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父亲/母亲有自恋性人格障碍(NPD)吗?

前言/背景

搜了一下貌似泥潭没有专门的主题。楼主是今年夏天回国探亲,再次感受到了一回家就很痛苦的情绪,某天晚上网上搜索,无意间就被reddit推荐了这个板块: raised by narcissists, 感觉我妈还挺符合的。

然后知道了Narcissist这个词,就继续中文搜索,进而得知“自恋性人格障碍父母”这个概念,终于找到了这么多年(从三四年级有自我意识开始)在家就很痛苦的原因。

知道这个概念之后,一开始还有一些自我怀疑,觉得是不是自己对父母要求太高了,“我都是为了你好”让我觉得父母可能就是为了我好,只是方式方法不恰当而已。

然后一次和朋友聊天的时候,说到了这个事情,朋友说了一个非常好,精准,深刻的观点:

  • 如果他们是真的为你好,你是能感受到他们的爱的。

在那之后我就觉得我妈不是为了我好,而是为了她有面子,为了她能掌握一切,能让事情/我的成长按她的设想走。她的设想也许是好的,也许是坏的。但我的成长绝不只有她的设想这一种可能,所以其他的好的可能性她还是不会支持。

进入正题

关于NPD父母,基本就是这里说的(下面是引用):

NPD父亲:

总结

2, NPD父亲的典型特征(大概率显性NPD)

很多NPD父亲就是看上去很符合NPD介绍的那一类,所谓显性NPD,属于最好识别的:

明显的自夸,吹牛,性格浮夸,永远都在讲自己,没有耐心听别人的话题。谈论的话题也比较肤浅,更多的是我有多厉害,我认识谁谁谁。

非常要面子,比如非常在意别人给他们的脸面,比如会很享受日本式的点头哈腰的服务。

他们永远是对的,不接受任何挑战。在他们犯错的时候,任何挑战都会挑起暴怒。

明确的表达对金钱,名利,奢侈品,豪车各方面的强烈渴望。往往也是成功人士,还会被视为天生的领导者。

他们需要很多很多的供养者,比如会常年被一群吹捧他的人簇拥,比如包养情妇或处于三角关系中。

这一点我认为和东亚文化里面崇尚父权有关系。社会属性用了很多词汇和解释来美化NPD父亲/NPD男性,例如大男子主义,直男,严父,感情内敛。在统计学角度,确实男性NPD更多。

NPD父亲的进一步解释:

总结

这一点我认为和东亚文化里面崇尚父权有关系。社会属性用了很多词汇和解释来美化NPD父亲/NPD男性,例如大男子主义,直男,严父,感情内敛。在统计学角度,确实男性NPD更多。

NPD父亲拒绝表露情感,也拒绝子女对他们表露情感,他们会用辱骂,讽刺等手段拒绝子女的感情表达。另一方面,他们会更加肆无忌惮的使用手段,技巧,甚至暴力,使子女们努力获得那并不存在的父爱,或者说有条件的赞赏:也就是要求自己必须接受自己的控制,必须按自己要求的严苛方式完成某件事,才会获得赞赏。

NPD父亲很大概率会使用暴怒来表达那些被放大的愤怒,例如你没有用双手把酒瓶递给他仅仅是单手,例如你一句话里面的一个词显得不太正式,比如你晚上10:05才进家门而不是10:00之前,这些很微小的事情都会引起对方的瞬间暴怒,怒吼,暴风骤雨一样的辱骂,也许有肢体暴力,并且一定会上升到人格打压:因为这点小事/小错误,你整个人都是错的。

NPD母亲

总结

3, NPD母亲的典型特征(大概率隐性NPD)

与显性NPD不同,隐性NPD表面看起来正常,但会把NPD性格特征埋藏的比较深。主要特征有:

迂回式自夸,例如“真羡慕你有这样的家庭/条件/时代,要是我当年怎样怎样也可以怎样怎样” 。

坚信他们是最聪明看透本质的人,比如会抨击资本主义,会吐槽某些品牌的东西做得差(尤其是他们根本没用过,只是见过邻居使用过)。

总是批评批判其他人,会嫌弃自己的伴侣和子女,会嫌弃子女的朋友和同学,对他们的谈吐,外貌,习惯,品味,家庭条件吹毛求疵。他们似乎对所有事物都是不满和蔑视的态度:总而言之这个世界糟糕的很,配不上他们。

会熟练使用被动攻击*,回避责任,表演自己的受害者角色,攻击其他人优秀的地方。会从自己亲密的朋友亲人身上占便宜。

嘲笑平凡,强行卖惨。比起普通人,他们扮演受害者,并向往非凡的成就。他们只是等机会,但从不努力,也会抱怨自己运气不好。对他人成功的例子,多归结为对方运气好,对方抢了自己的点子,自己是受害者。

无法接受不同意见,一旦对方提出一点点反对意见,他们的反应非常剧烈:你怎么能侮辱人呢,你这样太伤害我了。他们并不好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只接受流于表面的共情和赞美。

NPD母亲的进一步解释:

总结

隐性NPD父母往往是那些别人眼中的“好父母”,他们口碑很好,对外人脾气很好,看起来也为孩子和家庭付出很多。但作为子女,经常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不舒服,严重的话会觉得透不过气。另外,有些控制欲过强的母亲会很符合隐性NPD这个例子,尤其是单亲母亲或者是丧偶式婚姻更会让她们变成“社会舆论下的完美受害者”。这种情况下,子女需要努力识别并战胜被动攻击

注意,被动攻击/隐形攻击指的是非言语或肢体上的暴力,而是一种控制手段:NPD通常用爱的幌子来实现控制的目的。比如“我都是为了你有个完整的家庭才没跟你爸离婚的,你就不能为我做这一点小事情吗” “我上班一天如何如何辛苦,你在家不能洗个碗吗“ “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就不能。。。。“此处可以补全NPD的各种目标。这种话术让你有口难言,仿佛他们为你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历尽千难万险,遭受各种痛苦,这时候如果你不满足他们的那一丁点小要求就成为了世界上最冷血的人。这个套路中NPD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完美受害者的位置上,对其他人进行道德谴责,从而实现自己的目的。隐形攻击很多人都会用到,不仅仅是NPD。NPD喜欢用这个套路的理由是:有效,好用。

那么如何分辨呢?

总结

识别这个套路的关键是重视你自身的感受和直觉,也许是在某一次你开始感觉到不舒服,是说不出来的不舒服,其次思考对方提到的那些拼了命为你做的事情真的是你提过的吗 ?是你需要的吗? 如果不是,那么告诉自己,我不需要,我不需要也没提过让你做这件事,所以我也不需要为这个结果负责。再下一步,也可以和父母阐述,这不是我要的,你做了是你自己的选择,不要让我来承担责任。

文中还提到了怎么处理,基本就是:

总结

NPD对你的生活是有毒的,最好的办法一定是离开。但是有些时候,有些关系没法离开,比如你还未成年,比如你经济还不能独立,那么很多书和教程都提到了GREY ROCK,也就是不回应,不争吵,扮演一个没有闪光点没有感情的小石头。这个办法的核心前提是不可以有期待,一旦你有期待,就会跳入循环,没办法扮演一颗完美的小石头。

  • 不可以有期待:不可以有对方也许有一天会改变一点点的期待,不可以有对方通过心理医生治疗也许能变好这样的期待。
  • 不表达自己的任何情绪:NPD没有情绪,他们只会通过你的情绪体会自身的权威和控制感,你的情绪就是对方的药。你断掉供给,对方就断了药。委屈的时候不要哭,因为没有用,对方不会有同情。收到礼物的时候也不用表现的非常开心,因为对方只会读你的情绪从而获取满足感和控制感。
  • 不得不说话的时候,可以讨论一些细节,但不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讲一讲最近的社会新闻,可以分享数据,case,各种reference,但是不要提啊真的是太糟糕了,或者我觉得太可怕了。任何观点都会导致深层探讨,也会让对方了解你的思想状态以便于更好的控制你。一定要表达观点的时候,可以说,啊你说的很有道理,或者说,这事儿很复杂,我也不知道,我可得好好想想,类似这样的话。没有观点输出,对方就没有靶子。

结尾来个调查:

  • 我有NPD母亲
  • 我有NPD父亲
  • 我有NPD父母亲
  • 我没有NPD家长
0 投票人

以及,如果你的父母一方或双方是NPD,你会怎么做呢?

  • 我选择忍让,和他们“其乐融融”
  • 我选择分,各过各的,互不打扰
  • 我还在沟通,试图让他们改变
0 投票人
3 个赞

我爸妈连面上做个好爸妈的兴趣也没有 或者说他们觉得自己差不多就行了没必要 :yaoming:

借楼吐槽两个FHR引发的血案:给我和爸妈订了一晚,给我和其他亲戚订了一晚,结果我妈生气我没让她先挑日子 :clown_face: 以后我卖了也不搞这些了

8 个赞

在塘里喊一声 能找到十几个可以帮你再订FHR的 :doge:

她生气的是日子问题 我不能同一天订两间 :yaoming:

看来NPD也分不同类型(引起导致的自恋)

我妈是小时候穷怕了,控制欲和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着面子展开。又想让我给她安排安排商务舱高级酒店这些(她能发一发涨涨面子),知道这些也有机会成本,又不舍得(说“你们还是自己住吧”,“要不卖给别人吧”)
:troll:

她做不到真正的享受旅游:即使是天上刮来的钱,安排她旅游,她也会说“这个overpriced,平时正经人谁会买啊”,“来这里玩的肯定都是贪官污吏,做生意的暴发户”,“来这一趟真贵啊。你还是得好好学习,多挣钱,以后才能有机会来玩”(即使就是正常的华山黄山这种景点 :yaoming:

1 个赞

打老师(?),以我的感觉,当然我上泥潭时间不长,但已然在很多帖子里散见你的自叙了。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好的现象。我感到你被过去束缚着,而且是在按道理已经足以抽身而出时。我看你帖子,对你有一些好感,但深知这种事情别人没办法越俎代庖,只能祝你早日得到解脱。

22 个赞

我也曾经读了很多心理学书,试图找出父母身上和我自己的问题。徒劳无功。推荐看心理医生,注意找psychologist那种。我看了一年,很赞成他们的一个建议:

不要试图去帮助/诊断他们的心理问题,不是你的责任,你也帮不了他们。过好自己的人生,跟父母那边的关系,从成年时就应该学会尊重他们的命运和选择,情感上要开始detach。

你可能需要考虑自己有没有PTSD,而且要考虑自己有没有identity方面的issue。自己去读书会有帮助,但是有一个专业人士帮你,效果好太多。

3 个赞

我觉得我处于3/4或者80%完成度的阶段吧,毕竟真的做到各过各的,就当没这个妈,也是比较难的。现在只是能做到不自责。

而且我自己也带有她的烙印,比如我也有点控制狂,刚和LD认识的时候总想教她做事。后面两个人磨合久了,她提了出来,我才注意到这个事情。所以我对这方面也比较关注(不知道算不算PTSD,受害之后不由自主地自己复现受害场景)

1 个赞

???

要摆脱童年可太难了
比如我妈现在对我那一套就跟外婆对她那一套一模一样 她这辈子应该是没希望认识到这种做法有问题了
而我努力不要变成我讨厌的我爸妈让我变成的样子 实际上连挂壁这点都改不了

2 个赞

当然不是。

确实 我买了一本疗愈内在小孩 先看看

我不太相信这些心灵鸡汤 豆老师治好了给我说说 :troll:

1 个赞

那碰到打老师这种,如果父母是前世的冤亲债主,有啥化解办法吗?可以念地藏本愿经吗

还行?我小时候研究过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刑法的,按理说应该比你更拷打,但现在能心情比较平和地回忆往事,意识到父母当然主要是父亲的局限,同时坚决拒绝成为他们期望我成为的角色。
我觉得像这样就可以了。当然,这不意味着我没有被别的过去束缚。

要指定日子给她开副卡养信用分然后再让她申amex白金卡自己定

没有ssn应该不行吧 不然我给他们一人开5张aspire(不是

我觉得赫老师有点拧巴。不成为父母希望成为的角色并不意味着不能具有这个角色的某些特质,尤其用人的智慧去抉择以后。
营养也要吃,毒也要吃。

豆老师,什么打老师 :yaoming:

豆老师看来是要为人父母了,开始深入思考家庭关系了 :troll:
我从自己的情况来说,随着年龄增长,有很多瞬间在自己身上找到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子。
很难改变。

2 个赞

厨子老师明明就是有对广义的父权,也就是那个让一切父权之所以成为父权的背后的那个最宏大最堂皇的那个普天之下所有人的大哉君父,激荡着最激烈最贲张的情愫

我的心理医生也是这么和我说的。做法上我其实清楚,而且也在这么做了。

只是做不到完全detach:

  • 他们给我发消息,我不回。我心里有点窃喜:你们也有被我拿捏的一天。这说到底还是我对他们有期待,并没有真的放下,需要继续修炼。
  • 线上看到同样的“病友”就想交流,给建议,希望少一个受害者。

这个应该还行,我妈NPD体现在控制欲(对钱和面子)方面,对我倒没有肢体暴力和语言辱骂,只是“抠”和站在道德高地为她的“抠”辩护。

这个能展开说说吗? 我和上上任老板提到工作没动力,赚钱没意义,的时候,他也说要找到自己的identity,但是没有展开。

找过一个,但是她快退休了,对我帮助一般,但给了一些概念,也说了一些书单(还说可以给我开假条) 今年看要不要换一个。这种事英文的医生我说不清楚,对方说的名词我也听不懂。中文的医生又很少。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