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城市住high rise真的是nightmare

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样

尤其是有国内和美国college town的公寓居住经验

首先是通风和味道

其次是楼道的整洁和干净

这两个还是耦合的,一般做饭把整个楼道弄的很臭的,也喜欢扔垃圾的时候从他家门口一直到垃圾房都弄的是油(为什么我知道是油呢?因为夏天过了一天还没干),每次出去扔垃圾,回来的时候脚都黏糊糊的,你说这hallway都下不去脚,你能忍?而且这些公区,居然从来都是不打扫的,公寓的保洁员只负责前一个住户搬出,后一个住户搬入前,房间内部的打扫,公区可能只有等脏到现租客发邮件打电话或者当面投诉的时候,maintenance supervisor才会来擦一擦(但是frustrating的是,那个不知道是谁的恶心的租客有时候隔天就又来把地上弄脏了,像报复社会一样),这个里面倒有一个技巧,就是住amenity floor,可能会好一点。反正他们的管理里面就是,他们就是负责卖的,有人看房,就收拾的干净,其他地方再脏,也不管。然后还是owner的监军,负责监视的。

据说有的地方还有人吸大麻,那味道也很明显的

而且好像美国很多都不装可以开的窗子的,应该就是为了节省成本,更别说纱窗了。本来美国公寓就基本上没有南北贯穿可以对流通风的,只有AC fan可以家里自己空气循环,但是并不和外面循环。你说说这个空气怎么有的好吧

芝加哥柏悦改造后的那个窗户我就很喜欢,说明工程上并不是不能实现,但是很多地方还是不装纱窗,甚至windows don’t open at all,封闭式的设计

这个主要问题是,一层楼几十户,只要有一两户做饭味道大的,不爱干净的,马上你的生活质量就会大大受影响,真的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碗粥

之前也在美国的college town住过,就没有什么味道的问题,开放式的,没有封闭的hallway,所以你的邻居影响不到你(真正被气味影响了,你就知道多么难受了),而且普遍都有纱窗,窗子就是国内那种,两扇的,这不是很好嘛,还住过那种窗户超大的(朝外开,有个手柄可以摇的那种,大到你会担心,风大的时候,窗户会不会掉下去),很怀念。而且感觉邻居素质都很高,其实轮房租,不如大城市贵,但是大城市真的是鱼龙混杂,可能就是工作机会多吧,有一些trashy resident

我自己也没有办法用价格来过滤身边的人,一个是没那么多钱,如果住1万刀以上的,应该高素质人群会多吧,第二个,真那么贵,我作为中国人,自掏腰包的话肯定不太会考虑的,不如去住独立屋了。跟高端人士住一个community,最大的好处就是圈子,如果你不能和他们建立联系,交换一些信息,资源,真的没必要住到他们中间去

真的,来大城市住high rise以后发现不是很适合自己。

1 个赞

@hedgefundpro 来看看


这种公寓是奔着有利可图的目的,目标就是负担不起没精力折腾SFH的年轻
光是满足icc建筑规范面积最大化就已经很头疼,高于规范的设计是不会给的。

1 个赞

这是什么单位,一个月?一年的话纽约地下室能不能住都要打个问号

纽约1b我觉得3500以下基本不用考虑,还有即使是5000的1b大麻也是一样的 :yaoming:

他家楼很矮的就几层 不算high rise

High rise很容易变成贫民窟的。欧洲建的好多high rise现在都变成贫民窟了。很赛博朋克。巴黎13区的那种high rise公寓楼都是华人理发店和技师。
我还在想美国可能还好一点,毕竟有这么高的房产税和common charge 周期性的把人赶走。

1 个赞

最近在朋友家芝加哥市中心30+层,住了快一个月,感觉没这些问题啊?

这个要你长期住才会发现

我划一下重点啊

只要有一两户不爱干净,味道大,你就会生不如死了

其实并不是完全没办法,门口装监控,就基本上会知道是谁弄的,然后举报他

wfh住了一个月都发现不了的问题,应该再久也不太能发现了吧

租客是流通的

你根本不知道明天会搬进来谁

这东西和合租一个道理

就是你会被别人影响

住apartment就这个问题

我住那楼没租客。看起来你讨论的是差劲的邻居的问题,不是大城市高层的问题

你们那个是condo?

waterline很好。没这些问题。除了贵。

1 个赞

芝加哥很多高层是condo吧,我住那个363 e wacker dr

估计人种问题
我在香港的时候密度比美国高
一栋住了一百多户人都没这个问题:sweat_smile:

是啊

不过去过老中家里油烟味道很大的

国内貌似没有这个问题

我家就特别注重通风

你这个是瑞吉酒店上面的Residence

是troll吗?

不是的话还挺有钱的

大陆老中在美国很少住这种酒店合体的condo

一般都是老钱在住

为什么会变成贫民窟?

香港不抽麻
钢混结构
有规划排气烟道
美国ICC建筑规范还在研究怎么用木头搞出不漏气环保最大化的密闭屋子 :yaoming:
你房子漏气太多就是漏空调不环保的哦
以常用的 IECC 2018 为例(很多州采用此版):

(1)住宅建筑气密性 — R402.4

  • 房屋必须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之一来验证:
    1. 气密性检查表(R402.4.1.1)
      对所有缝隙进行密封(如门窗、插座、管道周围、屋顶开口等),按照规定做法逐项确认。
    2. 气密性压力测试(blower door test)(R402.4.1.2)
      用鼓风门测试(Blower Door),达到以下标准:
    • ≤ 5 ACH50(即在房屋施加 50 Pa 压力差下,每小时换气次数 ≤ 5 次)。
    • 部分寒冷地区标准更严格(如 ≤ 3 ACH50)。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