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论坛上有很多关于买手机&手机套餐(plan)的讨论,最大的争议就在于,分期买iPhone,看着给800/1000的credit,“免费”拿手机,但是要被绑在一家运营商2/3年,是不是划算?
先说结论: 怎么划算应该按三年总开销(手机+话费+税)来计算:按今年最新款iPhone算,三年总开销在1700+税以下的应该是可以考虑的,否则应该考虑全款买手机然后用prepaid。
我的使用背景:
用过的智能手机(从老到新):
iPhone:3G-5-6Plus-7Plus-XsMax-12PM-13PM
Android:Nexus 5X-Pixel 3XL-Moto G Play plus- pixel 6a
其他:Nokia lumia 640
用过的plan(由远及近):
At&t prepaid- At&t family plan (postpaid)- Visible (since Beta$40 to $25 party pay)- Xfinity mobile-VZW biz (postpaid)
- 划算的定义
我觉得,手机的使用开销应该包括以下部分:
总开销=手机购买+(每月)话费+保险+订阅服务
简要来说应该就是买手机+话费
- 手机
对于iPhone尤其是新上市的iPhone来讲很简单,基本上基本上手机的价格就是apple store的标价,童叟无欺。当然,不少第三方小运营商(如visible)会有全价买机器送额外GC/配件的促销,但是基本上以Apple官价做计算,没大毛病。
- 话费
众所周知美国的carrier(运营商)多如牛毛、促销的广告如过江之鲫。但总的来说就是两个维度的矩阵:三大 vs MVNO 以及 postpaid vs prepaid
三大:指ATT、T-Mobile以及Verizon——这三家是实质上投资建设了美国全国性的手机网络覆盖,一切手机在美国能打电话,都依赖他们中的其中一家。(当然有部分小型地区运营商,在此按下不表)
Postpaid/prepaid:
- postpaid:通常只有三家自己在销售(例外是Xfinity Mobile,postpaid倚赖verizon的网络),是“传统”的用手机方式-开户先交SSN查信用记录,每个月用完再付钱。
Prepaid:每个月先充钱后使用。
- 三大自己有prepaid
- 也有自己旗下的副牌运营prepaid服务(cricket/Metro/visible)
- 还向其他公司“批发”- 如红包/tello/boost/tracfone等
总的来讲就是名目繁多、眼花缭乱——主要针对相对追求性价比以及不希望签合约的用户。
2.1 运营商的business model
运营商是个重资产的商业模式——每次新一代的通讯技术的发布,都意味着上千亿美元的投入——三大运营商需要在全美国各地的城市乡村安装部署成千上万的基站从而覆盖全国。覆盖不足、没人使用;覆盖的很全面,成本很高。但是每一代基站的覆盖都意味着可以躺着收10年以上的电话费用。因此对于运营商来说,尽可能多的吸引用户、尽可能多的从每个用户身上挖掘收入,就是三大的终极目标。
手机的服务相比固定电话,最大的缺点就是用户的粘性不足——尤其是在大家可以携号转网之后。城头变化大王旗,用户常常会为了“蝇头小利”而三天两头“投怀送抱”。这个时候,对于运营商而言,如何讲用户绑在自己手中,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2.2合约机的business model
正如上面所述,如何把用户绑在手上?这个其实是众多carrier的头等大事——只要能有明确的预期一个用户能一直用自家的服务,那么carrier就减少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合约机的意义在于,通过新手机来吸引用户,同时通过24/36个月的按月付款,来使得未来24/36个月carrier的收入得到了保障——换句话说,运营商在乎的是你交的话费,而不是手机。只要你用他们的服务,手机都好商量。
2.3 family plan
正如前文所述,三大的business model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所以多一个用户和少一个用户,对carrier来讲,成本的增加很少——最主要的就是账户管理和初期激活的时候的一些手续。这也是为什么,postpaid plan里独自一人的账户都贵的吓人,而一但有了4条线以上,平均下来一条线的价钱就低了许多(半价甚至更低)。
- 什么时候适合通过postpaid plan买合约机
手上一家人好几条线的(4条+)& 平均下来每条线的开销跟prepaid近似
个人认为,按照现在最流行的unlimited plan——即电话短信全无限,data应该支持5G(mmWave/Sub6)且优先流量在20G以上的计划,每月25-30/line应该是个比较合理的对照。换句话说,每月25-30/线应该是这一类“吃到饱”“全包”套餐的地板价——在此我们可以拿来作参照,从而确定是不是应该用postpaid。
在这个条件下,3年的总开销应该是
$800(当年新款iPhone 最便宜款的全价)+$25*36+tax=$1700+tax
当然这个数字会随着你的土豪程度有所增加,例如买的是promax而不是iPhone 14,计划2年(甚至一年)换机而不是三年换机。
因此在我看来,比较的基准应该是三年$1700+tax. 如果你选择的plan和手机购买方式能比上面的数字更低,那么很大概率这是个划算的方案;否则就应该认真思考是不是应该直接全价买然后选自己喜欢的plan了。
我今年撸的羊毛:家里一共6条线,4条线买了新手机,两条线BYOD。
Verizon (VZW) Business Unlimited Pro 2.0 计划 $45+tax/line
4个iPhone 14 免费拿(trade-in iPhone 11给800手机credit),此外每条线拿$560 credit,未来三年返还。
两个BYOD额外每条线拿$500,12个月返还。
总的算下来:
- 三年话费:$45*6*12*3=$9720
- 手机:0
- Credit:560*6+500*2=4360
总开销 :9720-4360=5360
平均每人:5360/6=893
简单来说大概是平均每人花了一个iPhone 14的价钱,但是在得到了新手机的同时,获得了3年的VZW postpaid高优先级的电话服务。
至于是不是值得,见仁见智。毕竟在上面这个计算里,我忽略了iPhone 直接trade-in的价值,以及VZW对于首两个月需要支付full price的弊端。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这样购买一定比全价买iPhone然后使用prepaid服务要划算。
- iPhone 14(美版)不支持实体SIM卡,我该怎么办?
个人觉得,在目前这个大环境下,其实iphone 不支持实体SIM并不是个大问题。大部分人其实回国并不是一个高频率事件,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一年回国一次的人比疫情前大大的减少。所以为了这样一年不到一次的事情而干扰了日常的手机使用,我觉得不值得。个人觉得找个旧手机插国内卡应该是最好的方法,再不济买一个NOKIA(例子)也是个值得考虑的方案。
先写这么多吧,欢迎大家提出自己的想法。
Update:
11/4/2022:
T-Mobile postpaid建议参考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