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出的东大第一批关税排除清单,以及跑题后对于医保体系的谈论

branded copay比generic低正常,哪怕branded有copay你去找药企要个copay card一样也能给你报销了。不过我觉得你好像是搞错了什么,我说的是同一个药物分子有大规模仿制药的情况下原研很难开,但不是同一类药物开不了。同一类药物里面只要有一种药物还在专利保护期内的,那确实随便开,保险公司没权利强制医生选择哪一个分子

我根本没有去要什么copay card
你就不用找理由了

看楼下吵了几十楼,完全没在点上啊
1、高官有能力豁免某些药品关税
2、高官豁免这些药物的关税的动机是为了自己用
3、由2可知,如果不豁免关税,高官用不起进口地塞米松
这三条同时成立是不是有点可笑了

1 个赞

楼下讨论的和这已经无关了。都是在说中国的医保,可以拆分一下。

中成药是成在高报销比例。很多人一算没花几块钱就弄了一堆。回去就放这了。

我对于集采的态度就一个。你用仿制药可以,要么给患者在医院就多种选择(不如不同报销比例)要么你就离休干部,高干医疗也用仿制药,倒逼药厂生产好药。

你不能一边跟老百姓说这些没区别,为了降亏空,一边离休干部每次去医院就拿一大包进口药回家解决全家用药需求。这些干部如果一个人要是一个月能全吃了,下个月就是6斤的盒子。

药物小白问个问题。。。
自研就是把原研药的分子式重复出来,只要确保成分一样(包括杂质),就能有一样的效果
那一致性研究就和原研药比呗。。。

现在的争议在于第一个仿制药跟原研比达到了95%的相似性,第二个仿制药就可以跟第一个仿制药比。这一轮轮下来偏差就大了。

目前的一致性(中国药盒上的蓝标)要求就是召集若干志愿者,一半人吃原研,一般人吃自研,然后每隔一段时间抽血对比药物浓度
应该说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但是显然不完美,比如说降血压的药,前一个小时高20%后一个小时低20%,那原研药平稳对比的可能就忽高忽低

算了随便吧,我反正相信数据,statin里面卖的最好的一个季度22M张的处方,里面就8K张branded,我只能说您就属于那万分之四的天选之子吧

6 个赞

(中国)一般来说不是所有药物都可以作为比较基准的,原研药在生产的情况下一般只能以原研药为基准。

1 个赞

这个似乎是过去时了?我看周围体制内的医保只是报销比例的区别,似乎不能报进口药?当然他们也不是什么市长级别的高官。

其实以后可以后台设置一下,识别到关键ID自动开始拆分

2 个赞

这位您好像不太明白,这个论坛上有不少人提到中国就ptsd发作,这种情况下是不会有什么理性的交流的,china bad就完了

5 个赞

以我有限的理解,有效成分一致还不够,drug delivery的机制也有影响

1 个赞

体系内的医保也有区别,离休干部,高干跟普通干部的报销都完全不一样。高干门诊和高干病房都能拿到进口药。过年回国,离休老人开进口药也是大包大包。

而且开药就算了,去ICU看看,离休干部都失去意识了在里面住两年的都不少。因为一分钱不用出,但是活一天就能拿一天养老金。一个正处级离休干部的养老金养一家都可以。这些ICU的费用也是医保出的。

2 个赞

协和的博士都一堆本科是新乡医学院、潍坊医学院的。国内医生确实是没多吃香,要不然北医的分数怎么会比北大低。

这个倒是真的。可能不光是高干,890岁的老人那一代,似乎有不少医保是保90的,而且没什么限制,有些养老金不知道怎么算的也能接近一万,甚至不是体制内的。

首先是医生本来就不怎么看本科出生,最后能不能留院或者能不能去好医院还是看博士阶段产出。至少在一个教授手下本科北大毕业还是新乡没区别,因为博士看博导的能力。

还有就是之前这些大型医院快速发展导致需大于供。现在竞争已经越来越严了。

新乡医学院其实还可以吧,在郑州附近影响力还是可以的。

天之骄子肯定还是8年制,像华科的8年制就比华科分数线高很多。但这些8年制也会遇到科研不扎实中年瓶颈最近几年是看到了的。

1 个赞

2 个帖子被合并到现有话题中:China Weighs Exempting Some US Goods From Tariffs as Costs Rise

银卡会员果然逆天。

家父多年一直在服的降压药硝苯地平,几乎是最常见的药了。原先一直用的是原研药拜新同,今年起医院只能开出来国产的仿制药。亲身测试的结果:服用同样的剂量,血压就是比原研药高10~20;要想控制到以前的正常血压,就必须加倍服用,代价就是每天头晕恶心。

请问,这算不算:

国内每出一项政策,不管多么奇葩,总有些人乐此不疲给他们辩经。其中给仿制药集采洗地的,是最令人不齿的。

祝你和你全家仿制药吃到饱。

7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