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portfolio啥时候建的,一直都是三倍杠杆吗?
你说的情况确实存在。我记得阿富汗撤军当天,我的LMT还远没到期的leap call单日暴跌20% 
军火商里面我认为洛马和通用是比较好的,即使发生苏联解体后的美国军工行业出清并购潮,这俩应该也是能够活下来的幸存者。洛马以净资产来看其实不算重资产,负债比相当高,所以说像中国开发商。至于长周期,武器项目里面战斗机和核潜艇订单是最稳定的,一个爆款服役时间超长,比如F35和即将下水的哥伦比亚级,反而能对友商形成压制。我以前专业是跟这方面相关的,每年这几大军火商都来校招介绍它们自己,认识的美国同学毕业都去这几家,所以也算是有点了解。
看不上雷神吗?
买也买在高点啊,并没有赚多少,可能还小亏 
2021年陆续买入的,一月通用,二月洛马和微软,三月微软和INFO,六月INFO行权,九月苹果和万事达和洛马。主要注资在三月六月九月。Leap call开仓5倍杠杆,股价涨了变成现在的3倍。
雷神合并前是不错的,我硕士组里的师兄也去了雷神。但跟联合技术合并成雷神技术就有很多民用业务了,例如普惠也做民航发动机。这种跟波音一样的军民复合体业务太复杂,虽然通用也有湾流但占比较小。
难怪之前有看过一些讨论说美国的军工股属于高杠杆标的,他们很多可以靠政府军售合同预付款以及克扣上游承包商货款获取来的超额现金流产生更多利润。
想问问楼主mastercard的投资逻辑。我的印象visa一直是支付行业的龙头,是因为mastercard能收更多ftf么,所以受益于疫情减缓?
另外Venmo qr code支付明年会被更多商家接受,楼主对PayPal有什么看法么?
有现成模板,每个月花10秒钟的事情。bili 股东天天推销可以,我顺手水一下不行嘛?
而且别人到底用不用我真无所谓啊
V虽然是行业龙头但并不是苹果vs其它这样的龙头,支付行业其实是VMAXP三足鼎立,纯粹支付行业也是双寡头格局。比较ROIC你就会发现MA更加轻资产。而且消费者对具体什么牌子的卡真的无感,主要就是各家和银行的to B关系。强如苹果也选择跟MA合作发卡,个人感觉MA更擅长革新。另外,按比例雁过拔毛的支付行业大概率会转嫁通胀的影响。
我追求的境界是买完之后连成本价都忘记,更别说去算这个成本带来多少回报率了。。。
其实算算回报率还是有意义的 不然都不知道自己跑输了VOO多少 
弱弱地问一下仓位占比如何计算,是基于cost basis还是基于market value?
比如100块钱,60块买了1股A,40块买了1股B,那么:
1、无论以后股价如何变化,A和B的仓位占比一直都按分别60%、40%计算
2、假设以后A涨到90块而B跌到10块,那么此时A和B的仓位各自为90%、10%
以上取哪种算法比较合理?
当然是2,永远是动态的
但是这样会有一个问题,比如假设A不断暴涨(比如TSLA)或者B不断暴跌(比如某个B开头的股票
),那么如果按照控制仓位的原则,岂不是要不停地抛售A或者接(chao)盘(di)B来保持仓位平衡?
迷途知返才有意义 
我也在思考要不要发一下自己的。
我没有这个原则……
这个怎么处理就有点主观了,规则自己定。对我来说由于涨跌导致的 15% 以内的仓位变动不做平衡。
MC整体还是比V差一大截,但是V远远没有到碾压的地步。不过MC各方面的动作比V大很多,估计行业老二都有大力出奇迹的信仰(比如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