者,如果LD作为dependent,买的学校HMO保险,需要注意什么吗?

能找到人收hmo吗,你要能找到医院医生都收应该就行了。hmo如果网外是完全不付的

I see. Thanks for the reminder. will check with advis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