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前不是140,是340个,中方160,美方180个航权
但是疫情下绝对没有这么多机组的。
疫情下如果没有熔断,我觉得除了暑运5-6月以外,中美线17个航班基本上供大于求。
供不应求的是欧洲的转机航吧,和部分有直飞的极难购买的航班。
疫情前不是140,是340个,中方160,美方180个航权
但是疫情下绝对没有这么多机组的。
疫情下如果没有熔断,我觉得除了暑运5-6月以外,中美线17个航班基本上供大于求。
供不应求的是欧洲的转机航吧,和部分有直飞的极难购买的航班。
我觉得只要单程经济舱还是3k以上就谈不上供大于求。因为机票检测隔离费用太高舍不得回去的还是挺多的。
那没办法了,现在飞一趟中国航司的成本太高,中国航司有机组隔离21-28天的成本,在境外闭环的成本
外国航司有三套机组的成本,还有首尔二次起降等等费用,因此不可能降到以前的价格。
东航上海/西安-莫斯科,南航武汉/广州/深圳/乌鲁木齐-莫斯科,乌拉尔航叶卡捷琳堡-西安和西伯利亚航新西伯利亚-北京(太原或者呼和浩特入境)什么时候能复航?
还有南航广州/武汉/北京/乌鲁木齐-伊斯坦布尔,川航成都-伊斯坦布尔,国航迪拜-北京(西安)/重庆,东航迪拜-上海/昆明/青岛/西安,南航迪拜-广州/深圳/武汉/乌鲁木齐,川航迪拜-成都/银川,卡航多哈-广州。
美航停飞启示录美国航空2010年5月正式开通北京-芝加哥航线,和美国联合航空(下称“美联航”)以及海南航空(下称海航)同台竞争。彼时,金融危机刚结束,全球经济逐渐复苏,但即便如此,在过去8年时间中,美航也没有从这条航线中赚到一分钱,“尽管我们团队付出了努力,但自2010年以来,这条航线连年严重亏损。”
疫情前太便宜的时候航司也不行的 往返3000像HU那种都是拿地方补贴才飞的
中美贸易战开始,由于地方政府财政逐渐收紧、美国签证拒签率急剧攀升,HU二线的网络就逐渐收缩了,包括XIY-SYD/MEL,飞了不到一年的PEK/SZX-DUB和PEK-EDI乃至PEK-OSL,老牌PVG-BRU/TLV和PEK-YYC(改季节性),另外还有被截胡的CAN-TLV等。
所以我说了要看比例,现在也不知道到底是回去的少了还是政策真的把人吓唬住了
有没有朋友讲一下,6-7月的票价会降吗?我是6月毕业回国,UA857票价6k,现在还在犹豫。
我觉得目前要是冬奥结束没有政策的话,应该是越来越贵了,6月回国旺季的
现在有消息马上要恢复换护照了,冬奥结束应该会有一波利好吧。已经熔断的大家都不会松口,但是是不是会有开多航班,就求求了。。。
第一个回复就讲过了
希望吧,虽然我也偏向不看好
最近票代炒价格炒太凶了,五六月都加价卖,希望他们是在抢最后一波。
是不是,现在检测盒子发到家里了,所以没人报数据了?
有一定correlation但是也有可能疫情本身真的在好转。
上面这个链接是污水中的病毒含量(受个人去不去测试被bias的可能性不大),收集到的数据显示的是目前已经过了peak。顶峰时4520copies/ml,现在已经下降到了530 copies/ml,下降接近8倍。
同时还列出了Clinical cases daily average(PCR或者rapid测试)数据作为对比,能看出形状基本一致但是有一定的滞后性。个人观点,自测对于病数下降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疫情本身也确实在好转,跟南非当时的情况相似,来的快,走的也快。
国内批准辉瑞的药了,也算个好消息吧。
实际死亡还没有下来
你图里是pending的数据
看住院率能好点
但其实 covid test保险都报的 只有回国的covid test不可以用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