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odl
1
异性之间总是存在一些微妙的滤镜。你能发现某个女生的特殊之处,进而注意到她,同时在心中下意识地为这些特异点做了长篇累牍的解释。而这些解释全都是为了完善她在你心目当中的形象——甚至于神圣化这个形象。但是你从未想过这些事情的另一面,比如她的行为动机是什么,是否是出于内心深处深刻的不自信。
这就是解构。当你成功地解构了对方,那么你就可以合理化大多数对方的举动,对方对你的吸引力就从完全的感性跌落到理性了。而你,我的朋友,也就可以真正地move on了。
如果你需要解构服务,请在本帖下回复至少一百字,详细描述对方的背景、事件经过、你观察到并且之前被你忽略的现象。如果有照片、聊天对话截图那就更好了。我愿意用我并不丰富的人生经验为你提供一些分析。
比如这位朋友 @Aleph 在帖子里提到
我看了一下这位朋友对原贴的回复。他是PhD最后一年,试图结交一位大一新生,但是因为年龄差距过大被拒绝了。如果这位朋友能提供一些细节,比如当时对话的上下文和场景,对方相貌、衣着打扮、长相气质,那就最好不过了。
总之,
6 个赞
Aleph
2
感谢op提供思路和服务。
我先整理一下。@Ryan2021 @林克臣 可以先上
2 个赞
谢谢你愿意提供帮助。我最近经历了一段非常令人困惑的关系,对方是一位我认识大概一年多的朋友,最初我们是在一个兴趣小组认识的。他看起来非常友善、有责任感,也经常在我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但最近我慢慢发现,有些他表现出的“关心”和“支持”其实似乎是有条件的。比如他在我表达不同意见时会变得冷淡,甚至在我做了不符合他期待的决定后就开始疏远我。我之前一直觉得是我太敏感了,但这几个月开始反思,意识到我总是在迎合他、试图避免冲突。有一次他说他“只是为我好”,可那次实际上是他强烈反对我接受一个工作机会,说那个公司“配不上我”。现在回头想想,这可能不是出于善意。如果你有任何观察或建议,我都非常感激。
2 个赞
hoodl
7
你这个有点像chatgpt写的
那我就尽可能写一个不那么ai的回复。以下内容尽量按我的思路整理,而不是你的叙事顺序。
这里假设你们是美国某大学的同学,正在面临毕业、找实习、找全职工作。
请问你们确立亲密关系了吗?如果确立了,现在走到哪一步了?分居、见面频率、同居?
如果可能的话这里需要提供一些具体事例,比如你们怎么认识的、你怎么觉得他“非常友善、有责任感”。
看起来像是在pua,但是没有具体对话内容的话不方便做判断。
你在这段关系中的主体性如何体现?考虑一下你是否能够照顾自己的感受,坚持自己的诉求,不妨写写这些细节。
我记得你发过一个帖子,有类似的细节,但是我找不到了。在这段对话中,他是否能够尊重你并给你机会表达你的意见?他给出具体理由了吗,比如说那个公司“配不上我”的原因?
所以你想move on对吗?我假设你们已经分手了。不妨问自己:
- 你们互相展示过对对方的欣赏与喜欢吗?
- 你们做决策的时候考虑过对方吗?
我之前在别的帖子里说过,很多时候就问两个问题:
- 对方把你当一个平等的人类在交流了吗?
- 你把对方当一个平等的人类在交流了吗?
1 个赞
太真实了,现在新认识任何人都很快注意到自己曾经讨厌的缺点然后就完全没兴趣聊了
1 个赞
1. 一个工作机会
我们正面临毕业阶段,正在找实习或全职工作。这个工作机会指的是我曾考虑接受的一份全职岗位。虽然公司不算顶尖,但我对职位内容感兴趣,也觉得对我的职业发展有帮助。
2. 对方是一位我认识大概一年多的朋友。请问你们确立亲密关系了吗?如果确立了,现在走到哪一步了?分居、见面频率、同居?
是的,我们确立了亲密关系,大概在认识半年后开始更频繁地接触并确认关系。我们没有同居,但住得不远,大概每周见两到三次。后来关系有些疏远,目前可以算是已经结束了。
3. 对方是一位我认识大概一年多的朋友,最初我们是在一个兴趣小组认识的。他看起来非常友善、有责任感。
我们是在一个关于社会议题的兴趣小组里认识的。他会主动承担协调任务,也会在活动结束后帮忙收拾或组织总结。那时我觉得他非常乐于助人、有责任感。比如我第一次做小组报告紧张时,他主动帮我准备提纲,还陪我练习。
4. 比如他在我表达不同意见时会变得冷淡,甚至在我做了不符合他期待的决定后就开始疏远我。
确实有类似情况。比如在小组讨论时我提出不同的观点,他会突然沉默或者结束话题。有一次我决定接受一个他不认同的工作机会之后,他开始变得很少联系我,语气也明显变冷。他的情绪似乎与我是否顺从他的期待直接挂钩。
5. 意识到我总是在迎合他、试图避免冲突。你在这段关系中的主体性如何体现?考虑一下你是否能够照顾自己的感受,坚持自己的诉求,不妨写写这些细节。
在很多情况下,我确实忽略了自己的感受。我常常会想:“如果我现在这样说,他会不会生气?”于是选择沉默。我不太敢直接表达不同意见,也常常为了维持关系而压抑自己的需求。久而久之,我觉得自己失去了在这段关系中的主体性。
6. 有一次他说他“只是为我好”,可那次实际上是他强烈反对我接受一个工作机会,说那个公司“配不上我”。我记得你发过一个帖子,有类似的细节,但是我找不到了。在这段对话中,他是否能够尊重你并给你机会表达你的意见?他给出具体理由了吗,比如说那个公司“配不上我”的原因?
他当时的原话是“你能找到更好的公司,这个太掉价了”。我试图解释为什么我喜欢那个职位,比如我喜欢那个团队的氛围、能学到新技能等,但他说“你就是没看清自己有多优秀”。他没有真正听我讲完我的考虑,只是不断重复他的判断。我觉得那更像是一种否定而不是支持。
7. 所以你想 move on 对吗?我假设你们已经分手了。不妨问自己:你们互相展示过对对方的欣赏与喜欢吗?你们做决策的时候考虑过对方吗?
是的,我现在想 move on,也可以说我们已经分开了。在一起时,他很少直接表达对我的欣赏,多数时候是我在付出和努力维系关系。我们做决策时,往往是他先有主张,我去适应他的想法,而不是共同商量。我渐渐意识到,这样的关系对我来说并不健康。
1 个赞
这个 解构的问题我也是最近有学习到 但是是通过gpt 发现他在分析情感问题的时候也是通过结构 动机行为解释来分析”感情“ 对舒缓情绪和调整心态很有用 然后搞太透彻之后 可以让自己冷(下) 静(头)
这方法我熟。但我觉得对纯爱战士作用不明显。解构了还是会回头看。可能时间才是最终解药。不过解构在某个短暂的阶段确实是猛药
2 个赞
老瓢虫
15
解构容易最后对人生都没兴趣了,陷入思考哲学,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干什么
1 个赞
hoodl
16
Disclaimers:
- 因为不了解你们交流过程中的细节,以下内容仅代表我的臆测。
- 请尽量客观看待以下内容,如有冒犯请多多包涵。
- 假定发帖人是恋爱关系中普遍意义上偏女性角色的一方,“他”是男性角色一方。
总结
- 他的沟通技巧还需要提高。
- 他需要正视自己被人喜欢、崇拜的心理需求,并大胆地说出来。
- 你略显弱势的气质不是问题,也不需要改变。正式这种气质吸引了一些潜在的择偶对象。
- 你一定正视自己的诉求和心理需要,在关系开始时就明确说出来。
解构1:你有自己的主见,但在人群中表现得有些弱势

jnnksn:
比如我第一次做小组报告紧张时
虽然我不知道你们的活动章程,但很多时候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做小组报告。你可能是代表你的小组在做报告。能主动承担起这个职责说明你有主见,想积极地参与小组活动,表达自己的看法。

jnnksn:
在小组讨论时我提出不同的观点

jnnksn:
我决定接受一个他不认同的工作机会之后
你瞧,你的确有自己的主见。
你在这段关系中似乎处于被动地位,但是这也没什么问题。

jnnksn:
他主动帮我准备提纲,还陪我练习。
而你就接受了他的帮助。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你表现出顺从和弱势气质可能是他欣赏你的主要原因。
解构2:他有控制欲,并且想要leadership
他的控制欲其实十分明显了。
他希望对这个场合有全面的掌控。你记得他对小组讨论的内容本身有多少兴趣吗?
不请自来的(unsolicited)乐于助人有时候可以有多种解释,但总的来说他想要让小组报告尽可能完善,并采取了主动行动。

jnnksn:
他开始变得很少联系我,语气也明显变冷。
他可能不知道如何处理他人的不同意见,只会本能地反感并以忽视来应对。

jnnksn:
他的情绪似乎与我是否顺从他的期待直接挂钩。
你是一个善于感受他人情绪的人,但请记住这只是他表现出的情绪。而你也不需要为每个人的感受负责。
他的沟通技巧还需要提高。他似乎不能意识到解决问题或者放弃才是出路,仅仅只是重复自己的观点而不给出理由并无助于解决问题。
解构3:他非常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
他在极力避免“差公司”的标签。另一方面来讲,他非常非常需要一个“好公司”的标签,让他在别人眼中与众不同。他在试图影响你的认知,从而达成他想要的结果,即自己的partner有一个“好公司”的标签。

jnnksn:
但他说“你就是没看清自己有多优秀”。
他希望自己的partner有“好公司”的标签以证明partner和他自己的“优秀”。
他需要别人喜欢、尊重、崇拜、听从于他。

jnnksn:
多数时候是我在付出和努力维系关系。
你和他私下相处时和他说过他是多么优秀吗?如果说过,那他当时是怎么反应的?
一些不请自来的建议
请你自我审视一下自己的穿着风格和行为举止。你认为你有弱势的气质吗?这是你先天的条件,甚至有时是一种优势。请思考一下如何扬长避短,发扬利用好这种条件。
请思考一下你在这段关系中得到了什么。请思考一下你在下一段亲密关系中想要什么。精神上的,如他人的肯定;生活上的,如分摊生活成本;还是其他?
如果你不能接受这种控制欲、表现欲强的人,下次请记得避开他们,这样不会浪费时间或者损失机会成本。
如果你是弱势的性格,这不要紧,但在下一段亲密关系开始前,请思考
- 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
- 如何表达自己的诉求
- 如何共情对方,并且让对方知道你为对方做了很多
对于有些人,这些建议不一定适用,因为他们索求的你很难给出,亦或者他们不容易沟通。还请谨慎交友。如果一段亲密关系有不舒服的地方,或者违背了自己的初衷,请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并不要越陷越深。
2 个赞
赞同。我解构到后来发现是不是因为我没有更好的爱他,所以他才那样。哪怕分析着分析着他全是缺点,但是只要能在一起我都能包容。
收束观测者
21
其实我一开始就想说了
所谓解构对方也许只是祛魅甚至在心里报复性地贬低对方
相比之下不如解构自己,弄明白自己到底喜欢上的是什么,自己产生这种喜欢的机制到底是bug还是feature
8 个赞
解构用的不好更像一种逃避的工具,可能正念是个不错的办法
2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