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与西班牙的旅行与摄影;环游世界第二站

说是环游世界,实际上和大家想象中环游世界不大一样。大家想象中的环游世界是一次性去几十个国家,在两三年内去往世界的所有角落。但是对我来说,时间,精力,金钱都无法支撑我一次性环游世界,更何况,恋家的我出门不到十天就会开始焦虑,我甚至无法在陌生的床榻上心安的待很长的时间。所以我打算在60岁前慢慢去探索这个世界。每年去2-3个国家,等我60岁了,也算是去往了100个国家吧。100个,无论如何也算是环游世界了,虽然形式不一样,但也算是达到了我的目的。

“环游世界”的第一站是日本。在日本待了快2个星期。第一次和伴侣一起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彼岸的国度,东京对我们来说就像是一个迪士尼乐园一样,到处充满了新奇与乐趣。也许是因为有人分享喜悦,当时的每一刻,如今回想起来,还是觉得非常美妙。我们甚至产生了去日本WFH旅居的想法,并且将其提上了日程。

但巴黎和巴塞罗那的旅行,是我一个人的旅行,贫穷而窘迫的旅行,因为一个人,就想着住最差的青年酒店,随便应付地吃着根本不健康的菜式,比起缓慢的探索来说,更多是快速而匆忙地打卡,一个景点又一个景点,走马观花一样的,要完成日程表上的任务。我想,是因为没有人可以和我分享吧,所以在异国,孤独的感受要远远大于新奇,疲惫到了极限时,只想回家。

但还是不后悔。在旅途中还是遇到了一些人和事情让我感受到了旅行的意义。虽然不一定都是正面的,但是我算一个死宅,WFH久了,很少与人接触,而我算个编导–至少我想要成为一个编剧,同时想要成为一个导演。所以当我观察这些人的时候,总觉得不仅仅是我与对方的直面交流,而是我以隐蔽地方式,以上帝视角观察着人世间的各种不同的情感。

打字的时候试图很文艺但随之感受到了因为我在美国待了太久,我的中文语法已经非常破碎了,曾经拥有的所谓文笔也早就不存在了,连平铺直抒都觉得语句不大通顺。但愿我能表达我的意思。

另外发几张在旅途中的照片。以这位美丽的法国女孩来镇楼。

其实不知道应该按照时间线来说我的旅行,还是按照印象深刻的顺序来说明。

其实我这个文章并没有什么主题吧, 更多的就是散文一样,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我是一个还蛮讲究结构的人, 就是我写一个东西, 我通常还是蛮刻板印象的会按照结构论证去写东西。甚至会觉得除非是高度结构化的,不然没有发表的意义。但这样的自我苛求,反而一直压抑着我的表达欲,让我觉得如果不够完美,就不能发出来。但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会,让我错过很多东西。有时候真的发现在表达的时候, 人是没有那么有逻辑的, 所以可能观众会不知道我到底想要说什么, 很多想法比较混乱,也是一瞬间产生的一些感悟。 所以就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吧,不要指责我。 我本身是个比较敏感的人, 所以愿意发帖已经是一件比较少见的事情了。 虽然我的印象是这个论坛乐子人比较多, 苛刻的也很多, 但起码戾气相对来说还是要比其他论坛更少一点的, 所以我愿意将我的一些比较私密的感悟分享出来。 还有就是我昨天下午的时候, 我昨天晚上才回到美国, 目前还没有完全倒完时差, 并且还在旅行中患了重感冒, 所以说话时如果没有什么逻辑,颠三倒四,也请不要介意。 我一共在巴黎待了六天, 在巴塞罗那待了两天, 最后在马德里待了两天, 然后回到了美国。

让我想想。总之这次旅行,我到底在追求什么呢?走马观花一样的打卡?还是观察人?还是摄影?可能都有。

但最重要的就是旅行完了,我会觉得,我好像又成熟了一点。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又多了一点。

在此之前,我先夸耀一下我自己,我曾经是一个执行力很差的人,我不想用自制或者自律这种词来形容,是因为我知道人根本自制力或者自律这种东西本身就是一个谎言,人的很多能力其实都是由激素决定的, 就是激素会决定你是否能够真的有动力去做某件事情,而很多所谓懒散的人根本不是自己自身的懦弱或者是懒惰,而是因为他没有把这个环境安排好,整个环境过分消耗人的意志力,没有达到自动化autopilot的状态,又或者就简简单单是因为他的激素失调了, 是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激素是失调的,我去了医院才发现我有甲状腺功能方面的问题,而且已经是非常严重的,我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大概一天只能醒个几个小时,其他时间都是半梦半醒,哪怕喝四五杯咖啡也没有办法拯救的状态,今年我终于开始吃药了,我发现我的执行力得到大幅上升, 所以我这次非常骄傲的是,我能够去巴黎和巴塞罗那还有马德里非常紧凑的行程,我每天都要去两三个景点,不停地在各种青年旅馆里面还有机场和火车站连轴转,甚至患上了重感冒,可是我非常非常认真的将所有要做的事情都做到了,我没有错过一个东西。 虽然这是很小的成就,但是我本人却因此感到了极大的激励,我觉得我想要做的事情能够做到,我真的是太厉害了,包括前期的签证准备也是非常复杂而麻烦的,对我来说。

我其实根本不指望能够通过签证或者说能够及时收到签证,我所有事情都是卡着最后一秒才去做的。 但是法国大使馆其实效率非常高,在美国的申请持签证的拒签率只有3%到4%,所以一切的担忧都没有真实发生,我还是成功地完成了这次旅行。

想要聊的是什么呢? 我可能想要聊的更多的就是巴黎吧 虽然其实在巴黎的时候我有很多抱怨 甚至会有一种隐隐存在的嫉妒 和反优越感的状态 但是在周末的时候回顾所有的旅程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人就是巴黎 我想巴黎可能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 stinky and fancy 在很早的中世纪的时候 巴黎人就以这两个词著称。他们会浓妆艳抹,戴上一层又一层的假发,但是却非常地邋遢 甚至几个月可以不洗澡,只是一遍一遍往身上喷香水,去遮盖那骚臭味 而皇城表面光鲜亮丽 但是皇城下水道甚至大街上却堆满了粪便和呕吐物 就是这样的一个巴黎 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繁华、混乱与肮脏 。

我到巴黎的第一天是坐地铁去的。地铁的票价我印象深刻,13欧。 在此之前我刚刚好去了芝加哥,同样是机场到市中心,只有3美元。 这样一个差价让我觉得非常的震惊。 而巴黎跟美国的区别就在于他们是没有选择的,美国还可以选择开车,但是巴黎只有公共交通可以选择。 所以我看到了许多人娴熟地逃票,用手在机器前面挡一挡,然后门就自动开了。 甚至其中一个青年看着愣在原地的我,很熟拈地给了我一个眼神,一句话都没有交流,他也帮助我一起逃票了。 就在这样快速的上车下车的还有坐地铁的往返过程中,除了对票价的震惊之外,还有就是深刻的被他们的气味震惊到。 我一直以为其他人去黑白人说他们的体臭味很浓重是一种反优越感,一种白人也有问题,所以中国人并不差的一种内心平衡。我一直以为这是编出来的或者说夸张化的一种说话。白人都有狐臭吗?我在美国生活多年,除了在夏日的时期,在很多其他时候我并不觉得很多人的味道是很重的,甚至大多数人是无味道的。但是巴黎的味道简直是臭气熏天。 我看到了一个长相非常端丽的,简直可以当模特的男青年, 我刚好走到他身边,要一起上地铁的时候,那一阵风忽然刮了过来,极强的狐臭味传到了我的鼻腔里,我当时十分震惊。 那这样的经历在后来的巴黎之行中一遍又一遍的发生,我想说巴黎人真的大概率不洗澡吧。 但很有趣的是,我认识的一个法国同事,他移居到了日本之后,我们后来又跟他见了一面。之前他在亚马逊出了名的不洗澡,所有同事都对此印象深刻。但是在日本见面时他却完全失去了那个狐臭味。 我在想,大概是因为他的yellow fever让他在勾搭日本女生时遭了无数次嫌弃,毕竟日本对干净和清洁为有着几乎苛刻的要求,所以,环境也会塑造人吧,他终于会洗澡了。

说是摄影目前还是一大堆感想。因为我刚刚把相机导上来。还没开始修图……修图真的好累。我觉得还是先逼逼再补图吧。

:doge:樓主這是打算先寫五十萬字再開始上圖?

1 个赞

让我缓缓我先吃点东西,喝个咖啡,玩一下丝之歌,再继续叨。放一张在机场的照片吧。

我之前觉得去拍摄陌生人 只有那些专业摄影师甚至是网红摄影师才会有足够的勇气或者是能力。街拍什么的感觉好像是假的,普通人做不到的。 但实际上大部分人他们看到你拿着相机 他们是不会拒绝你的 只要你够礼貌 会英语 大部分人都会愿意让你拍摄 这是我在机场看到的一只小狗 拍摄的时候他还是在看着他爸爸 这样的眼神很真挚 很可爱 所以我想记录下来

当然我也被拒绝过一次。也是在巴黎。也是让我印象深刻的经历,之后再唠。

楼主这文字是对着屏幕念转录的嘛

oh hello

是的是文字转语音的。所以逻辑会更散乱一些。

另外有一张图片我觉得拍得很喜欢,模特特别有气质但是噪点特别多,原图已经算是废图了,但又舍不得删,所以给AI enhance了一下,去噪点了。是这张。在奥赛博物馆拍摄的。

1 个赞

巴黎女生真的很有气质 我对白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在大学之前 二十岁之前会非常美丽 但是二十岁之后就会变胖变残 而且会胖得有好多人那么宽 甚至很多哪怕不变胖也会发腮。 我见过许多许多中年妇女白人 我会觉得她们皮肉松垮身形庞大 实在是没有美感 在感慨着美人迟暮的同时 也在思考为什么她们年轻时 少年时那么貌美 却在甚至没有青年的时期迅速的衰退了 好像一朵花凋零得过于快 以至于除了震惊以外 甚至来不及惋惜了 所以对白人的刻板印象是 她们二十岁之后会逐渐变丑。但是法国的人却给人一种完全不同的印象 我在观察周围的法国巴黎人的时候 其实我并没有注意到过多的巴黎男性 而是所有的目光都被巴黎的女性所吸引了。从20岁的女性,到60岁的女性,他们都形态体面,五官典雅。并没有所谓花朵凋谢的样子,反而一直绽放着。 他们确实如同传闻中的那样子,优雅,懒散,不过度打扮但是气质超群。 当活生生的巴黎女性在我面前出现时 他们却比我想象中更加高挑 更加纤细。 我查了一些资料发现 实际上在法国 虽然他们说着审美自由 但是却被数次警告模特过于纤细 导致很多青少年 甚至是二十多岁女性进行节食和催吐,所谓纤细的外表下,也许隐藏着厌食症。我在想,巴黎确实是跟美国截然相反的城市 他们瘦到几乎可怕 但是却用非常紧致的修身的长款衣服 将自己包裹起来 打眼一看 真的是非常非常有模特的感觉 和东京的少女不一样 东京少女是骨瘦嶙峋的小鸡腿 露在外面 跟传闻中的大象腿完全不一样 简直人人都有漫画腿炎的纤细 但是巴黎女性却不乐于去露出过多的身材 他们的露肤度非常非常低 几乎整个人都被包裹衣服下,哪怕9月份的巴黎并不冷。 我后来又再度观察 发现确实有许多女性并不带文胸,甚至看到有高中少女已经发育,却很明显地凸起两点。 但是他们也周围的人也并不会盯着他们的胸脯看 在这样的环境下 确实法国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女权国家 但是这样的女权也并非是贬义的 在我眼里看来更多的是中性词。

白人真的年少美丽,20岁后丑陋吗?真的青年后就会变形吗?我现在的观念可能有所变化了。白人并非天生就会快速发福,快速变丑,而是因为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的问题。美国人过多开车,不用公共交通,过多吃process food。这是环境的问题,而非基因的问题。

巴黎的人要比美国人冷漠很多,他们几乎,或者说比起冷漠来说,他们的处事方式跟美国人非常不一样。 我和当地的一名交换生,来自台湾的交换生也说到了这一点,我说美国人确实给人感觉要热情很多。她迅速地回应说,那是因为美国人是有小费文化吧,我想了想,确实也是对了一半,但是很多不涉及小费的场合,他们也是总是带着笑脸。 我想说,无论是虚伪还是真诚,但是美国人确实是有一个be nice的文化,无论是面具也好,还是真实的想法,但是起码美国人体现出来的是要比法国人热情很多的。

在法国,我时常感受到很多售货员和博物馆的门卫,真的是十分严厉。有一次我在排队的时候,我大概提前一个小时去了预约。 这个预约是四点,但是我两点半就已经在排队了,我只是想要凑个运气看看能否让我可以提前进去,但是跟想象中那样宽松散漫的法国文化不一样,实际上他们比想象中严谨太多太多。 那个法国的黑人大叔扫了我一眼,以冷漠而强硬的态度拒绝了我,当然如果只是拒绝了我,我并不会感受到任何问题,因为我本身就是在赌运气。 我等了大概二十分钟总算排到了。他让前面的一个又一个人进去了,但迟迟没有等到我。

总算轮到我了。

但是他看了我一眼,说你这个票上是几点,我说是四点。四点?

他又带着一股笑,那种难以琢磨的笑容,也许是公事公办,也许是不耐烦和权力感。他大声道:那现在是几点?

我说两点半。周围的人也跟着看了过来,轻轻念了起来。两点半。

那票上的是几点?我说四点。

他说你再大声一点。我大声道,四点。

你不能进。我不能提前一小时让你进去。他说。

那一刻我甚至是羞愧的,我在想这算是一种高效的公众羞辱,虽然目的是效率,是为了快速地让人知道自己到底是几点的门票,但是我却不喜欢这样的感觉。我并不喜欢他让我当众大声地重复时间,重复我的过错,因为不知道为什么好像有种在面临学生时代的严苛教师的感觉,我想我做错了,是的,但是你不应该这样对我。我又不会真的纠缠。

还有几次,印象也并不是那么好。

可以放在文艺版

可能是网络时代,大家都已经完全没有耐心看这种大段内心戏的贴了。lz,其实你的感触不重要,重要的是: 我们要看的是怎么薅羊毛,飞商务舱,住五星级酒店啊。

:smiling_face_with_tear: 好不容易有点表达欲给干没了 o(╥﹏╥)o

之后再写吧。这个帖子主要是写给自己的。也不求流量。基本是文字转语音的日记。之后也会留档。大概需要几天才能完成,主要就是修图耗时间。

:doge:我寫給自己的都是存在自己電腦裡再加個密碼。發上網的我都是以傳黃販黃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