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债务飙升,反华政策扩散,想过15年回中国退休,这15年怎么保护财产的实际价值?

T-bills 现在觉得有点不可信了,美国政治、财务完全疯掉,没有任何约束

Stocks 还行吧,至少可以 beat inflation,但美国极右政府乱借钱会影响整个美国经济

蓝州的 real estate 呢?蓝州 15 年内会不会变成红州一样,对华人买房有限制?最怕是逼已经买房的人卖,基本上就是没收财产,红州已经在做。但我觉得 real estate appreciation + rental income 可以是 stock market 的 hedge。

不考虑黄金,因为到时候没法简单的带出美国

还有什么办法?

6 个赞

努力工作。你回测下,如果15年前你发这个贴,大家给的答案有靠谱的吗?

13 个赞

2010 年买美股+湾区房产,应该已经 5x-10x 了

3 个赞

回国退休你不得考虑汇率?现在这么搞就是美元继续贬值,美股算上汇率未必能涨多少了

I mean 15年前会有人劝你买湾区房子吗?那时候08年刚过去,估计都是劝你别买房的。

8 个赞

你都想好15年后跑路了,为啥不提前布局你要跑去的地方

2 个赞

回大陆不用布局,双方新一线有空房,最多从新装修一下

不考虑去真一线或者香港之类的,划不来也买不起

汇率有什么办法,现在转移一部分资产去香港,然后买 CNH denominated assets?

一年前你肯定不会有这样的焦虑,谁知道呢,走一步是一步

如果是非中国公民,想办法华侨回归拿国籍。你是中国公民的话,还双新一线有房,直接回啊。中国发展的这么好,你有房,还怕吃不起饭? 你还有什么顾虑?是P2不愿回国吗?

3 个赞

欧洲/香港等非美国股票 黄金ETF 比特币

lower your expectation

比如只想

怎么15年不死/保持健康

6 个赞

根据你对美国债务、政治风险及华人资产安全的担忧,结合当前政策趋势和市场数据,以下是为15年退休规划量身定制的资产保护策略,分阶段、多维度优化配置:


:chart_decreasing: 一、美国经济与政策核心风险

  1. 债务与通胀螺旋

    • 美国国债规模达$26万亿(GDP占比90%),若持续财政扩张+关税推高进口成本(如对中国商品加征20%关税),可能引发美元实际贬值,侵蚀持有美元资产的实际价值。
    • 警惕实质违约:美债虽无法律违约风险,但高通胀(如2022年实际收益率为-5.6%)可能导致“实际违约”。
  2. 针对华人的政策风险升级

    • 房产限制:佛罗里达州SB 264法案禁止中国公民购买房产,若“2025计划”全面实施,蓝州(如加州)也可能效仿,甚至追溯性征收房产税。
    • 资金流动管制:资本出境限制或针对华人加强(参考川普时期“中国行动计划”对资金的监控)。

:shield: 二、核心资产保护策略

:house: 不动产策略:聚焦防御型蓝州资产

策略要点 具体操作 风险对冲
选址优先级 选择深蓝州高密度城市圈(如纽约、西雅图),避免郊区和政策摇摆州 蓝州城市化率高,政策稳定性强,抵制联邦干预意愿强
资产类型 多户型公寓(>4单元)或混合用途物业:租金收入抗波动,且受长租需求支撑(2025年Zillow租金指数+3.4%) 租客多元分散空置风险,现金流稳定对冲房价波动
法律防护 设立不可撤销信托(Irrevocable Trust)持有房产,隔离个人身份与产权 避免针对个人的财产没收,且信托结构可跨国延续
税务成本 2025年房产税平均增2-7%(法国案例显示自动重估+地方税率上调),需预留税负空间 选择税基稳定城市(如波特兰),避免德州等高地产税州

:sparkles: 关键行动:未来5年内完成信托设立,优先购买租金覆盖率>125% 的物业(即租金收入超出月供25%),锁定现金流安全边际。


:bar_chart: 金融资产再平衡:减持美债,增配抗通胀资产

  1. 替换美债部位

    • 短期:转向TIPS(通胀保值国债),直接挂钩CPI,2025年预期通胀3-4%时实际收益为正。
    • 长期:配置全球投资级债券ETF(如IGLB),分散主权风险,避免单一美债敞口。
  2. 股票:侧重“硬资产”与抗政策板块

    • 美国本土:选择必需消费(KO)、公用事业(DUK)、医疗(UNH),现金流稳定且不受关税直接影响。
    • 非美市场
      • 中国科技股:AI(如DeepSeek生态公司)、新能源,受政策扶持且估值合理(2025年预期PE 18x);
      • 新兴市场基建ETF(如EMLP):对冲美国滞胀,受益于全球重建需求。
  3. 实物资产证券化

    • REITs:优先选数据中心(EQIX)、长租公寓(AVB),避开佛罗里达等高风险州资产;
    • 大宗商品ETF:铜(COPX)、锂(LIT),受益于绿电转型,实物需求支撑价格。

:money_bag: 配置比例建议(按风险递减):
抗通胀股票(30%)→ 全球REITs(25%)→ TIPS+非美债券(25%)→ 大宗商品(10%)→ 现金等价物(10%)。


:globe_showing_asia_australia: 三、地缘政治对冲:离岸架构与亚洲资产锚点

  1. 新加坡/香港离岸信托

    • 将流动资产的30%转入离岸结构,持有非美元计价的亚洲债券(如中国国债收益率3.5%+),避免美国司法长臂管辖。
  2. 中国核心城市“退休储备房”

    • 提前购买一线城市长租公寓(如上海保障性租赁房):
      • 政策支持改造老旧物业,年化租金回报率4-6%;
      • 产权独立且不受美国政策波及,未来可自住或变现。
  3. 数字资产通道

    • 持有合规稳定币(如USDC)或比特币现货ETF(IBIT),占比<5%,作为紧急跨境流动性备用。

:warning: 四、应急准备与身份规划

  • 双重国籍/永居:提前办理新加坡GIP投资永居或葡萄牙黄金签证,确保资产转移通道。
  • 资金快速撤离方案
    • 在美保留高流动性国库券(占比10%),必要时48小时内变现;
    • 设定跨境支付白名单(如中银香港、星展银行),避免突发管制阻碍汇款。
  • 法律后盾:加入亚裔维权组织(如华促会CAA),获取集体诉讼支持(参考SEVIS诉讼胜率99%)。

:gem_stone: 总结与15年分阶段路线

阶段 核心目标 关键行动
1-5年 防御架构搭建 设立离岸信托;购入蓝州现金流物业;减持美债至10%,增配TIPS及全球REITs
6-10年 收益多元化 中国长租公寓落地;股票仓位向非美倾斜(中概股+新兴市场占比升至40%)
11-15年 流动性准备及身份转换 逐步出售美国非核心房产;转移50%流动资产至离岸账户;完成第二身份办理

最后忠告:避免“孤注一掷”的单一资产依赖,每年需做压力测试(假设极端场景:蓝州房产税暴增+美债收益率破6%+在美资产冻结),动态调整防御纵深。政策越动荡,越需严守“现金流>增值预期”的纪律。

15 年前我跟找了一年多工作找不到重新考 phd 的学长聊过,你再牛都牛不过经济危机。

8 个赞

fx future hedge 就完事了。

而且15年太长了,没人能预判这么远的时间。 :rofl:

这一套说下来,答案只有一个了,呼之欲出

BTC!!!

4 个赞

source?

安心待着。美国都完全待不了你就那么确信在那种情况下中国还会是海外华人的shelter?

8 个赞

新一线是哪?

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南京、长沙、郑州、天津、合肥、青岛、东莞、宁波与佛山
看看就行了,现在各种命名,新一线,强一线,弱一线。 :troll:

6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