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潭收入能代表大部份人吗
相亲就是这样的
世界上有70亿人,1%是7000万,都在泥潭?
我要有60M还结啥婚啊
在我旧交的同龄人中,基本没有,或者说人家也不活跃不发微博朋友圈
在我来美国新认识同龄人后,我才见识到世界的多样性
打拳?那必须是严重100倍
我的principle 是如果事情不好理解/make sense ,一定有我不知道的细节
我是人类,人类的一切都对我不太陌生。-Terence
这个很对,就我过去四五年的人生经验,理解不了的内容通常是有关键信息缺失/模糊了
Or intentionally altered
这属于独特的千人斩扭老师privileged发言了吧。很多芸芸众生仍然要靠相亲认识异性,很多家庭要靠彩礼娶到媳妇儿,这都是正常现象,也不代表these couples don’t deserve a decent genuine and loving relationship.
Exactly! 不针对本楼啊免责声明
家庭本来就需要很多operation details
和爱不矛盾
But at the end of the day, 婚姻法只规定了belonging
在法律的层面就是一个joint venture
相处的细节(生几个娃,怎么度假)是在慢慢磨合中确定的,谁一上来就把这种预期摊开讲都是不怎么实际的,甚至可以认为是对于对方人格主体性的忽视。我遇到过相亲对象告诉我最好26岁之前生娃的,我就白了您呐^ - ^
相亲不是dating
大家需要quick figure out dealbreaker 是否存在
特别是经济上的 因为婚姻就是经济
Love is the least part
At least that’s what I was told
点赞zs
但是我认识的相亲成功的,几乎都是认识了这个人之后把对方当作dating对象相处,有动心的感觉才继续下去的。你说的那种纯粹transactional的相亲肯定存在,但时代变了也可以把相亲转化成浪漫的关系不是么。
So I guess we should define 相亲first?
If there is a strict distinction between 相亲 and dating
相亲的话必要因素是结婚?甚至生娃?dating的话可能只有一部分目的是这些
男女(男男/女女/theythey)双方通过中间人/活动方/平台介绍认识,中间人或本人在见面之前对双方进行过背景意向筛选和匹配的,相亲通常指这种安排之下的前几次见面。(我的一点理解,不一定对)
They/them 怎么办 不能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