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是一年多前(22年底)的行程,當時第一次開里程票就上了難度
很多細節都是慢慢研究出來的,最後能順利飛完實屬萬幸
壇裡關於BR的分享較少,其實BR里程流通性強(在交易社團穩定1.6cpp),自家availability不錯
在如今跨洋biz越來越難找票的背景下,能出2+ biz的BR里程實屬清流了(反觀ANA)
缺點是BR FFP換票坑點挺多,terms也寫的不是非常明確,建議可以先看這篇壇友的基本介紹
https://www.uscardforum.com/t/topic/238010
以下流水帳
行程
22年11月中YVR-TPE-NRT, 11月底KIX-TPE, 23年1月初 TPE-SFO
商務來回150k BR里程,回程中停台北(btw以前所有台灣航司來回里程票都可stopover兩次,陸續暖心升級後只能stopover一次了)
開票
BR自家網站渣IT不是很好查票,打台北辦公室電話比較方便
帳戶里程要夠,無論是轉讓或自有的,客服才會幫忙查位
當時9月中才在找票,想當然全部沒票了,除了KIX-TPE有位,其他全部waitlist
客服先訂了行程,因為有一段已confirm,48h(還是72h?)內必需開票
一天後想了下自己疫情間混了個BR silver,退/改票免fee,遂開了票,此時除了第三段其他都是waitlist
Waitlist
每一段(segment)可以選三班排waitlist,不確定status更高是否能排更多,全程未使用機票可以改行程(50 USD or silver以上免fee)
如果有排上會先收到email,再打給客服confirm交稅費,如果時間很趕BR可能直接會打來
第一段最開始排了同一天的兩班晚上SFO-TPE及LAX-TPE,後來其中一班改排YVR-TPE
第二段排了同一天的早晚班TPE-NRT, 早班TSA-HND(不過要換機場實在不是很方便)
第四段排了啥不重要 ,後述
出發
到第一段出發前每隔幾天就上EF看C艙餘位,一邊打去改waitlist到比較空的航班,一邊盤算排不上C要怎麼掛壁到日本
T-10d 收到email排上YVR-TPE,打去客服confirm(這邊其實就只是收稅費,里程在開票時就扣了)
接著直到 T-4d,TPE-NRT都還沒有放C… 於是T-2d打客服改到晚班的Y(自願降等)、同時排早班Y的waitlist,最後Repo到YVR的時候BR客服打來,早班排到Y了,至此前兩段在最後一刻搞定
一早降落TPE去transfer櫃檯問了一下早班C艙(在賣的還有1-2個位子),確認有在waitlist名單上後就去lounge睡覺。在gate被換到C,新的78X確實不錯,台日線餐食上不輸日本兩家,對身高高的人來說也挺好睡
Go-show at TPE
直到前一週才意識到第四段回美大旺季SFO根本不可能clear
當時BR還會放臨期C給自家里程換,不過到12/27左右之後就完全沒有了
考古了一下覺得go-show可以嘗試,備案是80k換隔天單程UA經濟
BR18
BR每天飛三班SFO,早(BR 8)/晚(BR 18)/深夜(BR28)各一班,挑了天平日晚上在BR18報到時,去check-in櫃檯表明要go-show,地勤小姊姊一臉為難說今天全滿先留電話,晚點有人no-show再打來
兩個小時都沒等到,回去櫃檯問結果check-in完了。當時想了下決定再等一小時BR28開櫃
BR28
BR28的地勤查了下票發現還是waitlist,就先請我去隔壁票務櫃檯現場填表(猜測應該是卡客可以一起排員工票standy)。本來是起飛前一小時開始clear現場standby list,表明願意降等至Y後,票務請我起飛前兩小時回check-in counter確認。最後地勤小姊姊打了通電話給票務,順利拿下最後一個在賣的C艙
結語 TL;DR
年代久遠,里程票waitlist/現場go-show細節可能不是完全正確,或有改規定了,歡迎潭里BR高手指正。BR里程缺點是TYP/C1點數不太好上量(也希望不要上量,不然又要被票代玩壞了),轉讓限制也挺多。
不過BR里程票waitlist特殊性在於後段沒clear也不影響前面的行程,如果時間彈性,BR里程票還是值得一試。西岸-TPE-SIN的行程也只要75k,回頭來看若能go-show第一段應該最佳,還沒飛之前可以改行程,或許可以在TPE go-show北美其他航點?外站go-show現場沒票務就建議不要嘗試了。
最後分享TPE-NRT商務艙餐食,一次給一小瓶清酒真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