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没有数学竞赛金牌数量高中排行榜?

我就是表格里的一所学校毕业的,高中三年都在理科实验班和那些大牛陪练,不但毫无成果挫败感拉满,甚至还产生了对理科的心理阴影,本科直接避开了CS(因为不想再被那些从小学就开始信息学竞赛的人碾压了)。后来发现世界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并不是从小学开始学信息学竞赛才能学CS,但是已经太晚了,进错了行。一个初高中一直同校也没搞过理科竞赛的同学,本科学了CS,现在已经准备35岁退休了……

只能说学科竞赛并不适合所有人,有的人就是更聪明,你每天学40个小时可能不及别人每天4小时。既然都在美国了就别想着当人上人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完一生就是最大的成功

4 个赞

也不能说是忽略了 只是父母是另外一个话题了。如果小孩想学数学 那我自然可以教他。如果小孩想从政 那我非常无能为力 只能靠把孩子送到合适的学校让老师和身边的同学朋友教他了。

这个帖子reminds me of another comment

育儿帖看来也是。

2 个赞

既然如此,建议还是送去衡水吧。

看来是没有搞清楚因果关系…

从政不是靠「教」的。要是从政也能教出来,那他的老师不说选上总统,至少也得是个白宫高级幕僚吧。

有没有想过dislike nerds不是因为这些nerds喜欢数学,而是因为这些nerds根本不懂怎么维护人际关系与人交往?
我的朋友中有IMO,IPhO和IOI 的medalists,我倒是不觉得他们被欺负了。

1 个赞

那你的意思是应该怎样选学校呢?美国哪所学校都一样?还是应该怎么选?

你喜欢数学真不一定你孩子也喜欢数学呀,而且楼主没说清目的是啥,是为了锻炼孩子数学能力?还是为了将来上大学?

如果是kids,建议就近入学,先给小孩一个健康快乐有父母陪伴有小伙伴一起玩耍的童年。见过太多老中在育儿阶段只重视所谓「早慧」而忽视伙伴和户外活动的了。

如果是middle school student,有能力负担私校再考虑私校,没能力负担私校就考magnet school。

而且学科天分这种事情,这个坛子里理工科PhD出身的不少吧,家长其实自己就能感觉出来孩子有没有天分,不需要别人来告诉。这个没必要强求。

5 个赞

你可以假设我现在的情况是 我可以永久性远程工作 所以在考虑搬到哪去住 所以我才要考虑跨州哪个地方教育好的问题。孩子当然要就近去读学校 但是现在是我可以自由选择去哪住。

感觉可以去MA?

对听说MA教育很好 只是我确实不了解东海岸和西海岸到底有多大差距 毕竟搬到东海岸也挺麻烦的 所以如果有个主楼里面那种表格我觉得就参考意义很大 才有了这个帖子

基本上还是言传身教。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小孩子基本会潜移默化从父母身上习得相关的习性,这些习性不一定是某种能力某种技能,更多的是看待事物处理事情的视野与能力。就像你在意某种排名希望身边有很多某方面高素质的人带领自己或与自己为友,小孩将来可能也会有某种类似的思想。环境是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看待环境的心境。随遇而安,无论在任何环境都能保持初心比起想要依靠环境让自身获得某些优势更重要

1 个赞

我建议考虑到税负、气候、物房价等等再综合决定。单纯为了一个读书问题就要举家搬迁,这个想法我认为还是太奢侈了。

如果以上都不是问题,建议去New England,至少那个地方好学校密度大一些,options比其他地方更多。

其实就是综合考虑的一部分吧 比如如果WA和MA教育水平差不多 那么WA没有收入税就优势很大。但如果WA教育和MA实际上差距巨大 那么这个天平就要往MA倾斜一点。但是主要是我对美国教育的了解还太浅 所以想多了解了解 如果能有金牌数量这种能量化的差距就很好了。只不过看来大家都对数学金牌这种指标很有异议。

如果你实在需要一个numerical metric的话,可以参考 the nation’s report card

1 个赞

上好高中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毕竟高中不是人生的终点。如果是为了上好大学,那在高中里的表现比高中本身重要。普通高中的top比top高中的普通应该更有优势的。和大学在一个地区也有优势。

如果想让孩子找到好工作再放手,那高中就更不重要了。大学的位置变得最重要。美国的比国外的更容易在美国工作,想在湾区工作san jose state可能都比cornell容易。

不管在哪里,人本身都比环境重要。聪明上进的孩子在哪都能做得好,不想好的在哪都没用。我自己就是国内top高中出来的,我的同学里现在在top1读phd,在各行业龙头工作的也有,吃喝嫖赌到处躲债的也有。

1 个赞

我给你出一个主意,你去赞助一个面向全美高中生的数学竞赛练习赛,报名就有奖金,每个季度一次,连续办五年,你就知道哪个高中厉害了

而且说不定你从此名垂青史,你的大照片就挂在MAA的网页上 American Mathematics Competitions | Mathematical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 个赞

教育水平一般更经济水平挂钩,有钱的地方自然能吸引人才,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

如果你考虑的是高中的话不知道你小孩多大了,如果还没小孩的话十几年间很多事情都会发生改变。如果是快要或者已经上高中的话这个应该是跟小孩一起商量的事,他们的意愿和兴趣应该更重要吧?

1 个赞

槽点太多,不知道从哪里吐槽起了

你把中国这些顶级(竞赛)高中拉出来横评奖牌数量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不会有人让自己的孩子做如下选择:

“你是想上人大附、上外、华附、还是深中?”

因为大部份有实力做这种选择的家庭/孩子,靠身份地位就可以轻松爬藤,根本没必要跟竞赛生去卷

美国也是同理

前面我有说 你可以假设我现在的情况是永久性远程工作 所以有一定自由选择一个教育资源充沛的地方生活。孩子还没出生。

为什么我需要跨州横向对比?类比一下 假设我出生的时候我爸妈有永久性远程工作的权利 可以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生活 结果因为嫌弃房价高、对中国教育资源分配完全无知 而选择不生活在上海 因为对河南驻马店有感情而选择了驻马店 我是不是应该骂死我父母。明明有机会让我生活的又有机会接触到最好的资源又快乐又不卷 非要因为无知而把我生在那么严酷的环境里。

所以我现在想了解美国的教育资源分布 而金牌数量只是我想到的一个自认为还行的量化指标。如果有更好的量化指标欢迎大家指导啊!

你的假设的问题就在这。没有相当程度的privilege的家庭根本无法做到让孩子在全国的精英学校中自由选择,有这种privilege的家庭才不会因为房价选择驻马店over上海,也不会让孩子去卷竞赛

如果你像我来自这个榜单上的学校,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事实上,大多数通过学科竞赛成功的学生都不具备这种privilege,从一开始就没得选择。在北京就上人大附,在广州就上华附了。

真不如word of mouth/niche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