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认为那些 well known 的 technical analysis indicator 有效吗?

比如 support/resistance level. breakout, momentum/mean reversion 等等

  • 无效,因为它们已经被人熟知,早就被 price in 不再具有预测价值
  • 有效,尽管它们被人熟知,它们反映的是人性的心理特性,千百年来人性没有多大变化
  • 其他(请说明)

0 投票人

3 个赞

选了无效但我是认为本来就。。近似于greater fool theory没什么道理。。

1 个赞

因为傻子的共识也是共识 :jiucai:

3 个赞

我觉得就是因为被人们熟知/认可才有效(有效性来源于共识),比如在支撑上方一点或者突破买入跌破止损,这笔交易盈亏比高,就会有很多人在这里买入,使支撑的预期自我实现

2 个赞

3 个赞

这一题有太多人问过了,以下谈谈我的个人想法:

  • t时刻的price由t时刻全体市场参与者的共同行为决定(背后是每个人手中的钱和心中的想法)!

  • 这海量的信息最终表达为price,再由price可以画出indicator,这一信息压缩的过程伴随大量的信息丢失和信息熵的增加!

  • 现在要求一个inverse problem已知t时刻的price和indicator,求每个人手中的钱和心中的想法(具有连续性和对t时刻price和indicator的反身性),以便得到t+1时刻的price!

Inverse problems are typically ill-posed, as opposed to the well-posed problems usually met in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the three conditions for a well-posed problem suggested by Jacques Hadamard (existence, uniqueness, and stability of the solution or solutions) the condition of stability is most often violated. In the sense of functional analysis, the inverse problem is represented by a mapping between metric spaces. While inverse problems are often formulated in infinite dimensional spaces, limitations to a finite number of measurements, and the practical consideration of recovering only a finite number of unknown parameters, may lead to the problems being recast in discrete form. In this case the inverse problem will typically be ill-conditioned . In these cases, regularization may be used to introduce mild assumptions on the solution and prevent overfitting. Many instances of regularized inverse problems can be interpreted as special cases of Bayesian inference.

  • 如同要把三层打码还原成高清无码,好好的一个鲍鱼可能被还原成了象鼻蚌 :troll:
3 个赞

前两点同意,这点不同意,大部分人的钱和想法都是 noise,并不是 forecasting 必须的。怎么从 price 得到 signal 才是 technical analysis 的研究问题,这不一定需要求解 inverse problem。

光从price就想得到这种signal是不可能的吧。
我自己组建的portfolio在每一时刻也会有个market value,根据历史走势可以画出各种均线K线,那么是不是也可以用这些indicator来预测我这个portfolio未来的市值(即便不知道含有哪些成分股)……但事实上决定市值的是这些未知的成分股未来走势

这个问题需要定义”有效“

有效如果定义成,如果我只看单独某一个指标,无脑买入卖出,能不能赚钱,那么肯定是“无效”的。
如果有效的定义是,有没有能考虑多个指标和K线多重组合,然后加上市场情绪的考量,得到 >50% 的胜率 (as a statistical probability),那肯定是有效的。

直接给你一个例子吧,spy TD 低9,第二天反弹概率非常大,不信的自己统计一下多年的历史回测。
(只是说第二天,没说第三天, 而且只说了 spy, 没说这个定律对其他适合)

只要大家都认为有效,那就有效,这叫自我实现。

所以复杂的TA信号很可能无效,因为没几个人懂。但简单的信号,比如支撑、阻力、50MA,200MA这种,还是有可能对的。

好像大家对“自我实现”的理解出了偏差。你举的例子,如果大家都认为在支撑点 ($100) “上方一点” ($101) 会反弹,很多人就会在“上方一点的上方一点” ($102) 抢跑买入,因为大家预判在“上方一点” ($101) 的位置上其他人的买入行为会导致价格无法到达这个“上方一点”,进而又有人会预判了你的预判,在“上方一点的上方一点的上方一点” ($103) 就抢跑买入……最终结果就是原来的那个所谓的支撑点 ($100) 已经面目全非(原本自我实现的共识因为“有效”而变成自我坍缩)

2 个赞

我觉得 技术指标这个流派 最终形态就是量化对冲基金。量化对冲基金有没有做的特别好的?肯定有。但是依然大部分没跑过SP500。那么大家作为一个小散户 折腾一些跑的比谁都慢的指标 凭啥能跑赢SP500呢?

无效,我觉得大部分人根本不会认真看待这种分析根据它们去操作,就和看六合彩分析一样,搞这套的觉得大家都在搞,不搞的就是看个热闹。如果真的大部分人都能按照那些通用技巧投资,那那些教学看盘技巧的人早饿死了

一直是这么觉得的,毕竟股市结果是所有player行动的总和,只要足够的人相信,是可以自我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