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Citi award+是很容易撸出1000%+受益的一张卡,但是问题一直是,到底应该怎么上量呢?于是当年还没天闲得无聊的我就开始想办法了…大致的思路显然是需要写一个小的脚本,python这么容易,即使不是程序员的我也能轻松搞定,于是当年在citi award+推出之后就果断下卡开始想办法
- 房租水电
这一类是最简单的,这类网站一般做的比较健全,想付1分钱是比较困难的,但即使每次交1块钱,10%的return也是划算的。于是…当时我的公寓是rent cafe的portal, 信用卡的手续费是2.2%(具体数字记不住了,v/m和ae数额不一样,但四舍五入)。In other words,在付小额费用时实际的手续费很少。但经过尝试发现,似乎网站有一个判定,为了避免重复付款,连续大约12个小时内,不能付同样金额的钱。
最终执行的策略,写了一个循环 从0.1-0.68(手续费不超过1cent的上限),每天执行两个循环。这样大约玩了一个月,撸了1w点左右吧。第二个月公寓发邮件说,你每付款一笔我们的财务都要单独记账,他们已经炸了,你在这样我们要停用你的rent cafe了,只好作罢。
事实证明这样类似的付款是至少在4年前不会触发风控。
- 捐款
因为当时已知Amazon reload是比较敏感的,于是想到了一个绝佳的注意。donate。还能抵税呢!(虽然我并不交税…)有不少的接受捐款的机构,他们的付款方式做的比较不小心,是可以利用的。甚至可以连续支付1 cent。于是当时写了几个网站,每个网站每天捐30笔1 cent。大概因为不同的商户比较多,也没触发风控。
结局:慈善机构写信表示:求求了别搞了,这样我们是没有善款收入的。想想这样确实不太好,于是就算了。
- 但是呢。。
仔细一想虽然大多数慈善机构应该是好的,但也有一些纯粹为了政治目的的,我觉得适当予以惩戒也很合理的机构嘛
于是当时找到了一家 和U开头的6位字母相关的机构,每天狠狠的撸。但是呢,万万没想到,这家机构居然有前端工程师自己维护网站!撸了两周之后,居然给网站加了一个最小付款验证!毕竟不是啥程序员,也没有想到什么高招能绕过这个限制…就也算了…
Anyway,总结来说就是,我用这张卡撸了几万点,虽然效率并不高,但感觉成就感很强,特别有意思,是整个撸卡过程中几乎最有意思的一段经历了。后来工作变忙,没有时间探索了。但感觉这张卡还是有潜力的不是嘛~并没有大家说的那么敏感。我那个时候citi每个月末的statement由于太长,pdf在chrome里面都打不开…也没怎么触发风控(三个月就触发了一次?)
撸卡的乐趣不就在于此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