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第一趟关西10days,关东1 month日本旅行,持续更新中…
写在前面:
泥潭大部分人可能更加向往东京,我自己当然也无法拒绝东京的魅力,但是关西,尤其是神户和大阪在我的人生里有着非常特别的地位。比起东京那种略带寂寞的喧嚣,大阪的城市氛围更加平易近人:我曾在六甲山角的缆车站猝不及防的被一个老爷爷塞了一张往返的缆车乘车券(日本这种缆车乘车卷都是当日无限次搭乘且不记名的),全程我甚至都没来得及和对方道谢;也在大阪的街头骑单车等红灯时被大阪大妈搭讪说“今天真热啊,记得补充水分哦”然后给了我2000日元。这种陌生人带来的温柔是我曾经最向往日本的地方。东京满足了我对日本繁华和秩序的向往,而我在关西找到了日本文化中的“思いやり”,也就是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的精神。时隔4年,我和队友对这次关西行程都充满了期待,因为刚好是新年假期,我们想尽量避开游客聚集的景点,所以我们的目标更多以一个比较缓和的节奏打卡一些酒店和餐厅,附带一些相对小众景点,如果你对这些内容感兴趣,我会在这个帖子“大面积”分享以下相关信息:
酒店/住宿:
Canopy by Hilton Osaka Umeda(21-26, Jan)
ROKU KYOTO, LXR Hotels & Resorts(26-28, Jan)
THE OSAKA STATION HOTEL, Autograph Collection (28-31, Jan)
Dash Living
其他关键词:
打卡孤独的美食家里五郎去过的小店
轻松熊/Chiikawa
咖啡店
观光列车
美术馆
摄影/扫街
自驾
温泉旅馆
以及其他…
[details=“Part 1,里程票篇:”]
ANA往返里程兑换附简单思路解析。ANA里程票的兑换规则泥潭和网上有许多大神做过详细攻略,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对于新手来说,牢记ANA里程票的兑换原则就可以了:
必须兑换往返;可以混舱,税费几乎不变;允许最多一个停留和一个开口,停留和开口只有其中一程可以超过24小时;单程允许最多3个中转。
*停留指在到达目的地后24小时没有衔接航班;开口指允许在不同城市的机场进行超过24小时的转机;中转指在目的地相同城市的机场进行24小时内转机。
日文版看着更容易理解,就没切换英文了,行程具体分析:
1月20 旧金山(SFO)出发,21日下午到达东京(NRT),同日同机场中转到大阪伊丹(ITM),大阪停留11天后同样从伊丹(ITM)返回东京。也就是说我在经历了11天之后才真正完成了我的去程飞行行程。(图1)。返程则是非常容易理解,由于ANA都是临期放票,所以我先hold了12月17号的一张头等舱,到了日本后我会给ANA中文客服打电话,让他们帮我换临期出发的其他航班。虽然大概率换不到2-3月的头等舱,但是ANA里程票可以降级不能升级,也就是说头等舱的票可以降级到商务舱甚至经济舱,多出的里程和税费会退还,而且如果之后你任然想改回商务舱或者头等舱,只要有票,都是可以改回去的!但是反过来如果你一开始订的是经济舱,则无论如何也无法升级到商务舱或者头等舱,即便你有足够的点数,当日也有商务舱,头等舱余票。
所以我的行程总共使用一次中转,一次停留,没有使用开口,合计里程125000,如果来回都是商务,则是110000点。(low season)
(图1) (图2)然后是我队友的行程,和我的行程不同的地方是,她去程是国内航段作为最终目的地,并且增加了深圳-香港的开口,具体行程分析:
1月20 旧金山(SFO)出发,21日下午到达东京(NRT),同日同机场中转到大阪伊丹(ITM),大阪和东京(日本)停留一个月零5天后从羽田(HND)前往最终目的地深圳。和我一样先hold了12月17号的一张商务舱,之后改期中转东京之后返回旧金山。
和我的行程最大的不同就是队友的行程用东京-深圳&香港(开口)-旧金山的亚洲开口行程替换了我东京-大阪(停留)-东京的日本境内行程。由于航段一样且都是由ANA自家执飞,所以理论上两者所需要的里程完全一样(我的那一段因为返程是头等舱所以里程多出了15000),唯一的区别是队友的行程税费多出了29100 JPY,等于用29100 JPY买了一段国内-日本的往返商务舱,可谓是超值!当然,队友需要自行购买东京-大阪来回的机票或者新干线票,但是比起那段中日往返商务舱,这点成本已经是非常低了。
自问自答环节:
问:如果我想最大化利用开口,该怎么办。
答:活学巧用,理论上2月1号到达到达东京后可以自己使用其他交通方式去任何日本或其他亚洲国家城市,然后在返程行程选择从此国家或者城市出发即可。可以参考下面我队友的例子。
问:为什么飞NRT(成田)不飞HND(羽田)
答:因为想要飞NH007 The room,SFO出发到达羽田的NH107也有The room但是比较随机,需要蹲。缺点当然就是NRT-ITM航段航班选择很少,并且有误机风险。
问:为什么飞ITM(伊丹)不飞关西(KIX)?
答:ITM距离大阪市中心更近,打车去大阪梅田只需要不到20分钟我们前三天行程在大阪,飞了十几个小时实在不想挤电车了。但是如果你是羽田到达,前往大阪其实可以选择关西、伊丹、神户三个机场,航班很多非常灵活。
问:为什么不先在东京游玩,再去大阪?
答:为了最大化利用停留和中转政策。假设我先在东京游玩,再去大阪,此时我已经在东京呆了超过24小时,因为我已经在东京使用了停留,如果我返程加入一段大阪-东京的航程,到达东京后呆超过24小时,又是另一段停留,会导致整个行程出现两次停留,所以无法出票。除非我直接从大阪-东京(中转)-旧金山,但是这样又无法满足我们在东京的短住需求。然而,我们还有一次开口没用呢,只需要在返程时避开从大阪(KIX和ITM属于同城市机场,不算做开口)出发即可。比如广岛-东京-旧金山,此时大阪-广岛就是开口。但是这样做虽然充分利用了停留和开口,但是返程路段无法在东京停留超过24小时,因为我们在去程已经在东京停留过24小时了,所以也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图2)
问:去关西玩到底住哪里?或者说以哪里作为据点。
答:毫无疑问的大阪,无论是自驾,电车都是大阪出发更加便利。理论上其实神户也不错,但是酒店选择太少。
Part 2,大阪酒店和东京1 month住宿选择篇:
关西:
Canopy by Hilton Osaka Umeda(Jan 21 - 26)
我用了30w点定了4+1晚King Premium View Room,和酒店谈心升级到了King Canopy Corner Suite,谷歌评价早餐一般但是风景和房间都不错,还是非常期待的。大阪酒店其实选择很多,本来想这家和潭友极力推荐的Conrad 2+2,但是不想浪费点数房4+1政策。加之Conrad在中之岛,虽然也靠近梅田但是出行还是不太方便,大阪行程我们更多需要以梅田作为中转乘坐电车出行,所以多方考虑之后还是暂时放弃了Conrad,留着下次再刷。
这家酒店是24年9月刚开的,就在梅田站北口。这是我非常喜欢的商业区域之一,梅田站比较繁忙的区域集中在东口(链接阪急和近铁线),北口一直是游客比较少但是非常适合步行和住宿的地方。除了梅田站本身的商业设施非常值得一逛之外,隔壁的阪急三番街(食街+独立商铺),HEP FIVE(大阪的涩谷101),现在隔壁新建成的梅田北公园区域(即将开业的Waldorf Astoria Osaka就在这里)也非常值得一去!
下午3点飞机准点到达,被告知行李不是直挂需要出关重新Check-in托运到大阪伊丹。不过从下飞机到入境只花了5分钟,海关完全没有排队。
到达伊丹机场后也是一切顺利,本来想用Go Taxi叫个车,看了一下价格9500JPY,回头就买了大巴票。在这里强烈建议有行李的朋友来日本如果有直达目的地附近的大巴尽量坐大巴,买了票直接排队有人帮你抬行李,省去了大量进出地铁站和电车站的时间和自己搬运行李的力气,到达目的地附近后直接打车去酒店,不仅高效而且省时省力。
酒店大楼外围是一家新开的Patagonia,规模非常大,隔壁是一家绿植店,一家宠物店。建筑内还有一些书店,饭店和便利店,非常方便。酒店大堂在11楼,是专用电梯。进入大堂后服务人员非常专业热情,英语交流毫无障碍,期间还欢迎我再次回来大阪,并且给我介绍了大阪站附近的变化。因为我提前告诉了酒店这次旅行是为了纪念和队友的7周年,除了升级了Corner Suit之外,还赠送了手写贺卡,和果子,点心拼盘和毛巾天鹅摆件,看得出来非常用心。
房间本身也没什么可以吐槽的地方,选了西北角的房间。可以看到新建成的梅田北公园和淀川和六甲山脉。因为是去年9月刚开业,所有设备都非常新,使用起来也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房间在24楼,顶楼是25楼,view不能说震撼(毕竟大阪天际线本来也没什么好看的)但是得益于巨大落地窗和悬浮床铺设计的加成,整体有着极佳的开放感。有些可惜的是窗帘并不是电动的,少了一些清晨起床的仪式感。洗手间没配护肤品,也不能问前台要。马桶是自动开合的。值得一提的是其实房间内洗手间和卫生间也是落地窗,但是被贴上了磨砂膜,个人觉得完全可以做成镂空式的磨砂膜或者也加上一个简单的窗帘,整体效果会好很多。mini bar除了水,茶包和咖啡胶囊以外全都是收费的,酒收费可以理解,但是软饮料也收费就有点难以理解。因为酒店也没有Lounge,所以水钻在这里唯一的作用就是早餐和升房可能性,此外还有一个每天4:30pm - 6:00pm的Golden Hours,在11楼餐厅会送两杯鸡尾酒,水钻的话第三杯开始50% off,看了下有山崎12,聊胜于无吧。
酒店的其他配置很简单,前台有一些特色手工艺品出售,看起来都很精致,如果你有Hilton GC,可以考虑在这里消耗了。除了11楼的餐厅和酒吧之外,一楼还有一家咖啡店(不属于酒店)可以吃一些简餐。12楼有Gym,进去看了一眼正对着新建成的大阪站副楼和梅田北公园,配有shower room。负一楼有停车场,停车费是一天5000JPY,不愧是梅田站附近。大楼内还有一家Lawson,一家亚洲菜,一家章鱼烧还有一家啤酒吧,也算是足不出户就能“填饱肚子”。
早餐是自助+点餐形式,这基本是中高级酒店的标配了。早餐原价是4500JPY,日本的话金卡就会送早餐。和队友吃了一顿之后,评价都是中规中矩,没有什么特别亮眼的东西,如果是送的那么绝对值得一吃,毕竟日本早上出去真的是找不到什么能吃的,但是如果没有金卡/钻卡花钱来吃,那么就见仁见智了。点餐的菜单选择并不多,而且分量偏少,但是它还有一个额外收费的All day menu,那个上面就选择很多了。服务员都很热情专业,会及时收走用过的餐碟,观察了一下大堂经理也一直在和客人打招呼,询问是否有任何问题。
Canopy在希尔顿官网的定价比Conrad要低一些,但是和Conrad一样都在Luxury&Life Style分类的。从进入酒店大楼观察其装修风格和附近商圈就能明显感觉到Canopy是Life style。酒店强调的是契合大阪人性格中不同于日本其他地区住民的“开放”和“俏皮”,设计理念则是“HACK”,酒店的装修和设备大量借鉴了大阪不同地区文化的工艺品和艺术品。首先一出电梯印入眼帘的是一副非常有视觉冲击力的,以干花和霓虹灯组成的做出拥抱姿态的双手镂空墙壁,以及一座跷跷板,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最后一次玩这个东西是在多少年了。墙壁象征了大阪对多元文化的接受和包容,也是这所酒店服务的宗旨;跷跷板则是旧梅田站精神的延续:梅田曾经是关西重要的货物中转站,随着时代变迁,如今已经很难在这里看到货物列车和其他物流仓储类公司了,但是作为日本第二大车展,它依然肩负着和跷跷板一样承载和传递快乐的重任。
前台的设计是源自大阪地区祭典常见的“布団太鼓”
Gift Corner
电梯前的楼层灯上的数字都是专门的职人手写的:
大厅中摆放的艺术品也都是大阪不同地区的代表
大厅的休息区域正前方可以一览新建成的梅田北公园和大阪站
这片区域在2019年我我离开日本的时候还是一片工地,原计划是一个新的大型商业建筑群,但是因为挖到了人类遗骨导致工程无限期暂停,在多方商讨之后,最终改建成了现在的梅田北公园和商业设施结合的复合区域,即将在4月开幕的华尔道夫就在这里。
酒店Logo是整栋建筑物唯一的Logo
房间细节:
早餐&餐厅&Bar:
关西city walk 更新中…
ROKU KYOTO, LXR Hotels & Resorts(26-28, Jan)
2FN定了Deluxe Room King,期望能升级到 Onsen Garden Room King。
待更新…
THE OSAKA STATION HOTEL, Autograph Collection (28-31, Jan)
万豪PE,定了Signature King,不知道会不会被upgrade,这家早餐非常期待。
待更新…
关东:
Dash Living/Sumy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