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叹一下有好的教养的人真的很少。

说来说去都还是身边统计学 :yaoming:

3 个赞

原来是在水帖子

1 个赞

大部分人 “1024”

嘛,身边统计学也挺有共鸣的倒是

1 个赞

我昨天看到的最好的评论

1 个赞

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也照样怎么对待别人。
但是有的人从小的环境,就是弱肉强食,比如中国很多地方排队就是肉贴肉,这也没有办法。

1 个赞

请问有没有referrence how to define捷径主义者 想看看更多details 非常感谢

自认为有教养,周围大部分也是有教养的人。相处起来还算愉快。

然而就像楼上说的,感觉缺乏的是在需要的时候让自己舒服和让别人不舒服的能力。尤其是最近发现共事的同事很没教养之后。

这个包含的范畴还是蛮广的,没有普遍意义上的定义 - 我就纯纯地从消费行为学来 抛砖引玉一下: 一个是“不想考虑地太复杂、也不要加各类道德信仰价值观的枷锁”(reduce cognitive load)

另一种情况就是 用别人已经铺好方法更有效率,这也是为什么我想提在OP的定义下的教养,因为"在纯粹抛弃道德的情况下,寻找捷径是有效解决生存和竞争问题的人的天性。"

(当然 这里一定要take critical notion 不是捷径主义就是坏 而“不完全”对应地道德哲学比如长期主义或者有效利他主义就好 谁都可以在思维上有走捷径的倾向 但我自己认识的教养不高的人里基本都没有利他主义的想法。还有就是比起走捷径,我会觉得“空瓶子”对这个社会来说更可怕一些。现在美国社会里被教育出来的“空瓶子”占多数。):

1 个赞

我高中毕业之后就再也没有遇到过没有教养的人了,其实这取决于你自己的“交友界限”。
和相处舒服的人相处,你就多聊一点。
和相处不舒服的人相处,就公事公办就完了。他故意恶心你不给你办,你就report给上级完事了。

1 个赞

我其实更好奇的是空瓶子 我看你把这两个并列了 但是听你描述 空瓶子是另外一种情况

我在想的是,是不是所有人都有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是不是每个人都能通过训练来获得这个能力。

2 个赞

Show me the incentives and I will show you the outcome – Munger

2 个赞

???
那你PhD之前呢?这些难道不是原生家庭应该教你的吗? :yaoming:

当然了,从光谱上来讲这个世界上follower是占绝大多数的,这个就回答了你的第一个问题。

但同时我也会觉得能否获得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不是一个“一”和“零”的情况。

空瓶的理论这个就不展开说了 - 说不好容易得罪潭友 :joy:

1 个赞

可以私信我吗 特别好奇

虽然大家说挺对,但,“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为他人眼光和社会规则而桎梏出的“教养”,如果不让本人愉快,那就没什么可取的。
只是纯然出于姑且说“内驱力”的“上德”,肯定不会让所有人都满意了。或者说这本来就是反社会化的。

2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