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终于有空了,简单记录一下最近小额法庭的经验,以飨论坛诸位同好。
前情提要,请看这个帖子
要点概括:
BOA强制杀全家,checking余额由mail check退回,但是信用卡点数全部没收(大约$2000+)
诉求就是挽回损失,希望拿回rewards points等值
File BBB无效,然后开了一个CFPB的case,因为同时提交小额法庭诉讼了,CFPB的case自动被撤销了 。
之所以敢上庭也是参考了之前论坛前辈大佬的经验(被关账户后 小额法庭起诉Citibank成功拿到$2,500和解金的经验介绍 - 美国信用卡指南),唯一的指望就是提前和解。条款上毕竟写的是BOA予求予取,霸王条款。
庭前准备:
等了3个月吧,BOA有个专门的security email发给我提供了一个专人负责跟进case。打了一星期20多次电话终于接通了一次,给她介绍了下诉求和背景,然后她说会去调查。又过了一个多月吧,差不多开庭前一周收到了邮件回复,大概意思就是说经过调查你的诉求不成立,想要求立即去法庭撤销案件,并把撤销的确认信拿回来一份儿上传给BOA。(请自行带入“难办那就别办了.gif”)
出庭:
流程也简单的很,就是等的时间长了一点。小额法庭其实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肃穆,相当多的人,而且大部分都是当地老头老太太,少有西装革履的律师。常见的就是因为业主和租客收房租扯皮,或者是信用卡公司收不上来账,还有一些交通事故。也不知道他怎么排的顺序,最后轮到我的时候已经是三个多小时后了(得亏我还提前跟书记员说了我之后有会,希望早点安排),饿的前胸贴后背。喊到我的适合上去原告席就行,BOA蛮重视的,还派了一个人过来我们这山村小镇。法官态度蛮好,看出来我英语不行,说活都挺慢的而且解释比较详细。开始先对着法官当庭宣誓证词有效,然后BOA那头的律师把调查信(应该是跟我收到的一样的)重新给法官当庭念了一遍,逻辑很清晰,毕竟人家的霸王条款上规定的就是随时有权利关户,所有点数没收,然后法官就宣判败诉。临走之前我还特意跟上对方的律师,问了一下,BOA请他过来代理花了多少钱。结果人家是boa的员工,不是一个请来的attony。本身就是属于BOA的,估计是他们的法律部门吧。本来想着BOA请律师出庭也会破费一笔,心理平衡一点,现在又落空了。
总结
总而言之,这次上庭的经历以我完败告终。总计损失两千多刀加上半年左右的扯皮时间和精力开销。教训嘛?我也不知道……毕竟没透露关户原因,只有泛泛的“risk profile no longer aligns with our risk tolerance”…………只能说通过实践,对美国发司法制度有了更深的理解? (像极了小时候写作文强行升华憋字数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