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受啓發,記得又看到有貼說,把收入轉入HK....

從HK推出穩定幣立法,
從經濟和貨幣循環,自我或發散下,推斷下其政最終想達到的終極目的…

我的認知:
各國穩定幣的最終目的,是延續本國貨幣體系循環的手段,至於方便支付之類,那是順帶的宣傳吧…

如果基於這個底層,那HK是USD和RMB挂鈎的,
如何推演,假設HK的穩定幣開始強推或受到歡迎更多的主動發行或收到命令發行,會是大概啥局面…

毕竟是泥潭 有无发财机会

发财机会看你有没有官商勾结的能力啦
去承发稳定币

说白了,稳定币在香港立法,根本不是为了方便什么市民扫码买咖啡,而是为了建立一个合法但模糊的“货币缓冲区”。它既可以锚住美元保持外汇地位,又可以在链上服务人民币绕道。你说的没错,这是主权货币延续性手段,不是技术创新,更不是公共福祉。

2 个赞

有可能作爲,脫鈎前的工具和脫鈎后的衝擊…
這TMD的才是我擔心的。
所以想推演,手法發展到啥樣,才能更好判斷進行到哪一步了

目前需要注意的就是 本地稳定币是否开始绕过传统银行,直接锚USD或外部资产
链上资金是否开始大规模利用加密基础设施完成“非资本账户意义下”的流转,官方话术从鼓励创新”变成“强调监管”和“提升主权货币锚定,加密钱包使用率上升却不对等伴随消费/转账数据增长 → 有资产对冲倾向。 简而言之,加密货币就是工具变战略的临界点。 如果这些“工具”逐步变成可以规避政策调控、跨区域流通、甚至构建心理锚的资产标尺,那就意味着——真正的“结构性脱钩预备期”开启。

研究了下,最近幾個意向發行方,
都是發行HKDG,
這也許需要回味中……
快了,下月看實際。

至于現在的虛似資産,這個因子帶入已被政府化的穩定幣中考量,權重我認為放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