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买房就不会当房奴
2 一个人赚钱和两个人赚钱FIRE的难度也完全不一样,一个L4和两个L5收入差3倍 (我的P2呢?)
3 湾区FIRE和LCOL地区FIRE的难度完全不一样
4 所以还是要看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一个人在墨西哥躺平需要的钱,和两人两娃住湾区,老婆买奢侈品,孩子上私校,每年出国旅游需要的钱,可能差10倍 你说怎样才算自由
豆老师,现在湾区的房租,已经几乎没有这么便宜的房子了
并不是在某个地方工作就意味着你能在那几个热门城市买房子的。如果买不起,说到底,就是传说中的“低端人口”罢了……
认真打工几年逃离北上广的故事依然可以在湾区复刻lol
[房租]適合單身人士,套房租金$1050,雅房租金$850,兩間一起租$1800,押一付一。包垃圾和上网,正常使用包水电。
这个甚至还挺新的(我当年也在附近小区租过,一个套间,虽然不大,但是有自己的卫生间,房东一家在二楼,我在一楼,还要我1000一个月呢!)。
我觉得湾区房租其实没怎么涨(不说宇宙区的商业公寓)
离开湾区不就完了么。
人生最美好的十年都在省吃俭用?
曾经还行买贵的房子 但一想房子越贵 股票越少 就决定只买够住的就行了
hmmm
这个就看怎么定义了
有的人觉得体力精力好最美好 有的人觉得钱多的时候最美好
省吃俭用,锻炼身体(不要钱),也没什么不好的…
你不是在西雅图吗?而且union city也就勉强适合fb吧,否则时间都浪费在通勤上了
到fb单程也是45min+常态
(每次有人Fremont出租,说12分钟到fb我就想笑。那是周日不堵车的最好表现。实际Fremont和union city也没什么大区别。甚至路上取个外卖,时间就一样了
但不能既要又要 在湾区就要有通勤单程30+的觉悟
又想省钱 那肯定得牺牲点嘛
住Union City去贵司上班还好,去mountain view/sunnyvale的一些厂上班,不堵车也要半小时,堵车一小时以上
当然你可以说去那些厂上班的人也可以住East San Jose之类的地方,那我,我……我问你住这么远的地方找得到P2吗?
所以在湾区还要省钱就是给自己制造痛苦,要么接受省不了钱的事实,要么逃离湾区,而不是强行说服自己一年能存15万
纯个人观点,我觉得有些东西,比如头等,顶奢酒店,开好车,吃米其林等等就是要在年轻时做,老了之后体验感断崖式下滑。比如你小时候玩游戏的开心,现在不管什么游戏都找不回来了。
年轻的时间是很宝贵的,不值得用时间换钱。可我观察很多年轻人却恰恰相反,用最美好的年华的时候省钱。实在经济条件不允许那也没办法,如果允许还这样只能是说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而活。
找P2又不看住哪…
穷人最不值钱的就是时间,10-6工作,算上通勤就是9-7. 9-7之外也有时间干别的。
这个我也同意,而且也力行了。离开湾区每年省的加州income tax就挺可观。通勤也从45+单程变成了15+单程。
为什么一定要湾区买房呢?
如果你想赌升值,或者不想被price out,也许湾区租房+湾区周边投资房是更好的选择。
从财务的角度来看,一个2M的房子月租3500,而这2M的房子的持有成本,是每年15k的房产税,1k的保险,3k的日常维护修修补补,400k首付的机会成本,好几万的房贷利息,算下来我怎么觉得租房更划算呢。
热知识,找P2主要看脸和性格,湾区同质化很严重,反倒最看脸
真相了:
本人工作半卷半躺 一说起跳槽疯狂找工作 今年应该final round都面了两三轮了 家里消费都是我主导
p2: 天然躺。工作躺、天天马老板说找工作了一年 一共也就投了十个post…… 低消费 挣了钱全靠我想办法花 p2虽然想fire,但躺到连fire的4%或者3%法则都不知道
但p2很神奇的是,虽然性格躺,每周工作时间要超出40hr了,遇到bug比较上头……
带人回家,人家发现你家住在鸟不拉屎的地方,欲望都没了
每次有人说湾区年薪30万一年能存15万我也想笑,实际上如果你想活得体面一些,租好一点的房子,每年去一次泥潭国,一年能存10万就不错了,这还是不买房的情况下。
一个人买房的话所有收入全扔房子里了,有P2的话还能剩点钱。
经常有new grad毕业10年,一年存15万,10年算上股票攒3M财务自由的故事,我表示除非碰上IPO或者股票大涨或者升职坐火箭,否则就是个神话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本来就不可能享受头等舱,顶级奢华酒店,确实就不是值得不值得的问题,而是没得选的问题。但是要说米其林,这个省吃俭用也可以吃得起啊,很多米其林餐厅并不贵。
再具体说说什么算“经济条件不允许”,如果30万美元年薪,就头等舱,顶奢酒店了,那到底还能存多少钱呢?为什么会认为“不值得用时间换钱”,敢这么花钱,至少前提还是觉得自己30万美元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吧,或者真的相信自己手里的股票能升值,如果假设30万美元就是一个天花板级别的收入了,并且没通胀没利息甚至股票增值也不能期望,那真的还敢那么花钱吗?还不值得用时间换钱吗?
我又仔细想了想,具体对于“不值得用时间换钱”,或许是如下情形
刚毕业10万美元一年,然后自己确信未来十年自己所在的行业会爆发增长,即便现在的公司不能让自己升职加薪,自己未来也会升职加薪,30万美元工作不难找,那么,自然没必要以10万美元的收入来省吃俭用,因为,相信自己可以很快收入增长到30万,并且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找个30万美元收入不是问题,甚至有可能50万,70万甚至100万,那么,此时按照自己当前10万美元来省吃俭用,确实没必要。可是,是否真的敢按照70万美元的收入来花销呢?还是未雨绸缪,即便真的有70万甚至100万了,还是按照自己30万收入的时候进行省吃俭用?
对于未来,你我会怎么看?坚信自己未来收入还能大增长,还是觉得未来有可能陷入一定的滞涨?或者说,坚信未来社会仍然大发展,但是对于自己的收入波动,究竟如何预期?
最糟糕的案例就是日本,1989的时候人人都相信未来一片光明,结果全体日本用了30多年来还债。对于美国,过去40年有波动,有危机,但是整体还是大发展。对于中国,过去40年高速发展,现在呢,我看整体都认为要开始还债了。
我身边很多人都在看$4m的房子,我感觉这样只会让你不停地工作,这种房子的持有成本太高了,并且未来卖掉的升值也只是零存整取,不一定真能赚多少。想住大房子,可以考虑租,湾区租房的租住比还可以。
可能不要把生命的意义寄托于物质吧。物质的满足是无止境的,基于基因里对fairness的追求,总会有人物质条件更好。如果码农的收入还不能满足物质需求,那you might have a problem
把精神寄托丰富起来,对物质的需求就会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