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用的kasa应该是KP115,配合Homebridge增加了Homekit支持
这个美国也有卖。我还以为是美国的厂
包转发一般不都是 asic 吗
NIC一般也是量产专用芯片而不是ASIC啊,而且现在一般都是直接继承在SOC里,顶多IO外面配置一点PHY的辅助电路支持POE之类的
ASIC=专用芯片 ![]()
application specific IC
路由器的SoC跑软路由其实都挺菜的,包括但不限于ARM。全靠ASIC干活。
x86你不限功耗不限成本的话那肯定啥都能干。
不是,你要做过半导体就知道了……ASIC在业界特指小批量的特定产品专用芯片。大规模量产到处用的都不算ASIC
一般来说ASIC是放在FPGA和SOC之间那档的。当然SOC也不准确,一般量产芯片都有自己的分类,CPU,GPU,DSP等等。量产SOC基本上是大杂烩,也是一个单独的分类
设计流程上ASIC属于半定制,流程比FPGA复杂但是比全流程的真正量产芯片简单
现在路由器里的SOC都是集成了硬件NIC的,谁拿ARM去处理网络底层啊……
这我很确定不是
FPGA比ASIC更通用,SoC比FPGA更通用。因为软件可以随便换,而FPGA不是随时都可以重新编程,也有复杂度限制
你恐怕是记反了
ASIC是设计个芯片就只能干这一个活,基本上就改不了什么
FPGA一般是从xilinx之类的厂商买,可以要求集成一些ASIC模块。然后自己拿回去可以写FPGA程序调用这些模块。还可以重新刷逻辑(但一般不能runtime热更新)
那当然是硬件nic。路由器固件就是bsd改出来的,不可能自己处理硬件信号
但是即使是硬件nic,也可以有各种不同程度的offload能力。比如checksum通常是集成的。
硬件nat通常有模块,但是不是所有软件都支持调用nat模块。所以就有路由器刷了openwrt之后nat性能差了很多的问题(因为openwrt不能用闭源nat模块)但是dd-wrt就没问题。
还有flow based offload之类的
云厂商用的nic那也叫nic,但是人家还可以搞deep packet inspect
你这是典型的软件视角……
半导体视角是这样的:
- 量产SOC: 这块芯片我要从厂家制程工艺配套做起走全流程最后流片小规模试制修bug最后大规模流片才能获得一块能用的SOC芯片
- ASIC:我买几个IP核,用ASIC的厂家软件一通处理,稍微加点自己的定制电路,然后快速迭代两次就可以拿到能用的芯片了
- FPGA:我芯片买回来verilog编译了烧进去这就是块能用的芯片了
所以说我都说了FPGA / ASIC对应的是大规模量产芯片,一般我们用的SOC只是其中一类。你拿FPGA和ASIC都可以做出SOC来。 Xilinx甚至有FPGA集成了硬核ARM的hybrid芯片
我也是这个理解
那你这个过程中搞出来的废品那还能改吗?
FPGA发现Verilog程序写错了,那改改bug重新烧一遍就是了
要做商业产品量产那肯定用ASIC不用FPGA啊。FPGA是快速迭代用的。
这只能说明你们对FPGA一知半解。十几年前的FPGA就支持直接烧一个ARM软核进去跑通用软件和操作系统了
你说的那是拿FPGA模拟CPU或者拿集成了CPU的FPGA模块(注意不是FPGA元件本身)去跑程序
但是这改变不了FPGA可以field programmable vs ASIC无法改变用途这一根本区别
过程中废品又怎样,最终改完拿到能用的芯片的总时间和成本都比全流程的规模量产要低就可以了
只能说明你见的太少了。ASIC的front cost大于FPGA小于全流程量产。unit cost正好反过来。这三者每一种根据出货量都有自己的应用场景。
就靠开发板那点需求怎么可能养活Altera和Xilinx两家
可是这个跟我说的有啥关系。
+1
你要非抓住电路级别的programmable不放的话那么量产SOC也不可programmable。
你要说SOC可以跑通用CPU指令集那么ASIC FPGA都做个CPU的IP核进去跑。
说到底这个问题就是你混淆电路层面的可编程与通用指令集执行能力导致的
对的啊
那么FPGA的frontcost低,unit cost高,这不恰恰就应该用来迭代而不是用来量产吗?
ASICfront cost高,unit cost低,那不就是应该等定型以后出模板量产吗?
FPGA用在量产品里的当然有。Azure就是每个nic带一个FPGA。这是因为云服务SDN有快速迭代的需求。用FPGA可以随时修改smart nic的功能。这样就可以实现软件和硬件同步迭代。
但是一般用户,家用路由器的用户,能记得更新路由器软件就烧高香了,就别指望他们还能去刷FPGA了。
量产soc可以啊,你把rom换了它不就执行不同的指令了嘛
重点不在于它集成了什么,而在于它本身能干什么。ASIC能集成CPU,CPU(soc)也能集成ASIC。
imho,硬nic芯片也可算是一类ASIC。smart nic也能集成FPGA甚至soc,但是能说smart nic的ASIC部分就有灵活性吗?恰恰是因为ASIC部分没有灵活性,才需要去集成FPGA和soc。
所以说,为什么要在你不熟悉的领域强行开团……
拿FPGA来替代ASIC的流片迭代这事儿稍有专业知识的人都根本想都不会想。
在一个全流程设计里,FPGA顶多也就做做最基本的代码逻辑验证。你烧进去以后电信号时序全都受FPGA固有的逻辑模块布局影响。你做全流程量产芯片要的是把频率做上去,上最终流片的布局布线绝对改的跟在FPGA上跑的差别连妈都认不出来。这时候哪一块布局布线有问题了出bug频率上不去或者竞争冒险信号总出错了,你在FPGA上怎么模拟出来。
也只有完全不懂芯片设计纯软件背景才会觉得“我verilog代码在FPGA上跑通了直接去流片就行了凭什么能出问题”
额……你这是把ASIC强行定义成打样片了
问题是你最终量产的那玩意,从定义上来讲,那也是ASIC。
最终产品是ASIC,那小规模打样打个一样的ASIC来测试,这非常合理。
你要是把ASIC定义为小样,FPGA是poc,那最终产品又叫什么呢?这不就变成白马非马问题了吗?
他指的就是量产的芯片,而不是你打样用的芯片。当然,正常来说打样也是一步步往成品靠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