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共纳入33816名非重症奥密克戎感染者,所有感染者均无基础疾病、或者虽然有基础疾病但处于稳定期。研究数据显示,在轻症患者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咳嗽咳痰、乏力以及发热,症状持续的中位时间为7天;平均核酸转阴为6天,其中高龄、合并症、存在初始症状会延长核酸转阴时间,而接种过两剂及以上的疫苗会缩短核酸转阴时间。
研究者根据《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的通知》在入院初始将患者分为有重型/危重型高危因素组(9260名)以及非高危因素组(24556名)。其中高危组定义为:①年龄大于60岁;②有心脑血管疾病(含高血压)、肺部慢性疾病、糖尿病、慢性肝病、肾脏疾病、肿瘤等基础疾病者;③免疫功能缺陷(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免疫功能减退状态)。
**本研究中有22人进展为重症,总体重症率为0.065%(22/33816),高危组重症率为0.238%(22/9260),非高危组重症率为0%(0/24556)。**相比于未进展为重症感染的患者,进展到重症的感染者平均年龄偏大(75.8岁vs 60.0岁,P<0.001)、未接种疫苗比例(54.5% vs 24.2%,P=0.02)更高。
关注脆弱人群-具有高危因素的非重症感染者仍有可能进展到重症
本次研究中,在无不稳定基础疾病的非重症感染者中,总体的重症发生率是0.065%(22/33816)。本研究中的低重症进展率与研究纳入的人群有关。研究纳入的都是初始表现为非重症的患者,他们均无不稳定基础疾病,且合并其他脏器症状的数量很少超过两种。因此,该研究的重症率仅能代表相对健康或一般情况较好的奥密克戎感染者。
该项研究首次全面描述了无不稳定基础疾病的非重症奥密克戎感染者的临床特征,这部分人群的总体重症率较低。由于这部分人群占了总感染人群的95%以上,通过给予这部分人群一定程度的基础医疗支持,降低该人群中的总体医疗资源支出,则有望避免流行高峰时期的医疗资源挤兑但是若具有高危因素,部分非重症患者仍可进展为重症,重症化主要集中在高龄、未接种疫苗以及罹患基础疾病种类较多的患者中。**这意味着,即使是在非重症感染者中,仍存在易被奥密克戎攻击的脆弱人群。我们仍需对脆弱人群实施精准性防控,以降低脆弱人群的病死率,将奥密克戎的伤害降到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