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
1
泥潭里看了几个读书的帖子觉得里面很多不错的书,比如下面的帖子:
大家有没有比较系统的拓展书单的工具或者方法体系,我觉得类似一个network analysis,第一节点要全数据条目要多(豆瓣就不大行,删了一堆),第二要能找得到办法构建edge,比如有用户或者收藏夹之类。
我偶尔找到一本小众且很喜欢的书会去goodreads看一眼都谁看过这书,他们还在看什么,有没有相关收藏夹之类的。zlibrary上也有公开的收藏夹。
还有什么更好的网站/资源大家有关注的吗?比如各个国家媒体/书店的畅销书单之类的
那么问题来了 你多久看一本呢
很多时候看的速度远不需要搭建扩展性强的框架吧……
想到了在隔壁论坛看过的读书贴
2 个赞
qqwrv
3
4 个赞
暗黑猪头鹅
4
这得自己练啊。首先习惯把通常意义上「好」的书都排除掉(这是最大障碍),然后在此基础上不停地找,直到碰到一次真正扭转心灵的,就差不多学会了。
1 个赞
我一般都是看kindle什么书打折买什么,然后慢慢看
cc2022
6
仅供参考
看到一本稍微有点专业性的喜欢的书,这种书里会有特别多的引用。。。
初中看《人间词话》特别喜欢,顺着注释就找到了一堆《白雨斋词话》这种东西。
当然未必都很喜欢,只是一个相对靠谱的来源。
如果不想再一个领域继续深挖下去的话。
从新领域的教材开始,对心理学感兴趣第一反应是去图书馆找到了《变态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这种教科书,然后继续按照之前的方法,从注释里面爬虫一样的搜索。
坏处是这样找出来的书,通俗性不够,比较枯燥。
所以间或从其他来源(这个领域的豆瓣评分排行等等)加入一些新的种子
1 个赞
这得看你在思考什么问题,带着问题去找书(消遣例外哈)
我刚一口气读完陈嘉映的《感知理知自我认知》,非常推荐!我近几年一直琢磨how to see这件事,对艺术哲学心理学有很大的好奇,这本书给我很大的启发。
我之前尝试读哲学书,但真的很没劲,无聊到激发我去读数学书。而陈嘉映的这本书就很口语化,很好读,跟书的缘分也是timing。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