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瘾应该怎么治?

RT。戒了Reddit转YouTube,戒了YouTube转泥潭。转生转世生生不息。如何治疗互联网/Social Media上瘾?

周中:reddit linkedin 泥潭 blind 1p3a 车轮战
周末:吃饭睡觉躺床上 YouTube 再找个人肌肤接触抱一抱

小时候看大人下班了没事干就瘫在沙发上看电视。历史书上看人们没事干就在茶馆里大街上physically吹牛聊天。现在看来,我们这代人使用互联网如同上一代人看电视、茶馆聊天。

如何摆脱在互联网上brain dead autopilot这种addiction?

1 个赞

首先要找到生命的意义

3 个赞

互联网或社交媒体成瘾是现代生活的常见问题,你描述的感受也是很多人的写照。要想减少这种依赖,可以尝试以下几个策略:

  1. 设定具体目标:明确你每天上网的时间和目的。比如,每天限制自己在特定社交媒体上的时间为30分钟。

  2. 技术辅助:使用应用程序来帮助你控制时间,例如使用屏幕时间管理工具,如Apple的“屏幕时间”或Android的“数字健康与安全”,来限制特定应用的使用时间。

  3. 替代活动:寻找其他兴趣或爱好来替代上网时间。这可以是体育活动、阅读、烹饪等。通过培养新的兴趣,可以减少对互联网的依赖。

  4. 社交互动:增加与人面对面的互动。尽量与朋友、家人进行实体的社交活动,而不是仅限于线上交流。

  5. 意识觉察:增强自我觉察,意识到何时你在无意识地刷手机或电脑。一些冥想或正念训练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控制这种冲动。

  6. 设置非电子日:定期安排一天时间,完全不使用电子设备。这有助于重新评估和调整你与技术的关系。

  7. 睡前例行:睡前避免使用带屏幕的设备,改为阅读纸质书籍或进行放松活动,以改善睡眠质量。

尝试这些方法时,重要的是要有耐心和毅力,因为改变习惯需要时间。可以从小处开始,逐渐建立起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yaoming:

1 个赞

豆老师最近很热衷于寻找生命的意义啊……

1 个赞

侧面是不是说明他家里马上要有新的生命了 :nerd_face:

我昨天也是这么想,后来觉得自己太像七大姑八大姨了还是不要多说了……

1 个赞

感谢水老师教育我 :smiling_face_with_tear: :cry:

这个需要每天精读12小时,一分钟都不能少

不需要用自己的internal shame来抑制自己当七大姑八大姨的冲动。可以考虑接受自己

i have been like this for 10 years at this point.
youtube is less fun, their ranking is shit now. you can explore tiktok, a lot of high quality content/opinions.
also consider mitbbs and xiaohongshu

绝大多数情况下,没得治,建议接受现实。

互联网上瘾到了无法克制的地步,那肯定不会是独立疾病。你看我,还有很多全年不落于吵架版和社会新闻版的转世灵童们,我们都是双相障碍患者。

在亢奋期大脑是无法控制自己“不去做事情”的,有的人选择打游戏,有的人选择刷抖音,有的人选择上网吵架。要治好网瘾其实就是要治好双相。

问题来了。你是真的有精神疾病吗?你是大脑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呢?还是“我只是没别的事情可做”?

感觉1p3a没有这个谭intellectually stimulating。而且任何论坛让我精读那么久,大概率让我开始起义造反、怒怼管理员,然后被封号

2 个赞

事情是不可能昨晚的。家是永远收拾不完的。工作也是永远干不完的

那你其实是正常的状态,试试看把精力divert到一些长期回报的事情上?
比如运动健身,看书之类的?主要还是看你兴趣。

这个问题在大学就探讨过,无果。

为了探讨这个意义,我甚至混入了classics major天天读plato。没找到。读法律,没找到。上了堂美国建国的upper division历史课,没找到,还天天去75岁的教授OH,我还问过他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他笑笑说,他从来没听过30岁以上的人问这个问题… maybe等年纪大一些就不care这个问题了吧,被生活所占据。

4 个赞

兴趣? 互联网上任何刺激的信息算吗? :yaoming: scour the Internet以至于感到刷光了所有有趣的信息?

LD: 你知道utah有个滑雪场只能双板吗?
我:好多年前我不滑雪的时候都知道了 :yaoming:

1 个赞

运动健身我坚持久了会burn out,因为比工作还认真的执行(毕竟我运动比较分泌多巴胺、在运动上面自来卷)。但放松的运动健身,一天最多一个小时,还有大把的时间用来上瘾和内耗

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生命 :troll:

1 个赞

很小的时候,别人说要生小孩、传递自己的基因,我还信。长大后一想,传递基因纯属BS,一个孩子只能传一半的基因,越往后传越稀释,几个AGCT我有什么好传的。而且即使有了克隆,我把自己克隆了,我也无法克隆自己的生长环境,也不知道传递了个什么。

而且子女树越大,越会存在和自己观点相反的人,甚至说出现自己讨厌的人是概率问题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