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正经发帖,目前中文长文写得不多,大家请手下留情)
规划曼谷-清迈行程的时候,看到一个在泰国远程工作的姐妹提到The Artisans Ayutthaya这家餐厅。
虽然她没具体放食物和照片,但是搜各种资料以后看到它的理念、建筑以及Google Reviews 4.9的评分,顿时有打卡的兴趣。当天就找到官网联系方式预定了,后来才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飞去曼谷前才猛然意识到,餐厅所在地是Ayutthaya,离预定的酒店曼谷Le Meridian一小时多车程。问餐厅工作人员,得到的答复是建议租车或自驾。
最后在酒店Concierge的帮助下,联系当地司机包车一下午,还顺便去了Ayutthaya 的古城遗址(参观古城的部分暂时省略,可能之后写)。
从Ayutthaya附近乡村主路转到餐厅入口路上的标牌长这样。我家属was like为什么订了这么偏僻的地方吃饭……
进到餐厅正门看起来高级很多,别有洞天的感觉。
进了餐厅立刻被建筑构造和“玻璃砖块”感觉的墙面惊艳。这张背影是服务生
我们没有特别指定位置,餐厅安排在了河边,后来查资料发现这条河就是 Chao Phraya/湄南河。虽然因为雨季河水算得浑浊,但刚一入座看着河景和远处的寺庙,心情平静愉快。
刚一入座就看酒单,家属不喝酒所以我只好点了它唯一按杯卖的智利产Chardonnay,喝着中规中矩(它们的菜单typo有点多)。
喝几口酒之后吃到了前菜,洛神花沙冰和面线包裹的炸虾。
炸虾在我看来是普通“好吃”,然而家属这样第一次吃到正宗泰餐的人,觉得有一种独特的美味。
第二道菜是咖喱。我和家属具体的菜单不同,我的是A4和牛小辣椒咖喱,他的是一种湄南河特产淡水鱼(spotted knifefish)做的绿咖喱。另配泰国南部特产的一种饼以及泡菜。
这两道菜我们一致好评,觉得很有特色,咖喱辣度刚好而且不腻。个人觉得配的饼像高水平迷你版 roti canai/roti prata,蘸着咖喱吃感觉更亲切了。
接下来是大块的蟹肉,我的是加 oyster sauce炒的,家属那份加芹菜炒的被他光速吃了没拍到。大口吃肉感觉很舒服。
顺便提一句他家看着很古朴的餐具,都是本地匠人(多数是女性)手工烧制。进餐厅的时候看到有一位老婆婆正在用陶土做小碗,然而也忘了拍。
吃到这里我们点的椰子冰沙上来了。新鲜椰肉和椰子水打成刨冰,然后再放进椰子壳,很简单但是好喝解渴。
咖喱刚全吃完剩下酱汁的时候,吃到了用砂锅蒸的米饭,米饭里掺一点芋头。给了当地的一些类似肉松的配料,再配上咖喱酱汁,各种味道的融合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趣味。
另外给了一个包着植物的卷(?)问了一下说是清新口气的草药。留到餐后嚼了几根
因为米饭是砂锅蒸的,所以米汤也装在一个壶里一同带上来,用小茶碗喝。想起了小时候家里长辈蒸米饭,一定要让我喝一整碗米汤,略怀念。这里的米汤也配了红糖和盐,分别尝试了原味和加配料,都是很亲切的味道。
接下来是两人分别不同做法的罗氏虾,我的是配罗望子(酸角)酱汁炒的,家属的是蛋黄和小辣椒。味道无可挑剔,但很久没吃淡水虾觉得虾脑有些腻。
套餐里的汤随后上来,我的是蛋花和虾汤,家属的是碎肉和酸梅干炖汤。都是偏清爽的质地,中和了之前几道菜略重的质感和调味。
这时天色变成了傍晚的蓝,空气也稍微凉爽了一些。追加了一份椰子冰沙,目前开始有点饱,尽量把饭配着咖喱汁吃完再开始甜品环节。
甜品也还算可以,可能因为东南亚各地甜品风格相似,缺少了一点新鲜感。分别是甘草汁调味的番石榴,亚答子+白果+海底椰配糖浆,以及小杯装的菠萝汁。
饭吃完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对岸的寺庙亮了灯,有一种别样的静谧。
在餐厅的意见簿手写了评价,获赠两个芋泥、椰肉和椰糖做的小甜品(忘了泰语/英文转写叫什么)。然而我因为猛喝椰子沙冰实在太饱,就打包了其中一个。
离开时候发现餐厅的建筑在晚上更具特色,于是又拍了几张。这次本人背影亦有出镜。
酒足饭饱从Ayutthaya又坐一个多小时车回曼谷,同一天早上还刚从清迈坐飞机,比较劳累。但是逛古城遗址以及来这家餐厅的体验感,是非常惊喜而且很难替代的,所以多些辛苦和花费也就值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