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刚入职几个月,之前在大厂和小厂都干过,感觉这家公司不太一样。因为加入没多久,希望大神指教。
为啥说虚伪呢?可能因为是左的氛围比较浓厚,总感觉很多事情面上是一套系统,但实际运行的是另外一套系统。表面上说得很好,比如一些规则政策等宣传的员工很好,但实际执行起来不是那么回事,跟一些血汗厂差别也不大。当然像慈善的一些东西我不太懂,离得太远。
正好上周认识一个学弟,他是去年毕业之后加入Bloomberg的,吃饭的时候也同意这个说法,而且给我讲了一个去年入职后培训选组的事情。当时他们进入培训后期要选组,BBG搞了一大堆活动,声称要帮助他们更好融入bbg,选择适合的组。这些活动确实也有声有色,比如请招人的组来Job fair、去组里现场观摩等等,最后还要填志愿一样填写想去的组并且附上自己的preference statement。等匹配结果一出来发现,好多人都被分到了不想去的组,而且有明显的mismatch,说明负责匹配的人根本没看他们写的东西。后来他们组团去理论,一个mgr说,匹配的最重要目标是让更多的组有人去。听到这我一拍大腿,这tm不是亚麻挂在嘴边的"business needs"吗?为了business needs可以让人连夜换组,甚至换城市。bbg这位mgr也是情急下说了实话,说明面上这些所谓文化好都一套东西,能识别台面下的运行规则还需要时间和沉淀吧。。。
10 个赞
Rummy
2024 年8 月 15 日 12:33
2
让我想起来在剧本杀店里学的一个小trick了
剧本开始之前,要为每一位玩家做性格测试,然后DM为每人分配一个剧本角色,美其名曰这是今晚与你性格match的角色
实际上,此举是避免客人被分配到了“边缘人物”不开心而投诉
8 个赞
???不都这样吗?
让他们给志愿不代表公司要follow啊
2 个赞
所以说事前一套,事后一套。事前说写statement,结果根本不看。而且match的目的就是win-win solution,提高稳定性和忠诚度。搞得还不如亚麻ng进去直接分组,何必还很装呢
我觉得更多是个排序的问题吧
statement可能被用成tie breaker
另外有可能是HR 和业务部门之间的策略区别
时空空
2024 年8 月 15 日 13:37
8
多大点事,我还以为你想说Philantropy或者Elections的时候选择性pay bail啥的呢……
tryanderror:
让更多的组有人去
不然呢?大家都想去的组满了,剩下的匹配不上的直接开了?
3 个赞
吹小号的鹅
2024 年8 月 15 日 14:03
11
bbg都吐槽的话也不知道哪里你会喜欢了 可能只是虚伪一些吧,但是毕竟生意不是慈善
bloomberg的节目确实非常政治工具化,不过你写的这一堆不知道和左有啥关系
2 个赞
个人看法: 大部分"正常"的organization都是这样子的
9 个赞
尊尼获加
2024 年8 月 15 日 15:12
17
每个job fair里面十几个组,每个人选9个,已经保证了大部分人会分道自己的top3 choice, 所有人都会被分到top 6 choice了,而且ng入职有将近两个月的training不用出活,这都要吐槽的话建议还是去字节day 1猛猛干吧
4 个赞
我还真知道夏天一个拒了bbg去tt的人,好像多了3万,不过是印度人。至于有没有身份、tt组里情况和其他因素就不知道了。 training的作用其实我持怀疑态度。我之前有假期上过math camp的经历,也是短期内要学很多东西。上完后我的感觉是,对于之前学过或者基础好的人学起来很快,相当于复习一样;对于基础不好而且没学过的人,属于照猫画虎糊弄过去,学完也是囫囵吞枣。这种情况不如直接干活,边干边学更有针对性。
hufm92
2024 年8 月 15 日 15:38
19
tryanderror:
匹配的最重要目标是让更多的组有人去
这个过程确实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对于new hire来说是让你可以在加入前有了解,知道每个组的日常工作的状态,毕竟口说无凭,我们之前都还挺重视这个shadow的。对我们来说,也可以在这个shadow过程当中,present一些interesting的work来attract他们,同时了解到这些new hire,毕竟大部分是new grad hire,我们也并没有面试过。
至于志愿的事情,我记得当年是可以填5个志愿?但是我们training class应该大部分最后都去的前三个志愿。最后的匹配结果也和你training class的表现 + 之前的background/experience有关,总不能人人都想去做ML,然后一整个training class 20号人都一下加入吧 ,所以这位学弟就不说说为啥他比别人更应该去他想去的组么
这个我还真问了,为啥不少人有意见。他说有的人在statement上说是data背景,想去相关的组,结果分到了infra (因为这个人觉得这个组的组员人好,就放在了次优上,结果中了。。。)。还有人和某个组提前联系好了,互相把对方列为第一位,结果这个人被匹配很后面的组了,原因是这个组没人想去,只有这个人把这个组排到第5还是第6了。毕竟负责人也是给公司打工的,没那么高大上,也没那么多方方面面考虑,就是business needs,让公司和组开心,打工的还是要认清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