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帖贡献一下山东省内+7的DP。
本人九月末坐AA127回到了阔别三年的祖国的怀抱,在复旦大学旁边一家宾馆隔离(多年前在复旦开会时住过同一家宾馆,缘分啊!)。刚开始隔离就有山东省驻沪专员联系,让我上报返乡行程。本来山东省的政策说是要求必须坐飞机的(不知道哪个领导拍脑袋出来的主意),但实际上没有强制。 在我说明自己行李太多(checked luggage 70lbs x2 + carry-on x3)、坐飞机实在不方便之后,便默认了集中隔离结束之后可以乘坐高铁去山东。
我在省城济南和老家县城都有住处,但这次回国主要想多见见爷爷奶奶,所以目的地选择了老家(事实证明是个重大错误!!)。老家郓城目前没有高铁直达,只能坐到曲阜。然后因为这条线大部分终点站是北京,全被自动拒载。。我挑了半天,尴尬地选了仅有的一班终点是天津的才出票成功了。。 最后在虹桥火车站取票的时候被告知必须走人工窗口,还好过程很顺利。
关于接站事宜,我打了不少电话,但一直到最后才明白具体是什么安排。一般情况下,哪怕你不主动联系,最终都有人联系你。这个政务流程是驻口岸城市专员整理信息 - 隔离结束前一天确定行程推送到本省 - 省指挥部发到本市 - 市发到区或县 - 区或县公安局及卫健局的工作人员联系个人。不过保险起见,也为了了解最新政策,本人最好联系目的地社区报备一下。我分别与济南市、菏泽市及郓城县的卫健局和社区联系人员沟通。目前来看,全省虽然号称14+7+7,实际施行的是48小时集中观测然后居家隔离。 在具体布置方面,回国人员较多的济南、青岛等省内大城市的相关人员明显是非常熟练的(连街道办的人都很熟悉政策);在落后地区如菏泽就往往一问三不知了。菏泽市的人还知道给我念念稿子,郓城县的索性就给了好几个人的个人手机号码,让我挨个打过去问。经过县卫健局、公安局的小领导中转,我最终联系到据说负责派车的同志,在临行前短信确认:
茫茫夜色下到了圣城曲阜,听到鲁西南口音还是很亲切。只是车站设置有问题,唯一的直梯是供给进站人员的。行李太多的话,就只能先违规从这个直梯下,再让工作人员领到进站口出去。我因此差点错过了曲阜方面负责拦截登记的人,还好被发现之后让我和接车师傅过去完成了责任转移手续。然后我就看到了濛濛细雨中等着接我的救护车。。。:
不得不说,这辈子第一次坐救护车,心情还有点小激动:
坐上车之后才知道要被拉去的集中观测点不在县里,而是一个乡镇的卫生站。俺顿时起了不好的预感,估计条件应该会比想象的还要差。同时隐隐后悔为啥没选济南作为目的地,至少是安排在市里的。
下了高速,连路灯都没有。等到了这个叫唐庙的地方,被深深震撼到了:
越过铁门,无尽的黑暗仿佛要吞噬灵魂。。之前期待的简易宾馆啊什么的都抛之脑后了,只求接下来的住处可以保障基本生活条件。。进入地图上没有标识的院子,一位穿着全身防护服的哥们坐在小木桌后,与司机师傅完成了交接手续。把行李拖下救护车的过程中,我一个没看住,就见这个小哥拿着消毒液对着我随手搭在行李箱上的皮衣一顿喷。。一千多美刀的皮衣啊,就此沾上了84味儿。。 我的皮衣。。。84味儿。。 。
接着,他拿出来一套床褥让我抱着,指着旁边的楼说出房间号,让我自行入住。而我在一分钟后就明白了他这样做的意思。先放这个楼的照片,“唐庙镇综合性文化和旅游服务中心”。。。
进去之后马上发现,这其实是个医院inpatient病房的布局。走廊白刷刷的,只有医疗废品桶的黄色格外醒目。
走到房间处,发现是透视的门,从外面可以清晰观察里面的人。我还没开门,就被这个门把手来了个下马威:
战战兢兢打开门,里面果然是病床,而且脏兮兮油哄哄的。除了俩床、一个铁皮床头柜、一个饮水机,没有桌椅等配套家具,也没有无线网络。可以说,缺乏最基本的工作条件:
地板上、床头柜上,到处是污渍、鞋印、毛发、食物残渣等。 我一下明白了为什么要自己抱被褥进来:工作人员应该是从来不进屋的,无人打扫!
高能来了!打开卫生间门,我勒个大去:
除了黄金马桶, 以及马桶盖上满满的水滴状尿痕 ,比较震撼我的还有这个覆盖了一层污垢的水池,还有黄色的自来水。。。
打开水池旁的热水壶,差点没给整吐了:
毫无意外,这地儿没有洗浴设施,也不提供卫生纸,甚至水管里连生活热水都没有。饮水机倒是能提供饮用热水,但并没有一次性水杯。难道自己不随身带个杯子的话就只能学习孙悟空吃面条?还好我机智地从上海的隔离宾馆顺过来一瓶纯净水,并且还顺了双一次性拖鞋,不然就尴尬了。
这瓶纯净水起了大用,除了充当杯子,还承担了洗澡花洒的功能。长途跋涉之后不洗澡睡不着,就用它来回勾兑了二十多次温水,洗了个终身难忘的澡。不然总不能用这个盆吧:
夜已深,人未眠。为啥子未眠?请看这亮瞎眼的走廊光污染:
被子又硬又小,翻一下身就四处漏风。睡睡醒醒到了天亮,六七点钟就来人抽血、测核酸。他们用来捅鼻孔的棉签比较粗大,只能捅到鼻腔中间偏上。我怀疑没有使用专业的新冠采集工具,如果真有携带病毒的人,可能出现漏采。如果行使了政策赋予的权力,关键的义务却没有认真履行的话,似乎有形式主义之嫌。
天色大亮,我等到了饭食。主食是馒头,早餐有咸菜鸡蛋和汤。沙东尤其鲁西南的馒头跟中国其他地方的同名食物不是一个概念,劲道得很。如果不是本地人,恐怕把握不住,会被噎到。正餐的画风是这样的,第一天的炒豆芽与第二天的炖冬瓜(里面有一丢丢肥猪肉星儿但不好找,可以认为是抹了猪油的素菜):
第一顿吃完,跑了三趟厕所。但不能上来就指责他们食品卫生,因为也有可能是我水土不服。 后来习惯了点,拉肚子频率就降低到餐后只拉一次。。同一天午晚饭供应的是同样的菜,可能每天只出一锅吧,我猜。总之这个供餐的成本显然是非常低的,每个人几块钱最多了。
由于没有桌椅、网络,插孔供电也有点不稳定、伴随电流滋啦声,我只好暂停了工作。百无聊赖,买了点流量,躺在硬板床上用手机刷淘宝、看网文。困了就眯着,腚疼了就站起来转圈儿,浑浑噩噩四十几个小时。唯一以一种奇怪的方式印在记忆里的,是吸溜着冬瓜的时候、在朋友圈刷到母校贡献了本届超过三分之一的诺奖获得者(alumni+faculty)。或许因为这个与有荣焉的消息带来的割裂感,如今看到诺奖新闻,俺的喉咙里就不由自主地冒出来那份冬瓜的苦味。。
第二次核酸结果通常会在受观测人员入住第三天的下午五点多发出,阴性的话就可以让家人接走了。 据说在这个阶段是禁止乘坐公共交通的,好奇有关部门有没有设想行李很多而家人不方便接的情况、以及出现了这种情况如何以人道的方式解决问题。俺爹准时到了外面等我,工作人员突然说结果要晚出两个小时,于是挨到近八点才获准离开。当天要走的人是没有晚饭供应的,所以我饿着肚子,也再没有吃到诺奖冬瓜。
总结两天所见所感,这个观测点在很多方面都击穿底线,可以说是基层瞎XX搞的样板。 所以郑重建议各位如果在国内大城市有家有住处的,一定选择在大城市接受+7观测。要不就做坏的打算,对以上“体面人的洗礼”有个心理准备。
卫生条件自不必多说,工作人员之所以让入住的人自行拿被褥、离开的时候再自行拿出来,就是因为大概没有专职工人去做这类事情。兼职清扫的边界又必然是模糊的,这导致了没人对房间进行常规性的打扫和清理。而房内也没有扫帚拖把马桶刷子等清洁工具可以让人自己弄,状况可想而知。个人而言,最难受的是不能充分洗浴,总觉得身上和头发脏脏的。 这里距离每个口岸城市都很远,所以每个人都是长途跑来的、需要洗浴。 设想如果夏季入住的话,就近乎虐待了。再考虑到这个地点维护成本(无租金)、环卫成本(近乎零)、配餐成本(极低)、检测成本等,我有理由怀疑他们把观测费用压到非常小的数字。如果总体的防疫预算是省里统一批下来的,那这里面可操作空间就大了。
与较低的生活保障水准相伴生的,是粗糙的行政作风。没有正式的文书流程,所有新来的人都被要求扫码加入一个微信群。群里的画风是这样的:
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讨论没有国内手机卡无法上网怎么办、有国内卡但没有开通上网数据流量怎么办、穷人没有智能机怎么办、老人不会用智能机怎么办、出于各种原因拒绝使用微信服务怎么办、涉及人身自由的工作流程应不应该在商业聊天软件上进行等等问题。对边缘人群的辅助意识不足、行政信息是否安全存档可查以及专业意识不足这些,应该说是发达国家以外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需要慢慢改进。这里最主要的问题在于要求加群成员公开发布包括自己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的隐私信息:
这些信息暴露在所有同期入住的人眼中,而且因为微信群没有成员结束入住就自动清退的功能,理论上没人注意的话可以待在群里一直收集信息,从而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我当时就以此为理由拒绝,并联系负责人单独提供了表单。但对于其他没有意识到风险的新人,工作人员延续了这种不恰当的懒政做法。一位从韩国归来的女生因为凌晨入住、没有及时在群里发出,就被威胁多加观测一天。这显然是没有道理的:
以上这些问题,我都第一时间反馈到了菏泽市的市政热线,让他们转给有关部门。
新冠疫情结束遥遥无期,回国之路始终艰难。在几乎半永久化的隔离政策下,希望每位归乡的游子都能被温柔以待。
— 我是分割线 —
临别时,又想着人多力量大么,发了一大段不成熟的檄文在群里给同期入住的小伙伴看。当时比较生气,语气也激烈了些。内容有些重复,应坛友的建议撤出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