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欧洲各国中,德国的旅游受欢迎程度远远比不上英法意西等。小红书上德国
也以旅缩力出名,被各路旅游网红们所摒弃。但我认为,如果你热爱历史、音乐和汽车,德国是一个不可不去的国家。本次近两周的自驾,我和LD玩得酣畅淋漓,堪称多年来最佳旅程之一。这个游记一是给我们自己留个纪念,二是给有兴趣的同好分享一些我们的经验。
飞机
我们先用120k MR点数换成加拿大航空积分,然后以60k/pp加拿大航空的积分换了新加坡航空从纽约到法兰克福的商务舱。接着又用了52k/pp的AA积分(和LD分别开了AA的巴克莱红飞卡,只需刷一笔就可以换到60k开卡奖励!)换了芬兰航空从柏林-赫尔辛基-美国的全程商务舱。这里深情感谢PointsYeah对我们搜积分机票的大力支持。毕竟搜过的人都知道,想要在预定的时间内搜到合适的积分机票简直是太繁琐太费精力了。
租车
我们在Enterprise租到了一辆Audi A5 Avant Wagon。在德国当然要体验一下欧洲的旅行车!Audi A5 wagon空间宽敞,后备箱刚好能够放下两个大托运箱子和两个小登机箱。在不限速高速上开到100mph(160km/h)也是稳稳当当的。听说欧洲对还车检查特别严格,有一些小损伤就要报修罚款。所以我们照了好多照片以备撕逼。不过最后还车的时候意外的顺利,并没有受到什么刁难。
小记:Autobahn (德国不限速高速)可能是世界上唯一高质量、且司机整体素质极高的不限速高速。汽车爱好者来德国一定要试试!我第一次把油门踩到底,第一次感受到稳定性和下压力的重要,第一次理解“弯道快才是真的快”。当我开 A5 到 180 km/h 已经觉得发飘时,一堆宝马、保时捷依旧轻松呼啸而过,真正体会到性能车的暴力美学与贴地飞行的爽感。奇妙的是,原本在美国我天天做梦想买性能车,开过 Autobahn 反而没那么执念了——在美国这种限速又路况差的地方,性能车多少有点英雄无用武之地。另外就是德国司机们开车非常守规矩,开得慢一些的(也有140km/h了。。。)都老老实实在右道上行驶,只在超车的时候短暂使用一下左道。遇到堵车还会默契地把左右道之间的空间让出来给紧急车辆通过,第一次看到的我是非常感慨的。
现金
看了很多攻略,都说德国信用卡和网络支付不方便,于是我特地换了 500 欧备用(Chase的汇率极为糟糕
)。实际发现德国进步不少,大部分停车场、酒店、餐厅都支持信用卡甚至 Apple Pay。真正需要现金的是少数景区公厕和像新天鹅堡摆渡车这种小项目。一般行程带 100–200 欧就够,如果不放心可多带些,回程前再集中花掉。
行程总览
第一个城市 – 法兰克福
美国有大量廉价航班飞往法兰克福,所以我们选它作为旅行起点。城市本身是现代金融中心、欧元之都,名胜古迹不多。我们下飞机取车后就直奔杜塞尔多夫。喜欢金融的朋友可以去欧元大厦合影。
第二个城市 – 杜塞尔多夫
杜塞尔多夫本身没有特别出名的历史古迹,但我们还是选这里落脚,原因有二:
- 以这里为据点辐射周边景点和奥莱,去哪都方便,不用换酒店。
- 市区有欧洲最大日本人社区 Little Tokyo,能满足行程前几天的亚洲胃(毕竟后面主要是德国菜)。
我们下榻 Hyatt 旗下的 Me and All Hotel。酒店最大卖点是位置绝佳:楼下就是 Little Tokyo 一条街,吃饭下楼几分钟。酒店早餐款式不多但味道不错。唯一麻烦是酒店不提供停车,需要自行找停车楼。我把我们用的付费停车库贴出来供参考,价格略贵但有电梯且干净。
小记:在德国停车库门口经常会有frei的标志。这个可不是代表它是免费的,而是代表它是有空位的!我刚来德国时查字典看到 frei = free 便误以为是免收费停车库,还闹了一个笑话。另外两个比较有用的德语单词是Ausfahrt (汽车出口)和Ausgang (行人出口)。
Little Tokyo
酒店楼下就是小东京,有着众多不错的日本美食,从拉面到烧鸟应有尽有,都是日本人开的店所以味道还是很正宗。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些店都非常火爆,深受当地德国人的喜爱,所以经常大排长龙,还不能预定。所以建议错峰吃饭或者就干脆老老实实等一下就好。
Edeka
Edeka是德国最大的高级连锁超市,而杜塞尔多夫的那家则是德国最大的!这家超市离酒店走路也就15-20分钟。超市巨大无比,两层面积像把两个 Costco上下拼一起。氛围则像 Whole Foods + Trader Joe’s的合体。德国特色巧克力、啤酒、金熊软糖、奶酪琳琅满目。我和 LD 逛了几个小时,硬是买了几大袋东西拖回酒店——还得考虑行李限重。后面行程里再没遇到这么好逛的超市,强烈推荐!超市旁边也正好是杜塞尔多夫时尚一条街,有各种大牌专卖店,不过去欧洲买奢侈品不如去意大利法国等等。
Designer Outlet Roermood
这是欧洲仅次于意大利米兰奥莱的第二大奥莱,位于荷兰
靠近德国的边境上。(租车的时候务必告知你要出德国,会有70欧左右的出国费。隐瞒的话则会有后续罚款)离杜塞尔多夫大概一个小时车程。里面有很多欧洲的品牌,而且退税都很容易。奥莱的大小我感觉是比纽约的Woodbury和LA的Dessert Hills小,但是也比西雅图,奥兰多,以及湾区的奥莱略大一些,主要是有更多的欧洲品牌,很多是我没听说过的小众品牌。德国的牌子比如阿迪达斯,勃肯鞋会有较大的折扣。非德国的牌子折扣则要分品牌和东西了,总体来讲还是可以好好逛逛。
小记: 我们经历的退税流程是这样的:每次买完东西向柜姐柜哥索要一个退税单,回家填好个人信息。到达离开欧洲的最后一个机场时,先到托运处办好托运手续在行李上绑上托运票,先不托运。转头去海关盖章(在安检之前!)盖完章之后托运行李,然后过安检。过完安检之后找退税台,会有让你退现金还是退信用卡的选项。我们选择的是退信用卡,一个星期内退税就到账了,效率还挺高。另外一个比较tricky的点是,我们当时是从柏林起飞转机赫尔辛基再到美国的。理论上我们应该是在赫尔辛基海关盖章,但是我们转机时间只有40分钟,没有时间再去排海关盖章。幸好柏林海关并没有问我们任何问题,直接就盖章了。
科隆大教堂
宏伟壮观的哥特式大教堂,站在教堂前仰望,不禁感慨几百年前的人类就能建造出如此高大、细节又如此丰富的建筑。
拍摄的话一定要带好广角镜头,站近了连24mm都照不全大教堂,实在是太高大了!门口人流如织所以在正面想要拍到没有游客的景色非常难。不过在正对教堂左侧、马路通往台阶的地方,有一处楼梯机位——摄影师可以站在下面,对着坐在楼梯栏杆上的模特拍照,不仅能拍到教堂全景,还能减少路人闯镜的概率。
还有一个机位是走过附近的一个大铁桥,然后回头照大桥和科隆大教堂(还有模特)的合影:
世界上第一个古龙香水
到了这里才知道,“古龙香水”其实就是科隆香水!小小的店铺出售世界第一瓶香水的古老配方,小瓶包装特别适合送礼,我一口气买了好几盒回去送人。
纽博格林赛道 (Nürburgring)
纽北赛道大名鼎鼎,是无数车迷心中的圣殿。最近小米在纽北频频挑战纪录,更让它在国内刷足存在感。来到这里,你既可以租车下赛道,也能坐专业车手开的 “Taxi” 体验风驰电掣,一圈至少 8~9 分钟,不像别的赛道两三分钟就结束。本来我也计划如此,但我们到德国时赛道恰好对外关闭,只能取消,据说是被小米包了几天刷圈速。小红书上还有人贴出小米在纽北的大幅广告,不知现在是否还在。
波恩 (Bonn) – 贝多芬之家
贵为西德旧都,波恩城小且低调,名胜古迹不算多,但——这里是音乐 GOAT 贝多芬的故乡!贝多芬故居保存完好,展出了大量手稿、乐器及其他遗物。最有意思的是纪念品店:儿童音乐启蒙书、拼图、剪纸五花八门,让人感叹德国人在音乐教育上的用心。连购物袋上都印着贝多芬交响曲的谱面,送人或自留都合适。
第三个城市 – 斯图加特
奔驰博物馆
斯图加特是德国重要工业城市,家喻户晓的奔驰和保时捷总部都坐落于此。两家博物馆相距十几分钟,半天就能葫芦吞枣看完这两家对汽车史贡献巨大的公司博物馆。
奔驰博物馆一进来就能看到几个很酷的电梯,很像是科幻飞船里的电梯:
展馆把奔驰的企业史与世界大事并置,强调其在汽车发展史中的地位。坐电梯上顶楼后一路往下逛,可以从第一台发动机一路看到现代车型,完整呈现奔驰百年的沉淀。
这里还能看到传说中的黒箭:
保时捷博物馆
这里凭奔驰博物馆的门票可以打折。馆里展出了众多保时捷赛车,不少是真正拿过大奖的战车。与奔驰馆单线程参观路线相比,保时捷馆路线稍显混乱,需要多转几圈才把 Spyder 918、纽北最速 919 Evo等稀有车找全。
无须多言,Spyder 918:
历代911:
号称拥有恐怖下压力可以在天花板顶上开车的保时捷:
餐厅推荐:
在斯图加特我们吃了一顿很正宗的德国猪肘子,餐厅氛围和装修都很不错。位置处于市中心CBD,周围有很多其他选择:
逛完斯图加特就可以告别西德前往南德啦!路上有空可以看看如下两个小景点,没空也直接跳过。
霍亨索伦堡 (Hohenzollern Castle)
这里是德国最后一个王朝——霍亨索伦家族的龙兴之地。霍亨索伦家族自 1415 年起统治普鲁士,直到 1918 年魏玛共和国成立。腓特烈大帝及德意志帝国三位皇帝皆出自此族。虽然后期他们主要活跃在柏林和勃兰登堡,但从未忘记发家之所,一直维护并重修这座城堡,与新天鹅堡并称南德两大名堡。内部收藏大量普鲁士文物和私人物品。相比名气更大的新天鹅堡,这里朴素且更具阳刚之美,恰好体现普鲁士气质。
Ulm - 爱因斯坦的家乡
小小Ulm是爱因斯坦的家乡,随处可以看到爱因斯坦的元素,但是并没有什么专门纪念的博物馆。不过这个小城市也有其他的魅力。
二战中Ulm基本幸存,保留了许多古老建筑,其中最出名的有:世界最高的教堂尖塔(没想到吧,不是科隆)、全球最斜的宾馆以及极其美丽的图书馆:
注意:该图书馆位于仍在运营的修道院内,里面还有不少福利机构办公,务必提前查开放时间,别贸然闯入打扰(说的就是我……)。
第四个城市 – 慕尼黑
巴伐利亚!巴伐利亚!巴伐利亚!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们终于来到了明媚欢快的巴伐利亚州啦!巴伐利亚人更受南边法国和奥地利的影响,和传统古板严肃的德国人(严格来说是普鲁士人)有明显的区别。巴伐利亚不仅有美丽的阿尔卑斯山区风景,还有发达的商业和经济。宝马,西门子,安联等著名德国企业的总部便位于慕尼黑。慕尼黑早在1972年便举办了奥运会,拜仁慕尼黑更是德甲豪门,是欧冠的长期热门。几天体验下来,感觉慕尼黑是一个非常丰富适合生活的城市,氛围很轻松欢快,有很多漂亮的公园和景点。玩了好几天还是感觉很不尽兴,恋恋不舍地启程去下一站。
酒店 - Andaz Munich
酒店我们住的是Andaz Munich。这个酒店非常新,服务也很棒。我们是拿分数换了三个晚上,免费停车,还给作为环球客的我们升级到了大套房。免费早餐堪称此次德国行最佳,种类多又美味。Late check‑out 时还送了不少零食和 smoothie,份量大到那天连晚饭都省了……总之强烈推荐!
酒店套房图:
楼下的大厅的早餐。种类繁多,一定要试试不同的面包和香肠。还有Muesli,是那种类似overnight oat但是加了新鲜的水果和酸奶,还可以自选加各种坚果和干果,健康又美味,回来后我都开始自制Muesli了。除了自取还可以点各种omelet,benedict等等,手艺也很不错,还能点出花样来。比如benedict可以要求在加上菜单上没有的烟熏三文鱼等等。
新天鹅堡 – 迪斯尼童话城堡的原型
再借用网上一张图,雪中的新天鹅堡太有感觉了:
来到慕尼黑,如果只能去一个地方,那必然是新天鹅堡。整座城堡的设计充满童话想象力和浪漫主义情怀,连迪士尼都以它为蓝本勾勒童话城堡。新天鹅堡离慕尼黑大约两个多小时车程,途中会经过美丽、充满南德乡村风情的阿尔卑斯大道(17 号国道)。车停在城堡下方的 P1 停车场后,登山方式有三种:步行、马车、摆渡车。除非你有媲美国家运动员的铁腿能爬坡半小时,否则还是老老实实坐摆渡车吧。注意:摆渡车售票处只收现金 10 欧,请提前准备。
下面是新天鹅堡的地图,右侧是玛丽亚桥,左侧是通往新天鹅堡的人行道:
从摆渡车下车点走几步就到玛丽亚桥,我的第一张新天鹅堡照片就是在这拍的。桥又窄又挤,想拍人与城堡合影难度极高:不是人脸太大城堡太小,就是旁边游客乱入。另一机位是穿过桥后走一段土路,再从中途爬上山坡,从高处拍城堡正面(即第二张图)。我们原本想尝试,但山路不好走,且听下山的人说风景一般,遂放弃。
从玛丽亚桥拍完后返回摆渡车下车点,继续前往城堡途中,可以看到旧天鹅堡、天鹅湖,以及几处不错的远景机位。
如果提前预约,可参观城堡内部。请至少提前一天预定 Tour,并且务必准时——它每 15 分钟放行一批人,一旦迟到门票作废。内部禁止拍照,但绝对值得一看:处处是路德维希二世亲自设计的元素,还能了解他与瓦格纳对艺术的追求与“基情四射”的生活……
参观结束后原路返回摆渡车站,乘车下山回停车场。来回走动非常耗体力,真心建议这一天只安排新天鹅堡一个活动。
看完近景后,可到一片大草坪打卡周杰伦&昆凌的婚纱照机位。车可停在附近教堂,但步行距离不近;路边停车明令禁止,只能速战速决。或从城堡停车场步行过去,怎么走都不会太近就是了。
国王湖 – 阿尔卑斯山下的明珠
另一个不可错过的自然景点就是国王湖。湖区距慕尼黑约两小时半车程,但沿途风光优美,开车并不累。导航务必先设 Bad Reichenhall小镇,再前往国王湖,否则容易误入奥地利收费路段。停车后买船票登船,途中停两站:第一站有教堂和餐厅;第二站到上湖入口,再步行约十分钟到上湖。一路风景绝美,无论拍风光还是人像都非常出片。
终点站湖水清澈见底,船和小鸭子都像漂浮在空中:
上湖:
慕尼黑王宫
这里是慕尼黑早期王室的居所,虽然繁华程度稍逊于后来修建的宁芬堡宫,但仍有几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看点。比如摆满罗马历代皇帝与巴伐利亚国王雕像的古董大厅——大厅的拱顶结构和壁画都值得好好欣赏一番:
王宫里还有许多其他金碧辉煌的房间,这里就不一一贴图了。看完只能感慨当年巴伐利亚王室是真有钱,可钱似乎全挥霍在纸醉金迷的文化生活上,结果最后还是被穷横的普鲁士兼并。
玛丽亚广场
慕尼黑不可错过的核心地带,周围遍布漂亮建筑和购物区:
从玛丽亚广场步行即可到皇家啤酒屋,品最正宗的德国啤酒顺便吃顿饭。这家啤酒屋还有德国传统乐器表演,热闹得很。就是得自己找桌子,然后等服务员点菜上菜;而且德国服务员也被美国游客“教坏”了,结账时还会厚着脸皮向你要小费 ![]()
宁芬堡王宫
巴伐利亚王室后期深受法国文化影响,末代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爷爷开始仿造凡尔赛宫,建成面积更大、装修更豪华、花园更美的宁芬堡。整座王宫占地广阔,分为前花园、后花园、主宫殿,以及左右两侧的副宫和行政楼。个人觉得看主宫和著名的马车博物馆就够:主宫殿里能见到金碧辉煌的法式大厅;马车馆则陈列着壕无人性的纯金马车(甚至还有纯金雪橇),而且不止一辆!让人慨叹当年巴伐利亚是真的太有钱,极尽奢靡地追求艺术与享乐。又想吐槽一句:但凡当初多花点钱在军队上,最后也不至于被北方的“穷鬼”普鲁士无情兼并。
主王宫法式大厅:
纯金马车们(甚至还有纯金雪橇。。)
坐进这辆由八匹高头大马拉动的黄金马车,拉风程度完爆任何现代劳斯莱斯等豪车。黄金马车的大车轮直径 1.7 米,比不少人都高。
末代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嫌他祖辈留下的黄金马车艺术性不够,又亲自设计了几款小一些但更艺术的黄金马车们,以及几乘黄金雪橇,用来冬天往返新天鹅堡和慕尼黑):
阿桑教堂
一图胜千言。不同于其他大教堂的气派恢宏或庄严肃穆,这座迷你教堂自成一派:哥特元素混搭克苏鲁气息,各种骷髅装饰仿佛在诉说——肉体皆虚妄,唯有信仰永存。
宝马世界和宝马博物馆
慕尼黑是宝马的故乡,当然要来看看他的博物馆啦!宝马世界更像一座官方旗舰 4S 店,展出宝马集团旗下所有在售车型,包括 MINI和劳斯莱斯。相比普通 dealership,这里车型更齐全,还能随时坐进车里体验。停车也是停在宝马世界里,不免费 ![]()
从宝马世界走过天桥过去则是宝马博物馆,博物馆背后就是宝马总部大楼:
宝马博物馆的设置和奔驰博物馆一样,不过少了宏观历史的说教,更重视宝马本身的发展。馆内展出大量稀有车型——不得不感叹,欧洲人一百多年前就能开上这么现代的车。
以及,宝马原来的鼻孔不是挺好的,为什么近年越做越大了呢?!
当然还有宝马的概念车,个人感觉还是挺酷的。不知道量产车会借鉴多少元素:
BMW GT车,经典造型,要是能够复刻的话我还真希望能够买一辆:
最后,BMW可是猫王认证哦!不得不说过去的车型设计百花齐放,艺术性高又耐看。
慕尼黑奥运场馆
宝马博物馆隔壁就是慕尼黑奥运场馆。受时间所限没进去,远远看看那座悬挑屋顶依旧科幻感拉满——别忘了,它可是 1972 年的建筑!
第五个城市 – 莱比锡
要论“音乐之都”,莱比锡绝对榜上有名。音乐巨匠巴赫曾在此生活、工作三十余年,直至去世——如今你仍可参观他当年的任职教堂(同时也是他的长眠之所),教堂对面就是巴赫博物馆。
这里还有门德尔松故居,音乐爱好者也可以去打卡去了解门德尔松的之前生活的地方。
除了两位音乐巨匠的博物馆以外,莱比锡的老城区也可以小逛一下。里面最著名的就是歌德生前最爱的餐厅之一,他甚至把《浮士德》的一个场景设置在这里:
这家餐厅随便点都还不错(反正德国菜来来去去就那么几样)。不过他家的potato dumpling真的惊艳到我了,那是一种软软的土豆球,外面是酥酥的,越往里面越软,最中心几乎变成绵密土豆泥。我第一次发现土豆还能好吃成这样!
第六个城市 – 德累斯顿
德累斯顿号称是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曾经是除了普鲁士和巴伐利亚之后第三强大的萨克斯选帝侯国的首都。可惜在二战中,作为运输枢纽的德累斯顿被盟军狂轰滥炸夷为平地,超过90%的古建筑都化成废墟。二战后,德国人在残垣断壁中按照原貌一比一重建了这座古城——走在今天的德累斯顿,有时像置身古德国主题乐园;转念又会被德国人从废墟中重塑文化瑰宝的韧劲深深震撼。
推荐住在市中心的Hilton酒店,虽然酒店本身比较老旧(这几乎是大部分Hilton的通病了)。但是其位置绝佳,去各种“古迹”都是走路几分钟的距离,酒店还有一个地下停车场,可以直通酒店,省去拖着大行李在鹅卵石路上折腾的痛苦。
德累斯顿王宫
从酒店出门走路十分钟很快就能到德累斯顿王宫。王宫门口的那两个巨人雕像和背后的圣母教堂组成了德累斯顿最佳摄影点之一,很多网红图都是这么来的。唯一的挑战是白天行人特别多,而且还有人在这里摆摊。所以如果想要照那种几乎没人的照片只能早晚来,或者是借助巧妙的借位抓拍来实现效果。
绿穹珍宝馆
德累斯顿历代统治者搜罗了大批珍宝。二战前这些宝物被提前转移,成功躲过随后的毁灭性轰炸;战后又因苏联归还文物,我们今天才有机会一睹其风采。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各种精美的象牙微雕以及各种闪瞎眼的饰品:
最后放送一个德累斯顿当年的统治者–强者奥古斯都的帅气盔甲
茨温格宫+画廊
艺术爱好者可以打卡镇馆之宝,拉斐尔的圣母天使画。那两个著名的小天使出自这里:
还有一个比较冷门但经常出现在各大艺术教科书里的巴别塔:
外景:吕布尔平台,王子的行列,圣母教堂,歌剧院
整个德累斯顿就像一个大型古装剧场景,到处都是精美的仿古建筑,拍照打卡点数不胜数,出片率很高。
德累斯顿的重建工作还在进行中,某些景点还能看到施工,但也不影响他的魅力。
第七个城市 – 柏林
终于,我们来到了德国之行的最后一站,柏林。这座城市在世界史上举足轻重:普鲁士曾在此从不起眼的小邦崛起并统一各德意志联邦;德意志帝国在此成立,随后又掀起一战和二战;冷战铁幕也在这里落下,将德国乃至世界划为两大阵营;此外,还孕育出无数伟大的哲学、思想、科技与音乐。与德国其他城市相比,柏林的历史厚度可谓无人能及。
酒店
我们住的是柏林 Grand Hyatt,用积分换了三个晚上。酒店走现代商务风,房间舒适,每天有人来打扫。楼下的早餐厅还不错,虽然比慕尼黑 Andaz 稍逊,但依旧高于一般水平;环球客还能去 lounge 吃下午茶,只是感觉中规中矩。酒店内部电梯直通地下停车场,十分方便;最大的优点是地理位置好——步行就能到国会大厦、菩提树下大街等核心景点。接下来我会按照从酒店出发的顺序来介绍柏林行程。
交通
在柏林,大部分核心景点都能靠两条腿走到。像后面要推荐的那家快餐店和柏林墙这种稍远一点的地方,就可以坐地铁过去。体验德国地铁本身也挺有意思——各站都有售票机,买票相当简单。乘车前唯一要做的就是搞清线路:不熟德语的人很容易坐反方向或选错车,这时老老实实跟着 Google Maps 导航即可。我在柏林刷了几趟地铁都没坐错,比变幻莫测的纽约地铁好搞多了(微笑脸)。另一个细节是,柏林地铁没有闸机:买好票后必须在专门的机器上打孔/刷一下激活,否则被查票员逮到可是要罚款的。
景点
先展示一下我们当时的路线,大概需要走一天,看完最后一个景点便可以找个地方吃饭然后回酒店:
柏林爱乐
从酒店出门对面便是音乐爱好者不可不打卡之地 – 柏林爱乐 – 世界上最为顶级的交响乐团之一。如果你有幸能在他有演出的时候来到柏林,一定要考虑看一场演出!
胜利纪念柱
说实话这个景点并不顺路,也远离核心景点区(至少从步行的角度来看),我们是当初开车时路过匆忙从车内照了一张相。感觉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而且在环岛中间,车来车往,并不好照相。
勃兰登堡门
从柏林爱乐往前走大概15分钟便可抵达柏林的标志建筑,勃兰登堡门。整个勃兰登堡门都处于非机动车区域所以可以尽情找角度拍照,不过人来人往,需要一定的耐心才能拍到好的照片。
国会大厦
对,这就是能让历史迷瞬间热血澎湃的国会大厦!这里见证了第三帝国的兴与亡——那张苏军士兵在穹顶上插旗的经典照片就拍摄于此。
现代的国会大厦在二战后一直荒废到两德统一之后才进行翻新改造,现在已经是两德民主的象征。游客可以免费进去参观,但是需要提前一天预约。历史爱好者是绝对不可以错过的。看完勃兰登堡门可以拐个弯去国会大厦,也就10分钟的步行距离。
菩提树下大街
穿过勃兰登堡门后,便是著名的菩提树下大街。菩提树下大街有着各种各样的名胜古迹,比如洪堡大学,柏林歌剧院,各国领事馆,历史博物馆,等等。可以慢慢在大街上自西而东慢慢走,边走边欣赏。
这里推荐在菩提树下大街中拐个弯去一个著名的杜斯曼图书馆,这里不仅销售原汁原味的德文书籍,还有非常非常多的纪念品在地下一层和一层,价格比外面很多店都要公道一些。
柏林大教堂(Berlin Dome)
这个大教堂以圆顶出名,很多人来这里打卡。不过如果要去金智媛眼泪女王打卡点的话,就得过河来到这个公园拍照了:
博物馆岛
简单粗暴的名字,就是一个河中间岛上有好几家博物馆。想要一天之内看完是不可能滴。对德国历史和文化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选一两个博物管逛逛。
御林广场
菩提树下大街到头后往南走便可以到达著名的御林广场,由柏林音乐厅,法国大教堂,以及德国大教堂(你们两个是干上了是吧?)
御林广场附近还有很多吃饭的餐厅,走到这里基本也是下午或晚上了,正好补充一下体力。
查理检查站
御林广场往南走个十几分钟便来到了历史的裂痕 – 查理检查站。这家检查站是当初东西德之间仅有的几个通道之一。历史上还发生过苏联和盟军在这里对峙的事件,是东西德敏感的神经之一。附近有很长的照片墙讲述东西德和柏林墙的历史,还有一个关于柏林墙的博物馆,但我没有进去看过。
检查站后就是纯纯的东德风格,是不是一下就就不一样了?
咖喱香肠 Curry 61
必打卡的超火咖喱火腿,连德国总理都来品尝过。咖喱香肠的确是非常美味,味道是那种德式咖喱,并不是日式或印度那种,配上德国香肠真的别有一番感觉。
而且有意思的是,这家咖喱香肠店位于前东德地区。我们从西德地区走进这里时,马上感受到了东德留下的各种影子。我都惊讶于柏林墙倒塌三十多年过去,两德的裂痕依然没有完全弥合。印象最深的是东德人的穿着打扮非常不同,最明显的是他们很喜欢穿那种黑色的皮夹克(或者就是古董衣服),是那种老旧、皱皱的,并不是现代“复古”那种潮款。我找了一个剧照如下。当我回到柏林西边的时候,明显就感觉街上没有人穿这种黑皮夹克了。
除了黑皮夹克,东德那边的建筑对中国人来说也很亲切,有很多苏联风格的公寓楼。还有很多比较老款的那种大自行车,很多东德地区的人还在骑着他们穿梭各个街道。前东德地区就连街头小店的字体和配色都带着一股复古味——种种细节提醒着人们:那段分裂的历史并没有完全翻页。
最后,东德留存至今的一大文化符号就是它的红绿灯。绿灯行人标志不是常见的火柴人,而是一个迈步、头戴宽边帽的“小绅士”——本名 Ampelmännchen。这位小哥诞生于 1961 年,由交通心理学家 Karl Peglau 设计,初衷是让儿童和老人也能一眼分辨灯色。
两德统一后,占主导地位的西德政府原本打算全国统一红绿灯图案,用西德的火柴人取代“小绅士”。结果东德民众群起抗议,连署、游行、上媒体,硬是把小绅士从淘汰名单上救了回来。如今,小绅士不仅继续稳坐东柏林交通灯C位,还进化成文创IP–纪念品商店里随处可见他的钥匙圈、马克杯、T 恤,甚至有专卖店,Wikipedia也为他单开词条。可见这位戴帽小绅士的国民级人气与文化分量。
柏林墙
这是一个名气大于实际的艺术墙。现在保存完好的又有艺术的柏林墙位于东德深处,开车从宾馆过去大概要半个多小时,停车然后才能看到这些著名的涂鸦画们。不过现在涂鸦也与时俱进了,有些还贴上了二维码求打赏。
无忧宫
这是普鲁士名君腓特烈大帝的行宫。不过由于普鲁士讲究简朴节俭,整座主体建筑大小也就相当于美国一栋大号SFH……倒是花园占地辽阔,毕竟周围都是远离市区的郊外,可以无限扩充。总体而言,除非你对腓特烈大帝情怀加成,否则不太值得专程从柏林驱车一小时多赶来。
趣事:我们自驾来无忧宫途中走错路无意闯入了附近的郊区深处,无意中见到了最纯正最原始的普鲁士人和普鲁士风格。所有的建筑都是一板一眼的普鲁士红砖抹灰风格。不仅街道干净整齐,连放在院子里的农家机器和工具都分类摆得整整齐齐。聚集在公园里的人群表情严肃,甚至还有人打量我们这个不速之客。回去后一查, 原来这里已属Brandenburg州的小镇,原普鲁士最核心的地带,也是今日德国保留普鲁士风貌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回想当年,普鲁士只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小邦国,几百年来屡遭灭国危机,却始终潜伏忍耐、厚积薄发,最终兼并了实力雄厚的各路德意志邦国;可惜到了两次世界大战却“梭哈”般一把输光,连广袤的东普鲁士都拱手让人,真叫人唏嘘。
总结
两周自驾跑完德国,我最大的体会是:德国这本书,越读越厚。纵然已经打卡了德国多数主要城市与景点,我们还是意犹未尽——下次想亲自下纽北跑几圈,想坐在音乐厅里听一场德国交响乐团的现场演出,想到巴伐利亚啤酒节举杯畅饮,还想在德国乡间住上一段日子…… 这,大概就是“历史厚度”的魔力吧!
谢谢观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