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世界上为什么有seller会选择要rebate而不是直接减少commission吗?
你的答案是因为他们不看合同被忽悠了对吧
sure,大多数seller签代理合同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或者并不care,因为反正怎么都是这个比例,无非是给谁的区别。
试想一下全加州有几个seller会认真阅读代理合同的
那就行了
断断续续准备了好久 如果全职准备应该快一点
用的ceshop, 难度中等,感觉不难但裸考应该过不了 可以参考驾照考试,不过一些专有名词和法律术语多一些
反正我考的时候一道原题也记不住
我觉得有个考试的handbook里面提到的考试大纲挺重要的
ceshop打折的时候花了160+
如果是湾区的话,可能性为零。你得这么想,多一个房子,多一个小孩上学,学区就多一份钱。所以没有学区愿意无缘无故的把地盘划出去的。学区合并的概率也接近于零。本来两套领导班子,现在变一套了,搁谁谁不愿意。
学区内部重新分配学校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高中的可能性小一些:过去二十年里两个例子。一个是2002年Fremont学区把weibel的高中从MSJ划成了Irvington。当时受影响的华人家长各种哭爹喊娘,还和学区打官司。但现在来看,这未必不是好事儿。一个是2016年吧,Cupertino学区的lynbrook高中因为预计片区内没学生了,想重划片区。不过当地居民很抗拒,然后就不了了之了。
小学重画挺经常的。动不动就是片区内没人了要关学校,或者人太多了要overflow。
course only, 税前这个价格应该就是了
如果考挂了不用重新学90小时,可以只重考吧?
这次你赢了!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自住房完全看自己喜好了。如果还想加入投资属性,那就看你偏好了,有些房子现金流好一点,但升值不太好;有些房子现金流不行,但是升值挺不错的。看你自己选择吧。湾区大部分房子属于后者。
有些房子是这样的。这种现象和permit有关,如果打导重建,申请permit要好久,有些要一两年。有些人做了相当大的翻新,但是特意留了一面墙,几根柱子,以此避免申请重建permit,这样permit时间可以大大缩短。
翻新在不同人眼里定义不一样,具体要看permit
主要是property tax,因为prop 13你不碰房子或者碰了但是不告诉city就不加太多税,rebuild后整个房子部分都要重新估值,property tax会涨很多。只剩一根柱子不改floor plan的话还算remodel,可以不涨那么多。
假如这种remodel和rebuild用一样的方法算tax的话这么做的就少多了。
说的很对
一堆remodel加起来等于rebuild
我只是好几个remodel project 同时进行,可不是rebuild啊
请问自住房,然后deed上面有三个人的名字,父母和小孩,卖房的时候怎么报税?50万(夫妻)的名税额,小孩还有25万的名额吗?
还有之前父母refinance的时候收入不够,帮忙一起贷款,名字被加到deed里了,在贷款还完前能把小孩名字去掉吗?deed里去掉名字的流程是啥,大概多少费用?
我也来问一下,现在有很多一块地上拆掉旧房盖两个分开的新房。这种新房的门牌号往往是1234A和1234B,然后看county记录的话往往还是两房子共享同一块地。想问一下在产权/升值方面这种房子会有大的缺点吗?感觉这种房子也挺好卖的,房价往往也没有便宜。所以基本上可以认为两房子共享同一块地不是一个缺点?
这叫pud,介于condo和sfh之间。
可能有hoa,但是hoa管的比较少,一般只管公共区域。因为土地是你的,最多只需要征求邻居意见。
condo产权的th就不一样,地权是全小区共有,所以不只是邻居,小区里所有人都有权利管你。
pdu在zoning上还是属于residential,而不是condo,贷款也可以按sfh贷款。各种规定上来说和sfh差别不大。
listing的时候也是按sfh list。所以各种估值也是按sfh估价。当然,来看过房的人都知道是th,所以实际上也占不了太多便宜。
到底是pud还是condo,还是要看注册的zone是什么。
感谢!感觉上像是PUD。本地好区的地已经被占满了,所有还能负担的新房都是拆一座老房子,然后在同一个地块一拆二修两个独立的新房子这么建出来的。还有各种奇葩的建法,比如保留老房子,在老房子后院的地块上建一座新房,或者地方不够两新房挨的特别近搞得其中一个没有采光的。
所以PUD只是一种建房子的形式(两个房子share同一个Lot,地址标1A和1B这种),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对吧?你说的Zone在哪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