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亲爱精诚,信任勇武。——哏一个
诡道戕人而自戕,疑忌绝人而自绝。——再哏一个

拆腻子向来有语言艺术。说一个人“混得好”,多半算夸奖。说一个人是“工具人”,那确乎在骂人了。比较有趣的,我看到很多人试图演说自己是前者,但生生论证成后者。他们要索取的也不是物质回报,而是亲密关系意义上的爱——那问题在于,谁应许了这笔交易?

大部分潭友接受的是理工科训练,对人文社科可能不太熟。不过就人文社科乃至人类精神世界一贯的传统来讲,一个人必须发现“真我”,摆脱社会规训对真我的遮蔽,然后才配得享有尊严、荣耀。因为“真我”和“客体评价”往往有所抵牾。所以在一般理解里,推崇人的社会意义上的工具性,否定人的主体性,没有比这更大的侮辱了。而若自取其辱,连自己都口口声声心心念念念兹在兹自己是一个工具人,是脱颖而出好工具人,是特别重要一社会生产资料——那除了“抽象”还能说什么呢?有什么资格来追求对方不以工具人看待自己的爱呢?

好了,装腔作势打扮成人的说理结束,接下来口语化一些。

首先,这个帖子是为了给认识的不止一位朋友出气。因为他们就是那种看不爽、生闷气、会腹诽两句,可既不想下场吵架又因为过于体面往往吵不过架、当场张口结舌无从分辨,回去以后狠狠内耗跳脚的人。然而他们是我的朋友,我看重他们,所以我要给他们一点好的感觉。

其次,当然啦,我知道很多潭友大包大米。但可能缺一些亲密关系,缺一些精神交通,缺一些抚慰。所以如果我祝他们找到看重他们钱的人,看上他们钱的人,因为他们的钱跟他们谈恋爱跟他们结婚的人——怎么越说越不对味儿好像在骂人了?没有任何这个意思,只是很可惜,往往这些朋友在彰显自我时,只能从字里行间看到钱而看不到这是一个有趣的人。好撚闷啊。乏味到闷住。

再次,老老实实给:lock:男出主意。钱当然可以兑换成择偶优势,并且越生存焦虑或者越致力于人上人上人的集美,越吃这一套。但其实对读过一些书,能保障自己生活,能保障自己相当物质生活的女生,特别能在美国活下来的女生,再往上堆钱也没那么顶用。如果看重的是精神沟通而不是公司并购,与其继续路径依赖卷包米,还不如发展一下自己的人格。反之则,搬运道!

复次,很多时候泥潭网友对于那种形而上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求而不得的心灵破绽,是很明显的。哪怕一个比较钝感的人,起码在情感版发帖时,也绝不想让亲密关系的彼方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具备可充分替代性的量产型工具人。只是他们没有那么体察自己,没有这种自知之明。也可以说,如果他们这样体察自己,往往感到一种虚无。但就算不体察,也并不意味着这种情感在午夜梦回时不会油然而生。“哪怕你认为自己什么都没有做。哪怕你认为自己什么都没有做错。”

最后,我其实可以更阴阳怪气,不过考虑我爱着的朋友们的观感,姑且收敛些。所以聊引《道德箴言录》的名句——

我将满足于提醒大家两件事:
一件是人们并不总是把“利益”这个词理解为一种财产方面的利益,而经常倒是把它理解为一种有关光荣或名誉的利益;
另一件事(这也象是所有这些思考的基础),就是作者仅仅考虑了处在那种本性被罪孽腐蚀的可悲状态中的人们,因此,他谈论那无数融进他们表面德性中的缺陷的方式,与上帝以一种特别的恩惠所眷顾的人们无关。

以及彩蛋,某位名花有主的朋友出于女性视角的辣评:

“看到女校友的工作和身份,说混得不好不过如此”

“那和你过一辈子的女性混得好不好呢?甚至长得好不好看呢”

“为什么这么说话的男的都在勾搭社会地位远不如自己,甚至不算好看的女性呢”

“说好的精英婚嫁呢”

34 个赞

字儿都认识,看不懂,前排支持一个。

26 个赞

看着太难啦,得让AI总结一下
第二排支持一下

9 个赞

这段文字充满了幽默讽刺和批判,作者主要在探讨“工具人”心态,尤其是一些男性在亲密关系中的自我定位和对他人的看法。文章开头用“亲爱精诚,信任勇武”来描绘一种理想状态,而接着用“诡道戕人而自戕”暗示那些带有疑忌和防御心态的做法其实最终伤害自己。

作者讽刺一些人把自己视作“工具人”——仅仅为社会、工作或他人服务,缺乏自我价值认知和精神追求。这种人虽然努力让自己“混得好”,却缺乏对“真我”的发现,仅在意他人评价,而不重视内在的自我。这种工具人心态,让他们在亲密关系中期待的是交易式的回报,认为对方应因他们的物质条件爱上他们,却忽略了真正的亲密关系是基于内在精神上的吸引。

作者也批评了那些在亲密关系中,期待对方重视自己而非“工具”属性的男性:当他们一方面强调物质,却在精神上乏味和无趣,这种心态最终导致他们难以找到真正的共鸣和理解。此外,作者还以一位女性的视角点出,现实中所谓的“精英婚嫁”并不总是体面,其中不少人在亲密关系中追求条件不如自己的女性,缺乏相互尊重和平等。

整段话语调中既带有对朋友的同情,又含有对“工具人”心态的批判,呼吁那些陷入“工具人”角色的人关注精神世界,不要仅依赖于物质条件以期获得亲密关系。

25 个赞

泥潭味儿太冲了我说真的

5 个赞

特来拜读厨老师大作 :thinking:

2 个赞

后排慢慢品读厨老师新作

以及。。。

image

是我的保护色 :troll:

又看困了
:koala::koala:
:yawning_face::yawning_face:

睡眠真的太重要

小钻真的很久没有阅读中文晦涩内容了,厨老师第三段要翻来覆去地看才行

我觉得楚老师过于理想化了

或者还年轻 有时间慢慢体验

我身边好多都是签婚前协议, 然后结婚开joint account,当队友的:troll:

3 个赞

要有多少钱才需要婚前协议

重点不是多少钱,而是每个人公证自己那里有多少钱……

1 个赞

小厨娘这次文风这么易懂,你真的,我哭死

4 个赞

等价交换是大多数人的爱情吧,也是最容易的,但年轻人免不了对文艺作品中那种无私奉献 生死相许的理想化爱情的向往,这是最稀有又最容易受伤的一条路,可遇不可求啊。只能说对普通人而言,如果婚姻是必选项的话,可以时刻自我提升以求等价交换的婚姻保底,同时对遇到真心相爱的灵魂伴侣保有希望,真的遇到时有孤注一掷的经济底气和精神厚度。

我是觉得等价交换的婚姻大可不必,你需要的生育、陪伴和养老价值都可以直接用经济置换,一生很短,没必要把自己和一个不喜欢的人捆在一起。

4 个赞

我才发现 改名字了

倒也不至于这样

舒舒服服当肥宅 也能遇到另一个肥宅一起幸福的

自我提升可以是为了自我提升,但不要为了择偶而去自我提升:troll:

1 个赞


想起来这个图

14 个赞

肥宅也能找到肥宅,但是这个市场越往下越ugly,贫贱夫妻百事哀,比如越穷的家庭越容易计较彩礼etc等话题。当自己条件不佳时,更可能会匹配到卖女儿的家庭,当然这个不是必然,但是更好的经济条件更可以降低婚后天天为了鸡毛蒜皮fuss的可能性。女性也是一样,自己条件越差时,更可能遇到几万块就像要了他全家命的男的,如果能提升自我修养和经济条件的话,等价匹配时相应遇到的人群也会更好。

6 个赞

很久没有来了我刚刚才发现这原来是厨老师!以及今天看到的一个ranking - 在学术教育的侧重下可以窥见一些国人被培养出来的一定特性。

物理和工科 -

社科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