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闊的非洲大地上有神奇的沙海一線, 也有千年的古老沙漠, 駕車數小時也沒有碰到另外的靈魂, 這就是納米比亞.
泥潭好像還沒有人分享過納米比亞, 就讓小弟在這獻醜一篇.
古老紅沙漠
前言
很早以前就對納米比亞有點印象, 最開始的印象是骷髏海岸很多因迷航而擱淺骷髏海岸的船隻
骷髏海岸的沉船
之後Nat Geo的一張死亡谷的封面也深深震撼了我
後來又看到Grand Tour自己組了輛沙丘汽車在納米比亞橫越骷髏海岸, 過沙丘, 一直到跨越埃普帕瀑布抵達安哥拉, 就越來越對這非洲西南的神秘國度引起興趣.
The Grand Tour - Namibia
後來不查還好, 一查發現好看好看好玩的景點越來越多, 治安很好, 也沒有東南非常見的瘧疾等幼兒致命疾病, 所以早早就用UA點數換了包含納米比亞的環球票.
最終納米比亞也沒讓我們失望, 峽谷, 沙漠, 銀河, 沙海一線, 動物遊獵(Game Drive), 雖然不是沙灘酒店躺到醒的餵豬行程, 甚至為了省錢要有點hard core, 但是小朋友很開心, 業餘攝影師的我也很滿意. 在這拋磚引玉介紹泥潭不常見的國家- 納米比亞.
像這種銀河在納米比亞可說隨處可見, 而我們就在這種星空下在皮卡車頂搭帳棚而眠.
概論
納米比亞, 位在非洲西南, 西臨大西洋, 北接尚比亞及安哥拉, 東接波札那, 南鄰南非. 面積82.5萬平方公里(比德州大13萬平方公里), 人口300萬(約相當於休士頓),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5人, 世界倒數第二(僅高於蒙古), 經濟來源主要是農畜牧業, 鑽石以及旅遊業. 國內納米布沙漠佔據大部分國土, 沿岸有狹窄的平原以及荒無人煙的骷髏海岸, 以及世界上唯一沙漠海洋連接的沙海一線, 北部多草原, 棲息多種動物, 西北與安哥拉接壤處有埃普帕瀑布, 東北則是著名的維多利亞瀑布.
從 15 世紀開始被荷蘭, 葡萄牙, 美國殖民者先後侵入, 之後被德國以及南非佔領, 於1990年獨立.
納米比亞也極富生態多樣性, 除了不能不提的北部埃托沙國家公園可以看到非洲五大除了水牛之外的四大(獅子, 犀牛, 獵豹, 大象), 看似荒蕪的沙漠也有神奇的生機, 用心留意可以看到無足蜥蜴, 變色龍, 跳鼠等, 小朋友此行非常滿意, 在車上一直拿著圖鑑對照看到的動物
埃托沙國家公園大象飲水
納米比亞沙漠變色龍
納米比亞境內也有很多不同原住民, 包跨用紅土包裹全身, 終身不洗澡的辛巴人, 還有拍過上帝也瘋狂的歷蘇所在的桑人, 是看不同地貌之外的體驗.
辛巴人
桑人
簽證
台灣跟中國到納米比亞都要辦理簽證, 港澳不需簽證, 我們家因為有藍本所以免簽, 但是家族出遊要留意因為人口販賣問題, 有帶幼兒的家庭移民官會要求出示出生證明, 我們差點因此出不了機場.
納米比亞簽證地圖
航班
納米比亞因為是前德國殖民地, 現在也是德國度假勝地, 所以德國法蘭克福(FRA)有直飛首都溫和克(WDH), 另一個大的hub就是星空聯盟的衣索比亞航空直飛的阿迪斯阿貝巴(ADD), 話說依航真神奇, 從南美洲到全非洲到歐亞洲都有航點, 之前去南極也在ADD轉機回亞洲
衣索比亞航空路線圖
我們這次因為有一家四口需要點數眾多, 所以先自費西雅圖飛到紐約, 之後用45000哩在UA換了JFK-FRA-ADD-WDH, 之後再用excursionist perk換了免費的WDH-ADD-SEZ, 之後再用50k換了SEZ-ADD-ICN-TPE, 最後用35k換了TPE-SEA, 總數約520k點, 加上大概$700稅金, 全程經濟艙鐵屁股. 但是對我們家來說能去甚麼地方, 比怎麼享受的去更重要.
值得提的是我們ICN-TPE這段因為凱米颱風航班取消, EVA幫我們換了ICN-FUK, 之後FUK停留兩晚再回台北, 所以這次出遊加上轉機總共停留8個國家 (美國, 德國, 衣索比亞, 納米比亞, 塞席爾, 韓國, 日本, 台灣)
今年夏天的暑假就是在紐約過三天, 之後德國閃電轉機12小時法蘭克福看看, 再去納米比亞待19天, 再來去賽席爾放鬆一周, 韓國一天日本兩天, 最後回台灣度過八月.
SEA-JFK-FRA-ADD-WDH-ADD-SEZ-ADD-ICN-FUK-TPE-SEA
消費, 信用卡
納米比亞全國都可以用信用卡, 除了某些偏遠地方可能POS機沒有訊號之外 , 都可以刷卡, 所以我們家大概隨時準備200美金等值納幣在身上即可. 用Fidelity, Charles Schwab都可以無手續費提款, 我在納米比亞還沒經歷過哪家銀行不給提款.
治安
納米比亞雖然在非洲, 但是非常安全, 政局也很穩定. 除了東北跟尚比亞烏干達的邊界有衝突要注意之外, 基本上可以放心旅遊. 我除了在首都溫和克碰到個小乞丐一路跟了我兩三百公尺要吃的, 還有在城市停車的時候停車場保安會向我要點小費有點煩之外, 納米比亞人很有禮貌, 不會偷偷搶搶, 也不會跟你"My friend", "你好你好"的推銷東西拉客(遠望埃及, 摩洛哥), 而且最令我驚訝的是納米比亞人做生意非常守規矩, 買東西一定開發票, 幾點開門關門就是幾點, 索賄等等完全沒碰到, 走在路上也很安心(遠望南非), 半夜出門也沒在怕(雖然納米比亞天黑除了餐廳甚麼都沒開 )
交通
納米比亞公共交通非常不發達, 所以大部分的人不是參加旅行社的套裝行程, 就是租車自駕. 納米比亞全國公路分ABCD四等, A就像美國高速公路, B則是有鋪柏油的一般道路, C則是砂石子路, D是甚麼都有, 從沙礫到泥土搓衣板路都有, 基本上只要出首都到比較圈外的景點, 砂石路一定會走到的, 而且納米比亞國土遼闊, 租車又規定只能白天開車, 所以一天拉車6-7小時是常態, 來之前一定要有在砂石路上走長時間的心理準備.
前往索蘇維來的搓衣板路, 在路上真是隨手拍都有外星之感
行程規劃
納米比亞因為公共交通落後, 所以來的不是跟團, 找當地旅行社, 就是租車自駕.
當地旅行社
有名的當地旅行社有變色龍旅行社有既定的行程, 也可以寫信跟他們商量客製化行程. 我們當初納米比亞全國跑遍19天行程他們的報價是12000美元, 包含嚮導, 駕駛, 食宿, 如果不習慣開長距離或是不想長途奔坡而疲累, 三五人請個嚮導幫你開車搭帳棚煮飯是很好的選擇.
自駕
我們最後因為預算選擇自駕, 19天同樣的行程租車住宿最後算下來大概7000美元, 我們租了台搭載車頂帳篷的皮卡, 後面放了冰箱, 備胎, 第二備胎, 第二電池, 發電機, 兩個瓦斯罐, 全套烹飪工具, 桌椅, 真的是為露營而生的配置. 第二備胎也很重要, 我們這次旅行輪胎就破兩次, 輪框壞了一次要換輪胎, 不得不說納米比亞的路真不好開, 來之前要有點心理準備, 要是不想處理這些破事, 那就當大爺請當地旅行社出個司機嚮導廚師帶你走就好.
Savanna Car Hire, 我們的租車公司
車頂帳篷一推而就, 桌子一展開, 瓦斯罐上接簡易爐子, 在美國沒露營過的我們也可以上手
住宿
我們家屯點數主要是換不好換的飛機票, 住宿方面就算最低等地兩三萬點我們也覺得不划算(就算點數房現金價超過500), 因為我們出外旅遊回到房間基本上就是洗澡睡覺而已. 我們找房間的方法也很簡單, Booking.com上面列出時間人數, 從評價8分以上開看, 預算越低越好, 列了4-5間給LD審批即可. 別忘了到旅館自己的網站或是手機app來開 booking.com, 可能有額外優惠.
(20240813補充) 住宿可參考 @homesheep16 的分享
疾病
(本段文章不構成任何醫療建議, 如有疑問建議詢問旅遊門診)
相信各種疾病也是讓很多人對非洲望而卻步的原因, 詳細可以參考CDC的資訊. 納米比亞基本上很安全, 但是如果有五歲以下的小小孩或是要前往瘧疾疫區的話建議去旅遊門診看一下, 我們家打了跟拿了以下的疾病疫苗 / 藥
黃熱病
納米比亞規定如果是從黃熱病疫區前來就需要打黃熱病疫苗, 我們家並不是可是到下一國的賽席爾之前會在疫區的衣索比亞中停一晚, 為求心安還是打了.
黃熱病疫區
瘧疾
瘧疾沒有疫苗, 且對兩歲以下小孩藥物效果差, 對五歲以下孩童致死率較高 這是讓我們最頭痛的, 因為納米比亞雖然大部分景點不用擔心霍亂, 但是該國北部是瘧疾肆虐區, 包含了西北的埃普帕瀑布, 東北的維多利亞瀑布, 以及埃托沙公園的大部分, 為此我們只能放棄兩瀑布, 在埃托沙公園格外小心, 注意防蚊
瘧疾藥物在美國是處方藥所以一定要看旅遊門診才能拿.
納米比亞瘧疾區域
霍亂
基本上不用擔心, 只有西北省分曾有爆發零星案例, 但是我們家為求謹慎, 一路只喝瓶裝水.
納米比亞霍亂區域
攝影裝備
因為小弟有接觸點攝影所以單獨一段來說, 來納米比亞基本上從超廣角到超望遠都需要, 有需要超廣角的銀河, 也有望遠的野生動物攝影. 腳架反而我只有晚上拍星軌銀河用到, 日落我已經習慣不用腳架自由走位發揮想像力, 而野生動物基本上都是在車裡遊獵, 也不太能架腳架.
這次出門主要帶了一機四鏡, 分別是Sony A9ii, SAL1635Z, SEL2470GM2, SAL70400Z, SEL200600G. 最後有點後悔的是沒有買魚眼拍銀河, 也沒買1.4x增距鏡拍動物, 但是總體來說還算滿意.
這次的裝備清單, 相機是Sony A9ii, Sony A99 (備用機), 電池充電器各二, 鏡頭為SAL1635Z, SEL2470GM2, SAL70400Z, SEL200600G, 鏡頭轉接環LA-E5, CPL77mm/82mm各一, 減光鏡B+W 77mm ND64x, 記憶卡64Gx3, 茄子快門遙控器, 火箭吹球, 蔡思拭鏡紙, Lens Pen, 日蝕水, 1TB行動硬碟, Peak design capture v3 兩個(未在圖片), Peak Design Carbon Tripod (未在圖片), Peak Design Capture Lens for Sony E/FE-Mount, Peak Design Camera Strap, Microsoft Surface Go 3, Garmin eTrex SE
只帶手機當然也可, 端看你想要的是甚麼, 但是在納米比亞上限很廣, 限制的不是景, 而是你的想像力(還有器材 )
16mm下的銀河, 只恨自己沒買魚眼拍了上面切了地上
獵捕羊羚的獵豹, 運氣, 器材, 技術都點到滿
景點, 行程安排
納米比亞國土廣袤, 景點分散, 加上又只能日間行車, 所以天數通常會拉長. 當然只看最精華的埃託沙國家公園, 紅沙漠死亡谷, 倒沙入海, 大約10天即可, 但如果要加上其他地點, 通常兩周以上是比較適合的時間. 我們這次除了西北的Epupa瀑布以及紅人部落和東北的維多利亞瀑布, 因為瘧疾的考量沒有去, 其他景點都去了, 以下一一介紹
旅行路線圖
旅遊軌跡, 總里程5500公里的壯遊
溫和克, Windhoek
納米比亞的首都, 雖說是首都但也只有二十萬人左右. 進出納米比亞的門戶, 補給中心. 大約可以花一天的時間在市內看看教堂, 逛逛獨立博物館, 採買紀念品, 如果還有時間可以參加去看中下層生活Katutura區的半日遊, 看看真正平民的生活. 首都周邊也有些莊園可以親近動物.
溫和克夜景
市中心路德會教堂Christuskirche
Kautura的中央市場, 我反而很愛這種煙火氣的地方
Katutura牛肉內臟一曬就是肉乾, 主打一個隨興方便.
納米比亞當局統治跟白人殖民並無二致-利用部落分化. Katutura可以看到部落之間用圍籬隔起分界線, 而且只有優勢部落有水喝, 其他部落要走路來取水.
首都車程一小時Naankuse Lodge的Meerkat experience, 這個莊園也有可以接觸獵豹的Walk with Cheetah, 不過我們家因為小孩不能參加而作罷
箭袋樹森林Quiver Tree Forest, 巨人遊樂場Giants Playground
在溫和克以南的基特曼斯胡普(Keetmanshoop)的近郊有個箭袋樹莊園, 主要有三樣主題可看,第一就是箭袋樹森林,第二則是巨人的遊樂場,第三則是每天兩次的獵豹喂食.
箭袋樹, 一種在非洲南部生長的奇形怪狀的蘆薈, 在箭袋樹森林因為其奇怪的形狀, 加上納米比亞地廣人稀, 非常適合當前景拍攝星空, 或是構圖日落日出
巨人遊樂場, 因為形色各異的大石像是巨人堆積的遊樂場而得名, 在這可以發揮想像力, 我女兒發現了隻牛, 還有個巨人臉.
箭袋樹莊園的主人每天下午會餵食牠們養的豹, 第一次看到花豹在面前出現還是很震撼的
更訝異的是牠們的叫聲很萌
呂德里茨, 卡曼斯科 Lüderitz, Kolmanskop
呂德里茨, 位在納米比亞西南海岸, 1909年發現鑽石而繁榮. 鑽石礦枯竭後因吃水淺無法停靠大型船舶而沒落. 呂德里茨之後逐漸發展成為一座旅遊港口, 以及納米比亞牡蠣養殖基地.
卡曼斯科, 異塵餘生(Fallout)的拍攝地, 20年代中期因而鑽石礦枯竭而沒落成為鬼鎮, 走在沙塵入侵的醫院及宅邸, 光影效果交織, 很適合拍照
呂德里茨岩石教堂
呂德里茨也有個活動可以出海看非洲唯一的企鵝-斑嘴環企鵝
卡曼斯科的工程師住宅, 光影構圖讓照片很有立體感
卡曼斯科的"主街道", 五十年前都是豪宅
被沙漠入侵的房子, 很有末世感
卡曼斯科廢棄的醫院
魚河峽谷, Fish River Canyon
魚河峽谷是世界第二大峽谷, 也是非洲第一大峽谷, 位於納米比亞南部, 全長超過160公里, 景色與美國大峽谷非常相似, 玩法也很相似-在谷邊開車拍照, 或是下降到峽谷健行.
魚河峽谷可以健行到峽谷, 但是因為高溫只限納米比亞冬天(5-9月)申請, 且須醫生開立身心健康證明並聘請當地嚮導, 之後就可以開始5天4夜長達80公里的徒步之旅. 像我們這種全家弱雞當然就是開車谷邊拍照喝酒一日遊.
乾燥的河床就是健行的路
非洲版的大峽谷, 但是交通不便人煙荒涼, 我們當天碰到不超過20人
日落時很幸運碰到火燒雲出大景
納米布-諾克盧福國家公園 Namib-Naukluft National Park
索蘇斯維雷與死亡谷是納米比亞的明星景點, 網路上搜索納米比亞幾乎都會出現索蘇斯維雷的紅色沙漠與死亡谷的乾涸樹木. 納米布沙漠, 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沿海沙漠, 沙漠面積50000平方公里,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 有1億多年的歷史.
索蘇斯維雷坐落在沙漠的內陸, 有著紅色的沙漠, 有名的景點是坐落在離入口45公里的45沙丘, 還有十分適合拍光影的40沙丘. 我們在這裡停了三天兩夜, 第一天日落時爬上了45沙丘看沙漠蛻變成金黃色, 之後第三天日出來到40沙丘拍了光影下的大沙丘加上枯樹.
死亡谷離國家公園入口處60公里, 千年前這是一片河谷, 但隨著沙漠的入侵河流乾涸, 加上炎熱乾燥的氣候所以樹木很短時間化為焦炭, 加上乾涸的河床鹽沼, 我們第二天日出時來到死亡谷, 一半太陽的光, 沙丘的影子, 白色的鹽沼, 黑色的枯木, 我拍到最後都感受到很濃的禪意.
索蘇斯維雷與死亡谷是納米比亞納米布-諾克盧福國家公園的一部分, 整個公園約50000平方公里, 其他沿路北上的小景點還有奇特的月球表面, 以及可活千年的沙漠植物千歲蘭
日落時分爬上45沙丘, 紅色沙漠瞬間變成金黃色
40沙丘的日出, 我們到訪時40沙丘禁止攀爬, 也因此少了腳印的干擾, 日出日落時分沙丘在斜照下會產生一面通紅一面全黑的神奇光影, 前面的樹正好點綴了構圖
太陽尚未照到死亡谷時的景象, 枯樹豎立在白色河床, 加上後面的沙丘, 非常有禪意
太陽開始照到死亡谷時又是另一番光景, 黑白橘三色, 枯樹沙漠鹽沼
月球表面
千歲蘭, 納米比亞國花, 很難想像這種植物只有兩片葉子, 這株已經活了千年. 根極長, 可達60公尺
斯瓦科普蒙德, 鯨灣與三明治灣 Swakopmund, Walvis Bay and Sandwich Bay
納米比亞的西邊海岸, 是旅行中間的休息站, 有沙海一線的奇景, 也有各種戶外活動可以參加, 還可以品嘗本吉拉涼流下養育的全球著名生蠔. 景點主要有斯瓦科普蒙德, 鯨灣與三明治灣.
斯瓦科普蒙德, 是納米比亞西部大西洋沿岸的一座港市, 由德國人於1892年建立. 市內多沿襲德式建築, 是納米比亞的戶外娛樂中心. 可以參加沙漠團, 高空跳傘, 飛機鳥瞰骷髏海岸, 水上活動, 衝沙, 沙漠騎胖胎車 (fat bike), 是納米比亞沙海旅行中的休憩點.
鯨灣是非洲納米比亞的第二大城市, 也是最大的沿海城市, 是觀看納米比亞三明治灣全球唯一沙土與海共存景象(倒沙入海)的入口, 也可以觀看潟湖內的火烈鳥以及粉紅鹽田. 雖然當天大霧導致能見度不佳, 但是得看倒沙入海也是完成一項人生清單.
要抵達此處必須要有四輪傳動的越野車輛與相應駕駛技術, 一般人無法開到如此高的沙丘上的. 開到這裡路上的刺激程度, 本身就是這個行程的賣點之一了.
斯瓦科普蒙德的德式風情
飛機鳥瞰粉紅鹽田以及沙海一線
我們還參加了沙漠生物團, 開車在沙漠上找各種小動物, 體驗了自然造物的神奇, 這是納米比亞變色龍, Namaqua chameleon
無足蜥蜴, FitzSimons‘ burrowing skink
闊指虎, Palmato Gecko
鯨灣的行程之一-出海看非洲毛皮海獅以及鵜鶘. 這裡的鵜鶘根本沒在怕人, 一出海就飛上船討東西吃
非洲毛皮海獅
鯨灣行程之二-前往三明治灣看沙海一線, 途中會經過一個海灣看火烈鳥
沙海一線, 左邊是無盡的沙漠, 右邊就是浩瀚的大西洋. 可惜當天起了大霧, 不過還是可以領略天地造物的神奇
開著四輪傳動在沙漠中衝上衝下, 非常的刺激
骷髏海岸 Skeleton Coast
骷髏海岸, 北起安哥拉南至斯瓦科普河, 長約五百公里的沿海沙漠地帶, 因環境險惡, 歷史上有不少船隻在骷髏海岸撞上海面的岩石後沉沒, 或因濃霧擱淺在海灘上發生事故. 當地的原住民桑人將此處稱為「神在震怒之下創造的土地」,過去的葡萄牙水手也將此地稱為「地獄的沙灘」(as Areias do Inferno).
骷髏海岸還可以看到有將近20萬隻毛皮海豹的十字角, 以及惡土地上的生機-地衣.
骷髏海岸最容易到達的沉船Zeila, 2008年擱淺.
十字角的海豹保護區, 很多海豹, 很臭
不是很明顯, 但是這片地衣非常脆弱, 所以有圍欄保護起來.
達瑪拉蘭 Damaraland
達馬拉蘭, 位在納米比亞中部的乾燥地帶, 有著壯闊地景與深厚人文. 境內有許多景點包含擁有天然石橋的史匹茲柯普山 ( Spitzkoppe), 世界上唯一生存在沙漠的大象, 有布須曼人史前岩畫的世界文化遺產頹廢方丹 (Twyfelfontein), 還有用紅土包裹身體的紅人-辛巴人(Himba)的營地.
世界上僅存約150頭在沙漠環境生存的大象, 這種大象已經特化出可以習慣沙漠中少水的環境, 但是外型與一般大象無異.
史匹茲柯普山, 又稱尖頂山, 高1720公尺, 形成於一億兩千年前的巨大花崗岩
史匹茲柯普山的岩石拱橋, 夜晚時分是拍星空的最佳前景, 可惜我們當晚起了大霧, 無法拍星空
頹廢方丹是納米比亞唯一的文化遺產, 這紀錄了布須曼人看到的各種動物以及怎麼狩獵. 神奇的是竟然有記錄到1000公里外海岸的企鵝(上圖左邊), 導覽說這證明布須曼人為了取得鹽曾走到大西洋.
辛巴人, 又稱紅人. 因為其女性會將紅色泥巴塗滿全身與髮辮而得此名. 紅人原本是居住在納米比亞北部與安哥拉一帶游牧逐水草而生, 然因為經濟因素而逐漸南遷開始定居, 因此在達馬拉蘭也可以見到許多紅人.
(性愛區警告) 紅人終生不洗澡, 只是燒些有香味的樹枝讓自己身體保持芳香
埃托沙國家公園, Etosha National Park
埃托沙國家公園和紅沙漠, 死亡谷, 骷髏海岸並稱為納米比亞的明星景點, 埃托沙國家公園, 佔地22270平方公里, 成立於1975年6月20日. 這個國家公園是納米比亞遊獵的地方,
不像肯亞及坦尚尼亞那樣等動物遷移去找, 埃托沙國家公園公園四周豎起了圍籬, 是一個非常大的圍籬公園, 園內有大大小小天然及人工的"水塘"讓動物聚集喝水, 遊獵就是開車往返各個水塘找動物.
跟坦尚尼亞相比, 因為沒有遷徙, 這邊的遊獵看到的動物數量比較少, 斑馬頂多30-40隻, 大象一群最多20隻, 當然也不會有成千上萬水牛過河這種場面.
埃托沙國家公園的水塘地圖, 中間的Etosha Pan是個大鹽沼, 遊獵就是開車往來個水塘看動物
遊覽方法有自行開車, 或是參加公園的Guided Tour, 後者的好處是各個Guide之間彼此有無線電, 所以只要一車發現珍貴動物就會彼此通知, 而且Ranger眼睛也很利, 能看到我們家這種城市小孩看5分鐘也看不到的小老鼠, 或是200公尺外的獵豹. 強烈推薦至少要參加一次Guided Tour, 甚至能參加night tour更好, 因為在這日落是不能自己駕車的, 而晚上可以有更大機會看到犀牛, 甚至是獅子獵捕.
野生動物有火烈鳥, 黑犀, 非洲象, 獅子, 獵豹, 鴕鳥等. 這次看到了鴕鳥奔跑, 大象過馬路, 小象嬉戲, 狐狸, 劍羚, 幼獅嬉戲, 獵豹狩獵, 不一而足. 花了三天兩夜在這, 非常滿足.
]這隻獵豹從300公尺外的點走來, 經過我們的車爬上小坡, 之後就驕傲地站在那讓我們拍照
本來正在看扭角林羚(Kudu), 突然動物都跑開, 老婆驚呼一聲Cheetah! 之後就看到兩隻獵豹像箭一樣從車旁跑過, 可惜那時相機在f14快門不夠快, 稍嫌不清晰
本次遊獵最大驚喜, 看到了四隻小獅子在嬉戲
鬣狗, 常看到他們就代表公園又有動物死了
如果住宿在公園內, 日落時分或夜晚就可以到住宿地旁的水塘, 可以看到大象, 犀牛等來飲水, 加上夕陽光線, 非常賞心悅目
攝影師要從小培養
平頭哥-蜜獾
奔跑中的長頸鹿
斑馬, 多到看到後來都無感了
獅子王的澎澎-疣豬
胡狼
南非劍羚
扭角林羚
伊蘭羚羊
小岩羚
瓦特貝格地區, Waterberg Region
瓦特貝格位在納米比亞首都溫和克以北, 埃托沙公園以南, 是兩地區之間的中繼站, 景點有納米比亞唯二自然淡水湖奧奇科托湖 (Otjikoto Lake, 這次沒有去), 全世界最大的隕石-霍巴隕鐵 (Hoba Meteorite), 也有很多的莊園可以看豹(leopard), 騎馬, 追尋犀牛, 不一而足.
這次我們讓小朋友第一次騎馬, 吃了納米比亞式烤肉(Braai), 也參觀了獵豹保護區
瓦特貝格地區有很多私人牧場, 我們這次找了Chahanic Stud & Safaris可以提供給我們四歲小朋友獨立騎一隻成馬(兩位小朋友都是第一次騎馬), 並提供南非納米比亞式烤肉晚餐的套裝, 小朋友非常開心
霍巴隕鐵, 重約60噸, 是已知的隕石中最大的一顆, 並且是地球表面上出現的最大自然鐵塊
獵豹保護區(Cheetah Conservation Fund), 照顧失去母親的獵豹, 以及教育當地農民獵豹的危險性, 提供Cheetah Drive近距離觀看獵豹, 以及獵豹餵食秀
結語
納米比亞作為一個小眾景點, 可能不像坦尚尼亞或肯亞那樣可以參加可以看數量驚人動物的遊獵, 可能要忍受路上的顛簸, 但是其在世界上獨一無的沙海一線, 古老紅沙漠, 死亡谷, 多變的原住民, 美味的生蠔, 便宜的價格, 安全的環境, 還是讓我們一家度過了一個精彩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