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航YVR-TPE商务舱体验及台北半日吃吃喝喝的记录

拜仁球迷你好,ArjenRobben也很想罗本 :tired_face:。看看我们的萨内,多少年了,他能踢吗,踢不了,没这个能力知道吗

本来非联程没有目的地入境资格让你飞就是种福利,而不是一种权利。

八月份的时候跪求可能可以

十月份的时候跪求也没用

BR最大的亮点就是被子是真的有填充的且非常舒服
其他航司就算是头等舱也很少有这么厚实的被子

1 个赞

没看懂,又不在TPE入境,只是非联程机票转机

AF 73.5k 可以yvr-tpe-pvg (all in O, so business)

1 个赞

非联程就不是转机机票,就是自己买的单独的两张机票。

我说了呀,非联程理论上(A-B-C)。第一张机票的承运义务就是A-B,你没有B入境资格,理论上就有权利拒绝登机,这是无处可撕的。

而且你上面说的YVR-TPE-PVG,后面TPE-PVG肯定是MU对吧,因为CI+CI开不出联程里程票。华航规定后段MU的票不能入境台湾的话,就算联程也全部拒载。这是今年夏天开始实行的死规定。

1 个赞

大中华携手飞变成历史文件了?

这是两个不同的情景,和回你的对话没有关联。

那个是联程,AF出的73.5k的business,CI+CI一张票,不理解你说的CI开不出联程票是什么意思

这是什么时候出的?
某个时间开始,CI+CI YVR-TPE-PVG 无法出在一张里程票上了,变成离婚航段了。

但是現在好像不好換了,長榮自家哩程應該穩定一點

今年夏天出的,还没飞

这个离婚票是什么故事?有什么可靠的信息来源吗?还仅限这条线路?

两个月前换到过一张PVG-TPE-YVR的CI+CI全程O

2 个赞

那可能后来又可以了,之前蛮长一段时间,两段都有票,但是无法ticket,AF和VS我都试过。

2 个赞

TPE-PVG的CI航班一天上午,一天下午交替,是什么原因?去PEK印象中也是一样的隔天上午下午交替

这个是针对猪肝红,还是所有全世界?

这里是台北半天的吃吃喝喝记录
出了关以后LZ买了台湾大哥大的电话卡(3天5个G的流量一共500台币)以及公交卡(卡本身100台币)。第二程接了一班长荣的经济舱,排队排了比较久,当天LZ排的那个柜台貌似有一个日本的初/高中旅行团,托运行李安检不知道为什么非常混乱,由于长荣地勤要求在旁边看到托运行李通过安检后才能走,从排队到行李通过安检一共大概花了一个半小时,真的吐血。
托运完坐机场线直奔阜杭豆浆。这里吐槽一下机场线的充值机,只收现金不说,还不给找零,并且最大只收200台币面值的纸币,LZ在ATM取的钱都是1000的,最后直接刷了信用卡进站。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台北的机场线可以使用信用卡或者Apple Pay直接刷卡进站,但捷运只能刷公交卡。
一出地铁站就看到绵延数百米的队伍,不用问,一定是阜杭豆浆。


这张图只是队伍的一半,图里队伍尽头是个转角,转过去还有大概1/4的长度,再上二楼,接着才是阜杭豆浆。队伍非常夸张,但是前进速度不慢,一共大概排了一个小时多一点。这个队伍放在国内我肯定是不排的,但是鉴于LZ和女朋友的两个台湾同事都觉得值得一吃和来都来了的原则还是硬着头皮排了。来吃饭的台湾人,香港人和日本人都不少。
味道考虑到如此之长的队伍只能说有点令人失望,这只是一家味道普普通通的早餐店,我们点了厚饼夹蛋,蛋饼,冰豆浆,咸豆浆,油条,萝卜丝饼和饭团加蛋。图拍的十分丑陋,潭友们将就看吧 :yaoming:

Disclaimer: 以下都是个人意见,每个人口味不同,仅供参考。

  • 冰豆浆偏甜,但是豆味还算比较浓。
  • 咸豆浆和蛋饼也是普普通通,无功无过。
  • 油条对我们来说炸的有点过脆,个人认为油条最佳口感应该是韧中稍微带一些脆口为最佳,像这种炸到近乎于煎饼果子里薄脆的口感的油条LZ实在是欣赏不来。
  • 厚饼夹蛋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厚发面饼夹了里面加了葱的摊鸡蛋
  • 萝卜丝饼开酥开的还可以,萝卜丝馅有明显的白胡椒的味道,但是油或者猪油放的不够,导致整体很干,不够润。
  • 饭团算是唯一一个值得推荐的,糯米软硬适中,糯米本身也很热,里面加上摊好的鸡蛋,油条(炸的过脆的油条在这里就很合适,为口感上提供了更多层次),以及肉松,是一个好吃的糯米饭团。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肉松的量给的有点少。
    这一顿价格也不便宜,上面这些一共花了308新台币,折合人民币68元,个人觉得价格略贵。考虑到排队需要一个小时,这个口味绝对是不值得排一个小时的队来吃的。我强烈建议大家在台北可以选择其他家不用排队的早餐店,味道不会差多少。

之后的几家店应该都没有拍照。LZ和女朋友在台北的半天还去了中正纪念堂,吃了

  • 一家路边的叫臻味胡椒饼小店:类似厚烧饼的饼皮里夹着一个黑胡椒味很浓的肉馅,除了饼皮略厚以外,肉馅本身调味不错,如果正好路过可以考虑尝试一下。
  • 金峰卤肉饭:这家卤肉饭店面很小,环境一般,但是值得推荐。卤肉饭味道很清爽(没错,相对其他以前在台湾[当时吃的应该是连锁的胡须张]、国内以及美国吃过的卤肉饭来说这家的味道可以称得上清爽),完全不腻,有淡淡的虾米的鲜味。除了分量太小肉太少(毕竟只要55新台币)以外味道没毛病,如果可以接受街边需要拼桌的环境,值得一试。不过如果口味比较重的朋友会觉得太淡。
  • 东门赤肉羹:是一家做街坊生意的店,人很多,味道不错,建议大家在台北可以试试赤肉羹,人多的店味道应该都不会踩雷。是在去下一家店的路上偶然看到人很多就点了一碗。是比较复杂的味道,有麻油香菜的香味,有淡淡的白胡椒的味道,有酱油的香味,有一些台菜里很常见的甜味,我猜是加了酱油膏,最后有一点点酸味。肉块上了浆,表面比较滑,没有加过多的嫩肉粉,保持了肉味和正常的质感,好评。这碗赤肉羹没有8年前在高雄路边小店喝的好吃,个人觉得酸味稍微重一点,甜味减一点会更好。女朋友第一次吃,她觉得挺好吃的。
  • 黄妈妈米粉汤:一家开在菜场里的店,也是台湾同事推荐。排队的人很多。我们两个人都没吃懂。形式是给一小碗细米粉,然后可以自己选猪下水,猪下水是单上的,配着姜丝和酱油膏。细米粉应该是用骨汤冒过,但是有点偏咸,味道稍显单调。猪下水本身处理的很干净,但是应该没有卤过,至少我们没吃出来有香料味,没有什么味道,只有酱油膏本身的味道加持,配上姜丝吃……就是加上了姜丝的味道。我们点了肝连,大肠头和嘴边肉,每样都处理的很干净,没有任何不好的脏器味,但是我们对他也就只有这个评价了。有可能下酒不错。
  • 香帅蛋糕:普普通通无功无过的芋泥蛋糕,我们点了一个瑞士卷,虽然要了小份的,但还是巨大一个。戏精上看到有人说太甜本来还有点担心,但是最后对我们来说甜度只是稍微高了一点。能吃的到非常小的芋头颗粒,但是味道比较普通。
    至此半天的台北之行圆满结束,台北还有非常多别的小吃,但时间原因我们没能一一尝试。
4 个赞

更新在这了

1 个赞

我当时确实是出不了到浦东的联程才接了一班长荣的经济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