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同意了。
尤其是office hour,常年白拿工资在office玩游戏。
对知识有兴趣想问题的同学下课追着就问了,不想学的也不会回家看书再来office hour。
我教课的时候和你老公完全两个心态。我故意把office hour设置在我下课之后,他们基本上都有课。这样基本没人来我的office hour,而我可以安安静静边喝咖啡边刷leetcode. 嘿嘿嘿。
对于成绩这件事,别较真,那么多老师都是gpa inflation,不差我这一个,所以我给学生最低分就是C+。而且我都按照排名给分,学生没意见不用烦我,我也省事,win-win.
我反而觉得不是种族的问题,是对于努力的人总是抱有好的期待的心理活动。
我之前代课有一个肯尼亚的学生很用功,但他的数学真的不像我们中国人那么“gifted”。
判卷的时候就很希望我给他讲过的题都能做对。
但实话说,数学方面,举一反三的能力,真的不是谁都有。
我还挺喜欢去OH (我是学生), 这学期上了一节课那个老师OH每次都排满, 每次他OH时间超了学生的问题都回答不完
对于通识教育阶段(本科甚至部分研究生)的课程,其实主打的是一个学生想学就学,不想学就拉倒的心态。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但是学生不爱学也没必要操那个心,毕竟教育还是服务业,不需要掏心掏肺的希望他们学进去。
都到本科生的阶段了,也该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了,愿意浪费学费也没必要拦着不是么。说到均分太低,那其实可能说明了作为教师/助教对于学生的水平没有B数
总觉得到高等教育阶段没有必要像作文里的小学老师一样那样燃烧自己的博爱,把想学的教会就行了。
还是太难了,普通中国人也是做不出来的,更何况是老外
你才知道水妈厉害啊,最牛逼的是天天无休
你的理念我完全同意。但是最令人沮丧的部分在于,就美国而言,绝大多数k12教育也是
导致基础一塌糊涂。到了真的想学点东西的时候,大多数学生会发现他们的基础是如此之差以至于要付出成倍的努力才能学明白(if not entirely impossible)
暑假送到海淀黄庄去补习啊,一个月订一年
我不带本科生,只带研究生。学生的各种personality的问题每周都能把我弄哭。研究进度受影响,一篇paper已经搞了大半年了还没完工
研究生也能这么多b事嘛
我也很无力,不过感觉美国人自己是能认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