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移民局(USCIS)宣布,自 10月20日 起,针对绿卡持有者申请入籍的流程将全面收紧:扩大面试范围、提高公民常识测试难度,并对申请人的“良好品行(good moral character)”进行更深入审查。官方称此举旨在“恢复制度公信”,确保真正拥抱美国价值观的人成为公民;但也引发部分专家担忧,认为相关表述可能对移民意愿与资格投下不必要的阴影。
主要变化一览
-
面试强化:面试内容更细,官员将更重视申请人的社会参与与价值观认同。
-
公民测验加难:题库扩充至 128 题;面试中最多提问 20 题,需答对 12 题 才算通过(先前为 10 题答对 6 题)。
-
良好品行深查:不只排除犯罪记录,更强调申请人是否对社会有正向贡献。
-
“邻里调查”回归(酌情适用):可能调阅雇主、同事、社区成员的证明信,或与熟识申请人的人士面谈;是否启动由个案裁量。
-
测验机会:有 两次 机会,第二次仍未通过将被拒绝入籍。
官方与社会反馈
-
USCIS 立场:美国公民身份被称为“最神圣”,应仅授予真正拥抱美国价值与原则的人,包括具备基本英语、政府与公民常识等能力。
-
专家担忧:移民政策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前移民局局长 Doris Meissner 指出,官方论述方式可能让外界误解申请者“不够资格”或“动机可疑”,从而产生不必要的质疑。
-
人力招募:白宫副幕僚长 Stephen Miller 称政府正在招募所谓“Homeland Defenders”来执行绿卡、工签与入籍面试的审批工作。
这对申请人意味着什么?
-
准备更充分的材料
- 除了常规文件(居住、报税、无犯罪等),提前准备社区参与与贡献的证据:志愿服务记录、教会/学校/社区组织推荐信、雇主或同事证明等。
-
系统复习公民测验
- 针对 128 题题库 做系统练习,熟悉美国历史、宪政与公民职责;模拟“最多 20 题、需 12 题正确”的面试情景。
-
英语能力不可掉以轻心
- 口语、听力与读写能力都可能在面试中被考察,务必进行针对性训练。
-
理解“良好品行”的实质
- 不仅仅是“没有坏事”,还要能举证“做过好事”:长期纳税、稳定就业、守法记录、家庭责任、公益服务、职业操守等。
-
面对可能的“邻里调查”
- 事先告知推荐人可能接到核实联系;确保信息一致、真实可靠。
实用备考清单(自查用)
-
已通读并练习 128 题 题库
-
模拟面试达到 20 题中 ≥12 题正确
-
准备至少 3 封 不同来源的推荐/证明信(雇主、同事、社区)
-
梳理个人公益与社会贡献清单(时间、角色、影响)
-
核对纳税、居住与连续居留时间等硬性资格
-
英语口语与写作进行针对性训练(可请同事或导师模拟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