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粮仓下来不舍得LAX-it或flyaway,走metro connector转Metro转Metrolink
不存在赶飞机,都是赶lounge
我的anker普通充电板的确是会airpods充满后反复重新开始充电
就是magsafe的几款多合一的高度太高了,我要放在显示器下面会挡住
原装magsafe 15w,25w比第三方的磁力强很多
是的,普通 Qi 是个松散的标准,充电规格和协议非常混乱,Qi2 算是强制规定了 MPP ,只可惜被中国工信部的无线充电新规搞个回马枪
costco店大欺客。 看视频拔手机好像都挺容易?
吸铁部分我觉得区别不大,但是稳固性差的远了,我这还是用了快一年的老 MagSafe 和全新的 Qi2
其实magsafe充电线很好撸的…花四十多刀买个什么qi2不如随便撸几根官方线。一般的商店都会卖这个,而且不会被promo exclude掉,所以很好买到。
我试过的几个办法:
- Targrt circle offer可以买,不知道现在死没死,就算死了其他target offer一般也能买。
- Chase Verizon Offer 100-50可以买这个,等于白嫖
- GoPuff swagbucks新用户返现20刀,自己本身新用户第一单半价,也是白嫖。
去年在gopuff撸了一堆了
有1.99的iCloud?
我手机壳充电器手机本身都是白嫖,不用icloud用免费的onedrive
应该是0.99吧
可能我记错
拔草了 问题是我双持 Android只能Qi2了
用了MagSafe Cube一年多了才知道可以在system settings里看固件…除了楼主有的几个,我还试过Anker那个长方形的三合一无线充,也有magsafe和qi2两个版本,下次仔细对比一下。不过那俩做工都远不如magsafe cube
学习了学习了!竟然可以看固件信息
是的,做工是一方面,我更担心的还是因为设计和考虑的不周,类似于 AirPods 这类低功耗设备,搞出类似于之前杂牌那种充电启停循环就麻烦,MagSafe 设备是苹果完全把关的验证,而且还有固件升级增加兼容性的可能;而 Qi2 全靠厂商的自觉不说,这个厂与厂之间的差距就大多了。甚至包括我这里提到的 Anker 这种大厂都在做砍成本导致质量退缩的问题。
lol你还真买了呀 看做工感觉塑料感很重 居然比magsafe版还重?估计是加配重平衡重心了 其实这俩cube看着小小其实一点不适合便携 都太重了
我比较好奇 MagSafe 和 Qi2 质量差异是不是个普遍现象,现在看来,Anker 这个牌子这方面确实拉了,基本每个我对比的 Qi2 版本的质量都差于 MagSafe 版的。我手里也有 Belkin 的,目前看起来没有 Anker 这么多问题,当然 Belkin 的 Qi2 3 in 1 架子和 MagSafe 架子价格几乎无差,如果缩水就更该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