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惯饺子吃不惯猪肉白菜大葱吗,不可能吧
是的,但美国烤包子太贵了
那个一般是appetizer pricing我去你妈的
因为没人买不爱吃
就像美国那种酸黄瓜加cheese的汉堡到国内没人吃一样
Dana真的好吃 他家牛筋面也好吃
好多团购群/app都可以买,贵一两块钱 比如nextdish就可以买
去法拉盛看看
而且包子铺用美国人的话来讲就是taco店 已经很饱和了
每次看到Teriyaki四个字我都心里都万马奔腾。
same jesus christ
我也觉得,味道有点接近国内了!
基本上每次去 LA 都会去一趟他家
包子必须热气腾腾的才好吃,但是美国的快餐基本都是可以直接入口的,如果有人被热包子烫到嘴了,可能会有法律纠纷
Teriyaki 到底是不是日餐?
てりやき是,Teriyaki不是。
就像宫保鸡丁是中餐,Kung Pao Chicken不是
美国人就不配吃好吃的呀 吃吃汉堡披萨就好了嘛
开餐馆如果都要自己参与每一个环节,基本上就无休了吧
Boston甘其食都倒闭很久了
因为在北美吃包子的消费者还不够多呀
首先包子很难成为三餐吧,都是当早餐居多,而且使用场景也是赶时间不能坐下来吃早饭,用塑料袋提着在路上/车上/办公室吃掉。包子又很容易让人饱,那么客单价就不会高,这样一个专门卖包子的餐厅要靠一餐的客流量来实现盈利了,难度大。北美没有国内那种人流如织的人流量,或者依靠附近的学校/工厂/公司/火车站有稳定的客流。
我看了一下,大家集中吐槽的一点就是北美的包子贵,以及没有一个统一公认好吃的口味。说明每个人也有个价格锚定。如果真的有一个包子专门店在你家附近,会不会后续又因为1.口味,2.价格,3.工艺,4.就餐环境,5.社交属性/文化属性等等阻止华人成为回头客。鼎泰丰是个例子,你要算觉得鼎泰丰的小笼汤包价格可以接受,那么北美的包子应该对标鼎泰丰的价格。但是我估计绝大部分的论坛用户肯定会觉得离了大谱。
其次,很难建立一个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统一的味道。国内这么卷的环境下,早餐业都几乎没有出现一个小类目的巨头,(我能想到的是庆丰包子铺?还是在不是因为味道的情况下出圈…)在北美又怎么会有这样的土壤。洛杉矶/纽约出现过ABC利用网红身份promote创业的台湾刈包的例子,但据我所知也被台湾本土人吐槽价格贵味道不地道,慢慢就没有热度了,应该目前也是无法复制粘贴扩张。类似于Boba Guys这种本身源自于亚洲的食物,想要在美国靠卖给亚洲顾客来做大只会变成无数平替品牌遍地开花的现状。讨好美国本土人,又缺瑞幸烧钱的能力,把美国人消费包子的习惯给培养出来。
北美的人工费用和原材料是两个越不过去的因素,抛开这个不谈,要是以国人为主要消费对象,只能serve local,做不大,因为这是一个high label intense的行业。一定要有规模才能实现盈利,目标客户就需要是美国人,跟开正宗包子店的初衷相悖。
最后再说一下,某些特定馅料的包子有个问题就是味道大,且味道偏不令人愉悦的方向。特别是混了大葱的猪肉包子在冷了之后,散发的那个味道之难闻,吃包子的人肯定不会察觉,但是周围人一定闻得到,跟北美的社交潜规则有点抵抗。
没想到在这个论坛能看到这么多字的回复……
为啥中国没人开[Authentic]美国K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