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Ex 虽然对 SUB有 “lifetime” 的限制,但也存在 升降机 来不通过开卡获取价值。 类似地,在超过5/24的情况下,利用 Chase 升降机 薅羊毛 听起来也很有吸引力;但是该如何操作chase升降机呢?
以下是我的浅薄理解:
- CSP ← → CSR
- 2020/01/01 开 CSP, 一年内无法升降级
- 2021/01/01 之后 升级 CSP → CSR ,支付 $550 ,获得 $300 报销 (2nd account anniversary year)
- 2022/01/01 之后 获得 $300 报销 (3rd account anniversary year),在年费 post 30天内 降级
- 净收益:$300 + $300 - $550 = $50,以及一年的其他权益(如PPS,转点,1.5 pyb)
- Boundless ← → Ritz
- 2020/06/01 开 Boundless , 一年内无法升降级,第二年无法通过升级获得50kFN
- 2022/06/01 之前 x 天 升级 Boundless → Ritz,支付 $ ( 450 - 95 ) * ( x / 365) ,获得 $300 报销 (calendar year 2022)
- 2022/06/01 之后 支付 $450 获得 50k FN * 1
- 2023/01/01 之后 获得 $300 报销 (calendar year 2023)
- 2023/06/01 在年费 post 30天内 降级
- 净收益:$300 + $300 - $450 = $150 (- prorated 年费),以及 50k FN * 1 和 一年的PPS
这么看来chase升降机的账面价值远不如AmEx,具体还是要看个人对于其他权益的估值?还是我的理解并不准确?还请各位坛友多多指教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