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plan定价策略详细分析 & 省钱的奇技淫巧

泥潭里有不少老板们都拥有Aeroplan账号以及不浅的积分池,鄙人在此抛砖引玉,提出一个Aeroplan的定价策略逆向分析,并基于此派生出一些省钱(分)的奇技淫巧。

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众所周知,Aeroplan有一个published award chart,部分节选如下图所示(北美 ↔ 太平洋区间)。

可以看到,除开 AC 和 EK 的航班,其他伙伴航司均使用 fixed award chart(具体啥时候贬值还不知道,估计快了 :yaoming:),根据不同的 distance band 来收取不同的点数。
关于这个 distance 怎么算的,民间有两种观点:

  1. 把行程中的每一个航段的飞行距离求和,得到总飞行里程数,以该里程数定价。
  2. 仅按照形成的起点和终点的直线距离计算里程数,并以该里程数定价。

这两种猜想其实很好验证,比如我们搜索 NYC-TYO 的行程,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 EWR-NRT 直飞仅需5万积分,而 JFK-TPE-NRT 转机行程则需要6万积分。
我们来看看 gcmap 上这两个行程的里程数

很明显,EWR-NRT 直飞总里程数为 6732 miles,落在 price chart 里 5001-7500 miles 的区间,按照 award chart 所需积分数量为5万。而 JFK-TPE-NRT 转机行程总里程数为 9164 miles,落在 7501-11000 miles 的区间,对应着的积分价格为6万。
那这里就破案了,里程票价格的明显是按照总飞行里程数来计算的。

看到这里,有的潭友可能就会表示,这个定价策略很明显也很合理啊,有什么可以做文章的吗:yizhiyan:
注意,我们这里举的例子是仅包含伙伴航司的“纯伙伴”里程票,适用于 “Partner airlines” 兑换表,但这个 award chart 里还有一个 “Air Canada” 兑换表。这时候有的小伙伴就会说了,这是所谓的 dynamic pricing,加航把现金仓位拿里程出来卖,而且兑换比例韭菜 :jiucai:得不行,可能连 1cpp 都不一定有(如下图所示,80万分换商务舱是什么鬼 :liekai:)。


但我们仔细观察这个 “Air Canada” 兑换表,会发现其实它的下界是低于 “Partner airlines” 兑换表的。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情况下它会低于伙伴兑换表呢?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张图


YVR-SFO-HND 的总飞行距离为 5960 miles,处于兑换表里 5001-7500 miles区间,按照 “Partner airlines” 兑换表需要5万里程,如图中的 UA+NH 行程所示。但如果第一段 YVR-SFO 选择 AC 执飞的航班,则仅需4.9万里程,可以省下1000积分。我们可以初步得到结论:如果混合航司兑换中插入了 AC 自己执飞的航班,则可能通过动态定价得到更便宜的积分票。

我们再来看看 YYZ-TPE 的一个例子:


YYZ-TPE 的直线距离为 7519 miles(gcmap 的距离和航司使用的距离表,aka ticketing distance,略有偏差),按照 “Partner airlines” 兑换表需要5万里程。而 YYZ-SFO-TPE 的转机行程,总航程 8728 miles,却仅需4.73万积分。
聪明的小伙伴这里就会发现一些端倪了,YYZ-SFO-TPE 明明在 7501-11000 miles 的 distance band,按理说应该需要6万积分进行兑换,就算算上了动态定价折扣的部分(一般为几千分),4.73万直接便宜了1.27万分也未免便宜太多了吧?
这时候脑洞大开的我就有一些大胆的猜想了:what if 动态定价时参考的积分定价,是按照行程头尾的直线距离,而不是按照总飞行距离呢? :troll:

有了这个大胆的猜想,我们来看看一个 YOW-YYZ-NRT-PEK 的行程


可以看到同样是 YOW-YYZ-NRT-PEK 的 routing,上面那个行程仅需4.67万分,而下面那个行程需要6万分。对比兑换表我们可以发现,YOW-YYZ-NRT-PEK 总飞行距离为 7970 miles,按照 “Partner airlines” 兑换表所需分数正好为6万分,但4.73万分的总价更像是按照5万分的兑换表叠加了一个小小的 discount 得来的分数,这又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来看看具体的仓位:

  1. 4.67万分的行程对应的仓位代码是 L+X+X,即 YOW-YYZ 这一段的仓位代码是 L。
  2. 6万分的行程对应的仓位代码是 X+X+X,即 YOW-YYZ 这一段的仓位代码是X。

L 是加航的现金仓位,而 X 则是加航的经济舱里程票仓位(超经为 O,商务为 I)。一般认为,现金仓位 L 的价格是高于里程仓位 X 的,并且这种逻辑也被 Amadeus 这种 booking engine 所接纳(即在 X 和 L 仓位都有的情况下,优先使用更低仓位 X)。然而,在我们这个例子中,L+X+X 仓位对应的积分价格却比 X+X+X 仓位对应的积分价格更低,这就是一个 booking engine 的小 bug 了,使用局部最优解(优先使用低仓位 X)导致全局并没有达到最优解。
从这个例子里我们还可以推断出两个结论(直接写在这里有点突兀,但潭友可以自行寻找dp进行 cross reference):

  1. 并非所有包含 AC 执飞航段的行程都会按照动态价格进行 pricing。这里的 X (AC) + X (AC) + X (CA) 的行程就使用了经典的 “Partner airlines” 兑换表进行定价。对这个结论进行衍生的话就是:AC 自己执飞的航段只要有 X/N/I 的里程票仓位都可以与任意伙伴仓位搭配进行行程组合,定价使用 “Partner airlines” 兑换表,distance band 参照所有航段的飞行距离总和。
  2. 当行程包含现金仓位的 AC 执飞航段时,会使用 “Air Canada” 兑换表进行 pricing,根据所 book 的现金仓位代号,价格有高有低。一般来说,在洲际行程中混入短途(小于半个 transcon)的 AC 执飞航班的现金仓位后,票价会在对应 distance band 的 “Partner airlines” 兑换表的基础上略微打折(几百到几千分不等),并且 distance band 仅参照行程的起点和终点的直线距离

对以上的两个结论还有若干点补充说明:

  1. 当使用 AC 执飞里程仓位 X/N/I 时,如果想套用伙伴兑换表,则必须至少混入一段的伙伴航段。如果是纯 AC 执飞行程,那么还是会按照动态定价进行 pricing。
  2. 当行程中包含 AC 执飞现金仓位时,行程的 routing 必须能 map 到一个 AC published cash fare 的 routing matrix。换句话讲,如果构建的 routing 并没有对应的 cash fare,则无法对行程进行 pricing。套用伙伴兑换表时无此限制(如纯伙伴行程,或者 AC 里程仓位搭配伙伴航段)。

注:本文中的截图均使用经济舱行程作为举例(因为笔者撰写此文时,超经/商务舱的例子实在太 tm 难找了),但实际上此规则也适用于超经/商务舱行程。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如何有效的 take advantage of 本文中的结论,我再举几个具体的例子:

  1. 当你发现 AC 自己执飞的洲际航班有 I 舱,但是却贵得离谱的时候(比如临期 YYZ-NRT 有人退票放出了 I 仓,但你一看发现要12万分),可以尝试混入一段伙伴航段来强制使用伙伴兑换表。例如在 YYZ-NRT 后面加上 HND-ITM(NH 执飞的 X 仓,基本每天都有)。这样强制让整段行程 YYZ-NRT/HND-ITM 按照伙伴兑换表 pricing,仅需7.5万分。至于后面的 HND-ITM 航段你到底要不要坐,请自行把握。 :yaoming:
  2. 如果你用 Aeroplan 订了中美行程,比如 PEK-HND-JFK 的头等舱。此时距离为 8000 多 miles,会按照伙伴兑换表的 7501-11000 miles 计价,需要13万分。但如果你在后面加上一段 NYC-YYZ 的 AC 现金仓位航段,则可以按照 PEK-YYZ 的直线距离 6500 miles 使用动态定价兑换表进行计价,很大概率只需要10.7~10.8万分,立省2万多分。(至于增加的 NYC-YYZ 航段要不要坐,请自行把握 :troll:
  3. 如果你的行程包含 AC 执飞的短航段,比如 YYZ-ORD-HND-PEK,并且 AC 执飞航段使用了里程仓位 X/N/I(也就是说整段行程使用的是伙伴兑换表计价)。那么你可以尝试把 AC 执飞航段从里程仓位改为现金仓位,从而强制使用动态兑换表+首尾直线距离计价。一般来说,整段行程如果是 PE fare,则短途经济舱可以 book 进 B 舱;如果整段行程是 J fare,则短途经济舱可以 book 进 Y 舱,短途商务舱可以 book 进哪个仓位我还不太清楚。加航的 booking engine 在有里程仓位 X/N/I 的时候会优先使用里程仓位进行 pricing,需要打电话(可能还需要多次 HUCA)让 agent 使用更高的现金仓位 pricing。或者你可以大力出奇迹先用几个 dummy booking 把短途航段的里程仓位全部占掉,然后再给自己出票,最后再取消掉占位的 booking。
  4. 行程混入 AC 现金仓位后必须有对应的 cash fare 才能 pricing,否则会报错 pricing not found。如果你订了欧洲转机的中美航程,例如 PVG-MUC-YUL,但你住在 PHL 想加一段 AC 执飞的 YUL-PHL,则 YUL-PHL 必须有里程仓位 X/N/I 才能 pricing。如果 YUL-PHL 只有现金仓位,则会由于 AC 没有任何 published cash fare 允许从欧洲转机到美国,无法计价。

文章内容比较多,写得比较杂乱,结论的揭露也没有循循渐进,还请潭友轻拍。

113 个赞

那么问题来了,跨洋段的partner票上哪儿找呢?:thinking:

2 个赞

操作难度有点过高了,感觉基本上只有牛仓有用 :yaoming:

1 个赞

我基本上都用在躺平仓上,牛仓收益太小,J/F一下能省一两万分才有搞头。

问题来了,甩尾的风险有多大 :troll:

自家会员动态定价有些可以便宜个几百mile :yaoming:

火钳刘明

懂了,不大能砍头可以甩尾,问题来了,ANA给不给AC放J/F票呢 :troll:

:yaoming:

感谢分享,很有用的教程,省下我的13k


(但是我选择lifemiles

印友们,我去哥伦比亚要签证吗

1 个赞

提前恭喜钛金。
虽然但是,AC现在里程感觉并不好用,票太少,经济舱太贵

3 个赞

YVR-SFO-HND的最低价其实常年是34.1k :troll:并且不需要有AC加入,全段UA也能做到

1 个赞

mark

之前好像有意外根据lz的配方出了北美去澳洲的J
但是AC航变给我改了直飞的polaris
因为没有转机比直接定只小省了几百miles :sweat_smile:

这种帖子是不付费就能看的吗 :troll:

有甩尾被航空公司拉黑的dp吗 :joy:

那么问题来了,你又不换经济舱,你研究这个干啥呢?

4 个赞

好贴,mark 一下

唯一想吐槽的就是非行业术语为什么要夹杂英文 :yaoming:

  • 如果动态定价时参考的积分定价,是按照行程头尾的直线距离

  •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如何有效的利用本文中的结论

这样子接的价格会跟stopover的一样吗?例如这样子:

我上个礼拜才明白AC stopover的玩法,之前读博客都没有搞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