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早在今年4月份的时候,楼市就开始进入到了下跌状态,只是那时候成交量还不错,加上小阳春刚结束,大家还傻乐呢,降价的房源没有那么多,体感上也都没有反应过来。到5月、6月份的时候,市场成交量下来了,大家才反应过来,市场又开始下行了,降价房源也变得越来越多。6月份,北京楼市就传出了很多“救市”的小作文,企图再把楼市往上拉一拉,但小作文的内容最后是一个也没实现,啪啪打脸了。没有政策刺激,止跌的态势就很难扭转。所以,到了7月,市场就出现了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量价齐跌。7月之前,买家诚心买,卖家只要“割肉”,双方就能成交。但到了7月,大家都认识到房价开始下跌了——买家担心买了就亏,不给降到位坚决不买;卖家“割肉”都疼得龇牙咧嘴了,还要再拧个胳膊,躺平不卖了。买卖双方僵持,市场跌入冰点,能成交才怪呢。
如果有国内私人银行的话,私行有包装成信托的私募产品(和所谓的家族信托没有关系,不是一个东西)。理财经理说固收的上述产品的参考收益率,产品到期后全部都能达到,没出现过低于参考收益率的情况。当期的封闭九个月 12个月的年化在2.8左右,还可以。
偏债和混合的纯私募我也买了点,年化能到6-8%差不多
能不能先convince一下我,因为我觉得这种保险对于5年以上期限且不想亏损的人来说挺好,收益比长期超长期国债更高
感觉不如买支付宝VOO
2 个赞
劝人买债基不买黄金?有时候泥潭的建议也就听个乐
好像会爆雷?
国内人民币利息太低
国内保险这两年流行「写进合同收益3.5%」,实际上3.5%是你死了之后才能赔的 你要是想自己花,大概率许多(>10)年以后你才可以开始按2+%去拿。只能说也是一种资产配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