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你会纠正压轴和空穴来风两个词吗?
首先,我回复的是这个。
其次,按你的逻辑,我先去理解一篇英文,然后汉语复述,也可以叫“说英文”。
我接受“中文”在不需要严格区分的场合下作为“汉语”的同义词。你在试图证明即使严格区分两者的含义,“说中文”也可以等同为“说汉语”。问题在于实际上就不等同,所以一定会出现各种奇怪的推论。
那当你看到别人把“过边检”说成“过海关”的时候 你难受吗?
为什么这两者需要相等?更没有谈及“即使严格区分”这种假设。“文”既可以狭义指文字,也可以广义指使用对应语言的抽象内容;“语”既可以狭义指读音,也可以广义指读音对应的抽象内容。在你所说的“严格区分”的角度来看,前者的歧义更大,所以应该优先后者。你是提前假定了一个完美的 one-on-one 概念和词的 mapping 才会觉得不可理吧。
这是你的理论的推论,我觉得是荒谬的。
如果你觉得它不荒谬,那“说中文”也可以说出来英语。
ya, 所以西班牙语这个名字也不好
还有叫【镁】的呢
说得太对了,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lz这等于搬着个18xx的字典然后见人就叫哎呀你说的不对balabala
中文特指汉语言文字或汉语言文学。由于民间“语(言)文(字)”两个概念不分,因此中文便成为汉语言文字的民间通俗统称,包括书写体系和发音体系。王力《龙虫并雕斋琐语·西洋人的中国故事》:“依查理·蓝说,这故事是根据一个中文手抄本,由一个懂得中文的朋友讲给他听的。”
民间照片
在汉字文化圈和海外华人社区中,中文也被称为汉文、华文。现代汉语(普通话)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中文使用人数已达到十七亿以上。在中国,内地使用简体汉字,港澳台地区使用繁体汉字。海外华人地区多使用繁体汉字。
仅仅过没有强调出和入,表达不清楚看着难受!
现在都是“口罩”“赚米”“帽子叔叔”这些自宫词汇了
现代语义的变迁这个课题怎么找也能养两到三个phd
并没有啊。正如不能将课文的翻译视作为课文本身一样。“文”最开始指的是记录语言的纹样(虽然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文和语并非是一一对应的),然后引申出了抽象的表示“文章”乃至文章的内容的含义,因此并不会将文章翻译过之后的内容仍然视为同一个“文”。你这是揪住我所说的引申的抽象含义本身不够 general 然后用一个 most general 的含义来试图推广出一个谬论,倘若我说不允许翻译而是要直接的转录,你又要说是我强行补的设定,进而质疑什么是“直接”、什么是“转录”,但是引申义之所以叫“引申”不可避免就是要以演变的历程作为根据的,而这个历程可以就是你所说的“大家都这么用了”,只不过为什么大家这么用而不那么用是可以被探究的。
了解了。我觉得我们都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了,可以agree to disagree了。
Google is that you?
想拿难绷的话题拿成了?
不至于这样人身攻击吧
还有通商宽衣
, 萨格尔王
这些无法触碰的
那“讲英文”呢?
楼主水,真的水,水水水水水水水。
说正经的,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有听说读写主要使用途径,中文当然可以说,可以讲了。你如果要扣字眼的话,马路上没有马儿跑了,那就只能改叫车路?
叫“队友”确实是我的pet peeve,问就是没有理由,自己不会这样叫我伴侣
作为“(当地)华人说的语言”就好理解得多
我觉得“队友”、“P2”这种属于cliche,原本算是标新立异的表达,但是被用烂了,就令(一些对此比较敏感的)人厌烦了。你可以想想你是不是对其他的cliche也容易感到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