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对瑞幸咖啡(LKNCY)怎么看?

奶茶才是第一生产力,我经常喝奶茶,其实主要是喜欢珍珠和芋圆,几乎不喝咖啡,不过我还是觉得瑞幸应该不会倒闭,毕竟不一定要全卖咖啡,还可以附带卖豆奶啥的

2 个赞

瑞幸未来的盈利能力很暧昧,停补贴就没客户,持续补贴没钱赚。感觉就是个无底洞

1 个赞

别买这个股票 once a cheater, always a cheater

6 个赞

这次的Chapter 15是司法合作性质的,JPLs在开曼法院搞重组,发个Chapter 15相当于通知了美国的司法系统。JPLs是7月份开始搞的,本来重组过程中就需要发Chapter 15,结果现在搞得像瑞幸突然破产了一样 :joy:

2 个赞

从来不相信任何有财务造假前科的企业
陆正耀这人怎么不进局子?

3 个赞

不是好像喜茶也要上市吗

目前估值最高的不是蜜雪冰城吗

1 个赞

领导班子都换了一批吧,陆正耀已经不在了

投机炒炒短期波动也就罢了,长期价值投资它还不配

1 个赞

今天暴涨了,2333

之前一直都想买 LKNCY, 然后买不了,楼上有位老哥说用 https://www.schwab.com/ 可以交易,然后去注册了 schwab, $12+入手后,紧接着暴跌 50%+,操蛋了,$6.5+加仓,今天终于回本了。。

我浮盈回到40%了 :joy:

1 个赞

这种就是传说中的炒垃圾股吧
财务造假的公司你买来干嘛?
当然你当自己下赌场的话,另说
这种公司根本不需要看,何谈怎么看

3 个赞

垃圾股不一定永远是垃圾股
你说的财务造假没错,但是他已经受到了惩罚,管理层全换,而且和sec已经和解了
瑞幸能一直运营到现在肯定有其得道之处,我们在探讨而已

当然,你说的当然也有可能

1 个赞

今天瑞幸涨了我来冒个泡。
个人一半身家都投在瑞幸上,持股65k。

咖啡市场
中国咖啡消费量很低,现在增速很快。20年时间应该能达到成熟市场的水平,我估计其中现磨咖啡市场能到现在的60倍,相当于20年年平均增速超过20%,这是长长的坡厚厚的雪。我相信中国绝对会崛起自己的咖啡品牌。

咖啡
卖的最好的水是快乐水。而咖啡具备快乐水的特质,可以冰可以热,有咖啡因刺激,可以加糖加奶,这种消费品加上品牌就很完美了。而咖啡的标准化程度比茶高,更加适合连锁品牌。瑞幸卖咖啡的方向现在已经是把咖啡当奶茶卖。实际上卖咖啡和卖奶茶并没太多区别,最基础的都是糖+奶+咖啡因。

瑞幸商业模式
瑞幸的产品线很明显对标星巴克。星巴克的产品毛利率大概是80%,这什么概念?就是说我只卖一半价钱毛利率也有60%,而60%毛利率就足够养活咖啡店了。星巴克在中国22年,已经牢牢占据高端市场和第三空间,想正面对抗是非常难的。所以瑞幸的平价+快取战略是很好的,避开了星巴克的长处。瑞幸平价的优势还在于更容易进入下沉市场,可以抢占星巴克还触及不到的地方。事实上瑞幸进驻了很多高校,而星巴克在中国自营卖第三空间的高端形象使他难以这么做,不像美国学校里都有星巴克。

盈利能力
瑞幸之前最大的质疑是大量补贴能不能转化成能提供盈利的客户。财务暴雷可以说把瑞幸的提价能力逼出来了。现在最大折扣是3.8折券和老用户回归的9.9喝咖啡。常驻的价格最高已经到24块了,最低美式13块。提价后瑞幸仍然卖的很好。2021年一季度现金消耗已经降低到4000万人民币了。我预计瑞幸会提价到15-25元的价格带。整体盈利可期。

瑞幸造假
我个人认为瑞幸造假是一部分陆系管理层做的,公司大部分员工都不知情。这从瑞幸自暴财务造假,以及原管理层和现管理层的内斗可以看出。现在陆正耀还有18%股份,还在清算而且全部转成了A股,加上对现董事长CEO郭谨一的调查以清白告终,说明陆正耀在权利斗争中已经失败,彻底失去对瑞幸的控制了。目前瑞幸的控股股东是大钲资本,持有99.99%的B股,相当于过半的投票权。

管理层
瑞幸的新管理层里由职业经理人构成,其中有连锁餐饮业老手。只有郭谨一是原来神州系的,不过他跟陆正耀已经切割了。过去一年教科书式的自救,控制成本,提高单价,转为盈利导向可以说是很成功,我对新管理层还是很有信心的。

瑞幸的股东权益问题
投资者对瑞幸最大的担心是会不会公司活了,股东权益却被大量稀释。瑞幸面临的问题主要是SEC指控,可转债诉讼和股东集体诉讼。目前SEC和解落地1.8亿,可以被可转债和Class action赔偿1:1抵扣。可转债重组落地,几乎全都以现金和债券的方式解决,对股东权益的稀释大概在1.25%。还剩一个Class action没解决,我预计不会超过两亿,也不会有大规模股权稀释。

瑞幸品牌
瑞幸在财务暴雷后,可以说对消费者来说是个正面影响,我看见过很多因为看新闻才知道瑞幸的,然后因此入了瑞幸坑。在资本层面上,瑞幸暴雷后整个神州系在资本市场失去信用,一波全倒了,反倒是瑞幸还活着。这一要归功于咖啡赛道好,二是新管理层处理得当。瑞幸现在在谈一笔2.5亿美元的融资,成了的话可以说瑞幸成功重回资本市场了。

现金
瑞幸现在有7.75亿美元现金,债务主要是可转债4.67亿。现在这部分已经达成重组协议了。不太需要担心。

Chapter 15
2月5号腰斩是我没想到的。任命JPLs重组是已经7月份就知道的事了,而Chapter 15的作用让美国法院承认JPLs在开曼法院的重组,然后把诉讼都集中到开曼法院处理。这件事在10月份的时候已经在香港做过了。结果一群人看到破产两个词就全慌了砸盘。。。

竞争对手
目前国内现磨咖啡连锁品牌最大的是卖高端第三空间的老大星巴克。
新进者有便利店咖啡,快餐店咖啡,主要是M记,K记,全家,711。
商业咖啡,主要是瑞幸,还有最近进军的Tim’s。
精品咖啡,规模很小,最有潜力的是Manner。
在定位上瑞幸咖啡应该是独一位的。商业咖啡中Tim’s走的还是星巴克卖第三空间的路,有计划做Tim’s go,但是规模比瑞幸差的远,定价也更高。快餐店便利店咖啡主要是针对功能消费者的,瑞幸产品对标星巴克,咖啡当奶茶卖,产品定位有差异。精品咖啡都是国产品牌。Manner上海的品牌,平价精品快取模式,非常好。最新轮的融资已经13亿美元估值了。不过精品咖啡的问题是消费者,上海有全国最好的咖啡消费者能支持很多精品咖啡生存。但是扩张到2线城市以下就会碰到消费者对咖啡认知不够的问题。

瑞幸咖啡估值
我认为JPLs报告里对瑞幸的增长预期是比较保守的。2023年销售额到20亿美元应该不难,考虑40%左右增速给5倍ps没问题,就是100亿美元。

8 个赞

我看最近的新闻,瑞幸已经做到60%的单店盈利了,非常牛逼

换管理层就没事了也不一定 乐视就是例子 根本爬不起来。 当然 我也不是说一定还垃圾。 目前瑞幸还是有一定的实业基础的。 只是我个人不怎么看好瑞幸的市场。 国内消费长期会是消费下沉和 高端升级。 高端比不过星巴克 下沉拼不过各种奶茶店。 短期炒炒尚可 长期价值投资不看好。

1 个赞

这一点我认为有些过于乐观,中国休闲饮品市场奶茶依然是无可匹敌的最大份额。现在的奶茶店最火的产品通常不是传统奶茶,而是各种奶盖、水果茶产品,花式咖啡再花哨也很难吸引爱喝奶茶的休闲顾客,这也就限制了瑞幸下沉市场的深度——毕竟除开白领和学生之外,你有什么理由说服一个平时只喝奶茶的“厂妹”去消费咖啡呢?接着和奶茶店打价格战?还是放下“做中国人自己的咖啡品牌”的身段也去主推奶茶产品?星巴克这几年夏天都在模仿网红奶茶店做无咖啡或低咖啡的夏日饮品,销量之惨淡就不提了,我不看好瑞幸在这方面能做得更好。

1 个赞

靠蹭星巴克啊 :joy:
我见过不少说瑞幸用奶茶价格就可以买到星巴克品质的咖啡,感觉赚到。

对于下沉市场的消费者有很多对咖啡和奶茶认知混淆的。你要是卖给他们一杯美式,他们不知道是什么。你要是卖给他们陨石拿铁,他们看到奶油看到奶看到寒天就把它认知成奶茶了,就很好接受。

这部分对星巴克价格敏感又看不上便利店咖啡的已有咖啡顾客我同意确实是存在的,也是瑞幸品牌最有吸引力的区间,但在更下沉市场瑞幸就没有这么强的竞争力了。这样的市场分层当然是有成长潜力的,但我比较怀疑他们的增长速度能不能赶不上资本对于中国咖啡市场的想象 :joy:

我觉得瑞幸自己也不知道,最近瑞幸开放加盟,全是18线城市,找韭菜去试水。 :joy: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