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偷偷摸摸说下组里的招聘情况以及转码继续讨论:
这个劝退帖子看的令人窒息。不黑不蜜平胸而论,我相信干CS的的确有想要一头扎进去遨游奇妙的CS世界的,比如 @vczh ,但是也相信大家都是人更多人就是为了打个工恰饭。
客观而论转码干CS肯定是有很大的难度的,要不早烂大街是个人都会了。当一个社群里有大量马工的时候会给人造成一种CS不难大家都会的错觉,那作为不会的自己就会觉得自己是个SB从而怀疑自己。
但是实际上可能是因为大厂码农工作环境宽松,所以天天在网上灌水给大家造成了很多码农的错觉,这世界上其实不止码农一个职业;天坑想转行恰饭也不止转码CS一个出路。
比如有一个很适合转行过来恰饭的路我看就没什么人讨论:Data Analytics
Data Analytics,所谓BI,business intelligence,其实就是现在所谓data analytics,换汤不换药,是一个想要转行相对容易的路。一方面来说会SQL足以,会点Python就是大加分项,交流沟通能力6就大差不差了(口语和书面有一个要很好,另一个不拉胯)。如果能了解data modeling相关的就更好了,比如star schema,dimensional model,denormalized datasets各种的优缺点之类的。
往下其实还可以细分,如果把data analytics | business intelligence算一个大类,那下面的小类可以包括
data engineering - 维护平台和pipeline,sql,scala,python都要会,java有的也要,后期想转sde也可以
data warehousing - 维护warehouse,主要要对各种形式的warehouse要了解,normalization、
denormalization之类的,SQL要6,python也要会
data analytics - 以visualization和analysis为主,sql是吃饭的家伙,画图可以用python的各种包也可以用软件,主流的tableau,powerbi,稍微弱一点的looker,qlik,和拉胯的quicksight之类的,要有一定的分析数据瞎扯的能力
data science - 有的人把这个也算到大的data analytics下面,但是我不懂,就不在这里细说献丑了
当然分类不是绝对的,有的工作比较杂,比如我现在就是engineering/warehousing/analytics都有涉及
难度而论肯定是比转CS简单得多的,但是同样的回报也不会有那么多,看个人取舍了。
我这里就跟大家说说我自己的转行的经历和趣事。
我自己本科是读Economics的,是在一个差不多的学校是一个差不多的专业,学的差不多的和产业界脱节的差不多的课,最后拿着差不多的GPA很迷茫的就毕业了。
实在是找不到对口工作,进了个ICC。这个ICC很小,主要是做微软BI这一方面的,进去了也没什么好说的,就从培训开始,先教BI再教Interview。
虽然说大家一提到ICC就是满口骂,但是我个人来说还是很感谢这个ICC的,因为对我来说它还真的是做到了有教无类,教我很多有用的实际的知识,也教会我很多待人接物的道理,而且也让我从半哑巴英语进化到了甩锅抢Credit什么都会的水平。我可以说这个ICC让我在半年内从一个小屁孩变成了一个合格的职场混子,我还是很感激的。
ICC的第一个contract还是微软SS系列的project,边干边学提高的很快,自己慢慢接触学习到了dimensional data warehousing,ETL,各种乱七八糟的主流画图软件什么qlik,tableau,powerbi之类的。当时这个组里只有一个干了三年左右的developer,一个老美肥宅,也不是学技术出身,是学anthropology的,自学成才,我跟着他屁股后面学了挺多。
很快这个contract还剩两个月就要结束了,但是这个client的大boss很喜欢我,就跟ICC商量买断了我剩余的合同,把我转成了他们的full time employee。当时他给了一个只有三个月工作经验的我一个难以拒绝的薪水,然后还在这个基础上给了25%作为ICC的买断费。大boss是个韩裔,可能是骨子里的东亚文化同文同种,我和他很谈得来。他很喜欢我工作中的细心和钻研,也很欣赏我作为用英语这个非母语去跟别的部门的人对接交流撕逼抢功还不落下风。
之后的几年我一直在这个小公司的数据组里。说小其实也不小,毕竟是global operation,在澳大利亚,台湾,香港,比利时,西班牙,英国,加拿大,墨西哥,荷兰都有人马,而且还在荷兰和MidWest两个州有自己的manufacturing facility。随着公司业务不断扩大,我和肥宅两个人要支持的数据请求也越来越多。突然有一天肥宅就辞职了,说自己要回老家的farm当农民,所以一下子所有组里的工作都落到我一个人头上了。这段时间成长了更多,因为要一个人对接那么多部门的同是还要尽量撑着这艘破船修修补补的同是偶尔有时间做个新的feature。
在一个地方呆得久了就想去别的地方试试。疫情开始之前其实我就在考虑这个问题,毕竟一家传统企业对技术人员的成长帮助是有限的,我走之前那家公司的平台还都是Windows Server 2008,可想而知在那里时间久了对年轻人的学习是有很大负面作用的。
但是一切都让疫情打断了。疫情稳定下来之后,我跑去亚麻当BIE了。干的事情其实也差不多,但是这是一段很让人不愉快的经历。客观而论,在亚麻干之前理解不了为啥一个二道贩子能成为MAGA之一,但是进去之后就能理解亚麻确实有两把刷子,内部的org又多又大,技术栈从高到低都有,在里面工作的人很多都是奋斗逼。我个人是很讨厌奋斗逼的,但是不得不承认从公司的角度来说当L12到L3大部分是奋斗逼的时候这家公司一定能前进的很快。
干了一年实在受不了奋斗逼的生活了,天天被PUA的同事还承受着失眠减重的巨大压力,有段时间我甚至都不想去搞女人了。生活的一切索然无味,我的manager在自己生日出去vacation在威尼斯的小船上都要拿个电脑开会,这样的sb生活真的没意思。所以就跑路来了现在的公司,早早开始了躺平的生活。
薪资上肯定是远远不如大厂的SDE的,但是靠着我这些年锻炼出来的的死缠烂打的乞讨能力也在这个公司也拿到了跟超过同公司同级别SDE的base和差不多的option。每天早上九点半standup完了基本就自己安排了,没事的时候给junior吹吹牛逼然后开开会,下午四点多就下班准备去健身,还能不停的在论坛上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