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的各种奖励在税务上视为rebate,不需要作为income交税,这个应该是有共识的。那么想问一下大家在mint或者手工记账的时候,信用卡的各种Benefit是怎么记的呢?
-
有对应消费的报销
比如 CSR 的 Travel 报销,Amex 的航空/Saks/Dining 报销等。再比如 Amex offer、Chase offer等。是作为对应消费同类别的一笔负的expense,还是另作专门的一类income?
-
没有特定消费的Credit
比如开卡奖、日常的cashback、攒的分兑换现金等。作为expense的话不太好分类,那应该作为income吗?
-
进一步衍生,以上两者的混合
比如CSR把UR pay yourself back,日常攒的UR用来报销特定的支出,那么应该算日常还是特定呢?
1 个赞
不记。卡越多越不好记。一个月统计一次银行账号的钱数,对比花了多少钱。
或者直接纯手动记账,尤其是大额在每月之外的消费。比如这个月我就是买ski set,winter trip,iPhone 12,和Christmas shopping
1 个赞
Annual fee 对应消费拆开来 点数不换算成income了
我基本只看资产总数变化 细的消费统计当卡特别多的情况的时候是真很难统计的
你说的各类报销 我一般把这个算作信用卡年费类别的credit 而不是对应消费的credit
各种statement credit(amex offer, 各种报销, etc.)和retention offer拿来抵年费,点数算other income
Ki7
7
只记annual fee之类的cost不计点数,个人把信用卡福利当作income一部分,反正会用掉,所以也不喜欢限制很多的benefit(不过我记账只记支出不计收入,防止life style inflation)
手动复式记账党表示我是手动开了一个Income类Category(起了个名字叫Financial PnL),处理一切和卡相关的,包括AF和statement credit类。一般不直接折现的点数是另表单独记的。
比如被收了年费:借记PnL,贷记信用卡。
吃饭的时候正常借记Restaurant,贷记信用卡;被benefit报销了(比如Amex Gold)就再借记信用卡,贷记PnL。当然也可以合并成借记Restaurant贷记PnL+信用卡。。。
1 个赞
如果有记账软件的话,各种点数,各种航空公司的里程可以设置成不同的fake currencies,然后就可以用相应的currencies建asset账户,track各种流水。如果,对点数或者航空里程的喜恶发生变化,调整fake currencies对美元的汇率就好了。
1 个赞
理解了会计恒等式,这些都迎刃而解。
Assets - Liabilities = Equity + (Income - Expenses)
所有信用卡的 Credit, 返点/现都属于 Income。真正复杂的问题是这些 Credit 都不值账面价值,怎么折算 ?
最简单的,Gold 每个月 10 刀,今天点了一顿 12 刀的饭。
那么下单的时候,
- Liability: Gold -12 刀,
- Expenses: 吃饭 + 12 刀;
三天以后 10 刀报销了,
- Liability: Gold +10 刀,
- Income: AE: 返现 -10 刀。
进阶一点,这 12 刀的饭不是返现也不会去点,这顿饭实际只值 8 刀;换言之 10 刀的 Credit 只有 6 刀的价值,那么怎么记?
下单还是一样,
- Liability: Gold -12 刀,
- Expenses: 吃饭 + 12 刀;
三天以后报销,
- Liability: Gold +10 刀,
- Income: 返现 -6 刀,
- Expenses: 吃饭 -4刀。
再高级一点,Cost-Based 就不展开谈了。
我是 2020 年开始手动复式记账,一年下来因为类似的问题也调整过几次账本。比这更麻烦的是 MS 相关的帐怎么记,还是需要从原理上去理解才能处理得比较干净。为此死了不少脑细胞,但总算这一年下来玩卡收入和支出都一目了然,也算是值回了功夫。
5 个赞
ryd994
13
其实我会把credit算到expense里。作为年费的rebate。
返现兑换我会算到对应消费类别里,作为rebate
也用mint,1同category credit;2income;3income
比这更麻烦的是 MS 相关的帐怎么记,还是需要从原理上去理解才能处理得比较干净。
啊这个可以展开讲一下吗?超感兴趣。因为我发现Mint无法区分MS,直接归入正常消费类别(比如菜店)的后果是算不出真实消费,没法做Budget了。
我基本不计的,能被作为刚需用掉那肯定最好,和刚需一样不错的是能换成现金的东西,比如mr(1.25),ur(1.5),typ(1.0)。剩下的不可量化的benefit比如pps之类的,就看我愿不愿意花年费换,不愿意或者那张卡给我带来的其他的收益(主要是现金方面)抵不上年费,我就会考虑降级
也许是我开的卡比较少,基本上我都知道自己有哪些点数,并且碰到需求的时候也能快速记起来哪个点数最好用
Emily
17
我是手工记账,设置了一个特定类别取名叫信用卡手续费,记录年费等信用卡花销和ms的手续费
有对应消费的报销
比如 CSR 的 Travel 报销,Amex 的航空/Saks/Dining 报销等。再比如 Amex offer、Chase offer等。
(1.1)如果是买了礼卡(或充亚马逊),买礼卡记作转账,从白金卡转入礼卡账户,但礼卡不计入资产;年费卡报销记作负的信用卡手续费,非年费卡报销记作收入。
不是礼卡那就是支出了,那看是不是刚需。(1.21)如果是刚需,但需要年费的,比如白金卡的电话费报销,记成负的信用卡手续费;(1.22)是刚需,但是没有年费,比如之前freedom有支付两笔电话费送$25,ED在BP花25送10,那就是纯收入,记为收入。
(1.3)没有刚需,专门为了奖励花的,比如白金卡的Saks我买了护肤品,那报销就记成负的护肤品支出。
没有特定消费的Credit
比如开卡奖、日常的cashback、攒的分兑换现金等。
这些都作为income。但是点数的价值不好算,我都是(2.1)换现金的在换的时候记成income;(2.2)点数和里程在用掉的时候按当时买机票/订酒店需要的现金记成收入,再记一笔旅行支出冲掉。
进一步衍生,以上两者的混合
比如CSR把UR pay yourself back,日常攒的UR用来报销特定的支出,那么应该算日常还是特定呢?
这个我没有用过。但是我觉得这个跟换现金是一回事,直接记成income就行,参照(2.2)。除非报销的支出是为了烧点数特意花的,那参照(1.3)。
嗯,流水账是这样,复式的话则是另一套。
举个例子 CSR 买了 200 刀的菜,过了几天用 10k UR 抵了 150 刀。
买菜当天,
- Liability: CSR -200 刀
- Expenses: 买菜 +200 刀
几天后的抵扣,
- Assets: Chase -10k UR
- Liability: CSR +150 刀
问题是 10k UR 哪里来?肯定是 n 个 statement 之前有一笔进账,
- Assets: Chase +10k UR
- Income: Chase -10k UR
因为复式是这么一个流水,所以不会有 Expense 里面加了又减的情况。
1 个赞
最简单的 CC-VGC-MO-Checking-CC 循环,拿 Gold 举例。
买 VGC:
- Liability: Gold -505.95 刀
- Assets: GC +500 刀
- Expenses: 激活费 +5.95 刀
买 MO,假设 $499:
- Assets: GC -499.88 刀
- Expenses: MO +0.88 刀
- Assets: Checking +499 刀
还款:
- Assets: Checking -499 刀
- Liability: Gold +499 刀
点数不单独记,因为消费大头都是 MS,出 statement 核对一次。更复杂的比如买 GC 得油点之类,就不展开谈了。
手动复式记账前期投入比较大,需要一定的码农技能,折腾完了还是值得的。因为就记账而言 MS 的那一套跟投资完全一样,迟早都要想清楚;而且 MS 上量以后 book keeping 必须跟上,要不丢了一张 500 的 GC 还乐呵呵的。。。
1 个赞
ryd994
20
太复杂了
我就瞎记记
点数不计,直到兑换的时候才计
反正我在一张卡上的消费绝大多数都是某个类别
1 个赞
lala
21
在这里都能看见double-entry accounting,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