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胡扯是吧?
Proton 本来就是基于 Wine 以及多年来 Linux 玩家在 Wine 基础上做的调教。甚至现在 Proton 的成功都缺不了 ProtonDB、Proton GE 这样的社区支持。
你管这叫做求神拜佛?
纯粹胡扯是吧?
Proton 本来就是基于 Wine 以及多年来 Linux 玩家在 Wine 基础上做的调教。甚至现在 Proton 的成功都缺不了 ProtonDB、Proton GE 这样的社区支持。
你管这叫做求神拜佛?
目前的配置是 Windows 11 + WSL (Arch Linux), 编程时用 VS Code 在 WSL 里面写代码
如果不想折腾的话, 这样比直接装 Arch 要方便 (毕竟不用配置桌面环境, 滚挂了也方便修)
还有hacker觉得ubuntu偏离了开源社区的本心(比如允许multiverse存在),是作恶呢
个人意见是这和圈地自萌没啥两样,但开放的另一面就是不同喜好得hacker搞出kde和gnome大战,不能像微软苹果一样强奸用户接受自己的ui
用苹果的话说这叫重新定义生产力
一个想干什么可以直接干,有无数用过的人可以提供经验,不用担心环境不支持的问题,可以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感兴趣的东西本身
这对于Windows来说是不现实的谎言.
举个例子, 我目前使用系统的最重要的几种基本需求. 我不认为这些需求很过分:
商业公司永远做不好这件事, 因为它不知道我想要什么. 注册表里面一大堆配置, 微软不敢帮你全部备份, 也不知道你想备份哪些. userdir里面几十个GB, 微软只能帮你猜测你想备份哪些东西, 即使这样还是Documents目录一堆乐色占用云存储空间.
而在linux下, 只要写一个简单的脚本, 从nextcloud同步的目录中自动管理一下symlink, 自动对系统/桌面环境/配置文件/工具链/软件进行一些安装, 写这个脚本连一个小时都用不上.
我需要矩阵桌面(matrix), 这在gnome和KDE和其他主流桌面环境都有扩展可用, 并且有DE完美的原生支持 (不用摸鼠标), 即使有些非主流DE没有现成project, 开发一个也用不了一天. 再看看Windows, 即使有实现也很难用(没有动画, 和windows桌面环境不完全配合), 内建的多桌面还要你一直拿着鼠标动动动.
我需要deniable encryption, 也就是说要把bootloader和密钥装在外置U盘里, 电脑里的硬盘上的数据与随机数据无法分辨. 这种级别的自定义Windows根本想都别想 (甚至更新的时候微软会贴心的帮你把硬盘搞得一团糟)
而对于GNU工具链, 这也是只要花一两个小时, 配置一下grub就可以了.
一个想干什么可以直接干,有无数用过的人可以提供经验,不用担心环境不支持的问题,可以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感兴趣的东西本身
这种美好的理想, 前提是你按照微软和苹果喜欢的方式使用电脑, 而不是"你想干什么".
这里的根本区别是, “你做主人, 社区提供资源支持” vs “你做居民, 管家决定你的生活方式”
以前用debian+gnome,平时工作写码基本没啥区别(除了那个sb篮子qq没法用),我也没有那么原教旨主义,用n卡restricted闭源驱动也挺好使的;但之后经常要打csgo,faceit不能跑在linux上,就歇菜了
我倒不太在乎开源还是闭源, 甚至不自由都没事. 只要"开放"就ok.
一个软件把一件事做好, 并且能与其他软件一起工作. 不要建墙
话是这么说,但是我真的不想升级到win11,win10+阉割版wsl2用着也挺糟心的(以前没有systemd和WSLg,现在没有嵌套虚拟化)
懂了, 原来Powershell 不是 PowerShell, 而是PowerC++
C++也很强大, 设计也非常的优雅. 你会想要用它做你的shell么)
WSL完全可以实现你提到的所有功能
我一共提到了三个功能:
WSL能简洁的对Windows进行自动配置么? 很多配置连Windows这边都没有命令行, 只能图形界面点点点)
WSL能接管(替换)Windows的自带DE么?
WSL能管得到NT内核和bootloader么?
之前要把IpHONE用黑苹果备份到电脑上,最后找到最好的虚拟化方案用的是KVM+Docker,在windows下只能用WSL2嵌套虚拟化,而且只有win11支持,于是只能回退到图像性能烂得要死的八国联军预付费版vmware fusion,气个半死
中文输入法, 我个人感觉, fcitx5比ibus家族更容易配置, 也更不容易出问题.
ibus家族相对更易于定制一点, 适合有更高需求的用户.
如果题主不是码农的话,千万不要听码农胡说八道。码农对自己的电脑的要求都是很奇怪的,而这个世界上的普通人,就是连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都要找一下键盘哪个key印着any的
比如我选购操作系统的一大标准就是要容易使用C++,总所周知,xcode本身就是一坨屎,clang对硬件的要求也是高到不能忍,直接排除。最后剩下windows
什么,其他语言?其它语言都是垃圾
至于上面有人提到windows的customization的问题,我只能说,得加钱,家庭版屁都没有
sudo pacman -Sy gcc
g++ hello.cc
当然对于买电脑单纯用来看电影+打游戏的普通人, 我当然是推荐Windows的)
我不太清楚
是啥,同是 Windows 用户,我怎么就没看出来 PowerShell 好在哪里呢? - 知乎 这种算么?
实际上我自己在ssh到linux的server之后就是只写python的(因为上面默认没powershell),我的感觉是除了输入输出都是.Net对象的cmdlet之间组合起来比较方便以外(python里的包各有各的想法),python本身终归不是给shell承担的任务设计的,不少时候要做一些没必要的事情,和python对标的更接近C#等基于.Net的语言。不过这俩不管用啥都远比bash强就是了,它们之间的差距小于任何一方和bash的差距
win10出来的时候就换到ubuntu了,用了一段时间实在受不了丫的流氓ms类似行为,最后settle到了mint
现在全家的机器都用linux,除了ld的一台又换回了win。。。
新人还是推荐用mint吧,最开始设置好以后,基本不会出问题(tip:没事不要update哈,全部把丫都disable了)
毕竟linux社区可以无限细分 细分下去是个无底洞,比如说关于“能接受多少闭源代码”就能从软件开始一路细分到连固件都要开源的玩家
然而Canonical本质上和RH一样,是个靠卖系统支援吃饭的公司,这厂子吃相也不好看,这两年更是做过很多糟糕的设计决策。这根本不是个酷不酷的问题,最简单的例子就是flatpak大战snap–flatpak包在最新的Ubuntu上可不能开箱即用,我还没提snap呢。放十年前说Ubuntu是个适合零基础新手用的系统,那我同意,我自己十几年前用过的第一个distro还真是Ubuntu – 初中同学推荐的。但是今天有好的多的选择–就算不想折腾不想学,又一定要用Debian系方便抄网上作业,就有经常被人吹的mint,zorin,popos等等都可以做到开箱即用,完全没必要去用Ubuntu。
而且讲The year of Linux desktop真不是个梗吗…Linux社区一直就那么点大,用Linux当桌面操作系统的大部分都是自己有兴趣的–尤其是在wsl让很多需要跑在Linux上的专业软件都能跑在Windows上之后。
日常用arch,但用lightroom和photoshop的时候还是得换到win,有啥好的解决办法吗?
我就是在ubuntu下用的,我自己的代码疯狂玩耍template meta programming,比软家的windows.h还要复杂一万倍,经常按一下就没了一大堆内存把电脑卡死。看看人家visual studio,丝般顺滑
clang和clion加在一起就是烂上加烂,一个编译吃内存,一个编辑吃内存,一打开ubuntu直接播放幻灯片
Debian Developer 路过
主力机两台,一台 Debian Unstable 一台 Windows 11 + WSL2;只要没有 MS Office 或 Adobe Acrobat 之类的特殊需求那对只是上上网的轻度用户来说差别确实不大。至少一个好处是系统出了问题谁都确实可以看到源代码也可以修,Windows 的话就算楼上的微软员工大概也不容易(
这都是写hello world才能这么干的,我自己写的玩具代码都有几十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