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果稍微做点调研就能知道蜜雪真正的护城河是供应链,下一个可能的护城河是IP,雪王已经在朝着乐高的方向发展了,如果能干成信仰,这公司的想象空间无限大。
没看懂这一点,和乐高有什么联系吗?
具体到知识产权,还能创造怎么样的商业模式?我看别人的分析,也只是联想到海尔兄弟这种。总不能真的卖什么模型,手办等等吧?难到还真的转型成传媒公司,制作公司?
蜜雪目前在下大力气打造雪王这个IP,目前我觉得这个赛道的一个标杆是乐高。目前蜜雪处在乐高80年代的阶段,只是推出了动画短片,但是反响很好。乐高之后持续发力在10年代打入了好莱坞,我觉得蜜雪可能也有这个野心。
这个是个很好的问题,因为乐高可以买模型,但蜜雪的核心产品还是饮品,不过我们应当注意到近几年自从雪王出圈以后,蜜雪冰城店里已经开始卖手办了。这是件很恐怖的事情,因为假设雪王这个IP大火,蜜雪甚至不需要额外的固定投资,所有渗透全国的饮品店就是他们天然的分销渠道。
这个可能性有,但目前我觉得很难讲出来这样的故事。我觉得这个是发挥所有想象力以后的星辰大海,但一方面即便做不到这一步故事也已经足够好了,另一方面就算做到这一步可能也不是02097了。
至于说消费升级,蜜雪淘汰,那就是失落多少年的问题,要看土地财政能有多块转型,消费能有多快成为GDP核心驱动力了。但话说回来,凭什么蜜雪就不能高端化呢,有这么强的渠道和品牌力,我觉得或许只是想不想的问题。
楼上说涨一块钱也会死,我怀疑不对
我居然觉得还行,跟我在这边喝的coco感觉差不多,稍微低配一点的感觉,然后真的很便宜
这里有个问题,市场的表现,难到投资者真的相信创始人不是为了上市套现卖公司(当然,有战略投资者,似乎至少蜜雪冰城的创始人应该不是像以前A股的那些公司一样,上市后就立即要卖掉公司的)?而且真的相信未来那么大的发展?
具体到这里,麦当劳和肯德基的店里也送各种玩具各种模型,难到现在蜜雪这么涨,那些资金真的就已经相信蜜雪能这么成功了?信心就这么大?(当然,也可能是短期炒作)。
市场怎么想这个我不是很清楚,没有经常看港股,也没做过很扎实的估值分析,所以不敢乱说,我只是比较看好这个公司的商业模式和叠buff的潜力。
这个我就更难回答了。但我乱说一点,在河南这样的地方,上到政府不会轻易放任一家难得打出影响的企业烂尾(你能说出几家河南的上市公司?牧原?双汇?宇通?反正我想不出很多),下到老家人真敢去抛他祖坟(参考许家印),所以我基于这一些片面的思考,觉得一夜情的可能性不大,但我希望被打脸,受点教育。
中原地区似乎对这些看得很重啊,各种manner
还有泡泡马特,美国遍地都是。虽然算北京创建的。
2023年,36岁的王宁带领泡泡玛特实现营收63亿元,同比增长36.5%;调整后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107.6%。2023年泡泡玛特销售额过亿元 的IP达到了10个 。
2023年4月21日,王宁在河南郑州2023全球豫商大会,并发表演讲。
目前10元以下这个赛道的茶饮的确是你说的这个情况,客户弹性很小,拼到刺刀见红,正是这一块钱的差距决定了生死,也恰恰因为这个供应链的护城河就更为关键。
根据我的理解这就是国内新茶饮的现状,消费降级大家捂紧钱包,商家只能打价格战,蜜雪算是卷出来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确实是茶饮界的拼多多。中产已死,喜茶奈雪价格一再下调,茶颜也不复往日风光。做高端的挣富人的钱?那你可能不知道新采的顶级绿茶能卖到十万一斤
回国喝了几家奶茶,蜜雪冰城喝完狂吐
我也这么觉得,奶茶不如房价贵啊,中国不缺有钱人
是下一个NVDA,不是下一个拼多多
蜜雪不缺钱,上市是为了给股东退出的。现在刚上市盘子小,炒高了以后好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