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挂逼冬游记(2024)栃木,岐阜,長野,長崎,鹿児島

请了10天假,连着总统日,去日本过了个春节。历时16天,前往了栃木,岐阜,長野,長崎,鹿児島六个县。

这次比较挂逼,吃的最好的一顿是又去了『焼き鳥 おみ乃』请南千住的哥们吃饭,本质属于支付12月房费,所以不算 :troll:


旅游的起因是一年前,我为了提前备战今天的雪初音15周年,提前355天锁了一张ANA A380的F。结果虽然是15周年,雪初音最后却不打算举办live,运营实在抽象 :yaoming:。既然没了live我也不想去札幌人挤人,不过A380也肯定要坐的,于是便有了这样一场旅行。“我就是为了这醋 才包的这顿饺子” :troll:

前菜 :yaoming:


目录

  1. 日光
  2. 高山
  3. 木曾路
  4. 长野
  5. 长崎
  6. 鹿儿岛
  7. SL人吉
  8. 小仓与JR

后记:
不经意间好像也看了好一段日本的历史,日光二社一寺有平安时代和江户时代,飛騨与信濃有战国时代与江户时代,西洋文化输入长崎是在江户时代闭关锁国,萨英战争与明治维新进入了帝国时代,旧日本帝国海军,再到战后的动漫文化。看似好一大片,但终究是走马观花罢了。

玩的很开心。春日再见。


随缘旅游选手,喜欢散步,拍照,找美食,过去游记请见

50 个赞

1. 日光を見ずして結構と言うな

东照宫阳明门——日光

正文 最初计划要去日光的时候,我一直在琢磨日光什么时候最容易下雪。日本的冬季难免会有一些光秃秃,得有那么几分雪景才能好看。不过说是琢磨,归根结底还是碰运气。说是碰运气,还是要比京都容易许多。

清早从浅草出发的时候,街上慢慢地飘起了雪花,看上去是极好的征兆。我的运气很好,途径下今的时候,已经是鹅毛大雪。等到了日光的时候,发现这场雪来的太大了一些,到了日光成了暴风雪,不过好在这边的交通没有丝毫影响。

东京也没躲开这场雪,午后,因为暴雪,东京的公共交通系统超大规模停运,持续了一天。

还好我跑得快。

1.1 奥日光地区(华严瀑布以及中禅寺湖)

去奥日光地区的华严瀑布和中禅寺湖要从日光站坐巴士,单程约50分钟,翻山越岭,路上来来回回经过十余个发卡弯。秋季此处是落叶美景之地,不过这个暴风雪的日子里,只有灰蒙蒙的一片,望不到山崖望不到天际,就连刚刚走过的弯道马上就消失了。窗外的枯树枝桠没什么好看,伏在窗上玩手机没过多久就会晕,车载电视一直在播放日光丽思卡尔顿的宣传片,至少放了15分钟还没重复。越看越给我看心动了。

车站早已是雪白一篇,脚踩下去松松软软陷下去好一大片。漫天的飞雪向我扑来了,仿佛要把我埋了。巴士倒是要载客继续开回日光了,我看着鹅毛大雪有一些恍惚,原先的计划感觉是玩蛋咯。

华严瀑布的沿路的大号醒目告示牌让我意识到这个暴风雪已经可以算警报级别了,我不禁开始思考来这的意义了。车站到瀑布步行约10分钟不到,如今却格外漫长。

华严瀑布边上有一个卖烤团子的小店,虽说是露天休息区,棚子里却有好几个暖炉,就买了一串团子,在火炉边烤火。

华严瀑布颇有名气,是日光地区自然景观的代表之一,也是日本三大名瀑之一。游客可以坐电梯前往地下,从底部观看瀑布。冬季水流本就不大,这一日更是直接冻结起来,又因为天公实在是不作美,瀑布更是看不见了…念想起一来一回花去的两个小时,整理游记的时候我花了好一会儿时间尝试抢救所有的瀑布照片,效果依旧一般。

暴雪中的华严瀑布

暴雪中的华严瀑布

从华严瀑布返回车站再约5分钟步行,便是中禅寺湖。这里是日本海拔最高的天然湖泊,自明治时代开始,一直是各国外交官的避暑胜地…(省略无数)不过所有的赞美词都是献给夏天的,冬季暴风雪还是自求多福吧。因为积雪封了路,我没法走到湖边,别说什么清澈见底,波光粼粼。想原地眺望,100米开外湖岸边的木桥港口都看不见身影,更别说什么群山环绕。只有路口的这个大鸟居还能望见几分气派。

中禅寺湖口鸟居

1.2 世界文化遗产区(二社一寺)

神桥

雪似乎在第二天早晨之前就停了,树上,屋檐上满是无处安放的积雪,风一吹来,梭梭向地面散落而下,仿佛这天还在一阵一阵地飘雪。道路上的雪早已用盐化开,或是扫到两边,但是神桥上依旧看着是小腿高度的雪,不得通行,远远拍下一张留念。

神桥边上是日光国立公园的入口,步行道上的雪还没有人去扫开,将一切埋的严严实实,也不知道是平路还是台阶,看着蓬松厚实的积雪找不出一条能走的路来。杉树林立,本应熙熙攘攘的地方一片宁静。好在路上还是留下了零星的脚印,两边排水沟积雪也化去不少,一路到还是顺利。

再向上便是这里世界闻名的文化遗产,轮王寺,东照宫,二荒山神社。

“哦…两社一寺啊…”。前一晚在酒店和前台聊天的时候,他们是这样简称的。

1.2.1 轮王寺

轮王寺的门口有一尊勝道上人像,勝道上人将佛教带到了日光,轮王寺和二荒山神社最初都是由勝道上人在766年建造。

轮王寺可以看作三个部分,一是寺庙本体,本堂三仏堂,大護摩堂,二是宝物殿以及其后的逍遥园园林,三是数百米开外的大猷院。

轮王寺有一个宝物殿,展示品基本都是国宝级,不能拍照,有印象的有几个1000多年的木制佛像,木头已经干裂,关节,手臂这样脆弱的地方用纲绳支撑起来。也有一些经文书法真迹,草书有狂草的神韵,楷体的运笔能看出颜真卿与柳公权之风,至于欧体我并不熟悉。这边还有几代德川家主的画像以及他们自己书画真迹。门口有两个特别大的风神像和雷神像,不怒自威。其余的大概是回想不起来了。

宝物殿之后是一个庭院,逍遥园。拜访的时候,园林里的老爷爷还在忙着给小路除雪。大雪把整片园子埋得杂乱无章,并不是特别好看。

三仏堂

三仏堂最初建造于平安时代,而现在的三仏堂,于1645年由徳川家光公再建。面前这棵光秃秃的树…是一株500年的金刚樱…堂内无法拍照,从正门进去之后,沿着走廊绕建筑半圈,顺着折线的楼梯向下,便是内室,三尊7.5米高的佛像一字排开,千手観音,阿弥陀如来,馬頭観音。从底座处向上仰视,我一般最喜欢看千手上拿着的东西。不过我不信佛,也不知道能再干什么。

佛像边是一个限时公开的国宝——德川家康公坐像,德川家康公端坐在金闪闪的行宫中,在行宫四周角落上,馆方布置了柔和的展示灯,打光在家康公的脸上…就是手办模型展示嘛。

御手洗

大護摩堂

本堂后面是大護摩堂,正门出来绕个圈,经过一个御手洗,便可以看到这里正在施工,遍地摆满了雪糕筒和护栏,看着是挺迷惑的,也不知道哪里要绕行。拍照的时候也挺无语的,每一个角度里头都能清清楚楚看到这突兀的警示黄。最后是在外头的参道边对着后面拍了一张。

内陣正好在举行護摩祈願,最后面已经有几个游客在围观了。神台前仅有的一位祈愿者一身西装正襟危坐,僧侣跪坐在众多牌位和佛像之前,面前点上一把火,念起好一连串天书般的经文。

除了7:30的護摩祈願是例行,其他时间,比如这场9:30的,只有在有人祈祷的情况下才会举行。运气还挺好的,赶上这么一场。祈願和运势的说法是,根据出生年,每个人都有一颗对应的本命星。每年因为星星周转,不同的本命星会有不同的运势。我记得我看过的所有寺庙和神社都是共用这一套理论的。

好奇多看了一眼,板子上说我今年是厄运,注意「暗剣殺」,通俗点就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给我看的有点魂不守舍。然后晚上的新干线真就没赶上,过了几天又把零钱包给弄丢了,倒是玄学。

也不能拍照,官网上抓了俩图。

護摩祈願 图源: https://www.rinnoji.or.jp/temple/gomadou/

内陣 图源:https://www.rinnoji.or.jp/temple/gomadou/

大猷院不在本堂这边,要往北边再多走几步,反倒是离二荒山神社更近。大猷院是徳川家光公的陵墓,里里外外到处是黑色与金色的组合,给人以沉稳,厚重而深邃的感觉。走过仁王門的金刚力士,穿过二天門登台阶而上,夜叉門之后便是本堂。只记得本堂眼花缭乱,其他细节完全没记住。

二天門——大猷院

御手洗——大猷院

夜叉門——大猷院

本堂之后,我并没有直接过去,而是先去了东照宫。轮王寺(本堂)——东照宫——轮王寺(大猷院)。参观顺序是顺路的,我也比较推荐,

1.2.2 东照宫

东照宫是供奉德川家康的,日光的东照宫是本社。东照宫外是五重塔和石鸟居。五重塔现在可以在底层绕一圈,看塔里头的承重柱。塔旁边人为搭了一个演出棚子,本来五重塔就不好拍,现在就更难了。这张是从石鸟居背后的高地上拍出来的,踩着不知深浅的积雪,虽然不会有危险,还挺刺激的。

表门之后是神库,就仓库,前头石柱子上的积雪让我有点在意。这一双灵动的小眼睛,像秘密结社幽灵,或者是像一只白色的小鸟。日光有一个著名的「見ざる・言わざる・聞かざる」三猿雕像,在这个对面。当时忘了有这么一回事,就错过了。

阳明门——东照宫

阳明门背面——东照宫

然后就是阳明门了,远看金碧辉煌,好是壮观。焦距拉到广角,能将两边的回廊一同拍入,令人心醉。近看的话…可以看很久。门柱门楣屋檐装饰着各种灵兽与花鸟的雕塑,精细,栩栩如生,回廊上则是巨大的花鸟雕刻,色彩艳丽。我也没那性子能把所有雕塑看个遍。阳明门起名来自于德川家康最崇拜的明朝儒学大家王阳明…我对王阳明的认知还只停留在历史课本中的陆王心学。他对于日本文化的影响…这倒是激起了我的兴趣。

阳明门正后方是唐门,唐门之后便是御本社,御本社不允许拍照,这边暂且不提。唐门上也有雕刻,以人物为主,根据介绍,描述的都是中国古代典故,比如许由洗耳,竹林七贤这种…门没开放,走不了,介绍说那个时候只有高官的人物才能走唐门进入本殿。

有名的眠り猫在本殿右手边的宫门上,往后走便是一条山路参道,通往奥宮,也就是德川家康公的陵墓。

参道平视——东照宫

参道俯视——东照宫

参道一路向上,要爬上好一段时间,两旁杉树参天,青绿色中化不开的雪,是极好看的。

参道尽头是奥宫,这里是德川家康下葬的地方,这一座塔,奥宫御宝塔是德川家康的陵墓。

1.2.3 二荒山神社

二荒霊泉——二荒山神社

二荒山神社的本社相对就朴素许多了…因为要赶车回去了,草草的走马观花了一番。二荒山神社实际上由好几个部分组成,二社一寺的本社是其一;山下的神桥是神社的一部分,以及中禅寺湖那边还有一个中宫祠

1.3 SL大树与特急列车

SL大树——东武下今站

日光这一带也是有一辆蒸汽机车的,叫SL大树,是离东京都最近的一辆。关于蒸汽机车的叫法,虽然日语是有这个词的,蒸気機関車,但日本人一般管这个叫SL,Steam Locomotive。

SL大树——东武下今站

蒸汽机车本身是单向的,换向需要解挂车厢,然后在转车台整车掉头。不过现在只有机车机库才会有转车台了,如果列车的终点站附近没有另一个转车台的话,为了能跑返程,列车的最后会挂一辆柴油机车,又叫DL (Diesel Locomotive),返程改由DL牵引。

SL大树循环运行在下今(日光前一站)——日光——鬼怒川——下今区间。这个区间下今站和鬼怒川站都有转车台,所以后尾编入了一辆DL。我那一段时间的运行方式是

  • 下今——日光(SL),

  • 日光——下今(DL)——鬼怒川(SL),(转车)

  • 鬼怒川——下今(SL),(转车)

为了方便大家围观,官网上还会写转车作业的预定时间。这一天,我坐的仅仅是下今——日光这一段,全程7.1km,时长约20分钟。

SL机库和转车台——东武下今站

1.3.1 转车作业和连挂作业

在下今站,喜闻乐见的转车作业发生在前一天下午到达后。早上,只有一个我也不知道时间的出库作业。等我扛着20kg行李,摸到SL大树博物馆的时候,出库作业已经开始了,我只得抓紧在博物馆的窗边远远围观。

SL大树——下今机关区

等他们转完了开始最终确认的时候,我趁机冲了下去,拦着出库,凑近狂拍。SL大树的车厢和DL就在旁边,于是大家还能再围观连挂作业。

SL出库之后,一个拿着红绿旗的大爷,从旁边直接跳到了车头上。大爷先指挥DL拉着车厢后退一些。SL带着大爷往前开一些距离,变线到车厢的轨道,然后原地待机。

SL大树,连挂作业中

然后DL再倒车把车厢推向SL。车头的大爷跳下来挥旗子全程远距离指挥。注意看照片里的大爷。

1.3.2 路过的特急列车

挂车完成之后,DL就拉着整列车跑外头去待命了。大约还有个十几分钟,才会从远处进站。在这时间之前,拍了俩路过的特急。

特急リバティ

特急リバティ,这车会在下今市解挂,然后一前一后一个向日光,一个向鬼怒川去。返程则是在下今连挂。

特急スペーシア

特急スペーシア,新宿到日光,这个列车因为会用JR的线路,所以这个车是能使用各类JR PASS的。

1.3.3 进站以及乘坐体验

SL大树进踏切很客气,他不会让踏切提前封闭。他从远方驶来,二是先在踏切前停了下来,然后踏切才开始闪灯鸣声下栏杆。

SL大树——东武下今站

等一切准备妥了,再拉汽笛,起步。机车四周喷出好几团白雾,罩住了周围的房屋与道路,随着大风,直冲云霄。悠扬的汽笛从远处传来,随着列车的行进,由弱至强,逐渐高昂,在约莫5秒钟后戛然而止,只留一阵还未散去的余音,如机车走过的悠长岁月中的一声轻叹,令人心醉。多普勒效应真的美妙…

踏切离车站还有好一些距离,隔壁站台的大爷是拿200-600在拍的,而我…相机上挂着一颗轻便的1635GM II…不过我也没长焦镜头,算了。

SL大树——东武下今站

16-35焦段的高光时刻是列车在眼前进站的时候,当时已经开始下雪了,在点点雪花中,SL大树整一列车尽收于画面之中,清晰锐利而帅气,棒极了。

车厢上有一个SL大树logo,三个金色的蒸汽机车轮配上一个类似板桥体的书法“大树”,挺好看的。

内饰挺古老的,也不出意外地很狭窄。过道并排走都费劲,这双人座椅要是有人和我分着坐,是绝对不行的,。还好这一天人不多,不用担心这些烦恼。

即便整趟行程只有20分钟,车内贩卖也毫不含糊,卖的这个黑不溜秋的草莓味冰淇淋挺有意思,吃上去是黑豆的味道。因为乘客够少,乘务员会过来和每个乘客打招呼,聊上几句,然后赠送一个乘车纪念。

2号车厢和3号车厢之间是一个有顶的室外展望室。雪开始越下越大。这一列车的最大速度是40km/h,慢得很舒服,姑且还能够在外头吹上一会儿风…拍个照发个呆水了一下群,20分钟一下子就过去了…

1.3.4 スペーシア X

东武日光线上的旗舰列车spcia X,车身上有X形状的窗户。

我是坐这个车从浅草到下今的,普通坐席长这个样子…普通坐席真没啥特别的。真有什么特别的可能要体验一下更高级的座椅。

1.4 住宿——日光金谷ホテル

日光金谷ホテル

这一晚上住的酒店是日光金谷ホテル。这酒店挺有来头的,日本第一家西洋酒店,创建于明治时期,距今已有151年的历史曾经接待过爱因斯坦,夏目漱石等一众名人。

不过酒店的历史并不是我选择住这个酒店的原因,他这个地理位置挺一般的,在远离一众便利店和参观的神桥边上,以及公交车下来之后,还要爬一段陡峭的山路。上山够吃力,下雪天下山的时候脚底都是滑得。主要原因还是真的便宜,agoda上双床乞丐房一晚上5600日元,约38刀。不像黄石公园那个大木栈,贵的来要死。

服务扎扎实实,会帮我把寄存的行李提前放到房间,checkin会有人一直带路到房间…谷歌地图上显示是4星级酒店…也有道理。

虽然最后还是被晚饭反薅了…

房间钥匙好大一个。

从屋内看雪

这个房间布置得…感觉比所谓昭和要再有年代感一些。暖橙色的灯光,木制家具,窗外是冷白的雪景,这个窗户开的恰到好处,别有一番感觉。

房间里头既有水暖又有空调,两个一起开上,暖和得根本不想出门。印象中在日本就基本没见过水暖…

酒店的商店卖一个布丁套餐,叫「金谷 時のプリン」 ~3つの味の記憶~。这花里胡哨的名字,本布丁仙人自然是看到了就走不动路,直接买了下来…名字取得是真有趣,明治的味道,昭和的味道,平成的味道,对应着由粗糙的蜂窝蛋糕状逐渐变成如今顺滑的布丁口感。明治的当成了稍晚些的夜宵,昭和和平成是第二日的第一顿早饭。布丁上的点缀物会有一些齁甜,各个味道还挺有趣的。

酒店在晚上4点和5点各有一场免费的酒店tour,由工作人员带着到处参观和讲解介绍。直接丢图了。

大堂的沙发…

大堂的温度计和时钟

一楼边门的龙雕刻,好像是有个什么典故,但我讲解没听明白…

酒吧,可惜当天不营业。

大堂顶上开放式的二层挺好看

餐厅壁炉上的装饰…

三楼的宴会厅排列特别整齐…

二楼客房的装饰…

然后有好几个名人入住记录…不过我当晚住的20号房间历史上并没有什么故事。

讲解里头有几个有意思的点…

酒店建立的契机是第一代家主金谷善一郎听从了James Curtis Hepburn的建议,把自己的住宅改成了住宿设施。有意思的是,这个James Curtis Hepburn来历不小,他编写了第一部日英词典,现在使用的平文式罗马字是他发明的。

第二个是酒店扩建的方式。酒店本来是两层,后来加盖了一层。有意思的是,加盖的方式是往地下挖了一层,当时的一楼变成了二楼。

不过对着现在酒店的外形,我倒真没法脑补出来…是怎么扩建的。

现在二楼的餐厅本来是一楼大堂…

这一道窗帘的地方本来是酒店的大门…

最后因为外头还在下暴雪不想出去了,加上这个餐厅确实蛮有感觉的,我最后选择了在酒店餐厅吃晚饭。8500JPY的三道菜course,摆盘挺不错的,但味道比较普通,尤其是主菜这炖牛肉,感觉被反薅了…

不过,房费没晚饭贵,听着还是有趣。

1.5 吃饭

第一天中午在日光站这家前吃的。

做的是日光当地特产ゆば料理,ゆば翻译过来该叫豆皮。估计因为是淡季,这家店开店有点随意…第一天午饭时间下午1点才开,本想第二天走的时候再去的,他们索性不开了…

第二天走之前换了一家洋食店,日光所在栃木県盛产草莓,顺便再加了一个草莓绵绵冰。

最后等车无聊,在站前的便利店搞了一些有意思的当地东西…蛋糕试吃了一下还不错,一左一右两个饮料是相当的黑暗。

1.6 尾记与花絮

日本有一句俗语是,「日光を見ずして結構と言うな」。大意是,若不曾去过日光,则不可妄言何为美。

对于我来说,日光的美是华丽,是精致,也是高傲。

冬天参观要脱鞋,脚踩在木地板上是透到骨子里的寒冷,最后总是冷得快没知觉了,无心参观。

神社寺庙那边到处都不能拍照,看完了隔一段时间基本就忘的差不多了,大部分细节都是依靠网站和小册子介绍我才回忆起来的。因为没照片,我也只能老老实实码字了。实在是码不动了。

虽然刚开门的时候各个景点人不多,挺适合拍照,所以我挺喜欢起个大早。不过,即便是早上,我还总是要不断和挡在景物面前的人搏斗。拍照拍的慢,或者哪里都要拍的人多多少少还能理解,但还有人站在景物前头却不是来观赏的…他们有原地休息等人的,还有打电话谈工作的,总之占着地方。挡也总挡得恰到好处,哪里好看站哪里,一站就能堵死所有的取景角度,拍不了照片着实挺气人的。

2. 高山

正文 16年新海诚的电影「君の名は。」有一部分是在高山取景的,推理小说〈古典部〉シリーズ 也就是,动画「冰菓」,写的也是高山。

19年有三个朋友结伴去了高山,回来之后一直在跟我讲那边的飛騨牛,好吃,便宜,吃到爽。

我虽未曾踏足,但神往已久。

这次之后要和朋友一块去諏訪湖和木曽路,正巧「冰菓」出了一个线下集邮活动,便促成了这一次高山之旅。

2.1 飛騨一ノ宮

天桥街景——飛騨一ノ宮

这里冬天是绝对没有东西的。不论是臥龍桜还是水無神社,都得赶着4月份来。

每年3月3日是日本传统节日雛祭り,中文名女儿节。不过飛騨地区的3月依旧寒冷,所以这里的女儿节推迟了1个月,也就是4/3日举行,此处称之为生きびな祭。

水無神社——飛騨一ノ宮

生きびな祭并不是摆放各种各样的人形娃娃,而是9位未婚女性打扮成娃娃,是一场大游行,游行起点便是此处的飛騨一ノ宮水無神社。

另一个有名的是那名为卧龙樱的樱花树…我相信这里春天是极其好看的。

图源:wiki 臥龍桜

在动漫作品中也是美妙的令人心醉。

图源:アニメ『氷菓』

反正冬天就这个样子。

飛騨一ノ宮离高山市区不算很远。坐火车7分钟,坐公交15分钟。不过JR 飛騨一ノ宮站,虽然是JR 高山站的下一站,但平均2-3小时才有一班火车在这里停靠…即便单程只要7分钟,这里距离高山真的是无比得遥远…

高山本线——JR 飛騨一ノ宮站

SFO-TYO放4月份票的时候我正好在这车站等车…幸好有点事做,不然是真的要闲到发霉了。

2.2 古い町並

古い町並

高山有一条江户时期保留至今的老街,名字挺直接,就叫古い町並,南北走向,长约三个街区。大清早没人的时候,就能拍出这种一直延伸到视线尽头的感觉,挺好看的。

古い町並

街边的店基本都是面向游客的,卖工艺品纪念品,卖飛騨牛寿司飛騨牛烤串,卖五平饼酱油团子味增,还有一两个西式cafe和日式茶屋。

五平饼是甜味噌入味然后上火烤的年糕刷上一层,挺好吃的。这边酱油团子味道很怪,酱油之后的味道不是甜味而是更厚重的咸味。牛寿司是飛騨牛刺身先火上炙烤然后点上一搓姜末,还不错。飛騨牛烤串就是烤串…

飛騨牛寿司

回过神来居然已经都试了一遍…

2.3 高山祭屋台会館

秋之高山祭屋台

高山祭很有名,和秩父夜祭,祇園祭为日本三大曳山祭。高山祭的时候会有人力屋台车游行,听说很是壮观。每个屋台车都有两三层楼高,精致而华丽。

这些屋台车平常都保存在城市的各个仓库里,这个会館里头有那么几个。沿路直到古い町並,一路上居民区中,或是商业街中,是不是都能看见有三层楼高的仓库,那便是存放屋台车的地方。

2.4 吃的

一个是朋友们吃到爽的哪家店。

我在这吃了两顿,一顿是烤肉,一顿是寿喜烧,不追求和牛的话,人均4000日元能吃的特别过瘾。

排队人蛮多的。我推荐为中午提前开门前10分钟去堵开门,晚上最好4-5点左右就要去了…6点多差不多要停止排队受付了。

另一个是晚上出去找的拉面店,挺好吃的,汤头清淡但是鲜美,最后直接喝完了。

2.5 白川乡

去白川乡是临时起意的…11点进丸明吃寿喜烧,这牛肉的肥嫩的脂肪让我整个人都升华了,12点多吃完了却没事干了,便估摸着去白川乡转一圈。

来回车票5600JPY,不算便宜。最近的班次是下午1点发车,末班车是下午5点半…单程大约50分钟。一开始有点犹豫就问了一下巴士站的售票员姐姐。

—— “这时间够不够逛一圈白川乡”

—— “逛完都足够了”

于是就出发了。

巴士站下来走5分钟有一个展望台,在山上爬上去需要10多分钟,景色大概是这个样子。

白川乡鸟瞰

白川乡其实就是看房子,看这样一个三角形屋顶的合掌造り,暖棕色的木屋与茅草屋顶,冬天积上了一层冷白色的雪,如此赏心悦目的色彩搭配。

有几个大的屋子是对外开放,能进去参观的。而且要脱鞋参观,脚冻的没知觉了…

好大一个五层高的屋子,留下一楼的一部分当成他们自家的生活区域,其他则完全开放,一楼的木炭炉子一直烧着一壶水。说是炉子24小时一直烧着,以保护着屋子。我倒是没理解

一楼半是仆人卧室…这个叫中二阶就很喜感。

二楼三楼以前是酿酒,养蚕用的,现在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农具和工具。

忘了在哪拍的了,从某一栋的大概是三楼还是四楼向下望去,我拍一张不错的照片。

到顶楼了就可以观察这个房子的结构了。他们造这个房子不用钉子,房顶全部都是靠这些绳子固定木头,上头再铺上茅草。为了不让房顶被积雪压垮,这些屋顶都造的很陡。

他们这个屋檐上的茅草,和绑木头的扁茅草,每隔30-40年要全部更换,工作量会非常大,所以每一次有人家要更换的时候全村都会一起帮忙。2005年的时候NHK给这个拍了纪录片,有一家子里的电视就在放这个,我看了好久。

(正常我也看不了那么久,但他们在电视机前放了个暖炉,烤的冻僵的脚丫子直接活了过来,太暖和了)

构造的一些延伸阅读,日本语注意

一楼还有个东西来着,一楼的地板下面是用来造火药的。平常将排泄物存放于此,待其自然发酵,而后将这个发酵产物熬煮就能获得制造火药的盐硝。没记错的话,塩硝业算是古飛騨国的重要产业之一了。

外头街道上的小吃店卖的小吃跟高山市里头一样,有意思的是那边的小吃店是用外头的水自然冷藏饮料的。

最后是一些二次元,白川乡是寒蝉系列的取景地。

以及在停车场看到一些令人胃疼的东西…

2.6 高山陣屋

高山陣屋是当年的官府,很大,如今算是一个历史博物馆,展览高山以及古飛騨国历史。

全程脱鞋参观…我的脚是实在冻得吃不消,逛的那是一个快,没拍照。

冻坏了,没拍照

2.7 冰菓圣地巡礼

冰菓的大部分取景地都是在一块的,集中在宫川朝市附近。

2.7.1 バグ・パイプ咖啡店

从最南边说起,バグ・パイプ咖啡店

很幸运的坐到了动画里的那个角落位置。为了正大光明拍照,点了一杯咖啡欧蕾和咖啡jelly。

第3话经典的“表白”的cut,表现手法太出色了。

误会解开之后,桃色滤镜一下子就没了。

角度差的有点多,店里头要不影响别人真的挺难拍的…

上图可以看到,バグ・パイプ柜台的角落里有巡礼交流note,第一本get。

2.7.2 喫茶去 かつて(喫茶一二三)

第二个地方,喫茶去 かつて,和学姐喝茶的地方,在古い町並那条古街道上。看了一眼动画,这一张cut在第10话和第11话出现了两次,完全一样。

在高山的前两天都赶上了定休,第三天终于进去了,

楼梯玄关处的书柜上摆着漫画,剪报和巡礼交流note。第二本get。

点了一个わらび餅,蕨饼加上黑蜜和黄豆粉。

动画中的和室应该是参照这个最大的桌子画出来的。

2.7.3 本町2丁目

来到商店街,有一张招财猫的op cut

op cut 商店街上的巨大招财猫铜像

安利一下冰菓的动画op歌曲,很轻快有力的一首歌。

ChouCho「優しさの理由」

商店街的冰菓大本营在这个特产店,店门口贴着已经泛蓝的旧海报,店里有展示角,巡礼交流note和薛定谔的谷子贩卖,只剩下摩耶花的さるぼぼ了…不过天花板附近那个高山站海报的那张千代田真漂亮。

2.7.4 鍛冶橋

第18话的分别cut,从此正式进入恋爱线

旁边这家店的五平餅挺好吃的,みたらしだんご这玩意是高山特产,味道很奇怪,酱油味噌还有糖叠加在一起的咸味。

关于鍛冶橋还有一张op cut,动画的时候应该是从北边远处的弥生橋上拍出来的。而现在两座桥中间新建了一座行神橋,所以得从行神橋上拍这一景了。

2.7.5 宮川朝市和弥生橋

本身都是高山的景点…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卖的吃的还是牛肉和团子和年糕,朝市的时候会有一些人过来摆摊,偶尔有几个摊子会卖新鲜的苹果,那是极好吃的,其他就很普通了,卖哪里都能见到的工艺品的,卖只要有机器就能做的小蛋糕的。

宮川朝市的一张op cut回收。现实中多出来的这座桥就是刚刚提到的行神橋。图中这个小小的神社也因为行神橋的建造公事,位置挪动了一些。

弥生橋的另一张op cut,图中的小木桥在18年还是19年被台风破坏掉了。

op cut,宫川的流水石阶也在这附近,不过这个景色究竟是河岸上拍的呢,还是弥生橋上拍的呢,就不得而知了。

2.7.6 本町3丁目

从宫川朝市走行神橋,到河对岸的本町3丁目。

桥与本町通り的十字路口这有个千反田的飛び出し坊や。

这奇特并且全日本统一的画风的人物立牌叫做飛び出し坊や,是日本这的交通安全吉祥物,设立在学校附近,鼓励司机减速注意附近的孩子,也提醒孩子注意汽车。但本身不是交通标志,不具备法律效益。

之前就在各种圣地巡礼里头见过这个画风的不同动漫人物了…

附近有一个已经不卖冰菓谷子的玩具店,叫アラジン,还有一些冰菓的元素。

2.7.7 飛騨山王宮 日枝神社

日枝神社,动画中千反田和折木被关小黑屋的地方,也是op一个cut的取景地,同时还是「君の名は。」中宫水神社的原型。

op cut回收。这张照片应该得用长焦才能把空间压缩下来,我最后是用手机的普通焦段拍的。

附赠两个「君の名は。」的

这一景对应唱「前前前世」的时候

三叶和妹妹弄完口嚼酒之后下山洗澡。电影场景中,山下的湖泊取景来自于长野县的諏訪湖。现实照片中,没记错的话右上角那个房子应该是千反田和折木被关小黑屋的仓库…

不过诚哥,您这画面透视搞的…真的没问题嘛…

2.7.8 白山神社

从日枝神社下山去丸明的路上正好经过了白山神社。

动画设定里,折木家在白山神社马路对面。现实中,这里是一片空地。

2.7.9 stamp rally

回到一开始说的冰菓线下盖章活动,任务是去五个地方盖章。本来以为是收集5个不同的图案,结果是另一个更有意思的形式,拼图,或者说是叠叠乐。5个章是一张图的五个部分(倒不如说是五个图层),全部盖上去拼起来就是一张完成的图。

为了确保所有图能准确地叠在一起,每个盖章的地方都有一个卡槽用来固定纸,先把把这张纸插进去顶到底,再图章贴着边框放好,最后敲下去,就bingo了。这样也算一种意义上的标准化作业了…

全部跑完之后就会得到这样的图案,动画中最印象深刻的一幕,卧龙樱下的千反田。

我在自己的手帐上收集了五个分开的图案

第一个点在高山站出口的观光案内中心,还算方便。

水無神社的冰菓海报

第二个点在飛騨一ノ宮,神社冬天冷冷清清的,门口贴着冰菓的海报。

第三个点,第四个点在一块,在平汤温泉,这是动画里四个人去合宿的地方,距离高山一个小时大巴。盖章的地方就在大巴站旁边。从高山前往松本的大巴正好要在平汤温泉要停10分钟,还算顺利,冲下去盖章再冲回来,总共用时5分钟,完美。

第五个点在高山市的图书馆的焕章馆,动画中也经常出现,距离游客区也不算远。

实际我是1,2,5,3,4搞定的…平汤温泉实在远,还好接下来要去松本。

2.8 酒店

这会儿住的酒店是个dormy inn旗下的连锁,全名叫「飛騨花里の湯 高山桜庵」。定位是半商务半度假,叫dormy inn premium。所谓dormy inn premium,从前台开始整个酒店都是榻榻米,进了酒店都要脱鞋子,酒店里头可以光着脚走。这样一个拖鞋进酒店的仪式,倒是额外给了我一种回家了能休息一下的安心感。

住了2天,总共116刀,plan是无客房清扫,带早餐。dormy inn连锁的早餐单卖的话要1800-2000日元左右,虽然是自助早餐,但相比其他挂逼早餐,卖相好看许多,菜品质量挺高的。

dormy inn这个酒店连锁是标配温泉大浴场的…温泉大浴场晚上有免费的冰淇淋随便吃(顺便,日语里,冰菓的意思就是冰淇淋),大早上有免费的乳酸菌饮料(长得像养乐多但是别的牌子)随便喝。

每天9-10点左右有免费的酱油拉面能吃,味道挺棒的。

这一家酒店,虽然本质是半商务半度假,但他们有露天私人浴场(这玩意咋翻译,我也只知道日语是貸切風呂了…)。找了其中一个拍了一下。

2.9 尾记

高山四面环山,交通不怎么方便,我最初打算是包含在升龙道,或者北陆的行程规划之中,这样就可以用上升龙道的巴士通票…

本来是高山,长野二选一的,看到高山出了「冰菓」联动就去了。

从东京去高山其实挺不容易的,新干线+在来线的组合怎么都要4个多小时,如果是坐大巴时间就更长了,新宿出发得7个小时。而且不论是走北陆新干线还是走东海道新干线,这一段路是没有铁路pass的,当然前提是排除暖心涨价的全国JR PASS…

高山虽然没什么东西,不过我最在意的两个东西,一个是飛騨牛,一个是「冰菓」圣地巡礼,还是给了我不小的惊喜。明年倒是在计划着过来参加4/3的生きびな祭了,如果还有假期再考虑考虑未来什么时候来看看高山祭。

16 个赞

3.「木曾路」はすべて山の中である

奈良井宿

正文

德川家康一统日本后,以江户为起点,修建了五条交通要道,东海道,中山道,甲州街道,奥州街道,日光街道。中山道,以东京日本桥为起点,以京都三条大桥为终点,走内陆山地而建,中途在滋贺县草津宿汇入东海道,沿途共设69个宿场(说白了就是大车店)。其中,古信浓国境内,北起长野县塩尻市桜沢,南至岐阜县中津川市馬籠宿,沿木曾川河岸,深入山谷与山崖之中,这一段道路,称作木曽路。

奈良井宿——妻籠宿——馬籠宿,自北向南,是木曾路上目前保存最完备,开发最成熟的三个宿场。

3.1 奈良井宿

忘了在奈良井宿停留了多久,不过还没走到一半的时候,便下起了大雪。江户时代的建筑与白雪是绝配,棕色的木门,漆黑的窗檐,灰黑的瓦,深邃的颜色能够很好地衬托出雪花的存在。哪怕是几片小雪,轻轻点缀一下都是极佳的,更别说眼前的鹅毛大雪了。

下面这两张照片,我挺喜欢整一个构图的,灰蒙蒙的天空此刻作为留白,带来美妙的空间延伸感。但是我不喜欢人入镜,照片里这个老哥,姑且叫他奈良井宿一老哥,就这么被我们跟随了一路,我怎么拍照都绕不开他,也挺无奈。于是我修了两种版本,上面是全景,下面是没有这个老哥的部分。

奈良井宿(老哥全景)

奈良井宿(无老哥)

我很好奇面前挡着的老哥能拍到什么样的东西。于是,我从这再往前走上了那么一两步,走到他的位置,再横移动到马路中间,差不多的景色不过感觉上微妙的不同。

整条街上其实有好几个资料馆,博物馆,不过这一天都没有开门。大雪是一阵一阵的,下了一会儿就停了。趁着雪停,我们去买了点吃的,等店家炸山贼烧的时候,我觉得他们店门口的牌子挺有意思的。

雪停了一会儿,转眼又下了起来,而且更大了。我选择继续在街道上拍雪景,朋友选择去看一个民宅改造而来的资料馆,中村邸。捕捉雪花需要一些操作,要不是对着光源逆光拍摄,要不就是以深色的背景对比来凸显出雪花,深色的背景在江户时代的街道是随处可见。

雪中行人

荞麦面馆门口

某一瞬间捕捉到了如此大片饱满的雪花

朋友说民宅那边在介绍这边的特色门窗结构,一边讲解一边实物演示。那边一楼的窗户是可拆卸,自由组装的,大体上来看,窗户的框架是三根承重梁(方立),边框的地方有三层插槽,每一层可以插一个窗板(蔀),既可以全装上去,用来抵挡风雪,也可以全部拆掉,这样就可以把屋内大厅直接对外摆摊营业。听上去挺有意思,不过可惜我是错过了。

延伸阅读

3.2 馬籠宿

当晚住宿的地方订在了马笼宿。因为时间安排,我们先去的马笼宿。当晚碰巧赶上了木曾路的一个冰雪灯节。宿场的主道两旁间隔一些距离,整整齐齐地摆着冰蜡烛,从山下的宿场大门开始,一路而上,直到山上的另一端终点。所谓冰蜡烛,便是当地居民做一个冰的蜡烛器皿,再点上一只蜡烛摆放其中,外面看上去晶莹剔透,好看极了。

实际整一条街道要比照片中混乱许多,到处都是游客,很多人都带着三脚架。走几步就能看到好几个三脚架架在了同一个地方,有长枪有短炮,这三脚架的高低,还有先后,分的清清楚楚,错落有致,结果是直接堵死了半边马路。这样扎堆的地方,还要讲一个先来后到,要是后到了,就没资格选角度,要是还挡住了先来的人的镜头,可是要被别人吼的。

冰蜡烛是极其脆弱的,先不说蜡烛那微弱的火光在寒风中是根本坚持不了多久的。这摇曳的火光,一边挣扎一边还在融化着四周的冰块。等保护它的冰块散去了,风再一过,一下子就没了。更别说路旁玩耍的孩子一个冒失就会踢翻一个,拍照的大叔只看着相机没看着路不经意也能踩碎一片。没过一个小时,已经熄灭了好一半了。

这一些都是凑近了去拍的…凑近了之后身边一切的嘈杂混乱都消失,只留下这一盏蜡烛,和四周的黑暗。前两张是拿相机拍的,最后一张是用iPhone拍的,若是看这个光线的渐变处理,相机还是更厉害一些。

马笼宿在地理位置上非常靠近日本观星胜地——阿智村了,等深夜,也是能看到好一片的璀璨星空。不过我不会星空摄影,在停车场捣鼓了半天之后,我什么也没拍出来,残念。

清早起来在马笼宿散步,好一个灿烂的大晴天。和其他宿场不同,马笼宿是蜿蜒着建在山坡上的,有高度的差异,有弯角的存在,相比于奈良井宿和妻笼宿,这里能拍出一些不一样的宿场风景。

马笼宿有一个资料馆,藤村纪念馆,纪念的是日本文豪岛崎藤村,同时也是马笼宿的本陣跡。岛崎藤村出生于马笼宿的本阵,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博物馆中展出了很多他的原迹。

所谓本陣,本阵,是宿场中给高位者住宿休息的地方,这个高位大概是指大名级别的人以及其随从。

酒店是马笼宿里头的一个民宿,Guesthouse Nedoko,agoda上预订的,两人一晚总共12800日元,虽然在景区里头价格还是挺不错的。

https://www.agoda.com/ja-jp/guesthouse-nedoko-h16345662/hotel/nakatsugawa-jp.html

在马笼宿的观光案内所拿了一张这样的旅游册子。马笼宿在如今的日本行政规划中属于岐阜県中津川市,妻笼宿旁边这行小字,这点小心思就特别的好笑。

3.3 妻籠宿

妻籠宿也是一样令人愉悦的大晴天,不过依旧冷的直哆嗦,打算在铺子里买个五平饼,再买杯甜酒暖暖身子,过程中不幸弄丢了我的雪初音零钱包,有些郁闷。

妻籠宿的资料馆是最多的,第一个地方是,妻籠宿的脇本陣奥谷,又名林家住宅。所谓脇本陣,正如其名,是本阵的预备设施,如果如果大名的随从阵仗特别大,本阵住不下的时候,较为下位的武士便会入住脇本陣。平常的时候,脇本陣会对一般客人开放。大家坐在在围炉边,听这边的人讲这座屋子的历史,讲头顶上那扇窗户和照射进来这一束耀眼的光。

头顶上的这一扇窗户是动了心思的,脇本陣奥谷的光芒,是只有冬季的12月至2月才有的景象。春天——秋天会因为太阳高度不够低,光线根本照不进屋内。这两个月中,在冬至12月22日正午这一时段,太阳会位于窗户的正中间,垂直照射下来,我找了一张网图。12月过去的朋友可以在那一天的那半个小时里去碰碰运气。

credit: 後藤洋亮 Hiro Goto on Instagram: "Ray of light . Tsumago-Juku/Nagano . . . #TeamCanon #canon_photos #canonaustralia #canonasia #liveforthestory #reco_ig #team_jp_ #TheWeekOnInstagram #ExploreMore #artofvisuals #watchthisinstagood #instagramjapan #passionpassport #moodygrams #streets_vision #streetclassics #discoverer #inspirationcultmag #hbouthere #beautifuldestinations #hsinthefield #createexploretakeover #theimaged #visualambassadors #bestvacations #japan_vacations #tokyocameraclub #UnknownJapan #nagano #vj_view_2018"

而冬至之后,太阳光便开始变弱,等立春之后,太阳光便照射不到围炉了。这一天是农历大年初二,关于农历新年,我们叫春节,日本叫小正月,人们将繭玉和蜜柑挂在常青树枝头,祈祷一年的丰收,午前的阳光斜照而下,参考冬至取景的思路,我拍了这样一张照片。

围炉之后还有一个庭院,当年明治天皇曾经路过妻籠宿,在这间屋子休息过半个时辰,于是他们保存了当年明治天皇使用过的桌子,并在此展出。

然后还有两个资料馆,一个是妻笼馆本阵,一个是南木曾町历史资料馆。妻笼宿本阵和马笼宿本阵都是岛崎一族的,岛崎藤村生活在马笼宿,他的母亲出身于妻笼宿。妻笼馆本阵是后头修复的,仅仅开放了一部分供参观。历史资料馆讲的是这里的发展历史,讲以前这里的伐木业,如何讲利用这一带险峻的地势,将砍下来的木头送到河里,让河把木头运往名古屋。不过这博物馆有一段在讲伪满洲国,主题是中日战争让那里的日本人饱受苦难…看着令我不适。

3.4 行程与租车

我们的路线是第一日,从茅野出发,游历諏訪,停留奈良井宿,馬籠宿,当晚留宿馬籠宿,第二日,停留妻籠宿,后从南边绕山再北上,经过駒ヶ根,最后到达茅野还车。

我们的车,toyota rent a car,C0级别车型roomy,正如其名,内部空间大的过分。虽然排量只有1.0L,动力倒是意外的不错,估计车比较轻的缘故。顺带一提,车机系统还蛮好用的。

一同玩的朋友常住日本,虽然有日本驾照,因为住在大城市里,倒是一直没开过,所以全程都会是我来开。不过毕竟是我第一次开左舵,他就跟店家提议挂一个实习标志。

“这样就能告诉别人咱是马路杀手,让他们对咱温柔一点…”

实际上大概花了10分钟左右我就熟悉了左舵,然后就回到了往常进洛杉矶开车的疯癫模式了。

我在车引擎盖那里安装了一个go pro,用来随缘拍东西。安装方式大概是这个样子。这个安装方式还是挺拉风的,之前开车跑安娜堡——洛杉矶——安娜堡的时候,一路上都有好奇的老哥们过来搭话。

因为没有车玻璃挡着,车的正前方视野会非常的好,姑且还是拍到了一些好东西。

这辆车到处都是精巧的收纳装置,最后还车的时候我一不留神把gopro的远程遥控器落在了车上…店里的人很用心,主动来联系我们,然后用ヤマト到付送到了我朋友家里。

3.5 尾记与花絮

标题选自于岛崎藤村的小说「夜明け前」的序章。

木曾路はすべて山の中である。あるところは岨づたいに行く崖の道であり、あるところは数十間の深さに臨む木曾川の岸であり、あるところは山の尾をめぐる谷の入り口である。一筋の街道はこの深い森林地帯を貫いていた。

这一带是江户时代的历史和建筑,建筑很是好看,历史通过走马观花多多少少也了解了一些。不过这三个地方有些同质化,到最后我不可避免的审美疲劳了…历史相关的介绍都是我看旅游小册子和上网现学的,如有误,恳请指正。最后是一个来自奈良井宿的融雪剂,大雪中好似一个朴素的大垃圾桶。

4. 信州之南,木曾以东——諏訪,駒ヶ根,松本

諏訪湖落日——上諏訪

正文

4.1 諏訪

JR上諏訪站里头有个露天足汤,要是有余兴的话还能去检票口那边便利店100日元买个鸡蛋过来煮温泉蛋。

4.1.1 諏訪湖

从酒店放完行李之后已经是日落时分,酒店在諏訪湖边,走2分钟就是湖岸了。太阳逐渐消失于视线尽头连绵的山脉之中,天空中映着晚霞,余晖洒在满是浮冰的湖面,倒是美轮美奂。

諏訪湖落日——上諏訪

諏訪湖还有个观赏地点是山上的立石公园,稍微有点高度。开车上去要10分钟,兜兜转转,路上经过了一个至少6个出口的交叉口,得亏车机系统的界面设计足够人性化,要是换谷歌地图来,后果不堪设想。走路爬山的话地图说要30分钟,真要爬上去的话应该还是有点累的。「君の名は。」的系守湖原型就是諏訪湖,取景地是这还是高ボッチ高原就不知道了。

諏訪湖——立石公园

4.1.2 諏訪大社

下社本宫

諏訪大社有2座神社和4个神宫,分为上社和下社,上社在湖的南岸的上諏訪,下社在湖北岸的下諏訪,四个宫则是上社两个,上社本宮,上社前宮,和下社两个,下社秋宮,下社春宮。

下社本宫前

创建年代不明,是日本最古老的神社之一,并以6年一次的御柱祭而出名。

每个神宫的四周都会有四根杉木,称之为御柱,游客一般只能看到前面两柱,神宫后面的两个一般都是通行禁止。下面这张照片拍到了一点。在右边的狮子的左后方有一根柱子。

关于御柱祭,延伸材料

找到个中文版

https://www.xinmedia.com/article/113693

还有视频

我对于神社祭拜之事一窍不通,但我找到了一个奇特的关注点。众所周知,新年有很多大公司,个体经营户都是要给神社捐钱卷东西祈福的,换言之,香火钱。他们一般都是捐钱的,至少10万日元起步的捐。不仅是开公司做生意的,神社的分社也是要给总部上贡的。虽说諏訪下社那边是清一色的捐钱,但上社这边捐的东西那是相当的新奇。暂且不说捐板栗,捐蜜柑,捐梨的,捐水果倒还能理解,但是这一箱一箱捐泡面的,还有好几家大家一起捐泡面,是有点意思了。

4.1.3 温泉旅馆

住这家ホテル鷺乃湯

两个人人均14450日元,带早饭晚饭。吃的无功无过,总体我觉得这个性价比还不错。

酒店走廊里有一些有趣的东西

客房是个湖景房,因为酒店就在湖畔,諏訪湖视野挺不错的。

晚饭

早饭

4.1.4 有一顿午饭

諏訪湖似乎也是个不错的鳗鱼产地,諏訪有很多鳗鱼店。

吃的是这一家,梅是2900日元,价位也还算可以。炭火一般,不过烤的蛮好的,油脂还算丰富。

4.2 駒ヶ根

来駒ヶ根的人们大多都是来爬山的,这里是木曾山脈千畳敷カール的入口。千畳敷カール的雪山也是很壮观的,不过我们没时间也没装备,路过来看看的。

摇曳露营第一季第9回,志摩凛前往长野县南部露营时,途径了駒ヶ根,拜访了“狗狗寺庙”光前寺和早太郎温泉。

光前寺的第一道大门,仁王门

参道的石板路比杉树的树干还要低一些,两旁用石块垒起路缘,路口边的告示牌不经意间说着什么危险的事情。

参道边上有一个小钟楼,虽然很好奇但是不能敲。

穿过这第二道门便是正殿。

光前寺的主祭神是不动明王,不过却有ワンコ寺的神奇昵称。这里有一个关于狗的传说故事,灵犬早太郎。

关于这个传说,延伸阅读:

https://book.douban.com/reading/10305267/

正殿里是禁止拍照的,不过有一个例外是可以拍早太郎的铜像。

正殿的左侧是早太郎之墓。

这边的おみくじ是也是小狗的样子,被这样一排一排的小狗注视着真的挺魔性的,买了一个带回家。

清静安详,虽然不怎么热闹,但香火依旧旺盛,古木参天的光前寺是一种空灵而原始的美。

光前寺的附近便是中央アルピス登山口,登山口处有一处温泉大浴场,早太郎温泉。下午时分,过来泡澡的要不是本地人,要不就是刚从山上下来的登山客…露天温泉面对着一片壮观的峡谷,远处是木曾山脈,一抬头便能仰望雄伟的雪山,在这里美美地泡上了。

长野县旅游推广大使芝麻凛告诉我们,駒ヶ根的特色料理是ソースカツ丼,白饭,铺一层意义不明的卷心菜,再加上裹上酱汁的厚切炸猪排。在特色料理这一方面,ソースカツ丼泛滥程度基本跟拉面一样,是个地方都有ソースカツ丼,是个地方都能说“这是我们这特色料理”。要是问他们和别的地方有什么不同呢?駒ヶ根这边的答案是,我们这酱汁是这里独有的!

我们去的店是这家明治亭,本地挺有名气。他们有一个猪排饭,马肉刺身,信州荞麦,特产套餐。一个套餐就能吃到三个所谓特色料理。很适合本人全都要的点餐习惯。

自然少不了摇曳露营元素。

写到这里的时候突然就很想吃ソースカツ丼了,午饭就跑去家附近昭和时代移民开的店里点了一碗,好像味道也没差多少。

4.3 松本

在松本停留了半天,也或许是一天,去看了一下松本城。书包要是加上相机得有10kg起,背着这个在6层楼的松本城爬上爬下属实不轻松。参观出来之后走到湖的远端,在某一个瞬间风停了,松本城清晰地倒映在了湖泊之中,抓着机会拍下了两张照片。一个横版一个竖版。

松本也算是吃了三段饭,其中的两顿是这样子的

松本からあげセンター

最开始的那一顿很晚的午饭,吃了信州荞麦和松本的山贼烧套餐。山贼烧就是炸鸡排,整块鸡排用酱油腌一下,下油炸,最后剪开端上桌。但说实在,还是国内的大鸡排好吃。

信州酒場 山里

挺不错的居酒屋,除了山贼烧,还有有趣的鹿肉料理,炸山药饼

回东京前本来是打算去排个百名店的荞麦的,一算时间来不及了,就麦当劳解决了,黑胡椒蒜香麦乐鸡块是真好吃。

回东京的过程堪比春运。我们并没有提前买票,等last minute到车站的时候,系统提示,我们的车次只有站票了。中央线特急「あずさ」,(自动联想轻音少女)担当E353系,跟新宿去河口湖的富士洄游是同一个列车

中央线特急「あずさ」

这里的站票是中央线特急上的一个所谓「座席未指定券」的票,票本身是特急券。票价和指定席一个价格,但票本身没有位置,等价于是自由席。但拿了这个票才可以上全席指定 (all reserved) 的中央线特急「あずさ」,但是位置得自求多福。

简单点说就是找空位坐。每个位置上都有一个座位状态指示灯,绿色代表有人在坐,黄色代表未来三站内有人要来坐,红色代表空位置能坐。(绿色是不能,红色是能坐…我好想吐槽)。找红色的位置坐就行了,等黄色了之后就要规划接下来怎么办了。

甲府——八王子这一区间有大约1个小时半的车程,是全程最长的区间,不出意外的车上全部满席。我提前在车门附近的垃圾箱边上盘了一块空地,倚着车门和过道的这个角,坐了大概2个小时。E353系是一辆摆式列车,有摆式列车的线路质量都不会太好。我就这么一路摇,一路晃,偶尔睡个觉,醒了甚至还有心情给这个地方拍个照。

我倚靠的地方

4.4 行程

除夕当天中午从高山一路坐大巴到松本,印象中至少花了4个小时。然后在松本吃了一个很晚的午饭,前往諏訪湖畔,除夕夜住宿一晚温泉旅馆。2/10-2/11租车,拜访諏訪大社,然后南下走木曾路,奈良井宿,妻笼宿,马笼宿,木曾路在之前一篇文章已经介绍过,后从南边绕山再北上,经过駒ヶ根,最后到达茅野还车,并前往松本。2/12在松本短暂停留了一个上午,坐电车回东京。

自驾的租车也在上一篇木曾路的文章中说明。

长野县南部,也就是南信(浓)地区,这一带是日本的中部山脉地区,又称日本アルプス。茅野,因为是最近的中央线车站,JR站里,火车上,到处都是来爬山的,穿着冲锋衣,背着巨大的登山包;租车店跟我们一同提车的人也大部分都是往山上走的。去駒ヶ根的高速路在赤石山脈和木曾山脈,两座山脉之间的峡谷平原上,一路都能远远望见连绵的雪山,风景还算是不错。

木曾山脈,朋友在车上拍的

赤石山脈,gopro

赤石山脈,同一时刻朋友在车上拍的

赤石山脈,gopro

4.5 尾记与花絮

这一带还有一条有名的景观公路,叫维纳斯公路,途径多个高原,春季有樱花,夏季有野花,秋季有红叶,可惜冬天封路不开。对这一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块考虑一下。

有几张网图。

延伸阅读:

我是很想开维纳斯公路的,只可惜这次是冬天。只能留到下一次了。

「あずさ」的体验很难忘,下一次还是老老实实提前买车票吧…

整个行程灵感来源于坛友 @asurafairy 的一则回复,非常感谢坛友的分享和解答我的疑问!因为时间不足, 我长野和高山是做了二选一抉择,最后因为二次元原因去了高山。

11 个赞

5 海与岛,山与夜 —— 佐世保,长崎散策

长崎夜景——稻佐山

正文

虽然是要去佐世保和长崎,我的航班其实是HND-FUK。原因有二,第一个是因为能坐到A359,第二个是因为长崎机场无论是去佐世保还是去长崎,地面交通和航班衔接的都不是很好。至于博多怎么去佐世保,有JR九州pass在手,不是什么问题。

下飞机之后正好看到推出的JA02XJ

提前解释一下标题的意思,所谓散策是一个日语词汇,意思简单来说就是city walk。

5.1 佐世保

佐世保是佐世保镇守府,是我未尽的艦これ情怀在作祟,也是日本最西端的JR车站。

5.1.1 九十九島

九十九島是佐世保附近的岛屿群,在当地人心中地位极高。虽然叫九十九岛,实际上有大约1000多个岛,游览方式是坐船巡游一圈,一圈耗时大概1个小时。冬日淡季运行的班次会少一些,末班在下午3:00。

去九十九島得坐本地的公交车,等的时间挺久的。这个公交是跟着游览船的时间走的,去程送人上船,原地等待,返程接驳上一班下船的人回市区。为了高效利用时间,我先坐车到了海自博物馆,一边逛一边等车,掐着下午3:00那班轮船的公交,便下楼直奔公交站。以及下船回来,回博物馆继续逛…

船可以分为三层,一楼室内区,二楼甲板,以及爬楼梯上后桅有一个瞭望台。我全程呆在甲板的最后,除了船的正后方有几面旗子,这里是视野最好的地方。

船上会用日,英,中,韩,四种语言介绍沿途经过的岛屿,每个岛屿都会有一个名字,以及名字的来由。日语的最详细,英语的其次,中文只有个大概,韩文听不懂。

船会驶入一个海湾,在海湾的最深处原地180度旋转,这样便是旅途的前半段了。广播里称之为“魄力十足的U turn,是整趟的亮点”…

180度的掉头

后半段是有bgm的,广播里会播放九十九岛的主题曲「風音」,来自佐世保的本地组合SandyTrip,一边吹着海风一边听,棒极了。

佐世保一直希望JR九州能将博多——佐世保之间的定期特急列车「みどり」的名字改成「九十九島」,自然是没有被同意的。不过在博多——佐世保这个区间,每当JR九州需要增开临时的特急列车的时候,临时列车的名字,会叫作「九十九島みどり」,算是某种程度上回应了佐世保的期待了。

延伸:

SandyTrip「風音」,这个pv还有九十九岛的航拍视频,航拍的景色和坐轮船完全不一样。

老宋channel的九十九岛vlog

老宋的vlog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这一首「風音」。完全可以说是这首歌引起了我对于九十九岛的兴趣。

5.1.2 海上自衛隊佐世保史料館

作为一个曾经的砍口垒硬核玩家,我对IJN(旧日本帝国海军)和太平洋战争还是很感兴趣的。佐世保作为曾经的四大镇守府之一,砍口垒主要活动地之一,自然是要来的。

佐世保海自运营着一个佐世保镇守府/基地的历史资料馆,免费参观,整个有7楼,7楼是个剧场,放海自的宣传片,6楼是镇守府的成立,5楼是甲午战争&日俄战争,4楼是太平洋战争,3楼2楼是海自,1楼是大厅和商店。

6楼:日本第一艘横渡太平洋的军舰「咸臨丸」,TIL: 福泽谕吉参加了这次航行

大部分地方都能拍照,每一层会有一个实物陈列区,这一块区域不允许拍照。那些战争历史随处能查,有意思的反而是这些东西。甲午海战,日俄战争中,佐世保镇守府是联合舰队的大本营。太平洋战争中,参加珍珠港行动的第一航空战队以此为大本营,赤城,加贺在这里完成了近代化改造,并从这里出发前往珍珠港,司令官南云忠一也是当时镇守府司令。这里展示的东西相当有趣,能记得的有海军的制服(正装,夏装,冬装,舰载航空队),佩刀;日记书信以及个人用品;舰船的油画和战争的新闻报道;5楼有北洋水师定远号的船首纹章;4楼有船的残骸以及南云忠一的一些个人物品。

4楼有好些二战舰载机/水上飞机模型

彗星,彗星(江草队)

一式陆攻,陆军马鹿

零战~~~

97大艇,砍口垒只有后继的二式大艇

97舰攻,凿掉USS Arizona

99舰爆

还是零战,零战21,不败神话

96舰战

走廊上有二战舰船模型

大和号,大和旅馆

阳炎号,阳炎级除了雪风,大多都比较倒霉

赤城号,米饭大户

IJN四大镇守府,吴港,横须贺,舞鹤,佐世保,横须贺已经去过了,吴港要在山阳山阴的时候去了,舞鹤还没什么计划,至于美国的二战船,附近的USS Iowa去过好几次了,里面有一个巨大的战舰武藏模型,比这里的要大很多。USS Intrepid也去过了,USS Yorktown和USS Hornet还没机会去…

这个资料馆楼下的海自的东西,我没啥兴趣,便直接下楼去九十九岛。等从九十九岛回来,我回到4楼的太平洋战争那又逛了几圈。

5.1.3 佐世保散策

JR佐世保站

佐世保站是日本最西端的JR车站,最西端的火车站则另有其人,是佐世保当地的铁道「松浦鉄道」的たびら平戸口駅。松浦鉄道的终点也在JR佐世保站这里,叫作佐世保中央站。除了最西端的车站,这条线路还有一个有意思的车站,是佐世保中央站接下来的一站中佐世保站,两站的距离只有0.2公里,车站间距是日本最短的。拜此所赐,列车一启动,便会直接播放到站,绝无任何挨拶环节。

中佐世保站是一个山坡上的高架车站,入口的楼梯藏在居民楼之中,就算是跟着地图也差点迷路。这里是一个单线车站,也是无人站,夜幕降临,便只有频闪的白织灯,锈得发黄的座椅和两张时刻表。

我本可以直接从餐馆走到JR车站,因为一时兴起,我打算体验一下这个神奇的车站。毕竟是突发奇想,留给我走路时间不是特别充裕,我得一路小跑去赶下一班松浦铁道。要是真错过了这一班车,我就真得一路狂奔回到JR车站去赶特急了。爬上车站的时候,列车的大灯已经远远的出现在尽头了,还算是勉强赶上,给车站拍照的时候手都是抖的,然后手指头就这么被我拍进去了。

吃晚饭的地方在JR佐世保站附近的商店街,させぼ四ヶ町商店街中,很长一条街道,我想尝试走到头,一路向西走了10分多钟,终点还没到但我先没了时间和耐心,便提前原路折返。去餐馆的路上,我便发现了这商店街通往中佐世保站的小路。

整一天的散策,要先从上个世纪的一句典故说起。『呉の雪風、佐世保の時雨』。过去曾经是,现在依旧是。

「時雨」在日语中一种天气现象,意为初冬时的阵雨。此处的「時雨」是指IJN在太平洋战争期间的時雨号驱逐舰,是一等驱逐舰「白露级」驱逐舰的第二艘。在IJN军舰命名规则中,一等驱逐舰以自然现象作为命名依据。自然现象的名词都是好听的,因为光是词语就能令人联想美景,我很喜欢这个命名规则,比如「夕立」,指午后的暴雨;「霞」,是山中的云雾;「涼月」,是凉爽清澈的秋日的月亮。另有所图的举例环节

時雨号驱逐舰是一艘传奇军舰,她历经了众多惨烈的大型海战,像是马里亚纳海战,苏里高海峡海战,和她一同出战的军舰非沉即破,她却无事活到了战争的末期(虽然还是沉了)。美国方面称她为「幸运舰」(lucky),「不灭舰」(unsinkable)。换个方面来讲就是祥瑞舰,克队友的那种。战争后期,时雨号大部分时间停靠在佐世保镇守府,便成为了此处的象征。

而现在,佐世保の時雨 (SASEBO no SHIGURE),指的是这位姑娘,是日本军舰拟人游戏舰队collection里头,时雨号驱逐舰的拟人化(砍口垒10周年看板娘,动画二期主角

毕竟田中在佐世保办活动的时候,从全世界各地来的提督玩家们可都是当地人眼里的香饽饽 [s:ac:哭笑][s:ac:哭笑][s:ac:哭笑]

回到晚饭,吃晚饭的地方是这个「しぐれ茶屋」。本身是个海鲜居酒屋,佐世保作为海港城市,海鲜资源很是丰富。这个低评分不是重点,倒不如我才发现评分不高。重点是这个「しぐれ」,虽然不知道究竟是指哪个「しぐれ」,反正有关系就是了。

重点是这些东西

“你要是偷偷把某个东西带回家了,我可是很困扰的哟~”。把这杂志和这个杯垫递给我看的小姐姐是这么微笑着看着我的。

三文鱼脸颊

刺身拼盘

要说佐世保有什么特别的吃的,自然也是有的,居酒屋里没有,但也都在附近,同属于这个特别特别长的商店街的一部分。

一个是佐世保汉堡,起源于二战之后的驻地美军,算是美式汉堡与当地的融合产物。个人看来是变得更健康了,少油少盐,口味清淡。少油少的是煎面包的黄油,少盐少在了培根和肉饼上,中间姑且再抹了一点蛋黄酱作为调味,但口味是真的过于寡淡了…

吃的是这家店,原因是这家店铺跟砍口垒有联动。

另一个是柠檬牛排,同样是受到了驻地美军的影响,这次是牛排。美式牛排对日本来说量太大了,他们就改良了一下,分量变小了,用日本人喜爱的酱油来调味,再加上柠檬汁。至于为什么是柠檬汁,我也不知道。

吃的是这一家,看介绍说是发祥地…随他。

商店街中心有个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地方,叫くっけん広場,谷歌地图认为这是个咖啡馆。

实际上这地方给人感觉又是个游客中心,又是个县民文化馆,又是个食堂卖海自咖喱,唯独跟咖啡馆不沾边。空旷的大堂里什么都摆,砍口垒的立牌摆几个,二战的船模放几个,海自征兵贴几个广告,不明所以还有个加州的旗子。等砍口垒有活动的时候,这里会被砍口垒包场。

矢矧好御姐[s:ac:心]

虽然是熟悉的史八福的包子脸,这不是个舰娘,这是c2机关给当地巴士,西肥巴士画的看板娘

5.1.4 尾记与花絮

佐世保还有个特产是あご,飛魚,还没机会尝味道。姑且因为这个,商店街也会看到这样子的杂鱼屋…嗯,杂鱼屋。

这一天对我来说很漫长,早晨是4点起床赶飞机的,一路打了鸡血一样,直到坐上特急列车前往长崎。在车上实在没坚持住,心想也就10分钟,就眯上了。等我醒来,本要下车的武雄温泉站,却已经是过了站,买了我这个座位的日本人一众站在我身边面面相觑,一脸为难但沉默不语。路过的列车员发现我坐过站了又查了我的票,不过可惜,虽然特急券过了站,我是用JR pass的。

特急列车坐过了站不是个小事情,运气要是不好,得1个小时才能下车了。所幸这一班「緑」下一站不是直接去遥远的佐贺,而是会停在15分钟之外的江北。下车,换2分钟后对向的「リレーかもめ」,回到武雄温泉,衔接西九州新干线,虽然比计划晚了半个小时,终究还是到了长崎。

5.2 长崎

长崎挺适合无所事事的散步的。先从几个标志性的景点说起,由于个人不是很喜欢看白莲花风格的战争叙事环节,原爆资料馆跳过了。

5.2.1 新地中華街

长崎的新地中华街,与神户和横滨的中华街为日本三大中华街。神户的我还没去过,长崎这儿比横滨更有几分韵味。我去的时候正好还在农历新年期间,这边在庆祝春节,大街小巷挂满了电灯笼,到了晚上会点亮,整一片红艳艳,颇有喜庆的年味。

这个活动叫长崎灯会,路面电车从新地中华街站下车,沿着主街道,一直往南边走,便会来到灯会的主会场。

这边有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灯笼,动物有龙凤麒麟,还有熊猫,人物有历史人物,有风雷门神,有八仙过海…灯的画风怪的出奇,浓眉大眼,脸庞上线条横竖分明,这手法用在动物和武角倒还是挺威风的…

中华街虽然不在JR站边上,交通确实很方便,这两天我住的酒店选在中华街里头的Dormy Inn。酒店在中华街主街的北端,倒也有个颇为奇怪的牛郎织女。这浓眉大眼线条主义不太适合女子,很不适合。

不知是不是赶上了新春灯会,中华街夜晚熙熙攘攘,灯火通明,能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路边的店铺会卖馒头包子,用这样巨大的木箱子去蒸。在国内我只见过蒸笼却没见过这样的器具,颇为好奇。

馒头包子之外,还有芝麻球,麻花,还有点本地改良——长崎角煮,也说不清是卤肉还是红烧肉的一种五花肉。

街边倒还贴了一个新番预告,「福星小子」重制版的第二季,1980年代的作品了,不论是漫画和动画都没看过,但恋爱喜剧大师,还是挺香的…

5.2.2 眼鏡橋

眼睛桥是一座石拱桥,最初是中国的工匠建造的,后来被冲毁重建,自是后话。这一带也是灯会的活动区域,也是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5.2.3 长崎夜景——稻佐山

长崎以夜景出名,所谓百万夜景,同样以百万夜景而成名的函馆,神户已经陆陆续续掉出好几个夜景排行榜,长崎夜景倒依旧稳稳的守卫着它各种各样三大夜景的地位,什么日本三大夜景,什么新日本三大夜景,什么世界三大夜景,真是领奖台的一位常客。

唯一指定的观景点在长崎河对岸的稻佐山上,需要坐缆车上山。交通十分方便,每隔大概10分钟20分钟就会有一班公交往返山脚和市区。观景台很小,允许带三脚架,倒不如说要用相机的话一定得带一个。当日下雨,虽然夜里是放晴,空气质量总归一般,这张照片丢在那长曝了30秒。用了35mm焦段,不是很理想,拍进了不必要的黑色和杂质。仔细看的话其实画面中间的长崎站那一圈特别漂亮,所以实际我推荐带一颗长焦镜头对着市中心拍,然后祈祷天公作美。

从观景台望下去,整个长崎如大地上一颗明亮的五角星。好看是好看,不过没啥花头,机位基本是固定的,就跟羚羊谷一样,怎么拍都是一个样子。

5.2.4 大浦天主堂,グラバー園

路过大浦天主堂的时候,雨下的太大了,索性就进去看了一下。教堂里头不让拍照,不过那五彩斑斓的窗户令我惊叹。

大浦天主堂

本来的目的地是グラバー園,Glover Garden,哥拉巴园,这里是一片保存良好的西洋住宅。住宅高高低低分布在山坡上,入园之后先坐两段自动扶梯上山,从最高处走下来,边走边参观。

这里有个餐厅旧址,是日本第一家西餐厅“自由亭”,现在改成一个咖啡厅了,名字倒还叫这个,能点到紫阳花味道的紫色汽水,和长崎特产蛋糕カステラ。

5.2.5长崎散策

长崎是山上的城市——东山公园,长崎

长崎自古受中华文化影响,近代因为开港一直生活着外国人,这里受到了各种文化的影响,建筑便是各有风情,远不像日本其他地方千篇一律。再加上整座城市大部分建在山上,地势起伏高高低低,整座城市的街景极为有趣。

散步就花了一整个白天,起点于中华街,终点在锅冠山山顶,至此正好是日落时分。天气不作美,下了一整天的雨,大部分时间都是淅淅沥沥的小雨,冲锋衣的帽子便能应付。中午有一阵子瓢泼大雨,赶忙是躲进了大浦天主堂,可以说是被迫入场参观。

5.2.5.1 水辺の森公園~東山手町

路面电车在大十字路口处有一个漂亮的大转弯

海边有个公园,叫水辺の森公園,长崎县的美术馆也在这。这里以前是出岛,是个人工岛,日本闭关锁国的时候外国人唯一能滞留的地方,现在这岛没了就不提了。这个公园基本都是当地人过来散步遛狗,似乎是一个很适合晒太阳的地方,不过这下雨天另提。

水辺の森公園,虽然冬天草坪是枯黄的

向海望去

从公园穿过大马路往山上走去,是東山手町,这个街道是一个传统建筑物保存地区,这里保存的是当年外国人留下的洋风建筑和石板街道。

オランダ坂,翻译过来是荷兰坂,是一条蜿蜒起伏的山间小路,这里曾经是荷兰人,葡萄牙人,英国人,美国人定居的首选之地。有许多保护的建筑都是免费开放,倒不如说这边只要是开放参观的房屋,一定是免费,建筑里会有老爷爷老奶奶志愿者,看到游客进来的时候特别热情。

东山手甲十三番馆,以前是给香港银行那边的英国人和美国人住的,进去参观的时候,有人在里面拉二胡。

东山手甲十三番馆——オランダ坂

东山手甲十三番馆的门廊——オランダ坂

石板路与砖墙——オランダ坂

オランダ坂与背后的医院

オランダ坂下山之后便是路面电车最南的终点站石橋。

長崎電気軌道石橋駅

5.2.5.2 長崎浜町~眼鏡橋

下山之后坐路面电车去了一下浜町吃午饭,然后再原路返回了石橋。

長崎電気軌道眼鏡橋駅

浜町是长崎最大的商业街,长崎大部分的特产店铺和餐厅都在这里。长崎灯会会场南至中华街一路向北,北至眼鏡橋,浜町位于两者之间闹市之中,红彤彤的灯笼,熙熙攘攘的人流,好是热闹。坐电车过来的原因是长崎只有这一带有吃的。

浜町

这里也有浓眉大眼线条主义…不忍直视。


@诸葛亮 不知山人如何评价 :troll:

5.2.5.3 南山手町~鍋冠山

長崎電気軌道石橋駅

坐回石橋的这辆电车有个有趣的涂装,猫猫一般的长崎恋人,自从白色恋人饼干火了之后,日本各个地方都开始忙着搞自己的恋人饼干,也是有趣。

南山手町是另一个传统建筑的保护区,同样也曾经是外国人的居留地,上头提到的长崎代表景点,大浦天主堂,グラバー園,都在这一带。南山手町大部分在山上,可以坐登山电梯上去。登山电梯叫グラバースカイロード,Glover Sky Road,名字倒是帅气,不过并不是一个观光设施。这个电梯有一个倾斜的电梯和一个垂直的电梯,平常都是给居民使用的。

グラバースカイロード

电梯最高是5层,斜着的电梯的2层和3层有一个环形的走廊。因为下雨,整座城市在雨中泛着青绿色,水灵灵的,有种清新的感觉。于是在3层这里能拍到一些好东西。

右手边那一带虽然不是洋风建筑,也挺有感觉

以环形走廊为视角中心,正对東山手町

虽然是同一个视角,将焦段调到广角段,是另一种感觉

这个电梯的窗户是圆形的,如舷窗一般

等到了5层之后,就能把整个東山手町尽收眼底了。

沿着路牌朝着大浦天主堂的方向走去,大浦展望公园面前的这个房子没开放参观。

再一个转角是一个有名的坂道,名为祈念坂,从这里能看到大浦天主堂和对岸的长崎港,至于长崎港,雨天的能见度还是算了吧。祈念坂下去便是大浦天主堂。

祈念坂

祈念坂

大浦天主堂就略过了。大浦天主堂和グラバー園基本是紧挨着的,走一小段路就是グラバー園的入口了。グラバー園参观过程略过,这个园子其实是建在山坡上的,最低处和最高处各设立一个出入口,最高处再往上便是鍋冠山,是长崎另一个夜景观赏处。这一段上山路既可以从グラバー園内走,乘坐那两段自动扶梯,倒也可以从园子外走。一路绕上去,到最后一段路面有一些坡度,需要小心一点。

靠海一侧——グラバー通り

三叉路的凸透镜ー——グラバー通り

南山手くすのき公園

刚刚提到过上山的电梯还有一个垂直的电梯,这个电梯就在グラバー園的高出入口处,从这里继续向上,开始爬鍋冠山。爬上去要个30分钟左右,爬山的路都是修好的台阶和步道,不难。

道路的尽头是鍋冠山山顶的停车场,这里能开车直接上来。山顶有个展望台,在这里是能看到当年核弹落下的两座山头。

鍋冠山展望台

对面是三菱长崎造船厂。

然后我就这么一直在山上呆到了日落,等到了整座城市被点亮的时候,再等到了蓝调时刻。空气中总是淡淡的泛着一层水雾,城市的灯光就这么被胡乱地散射开了,拍出来的东西不是很理想。

等天完全黑了,我便下山了,登山的路照明充足,走夜路也很安全。然后坐电车回到新地中华街,再换公交车,前往稻佐山。

5.2.5.4 地图参考

做了一张我的散步地图简单的说明,水辺の森公園~東山手町是红色,南山手町~鍋冠山是黄色。

这边姑且也有个谷歌地图记录了点位和顺序,可以参考,点位1-50的顺序。至于这个地图为什么是个动漫地图,因为这是本来的用途。

5.2.6 吃的

在我认知中长崎特色有三个,长崎蛋糕カステラ,什锦海鲜面ちゃんぽん,以及蒸寿司蒸寿し。

长崎蛋糕自然是哪都有,味道都差不多。长崎本地有个叫五三烧的特选品种,可以理解为是高级版,但我并没有吃出来差别。

蒸寿し并不是带着某种文化而生,也没什么强烈的地方特色,只是这家老店铺名声在外,历史情怀更多一些。卖蒸寿司的店叫「吉宗」,传说是日本第一家做茶碗蒸的店。进去之前还排了大概30分钟的队…

蒸寿司更像是鱼松饭,醋饭上放上黄色的蛋丝,粉色和棕色的不同的鱼肉肉松,放进去蒸,整个味道甜甜的,口味清淡,不愧是传统的日本料理…

晚饭没吃成ちゃんぽん,中华街的正经饭店要不早早关门,要不全是排队的人。晚饭取而代之塞了几个包子,便匆匆赶往稻佐山。但ちゃんぽん是绝对不能错过的,就留给深夜的夜宵了。很多ちゃんぽん面店都开的很晚,能到0点之后,都开在浜町附近,店里要不是居酒屋里跑出来吃第二顿的,要不就是刚下班的社畜。

我选的是这家思案橋ラーメン。

进屋子就能闻到一股令人安心的豚骨臭味,柜台边还有个大锅煮着おでん。这边都是拿味增来煮的,整个都是那种棕红色,整口大锅仿佛是一大锅卤汁和卤菜,看起来有趣极了。

主角自然还是ちゃんぽん面,点了一个豪华版,什么海鲜都有,里头还有个生鸡蛋,两个加起来好像就1400日元。没什么特别的味道,就是单纯的满足。深夜里头刚从寒冷的山上下来,又饿又冷,吃到了这样满满一大碗的海鲜面,用料充足,面汤浓厚,又便宜又实在,整个人暖洋洋的。

店里头的名人签名,看到两个认识的超有名人。

5.2.7 交通系统

长崎的交通也算发达,但值得吐槽。

首先是这个西九州新干线。博多和长崎之间,要先坐特急列车到武雄温泉,然后同站台换乘新干线,才能到长崎。

以前没通新干线的时候,从博多到长崎一辆特急列车直达。现在新干线通了,直达列车取消了,票价贵了。但结果这还没完全通,中间还要拖着行李出来换乘。要是有人在换乘站不幸睡过头了,那可就真的一小时之后见了。

就说本来这特急直达列车蛮好的,取消干啥…同样的笑话参考北陆新干线的延伸段。

长崎的路面公交也有点搞。有几条线路不显示线路的数字或者字母编号,只写个目的地,还得一个一个看,这个倒还好。

路面公交有个站叫新地中華街,不过这个新地中華街站有四个,地图中1,2,3,4。

地图的导航会很扯淡,我要从新地中華街去稻佐山,搜了一下乘换案内虽然可靠但没地图,跟我说说到新地中華街坐公交就行。谷歌地图虽然有地图但不可靠,让我去1号图标乘车。事实上1号图标不停去稻佐山的车,这里只有通勤的市区公交,去稻佐山的车在2号。至于我是怎么发现的…我先去对面的4号看了一眼,4号是反方向果然没有。然后我意外的发现了大楼里藏了个3号,但3号是去长崎机场的。我在3号里头问了那边的售票员,售票员告诉我其实还有个2号。

另一个是JR长崎站,长崎站前也有两个。一个是铁路站刚出来,给长崎机场的大巴用的。一个在马路边,是市区公交站,因为最近施工,搬到了地图上位置50米开外的新地方。

5.2.8 二次元部分(色づく世界の明日から)

正文

正如刚刚这个地图所说,这个散步路线其实是一个完整的圣地巡礼路线。动漫是P.A.WORKS在2018年的一部作品「色づく世界の明日から」,来自多彩世界的明天。

散步前头都介绍过了,直接上图了,下头的图是按照散策顺序来的。

5.2.8.1 新地中華街〜水辺の森公園~東山手町

新地中华街站前,灯笼偶尔也挺碍事的…

新地中华街——出岛,这个要长焦。35mm简直坐牢

医疗中心前的大转弯

爷孙第一次相见

情感不顺专用发呆石头。

荷兰坂的东山手甲十三番馆是浅葱家的照相馆。

里头摆了瞳美。

荷兰坂op cut。

东山公园的op cut。

5.2.8.2 長崎浜町~眼鏡橋

眼鏡橋的op cut

这一张主视觉图也是在眼睛桥,不过这个需要在另外一个桥用长焦来拍,拍摄点已经在谷歌地图标出,以及要注意,不能在长崎灯会期间…不然全是灯笼,完全不可能。

5.2.8.3 南山手町~鍋冠山

glover sky road 山脚

glover sky road 3F

主视觉图,祈念坂

op cut, 祈念坂

与猫的合照,祈念坂。现实中我怎么一只猫都没看到…

グラバー園售票处

グラバー園是动画里头大家租洋服拍照的地方,这个洋服租借业务是真实存在的,在园子里头的レトロ写真館。这家照相馆有巡礼交流note和一些展示品,但平常都是收起来的,要主动问店家。看店的奶奶跟我讲,作品本身似乎存在了什么著作权纠纷,于是人物立牌也不让摆了,这些东西也不让公开展示了。

glover garden 旧自由亭,翔打工的地方

带op 名字的奔跑 op cut, グラバー通り

op cut, グラバー通り三岔路

op cut, 南山手くすのき公園

glover sky road 垂直电梯前

op cut, 鍋冠山展望台。解这个机位花了我好长的时间,最后发现没长焦拍不了,想出这个的人是天才。

然后把上面那张图,裁一下,就是这个了。完全一模一样。

从鍋冠山山顶下来,回到glover sky road的垂直电梯,在5层往4层走下去的时候能找到这张ed歌名的ed cut。

回到祈念坂那边,往另一个方向拍,是另一个ed cut。

5.2.8.4 尾记

我承认这动画剧情是真不咋地,我也没指望过…这部动画吸引我的不仅是角色设计,还有这美轮美奂的背景。不禁感叹,PA社旅行团是真的懂旅游的…这一条巡礼路线就是一条完整的长崎散策路线,完完整整将长崎所有有意思的地方就这么串了起来。不仅如此,就连山上的石板路,交叉路口,这些随处可见的普通场景,都能搞出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拍照思路。

@helent 海老师我长崎游记搓完了!

5.3 尾记与花絮

说不定下次还会再来佐世保和长崎看看。

长崎机场(NGS)是离上海最近的日本机场,直飞只要1个小时半不到。NGS-PVG之前有直飞航班,由东航运营。从美国转机回国的朋友,或者就是飞到东京/大阪开始旅行的朋友,不妨考虑一路向西,直到长崎,最后从长崎飞回上海,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10 个赞

6. 南海有些遥远——鹿儿岛,指宿

JR最南端の駅ー西大山駅

正文

对我来说,去一个地方至少需要找齐三个理由,多了自然锦上添花,少了只是没有动力过去。对于鹿儿岛县来说,樱岛火山,萨摩料理,指宿,齐了。

6.1 鹿儿岛市区

鹿儿岛其实蛮适合生活的,悠闲,吃得多,天气好,除了城里头没啥有趣的景点。

6.1.1 桜島

樱岛是个岛,也是个活火山。我还没机会去夏威夷和拉丁美洲去见识活火山,因为我不喜欢爬山,所以我总是嫌麻烦。但是去樱岛总归还是方便,从鹿儿岛坐轮渡过去。

鹿儿岛和樱岛之间有轮渡,单程15-20分钟,双向每20分钟一班,两艘中型的摆渡船进行不间断地往返。

樱岛渡轮——樱岛港

轮渡同时也是摆渡车,车可以开上去。无论去程返程,收费站都在樱岛港这边,像etc一般。上船的时候进收费站,停车登船,然后通过吊桥开进船里,人下车上楼休息。

车用通道——樱岛港

车用通道——樱岛港

虽然单程只有20分钟,这个船确实设施齐全,船上有大概5-6台自动售货机,甚至还有个面条铺子。吃的人也不少,大多是一上船就去点单,端着回到座位上就开始吃。


上头还有lan桑的推的新闻报道

这个船本身应该是个很重要的通勤线路。

如果不开车的话,樱岛只有坐公交,两种选择,直接坐公交绕一圈;或者先绕着海边走一段,然后再坐公交绕完一圈。

我从渡轮港出发,绕着海边走了一小段直到鸟岛展望台,在这里坐公交,前往离火山口最近的观景点——汤之平展望所,然后再返回渡轮港。

这一段步道是独特的火山地貌,海边的石头都是黑色,海岸的树都有些低矮,据说草丛里有一些稀有的爬行动物,以上。

中间会经过游客中心,游客中心这边有个足汤,可以一边泡,一边看远处的火山口。

这是一个多云的灿烂晴天,听上去是有一点矛盾。位于南国的鹿儿岛似乎并没有冬天,下午的阳光晒得毒辣,像夏天一样。步道附近有很多出来晒太阳的野猫。

因为是野猫,本来是不想上手撸的。奈何后头几只猫直接粘上来发嗲,没办法了。姑且完事之后要用洗手液洗手。我还是很能对付猫的,自己的那只猫刚进家门的时候野得很,在和她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我对于预判爪击,预判咬人,是有一套自己的理解的。

晒太阳懒得动的。

这只跟我玩了至少十分钟,一边在前头走,一边回头看我。

这只想拿我衣服磨爪子,虽然我及时防守,没给他继续抓下去,还是给我衣服上轻刺了三个点点。

这是唯一一个胆小鬼,虽然和上头这个坏家伙一起出现的,全程一直躲在座椅底下。

鸟岛展望台也没什么东西,而后也就只有坐公交去汤之平展望所了。作为离火山口最近的观景台,汤之平展望所可谓是樱岛的标志性景点。但大晴天自我矛盾的那一片云直接把火山口吞了。

汤之平展望所打卡机位

樱岛火山

汤之平展望所在大山深处,过去只能坐公交,樱岛的观光公交每30分钟一班,在各个景点循环运行。公交下来之后,除了观景台本身,周边其他什么也没有。根据官网的介绍,公交车是循环运行,并不会在某个站停留,所以如果有游客在汤之平展望所下了公交,那么他便要等30分钟后的车才能回到樱岛港口。不过这个展望所待上10分钟就差不多了,剩下20分钟只能对着天发呆了,挺尴尬。

樱岛巴士与火山

实际不是如此,巴士在这里是有一个5分钟-10分钟的停车,游客可以下车拍个照,然后再回到车上,时间完全充裕。巴士在这里的发车时间是走时刻表的,每一个小时10分/40分发车。但实际运行中,如果一切顺利,巴士到达这个地方的时间大概是每一个小时的00分/30分,然后他就会在原地待机直到发车。对于我来说,我的10分钟,走上展望台,绕了一圈拍了照,走回来,用时5分钟,剩下5分钟完全是在公交车旁边发呆。

这个时刻表一看就知道是精心设计好的,但这边的工作人员一定是嫌弃解释这个会很麻烦,于是外文网站日文网站他们统一口径:“我们才不会停车呢”。

回鹿儿岛的时候快日落了,斜阳在海面上洒出一条金色的大道,刚好与对面的渡轮重合在一起。

6.1.2 萨摩料理以及现代的鬼东西

鹿儿岛这边的饮食文化和日本其他地方略微有些不同。一个是天气不一样,这边够温暖,另一个是地理位置,够偏远,够闭塞。于是,不同于其他地方,这一代得以自成一派,有所谓萨摩料理这样的一套体系。当然这差别,跟中国南北差异还是比不了的。

有几个名声在外的东西,首先是鹿儿岛黑猪肉。鹿儿岛的黑猪肉是鹿儿岛的特产,据说是日本第一猪肉…

  1. 做法其一是厚切炸猪排,鹿儿岛的炸猪排店很多,光是车站里加上站前一条街,就得有至少3-4家。我去的是とんかつ 川久 ,选的部位是ロース,猪里脊。半肥半瘦,炸到大概7分熟,前几口特别juicy,吃到最后腻得倒下了,下次还是只点瘦肉吧。

とんかつ 川久 (カワキュウ) - 鹿児島中央/とんかつ | 食べログ


  1. 另一个猪肉料理,涮涮锅,shabushabu,大街小巷基本哪都有。光是普通等级的肉看着就不错。没什么猪肉的味道,全是出汁的咸味。对于猪肉来说,没有味道似乎是最好的赞美了。


  1. さつま揚げ,萨摩炸鱼饼,NH两仓的下酒菜菜单标配,这里配了一点酱油萝卜泥,有的地方会配芥末。新鲜炸出来的鱼饼会带上一点油,配一点蘸料,吃的就是这热乎的油味。


  1. 地鸡刺身,鹿儿岛的鸡据说也是一绝。虽说是刺身,其实是在锅中煎到表皮焦黄,鸡肉半生半熟,很有嚼劲,佐一点姜末和葱花,沾点酱油,很有鸡味。吃鸡就得配这几样,我挺喜欢这一道的。


  1. きびなご,一种小鱼,似乎翻译是叫日本银带鲱,可以烤着吃,也可以做刺身。这个小鱼是很适合烤的,烤的外焦里嫩,沾一点盐或者七味粉,一口一个,鱼没有刺吃着带劲,咸味里头有一咪咪的甜,有点像烤泥鳅,但还要香。这280一串,一串串五个。


  1. とんこつ,像是角煮的做法,有个萝卜和蒟蒻,猪肉排骨弄的软糯,倒也不错。


上头这几种都是居酒屋小菜。居酒屋的好处就是菜式多,分量小,什么都能来上一点。酒店楼下正好有一家居酒屋,事先就调研过,还不错,叫「吾愛人」,本身是个老字号连锁店,评分基本都在3.5及以上。这边还有给一个人准备的小份,于是我能点更多东西了,一连吃了两个晚上,很满足。

https://k-wakana.com/


  1. 鹿儿岛鳗鱼产量日本第一,因此更有理由去吃一顿鳗鱼饭了。うなぎの末よし,市中心排名第一的店。鳗鱼不会提前卖完,营业时间基本是全天,大中午没什么人,就这几点已经比关东那帮臭脾气好了不知道多少,更何况这价格实在是太便宜了。鳗鱼品质很好,烤得倒是一般,里侧烤过了微微有些焦苦味。鹿儿岛这边鳗重米饭和鳗鱼分开,对喜欢蒲烧汁拌饭的人来说倒不是好消息。不过两段鳗鱼只要3250,起步价更是只要1680,这个价位,又何必奢求完美呢,吃得香就完事了。

うなぎの末よし (うなぎのすえよし) - 天文館通/うなぎ | 食べログ


  1. 卡仕达酱烧馒头,来自当地一个挺大的和果子店,薩摩蒸気屋。

薩摩蒸氣屋 菓々子横丁 (サツマジョウキヤ) - 天文館通/和菓子 | 食べログ


  1. 両棒餅,挺有历史的,来历追溯到日本南北朝时期,一个比较大的烤年糕,大到要用两根棒子串起来,所以叫两棒饼。串起来之后放在火烤到焦,裹上味增/酱油/黑糖黄豆粉。


  1. 白熊刨冰,现代人的神奇发明,刨冰加牛奶炼乳,上头用水果摆了个熊的脸。结果我拿到的是个融化掉的北极熊。

天文館むじゃき アミュプラザ店 - 鹿児島中央駅前/カフェ | 食べログ

这个是卖家秀。

这个是买家秀。

有个花絮,我知道九州人不怎么搭理食べログ,福冈那的评分就玄学得很。鹿儿岛的食べログ似乎更不靠谱,一家餃子の王将都能给人整出3.54的高分,直接击碎了我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食べログ的餐厅评分里头,3.5分/5分是公认的一个分水岭,如果一家餐厅评分超过3.5分,这家餐厅大概率不会踩雷,值得一试。所以照理来说这类连锁快餐店是不会上食べログ的…而且我觉得餃子の王将比松屋,吉野家,食其家难吃很多

6.1.3 闲逛时间

明治维新起源于鹿儿岛,当时还叫萨摩藩。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东乡平八郎都是鹿儿岛出身。说来我第一次知道大久保利通还是因为浪客剑心。鹿儿岛有一个明治维新纪念馆,1月底刚重新开业,这地方更像是一个爱国教育基地,我逛了一圈就出去了。

从车站走个30小时有个城山展望台,天气好能看樱岛火山,我爬上去又是一个多云的阴天。

鹿儿岛市中心的街区叫天文馆街区,但是这里真没有天文馆。

仙严园看着就好远,而且没什么吸引我的地方。

那个周末车站前在搞什么高校祭,摆了摊位,大舞台有演出,来了好多高中生。

住的挂逼酒店是这个大成酒店,车站下来走5分钟,门口就是路面电车「高見橋」駅,大概6000-7000日元一晚上,包早饭。客房倒还不错,早饭也会有许多萨摩料理。那几天这个酒店住了很多来修学旅行的初中生,姑且都能被选作初中生团体酒店了,本身还是不错的。酒店也确实有个浴场,不过是男性限定,而且有点破旧,就当这个不存在吧。

https://www.agoda.com/hotel-taisei-annex/hotel/kagoshima-jp.html

除了这些,鹿儿岛实在是没什么东西,最后一个晚上我跑去看高达种自由了…

6.2 指宿

指宿又偏又僻,去哪都得开车。为数不多有几个能吸引游客的,观光列车「指宿のたまて箱」,最南端那个JR车站,海边露天温泉,砂浴温泉,我挺中意。

6.2.1 看海——观光特急列车「指宿のたまて箱」

指宿のたまて箱——指宿駅

坐这辆观光列车,是为了看海。

2011/3/12日,九州新干线(博多——鹿儿岛)全线通车,为了推广鹿儿岛南部的旅游事业,JR九州决定在指宿枕崎線增设特急列车。本应同日开通,因海啸影响(看这日期就懂了),最终推迟到3/13日开通运营。特急列车名为「指宿のたまて箱」,设计灵感和车名源于指宿当地传说「浦島太郎」。本车使用一节キハ 47 和 一节 キハ 140重联,车辆设计担当为JR九州御用设计师水戸岡鋭治,代表作「ななつ星 in 九州」即九州七星号。JR九州基本上所有观光列车都是这位老先生设计的。车身彩绘为黑白二色,白色为靠海一侧,黑色为靠山一侧。两节车厢的排烟口改装到在车门附近,列车停稳散热,轻烟渺渺,仿若龙宫传说一般。

关于浦島太郎传说

浦岛太郎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车内书架装饰

全车大约70-80个位置,全席指定。二号车厢海侧设置面朝大海的吧台座位,山侧设置面朝海测的沙发座位,以及其余座位面朝运行前方。这辆列车的亮点就是,坐在海侧的吧台座位,近乎半程都可以看到锦江湾的海景和樱岛火山。

左侧是吧台座位,src: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8yPtA-0Wn8

隔着玻璃拍了一下,天倒是阴沉沉,不影响这海景。

山侧沙发以及普通座位

除了吧台位置,二号车厢还有一个公共观景区域,和吧台一样面朝大海,遵循先来后到原则。

JR九州的观光列车是有专属便当的,这辆列车的便当挺有地方特色,全部选用鹿儿岛的萨摩半岛地区的本地食材制作,包装上塞了一张纸,介绍所有的食材和对应产地。外形设计成了玉手箱的样子,摆盘也挺精致,油炸物虽然冷了却不油腻,吃的特别香。

然后在一个饭团里不幸吃到了香菇。

车上有限定贩卖,有饮料和甜点,以及列车周边钥匙扣文件夹。卖的芝麻布丁是中看不重用,味道一般般。玻璃瓶装的是指宿独有的汽水饮料,甜蜜蜜的特别好喝。

后来发现这汽水指宿当地也有卖,比火车上便宜100日元,还有个芒果味的,也好喝。

6.2.2 JR指宿站

指宿的车站牌不是JR九州的标准车站牌,左边是知林半岛,右边是玉手箱。指宿的邮筒,也刷成了这个黑白涂装。

指宿站不至于是无人站,却也不好称作为常规车站,售票窗口早上9点上班,等下午3点最后一班观光列车开走,直接下班。留给夜晚的,也只有一小时一辆脏兮兮的キハ200,三三两两通勤的当地人,和一座无人车站了。

这个小站虽然没钱去搞装饰,检票口到站台的联络通路虽然朴素,也是动了一些心思,这里是一个照片墙,是「指宿のたまて箱」自开通以来的所有活动照片,等到了出入口附近,他们设立了一个JR九州的观光列车照片墙。

小地方的火车站,观光列车和车上的观光客就是一切。

6.2.3 油菜花

油菜花不是什么稀奇的玩意,老家那边,春天开得漫山遍野,甚是怀念。这几天正好赶上了指宿的花季,走过路过嘛,就去找找看。指宿旅游网站标记了几个官方的花圃,这个时间还没开,不免有些失望。

倒也不是没有收获,在我继续往南开的路上,我留意到路边有好大一片已经盛开的花丛,于是我直接减速,拐上乡间小路,回头寻找,把车就这么停在乡村小路里,很有礼貌的打上一个没什么用的双跳灯。

扯开介绍一下指宿租的车,一辆compact的yaris,同样是C1挂逼class我还是更喜欢Roomy那个方块车一点。

我开在大路上的时候大概看到的就是这样一片光景。

然后我小心翼翼的摸进花田里,蹲下来降低身位,挑了两株长得最高挑的,以远处那个黑不溜秋的叫開聞岳的山当做背景。

6.2.4 唐船峡そうめん流し(唐船峡流水素面)

そうめん流し,这是一个令人眼前一黑的现代人发明,耐不住我实在太好奇了,耐不住这地方也正好顺路。

说到流水素面,很多人想到的是这个竹子,流水,素面。

网图

不过这个用竹子的,日语叫「流しそうめん」。我今天去的流水素面,日语叫「そうめん流し」。这个不是丢竹子里等面条顺着水流下去,这个是弄了个小水池,里头人工制造水流,让面条在里头一直转…

看了下考据。发明于昭和37年,目的是方便不会用筷子的游客夹不住面条。人才啊…

这边还有个神奇的菜品,鲤鱼刺身,河鱼刺身可不常见,配上的酱感觉像酸酸的芝麻酱。

6.2.5 JR西大山站

日本最南边的JR站在指宿,JR西大山站,是一个荒凉的无人站,站前是一片农田,全是天然生物肥料的味道。

指宿枕崎线的列车极少,少之又少的列车中又根本没人会在这里下车,除了游客。这个站现在是旅游意义绝对大于实际意义,若不是因为这个最南的名号传开了,这个站怕是早没了。

大中午过去正好碰上了一辆指宿——枕崎的车,列车要在这被迫营业,多停个5分钟,让大家拍照。有火车的时候怕是这个站最热闹的时候,就看着车里车外至少20-30个人,每个人都这里那里拍来拍去,等到了最后,总归是没一个人下车,也没一个人上车。等车开出去,大家再对这年久失修的キハ47的尾巴咔嚓咔嚓拍上几张,拍完就上车走人,没几分钟这站又没了个人影。

JR东南西北四大极点,東根室,西大山,佐世保,稚内,前俩都是无人简易车站,后俩至少还是俩城市的大站。

站前有个黄色邮筒,这个邮筒也不知怎么的成为了JR最南站的象征之一。不远处的马路对面,有一家杂货铺。这家杂货铺卖一些农副产品,因为离西大山站进,自然而然也成了游客中心,有地方休息,有吃的喝的卖,还顺手卖一些旅游纪念品,也能买明信片,丢邮筒里寄出去。我猜负责寄信的其实是这家杂货铺子。

哦对了这个看上去破破烂烂的列车,キハ47,跟「指宿のたまて箱」的第二节车厢,是同一个东西。

6.2.6 长崎鼻

长崎鼻是萨摩半岛的最南端,也是相传浦岛太郎传说的故事发生的地方。人们在这里建了一个龙宫神社,祭拜的正是龙宫。

神社再往南一点便是真正意义上的鼻子,这边立着一个灯塔,灯塔前有一个意义不明的网红爱心。

从灯塔走台阶向下,是大海前的最后一丛乱石滩,会有人在这爬上爬下一通,跑到南边最深处去钓鱼。有个大爷倒是挺配合,我对着他的背景和这地方跑了一张,奈何这地方实在不太好看。而再往南,便是南海了。

沿路有好一些路牌和告示板,住在这一带的人倒是挺有意思的…

不交停车费的自己唱两首演歌。

教当地方言的。

介绍当地出身名人的。

以及指宿这地方称自己是东洋夏威夷…

6.2.7 温泉

指宿的温泉挺有名的,我连着去了俩,一个是全日本唯一的天然砂浴温泉,一个是绝妙海景的露天温泉。温泉总归是不能拍照的,大家只好跟着我的文字和网图来脑补了。

6.2.7.1 たまて箱温泉

日本的旅游网站每年都要搞一个日归温泉排名,他们总是喜欢搞各种各样的评选。信不信不好说,能出现在排行榜里至少说明宣传到位了。于是我就从各种各样的排行榜里发现了这家「たまて箱温泉」。他们是个海景温泉,建在海边,门口倒是有公交车,似乎每一个小时一班,能把人送回指宿站。我是开车过来的。

附上官网宣传图,贴在澡堂柜台的示意图,实际是真的如此。

水温蛮高的,感觉有42度或者43度。露天池子靠着海边完全开放没有任何遮挡,视野无比广阔,180度海景展望,正前方就是一望无垠的南海,仿若海天一色。我去的时候人特别少,中途有个大概10分钟直接是没人了,我一个人包场。看海的机会其实不难得,如此海景也不是特别罕见,但是真要一边泡着澡一边还能安安静静地看海,这等美事不常见。

“貸切ですよ”。最后走的那个大爷跟我开玩笑。

以上我赞美的是左边的和风露天风吕,单双日男女轮换,他们周四定休,感兴趣的朋友请看好日子再去。官网还说他们24年6月1号开始停业改造,预计25年4月重新开业。

这帮人真的是跟玉手箱这个名字杠上了…什么都能取名这个。

6.2.7.2 砂むし会館「砂楽~さらく」

砂浴,通俗点就是大埋活人。指宿靠海那一段的沙滩底下都是地热,砂子就这么有了温度,能用来蒸桑拿。每个人都会穿一个专用的全身浴袍,备上一小块毛巾,当作砂子里的头枕。工作人员先提前挖了个坑,然后我躺进坑里,然后他们把砂子往我身上埋,把手脚身子整个埋过去。砂子整个压在我身上有点沉,砂子有点热度,但不至于烫,感觉和美国这边的低温桑拿一样,没什么感觉。我感觉我躺个20分钟都没啥问题,不过官方建议最多10-15分钟,要提防低温烫伤,小心谨慎如我,掐着时间灰溜溜跑了。附赠一张网图,和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日本唯一★指宿砂浴 -大榮旅遊

指宿砂蒸會館 砂樂 - ANA

这地方从指宿站走过去要30分钟,坐公交快但是班次太少倒也够呛,推荐要不打车过去,要不自己开过去。

6.2.8 伊布

做攻略的时候,我真没想到这地方和神奇宝贝能有联系。缘由是在日语里,“喜欢伊布”和指宿的读音特别像。指宿在日语的读音是Ibusuki,神奇宝贝伊布的读音是Ībui(Ī代表长音),喜欢在日语的读音是suki。“喜欢伊布”连起来Ībui suki,然后再读快一点,把Ībui结尾的i省略掉,就完全一致了。

谐音梗扣钱…

指宿市中心有9个伊布井盖,对应伊布本体和8个进化分支。正儿八经的联动地图在这

https://www.ibusuki.or.jp/news/uploads/docs/イーブイスキ指宿市_マンホール周遊マップ_繁体字.pdf

我路过了两个,伊布,在车站门口;火伊布,在泡砂浴的地方。

砂浴的澡堂入口处还有个巨大的伊布。

6.3 尾记与花絮

好吃的东西挺多的,鹿儿岛市这座城市氛围挺不错,缺点是能玩的东西没几个,一下子就没了。
感谢精神鹿儿岛人 @lanslort 兰桑的挂逼游记指北。去看种自由的时候成功打卡了车站楼上同款电影院。虽然我成功避开了坑逼摩天轮,但电影院门口的扭蛋机坏掉了,吞了我500日元,从结局上还是一样的。 :yaoming:

7. ありがとう!SL人吉——8620形蒸気機関車58654号機

SL人吉58654号——熊本駅 2024/2/18

正文 SL人吉运行的最后一个月,我要在熊本站守着这辆蒸汽机车进站。第一天来晚了,站台最前方的角落已经被一个大姐占领。第二天,我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提早了30分钟。

SL人吉在熊本站的发车时间是10:58。10:48,8620形蒸気機関車58654号機准时出现,从视线尽头,吐着一圈又一圈的烟,驶入了6号站台。

下面这一张是第一天拍的,我将相机高举过头,拍的很仓促。封面这一张是第二天拍的,独占了正前方的位置,时刻盯着脚下的位置,生怕越过安全线,很清晰,近乎零距离地直面了这一辆古老的蒸汽机车。

SL人吉58654号——熊本駅 2024/2/17

“这个角度不行,咱讲究的是要让火车漏一些侧面,同时还要正面面对着你。不仅角度要选得好,站前也得有个弯道配合你。”拍车的朋友倒是一针见血。熊本站这个6号站台是真的一点也不适合拍车。


「SL人吉」临时快速列车,是一辆运行于熊本县熊本站——熊本县人吉站的观光列车。因2020年九州暴雨灾害,熊本——人吉区间的肥萨线铁轨损坏,运行中断,「SL人吉」改为运行在熊本县熊本站——佐贺县鸟栖站。

列车由8620形蒸気機関車58654号機(简称58654),三节50系客车,DE10内燃机车1206号编成,定期运行时,熊本——鸟栖由蒸汽机车牵引,鸟栖——熊本由内燃机车牵引。

行先標(路线牌)

因为担任牵引任务的蒸汽机车58654年老化严重,无法再担当运输任务,JR九州于2022年宣布58654将于2024年3月退役,次年开启了为期一年的告别活动,名为「ありがとう!SL人吉」。所以这一次,便是为了在退役之前,能够体验一次这一辆具有102年历史的蒸汽机车。

熊本站内的「ありがとう!SL人吉」海报

活动开展期间,「SL人吉」无法使用JR九州pass,(全国不清楚),买票必须同时购买乘车券+指定拳,单人单程3360日元。提前一个月的上午10点在售票窗口和网上开卖,全车88个座位,网上卖的票大概第1秒钟就被抢光了。不过…其实,上车了也没人查票,偷偷上去然后赖在公共区域估计也没人管你。

在鹿儿岛中央取票的时候,人工窗口的老爷爷看我换的是SL人吉的车票,给激动坏了,眼神都仿佛在发光,拉着我聊了一会儿。

7.1 8620形蒸気機関車58654号機

所有人都是为了58654而来。8620形蒸気機関車,爱称「ハチロク」,不是那个86,那个86是排水渠过弯的…「爱上火车」的粉丝自有他们的追求,而最令我着迷的是这汽笛声。鸣笛持续大约7秒,由弱渐强,铿锵有力地演奏至高潮,而后戛然而止,余音如一声叹气缓缓淡去。这是我听过最高昂,最悠长,最饱满的火车汽笛声,仿佛思绪都随着声音飘到了远方。没有任何一种现代火车能媲美蒸汽机车的汽笛声,却也再没有任何一辆蒸汽机车的汽笛有如此的力量。我倒是没有摄像录音的习惯,等我回想起来已经是有些后悔和遗憾。这里分享一段「8620形蒸気機関車」最后一次运行的发车视频,时间开始于6:48,时长大概在10秒左右。强烈推荐大家点进来听一听这个声音。

58564——久留米駅

58654——后侧方视角

驾驶室

车厢内的展示柜里简短的介绍了一下这一辆102年历史的火车头,至于细节,容我此娓娓道来。

最初诞生于大正11年即1922年,此后的40多年间,承载着运输任务。等蒸汽机车退出于历史舞台之后,这一辆车一直保存在熊本县人吉市的SL展示馆。1988年为了庆祝九州铁道100周年,门司港开港100周年,JR九州成功修复了这辆老古董,同年开始作为最初代的「SL人吉」运行在熊本——人吉区间,兼任另一班观光列车「SLあそBOY」运行于熊本站——宫地区间。

兼任两班运行似乎让这个老古董有点吃不消,17年后的2005年,老古董在熊本站——宫地站之间试运行的时候突然就坏掉了。车的底架歪掉了,导致重心平衡歪了,有一侧的车轴超负荷运转,从而引发了轴过热 (hot box/ 軸焼け)问题。一旦有了轴过热就得修,不然再跑下去大概率就是全车着火,但在现代要去修老古董的车轴是根本不可能的,于是8620形蒸汽机车58654号就这么结束了第二段的运行生涯。

JR九州不太愿意就这么把这车永久封存,四处调研了一番,奇迹般地找到了当年造车轴的图纸。于是他们重新造了一根轴。2009年,8620形蒸汽机车58654号在小仓工厂被成功再次修复。至此,一直运营「SL人吉」班次至如今最后退役。

煤水车背后的铭牌讲述着第一次复活的故事,这个从1号车厢的前方展望室能看见。

煤水车的铭牌

7.2 DE10

DE 10内燃机车(自动召唤ディーゼルさん)。因为熊本——鸟栖区间,鸟栖站不方便给蒸汽机车转机,JR九州在最后挂了一节DE 10内燃机车1206号车。原本车尾的1号车厢的展望台是能看到很漂亮的后方视角的,现在只能看到内燃机车的大屁股了。DE 10家族的1209号车曾经牵引过天皇专列,四舍五入等于…

DE 10——鸟栖站

DE 10——熊本站

7.3 50系客车以及乘车体验

50系客车,设计由JR九州御用设计师水戸岡鋭治先生担当,外观采用黑色与金色的复古配色,和58654保持一致。

大牟田站

这个人字涂装,被人戏称为“囚车”。2号车厢人字涂装的背后是商品贩卖处。

2号车厢——久留米站

这个86花纹图案,是SL人吉的logo,很好看。

2号车厢——久留米站

1号车厢的车门处有一个神似座头鲸的图案,并不是刻意为之,应该是车辆原有的伤痕。

1号车厢——鸟栖站

车厢连接处的车厢铭牌

最前方的3号车厢和最后方的1号车厢都设置一个展望区域,属于公共区域。前面连着蒸汽机车,后方连着燃油机车,前方视野很有限,但是侧面的视野还挺不错的,空间很宽敞。虽然公共区域的规矩是人人有份,轮换使用,我乘坐的两天,都有人全程占着位子不走。

1号车厢展望室——鸟栖站

3号车厢展望室正面方天花板

3号车厢展望室,前面就是58654的煤水车

上车之后,乘务员会给每个人发一个101周岁的票夹(一看就知道是去年的存货),然后在车长空闲的时候,可以去找车长给车票盖纪念章,我就这么拿着这个票,在1号车厢的展望室打卡留念了一下。

在久留米开往鸟栖的这一整段大直路上,煤烟拉的笔直,在最后1号车厢那向后看,能看到烟雾缭绕和内燃机车的大屁股,左上方的高架线路是九州新干线。

最后方1号车厢的展望区域中途会变成拍照纪念角落,乘务员会把乘车纪念的板子,还有给小孩子穿的制服拿过来。这一块区域,最后也会变成非官方的自发纪念区域。2/18那天大家在这摆了个祭坛。

2024/2/17乘车纪念

2024/2/18

内部典雅而怀旧,木质沙发座椅,真皮坐垫,车窗是可以打开的上下分离式。蒸汽机车全程时速不会超过40km/h,窗户打开了乘务员大部分时间是不会管的。我是挺喜欢闻蒸汽机车的煤炭味道的,从上车开始就把窗户给打开了。

座椅

最后展望室的车窗也是可以打开的,我把相机放在窗台,保证在车内的安全位置之后,拉起一个广角,拍下了一张挺有趣的照片。

第二日把头探出去的人有点多,最后车长禁止所有人开窗了,遗憾。

内部走廊特别狭窄,并排占两个人都非常困难。车内贩卖开始之后,排队的人会稳定占掉走廊的右半部分,买完东西回座位的人,怀里揣着各种各样的东西,挤回去特别困难,整个走廊是真的水泄不通,都接近幽闭空间恐惧了。

2号车厢内部走廊

车内贩卖大概要发车之后20分钟才会开始,既然横竖都要排队,我选择提前10分钟去最前排排队等他们开门。车上贩卖有一些有趣的东西。

黑煤炭牛奶冰淇淋,上头塞俩干柠檬,象征蒸汽机车车轮子。

乌漆麻黑的竹炭柠檬汁和煤炭饼干,这柠檬汁是够酸的,买这个会送一个纸模玩。

乘车纪念盖章就在柜台旁边,结账完正好。左上角都是乘车纪念,其他就是买的各种奇怪周边的,还有这个纸模。

SL人吉的专属便当有两款,熊本出发和鸟栖出发时不一样的,熊本出发的这一款就叫「ハチロク」,配餐挺丰盛的,炸鸡,汉堡排,三文鱼,饭团,意大利面,挺好吃的。

1号车厢和2号车厢的连接处有当年经过肥萨线去人吉的的观光图。

2号车厢贩卖处旁边有一个展示书柜,摆放了许多小物件。

3号车厢走廊上有一个图书角。

3号车厢的图书角和沙发

图书角正对着的画

列车从熊本站出发,停靠玉名站,大牟田站,久留米站,最后到达鸟栖站。列车会在所有停靠站停留大约10分钟的时间,给车上的乘客,以及站台上来参观的人们足够的时间去拍照。发车前5分钟,三节车厢的车长摇铃示意,说是摇铃,是真正的去摇一个铜质的铃铛。在久留米站我去找车长闲聊,他同意让我体验一下这个摇铃玩。铃铛的质感特别扎实,摇起来特别带劲,撞针的声音很清脆,近距离摇的时候能听见一些微小的回声,挺有趣的。

中途有几个插曲,2/17中途的某一时刻,SL人吉和九州七星号擦肩而过,可惜我正好在洗手间,错过了。2/18有一个老爷爷似乎是没听到摇铃,发车的时候还没回到车厢里,大家就看着他被留在了站台上,心情挺复杂的,找车长聊天也是去问了这个话题。

“车只要一旦发动是没有办法停下来的,这没办法的。”

7.4 SL人吉展览(九州铁道博物馆)

误打误撞,第二天去门司港的九州铁道博物馆的时候正好赶上了「SL人吉」特别展示,到4/8号截止,现在还有机会。里头有SL人吉第一次修复,第二次修复的照片,资料,文档,有从大正年间一直到现在的8620形照片,包括作为客运列车的时候,以及现在作为各类观光列车的照片,这些照片令人心潮澎湃。有一个角落专门留给了一位一生在拍摄蒸汽列车照片的老爷爷,有他的作品,有他的新闻。展示场内部是没办法拍照的,我拍了周围允许拍照的一些布置。

7.5 尾记与花絮

熊本——鸟栖,全程新干线大概是1小时左右的路程,蒸汽机车得花上2个小时40分钟。我已经很久没有坐过这么慢的火车了,但是我很喜欢这种感觉,能开着窗闻着煤烟味,吹着风,沿线有拍火车的摄影师,有等待在道口的汽车,有碰巧在走路的当地人,他们会向我们挥手,这样的感觉挺不错的。

最后以两张照片结尾,DE10牵引着「SL人吉」缓缓驶出鸟栖站的时候,一张不明所以但是感觉很霸气的特写,一张吐着烟雾与我们告别。

仅以此文纪念此处所描述的再也看不到的光景。

当不远的将来,肥萨线重新通车的时候。58654将重新回到人吉市的SL展示馆,让我们到时再会。

@Par

8 最后一日的彷徨——小仓与JR九州,九州综述

旦過市場——小倉

正文 ### 8.1 小倉

回美国是从羽田出发,去羽田是从福冈坐飞机过去,从鸟栖站送别SL人吉之后还有一天的时间可以打发,去小仓吧。

我曾经断言过,小仓是一个不值得专门去的地方,基于最终目的地福冈机场,去小仓我要额外坐一次特急往返。但我还是选择绕路去了。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去小仓,或许是上次留下的遗憾,也或许只是不喜欢博多夜晚的喧嚣,但是至少我知道我想去干啥。三个理由,也是有的,九州铁道博物馆,唐戸市場,旦過市場。

相机我嫌弃太重了,直接给我丢在酒店里吃灰了,这会儿全是手机拍的。修图的时候各种修不对,下次,还是all in相机算了。

住的还是上次那个酒店,西鉄イン小倉,离车站走路5分钟出头,不算远,房间也挺干净整洁,上头还有个大浴场,挺不错地方。更何况预订的时候发现这一晚只要5000日元,实在是实惠挂逼到家了。


住在北九州边上的朋友给我推荐了这一家咖啡店,进去的时候里头还有试饮活动,三层的盘子上摆满了hario的手冲杯子,他们冲了好几个地方的豆子,给大家分享味道。至于当时喝了啥,已经没印象了,至少不差。


站前有一个甜品店在排长队,反正也没事做,排着吧,这个店tabelog有3.61分还算不错。他们在卖奶油派,290日元5个,便宜到家了。奶油的味道特别人工,会让我回想起上海的克莉丝汀和苹果花园,那种依旧把黄油叫成白脱的时代的味道。


虽然还没有到官方给定的截止日期,北九州一人5000优惠券的促销活动已经早早结束,遗憾。


小仓站的另一边有一片二次元区域,这片二次元区域应该是围绕着北九州市漫画博物馆发展起来的。商场里头不断放着前些日子火起来的猫meme的洗脑歌曲,令人实在是静不下心来。


北九州市漫画博物馆,博物馆进去介绍的是博物馆的名誉馆长,「銀河鉄道999」的作者松本零士老师。「銀河鉄道999」听说过,是上个世纪特别有名的一部漫画经典,以我的年纪…可能是没什么机会接触到。松本零士老师于2023年离开了人世,博物馆里是这么讲述的

“先生は星の海へ旅立たれました”。

踏上前往星海的旅程…难以言述的感动。

旁边在放「銀河鉄道999」的动画特别篇,我坐在面前的凳子上,不禁看了下去,动画在介绍小仓的历史,放了整整18分钟,是一集完整制作的动画,不可思议。

漫画家関谷ひさし的工作台。



展出的尽头是漫画的表现技法,如何通过构图,阴影,神态去表现声音/时间/情感这样超脱于纸张范畴的事物,讲的都是我平时读漫画的时候会注意到但并不会留意的诸多小细节。

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点开

比如如何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如何表现声音

如何表现时间的关系,流逝,快慢




最后有个特别大的漫画图书馆,一个真正的图书馆,隔音效果一流,是整栋大楼唯一听不到洗脑歌曲的地方,藏书也不得了,有最新的动画化的漫画,也有上个世纪一些70年代的。在这里读漫画的人很多,坐在桌子上,躺在沙发上,盘腿在地毯上,我依旧是不太读得来原版的漫画,休息了一会儿便离开了。

回JR小仓站的时候,我留意到车站北边的人行天桥上有银河铁道999的人物铜像。

虽然这一次旅途已经不知道吃了几次鳗鱼饭了,我对这家鳗鱼店还是眼馋了许久…夏天他们会用野生鳗鱼,这次冬天还是养殖的。虽然不是野生的,还是美美的吃了一顿。松的鳗重5500,鳗鱼很肥美,火候掌握得很好外焦里嫩,咬上去还能品尝到浓郁的炭香。虽然不知道是什么炭火,我预估这样的一顿在东京要7000日元朝上。


第二天起了一大早去门司港,然后坐摆渡船去海对岸的唐户市场,摆渡车是个快艇,这溅起的水花还挺好看。这会儿终于有机会给这个车站拍个照了。


上一次从大阪赶路过来,到这的时候已经是中午,市场二楼的一家河豚鱼食堂已经关门,可惜了好一会儿。关门海峡这一带可是日本河豚的主产区,而唐户市场本身可是这里一个不小的海鲜市场,在这里为的就是价廉物美的新鲜河豚。

我全都要定食,2400日元,里面有炸河豚,河豚刺身,アラ炊き(鱼头,鱼骨,鱼尾这些边角料乱炖),吃的可满足了。


工作日的唐户市场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海鲜市场集散中心,早上八九点可能是一天的渔获已经全部卖完,市场冷冷清清,偶尔能看到几个摊子还在卖鲸鱼肉。


门司港是九州旅客铁道(现JR九州)的发源地,JR九州在这搞了一个JR九州铁道博物馆。上次因为时间不够,没有去成,这会儿得补上。

或许是缘分注定,我正好赶上了「SL人吉」特别展示,到4/8号截止。

展览里头有SL人吉第一次修复,第二次修复的照片,资料,文档,有从大正年间一直到现在的8620形照片,包括作为客运列车的时候,以及现在作为各类观光列车的照片,这些照片令人心潮澎湃。有一个角落专门留给了一位一生在拍摄蒸汽列车照片的老爷爷,有他的作品,有他的新闻。展示场内部是没办法拍照的,我拍了周围允许拍照的一些布置。


然后是这里博物馆的常规展示,

过去的特急日轮号

这个其实是卧铺,将一个座椅的坐垫放下来,两个座椅连起来就是卧铺了,跟amtrak的roomette原理差不多。


寝台列车月光号。

长得跟国铁都挺像的。


キハ07,不清楚历史意义,但是博物馆的门票上是这个,似乎挺有故事的

C59型蒸汽机车

回到小仓的时候开始天开始下大雨了,即便是大雨,散策还可以继续。小仓这帮人挺好玩的,只要跟他们聊起来了,他们总能变出个小礼物来。

—— “我能不能把套餐里的黑咖啡换成咖啡欧蕾啊…”

—— “不可能的,你想的挺美的。”

店主是个上年纪的老爷爷,在车站附近的小街里开着一家不怎么起眼的咖啡馆,ドン珈琲館。

木质的门面,带着精致花纹的瓷器餐具,西洋风的桌椅以及这精致的琉璃吊灯,古旧的黄色不由得让人联想起昭和时代,墙壁上隔着一些距离便挂着一副现代艺术画作,看上了似乎是能买下来带回家的,店内悠悠的放着爵士乐,很精致很有情调的复古小店。

外头大雨,店里很冷清,就还有一个客人,似乎是爱知那边来的,专门过来买画的,老爷爷把我身后的一副画摘了下来,仔细地包装了起来,然后才开始做我的咖啡。

“我养了一只鹦鹉哦”。我问柜台后面的鸟笼子的时候,他指了指更上头的那个鹦鹉雕像。说实在的我一直以为天花板上那个也是一个艺术品,真的跟一堆瓶瓶罐罐放在一块,进店以来也从来没动过。等店主这么说,我再仔细看了一下,这小眼珠子确实在动。

老爷子很自豪的给我介绍了他的金刚鹦鹉,名字叫「弥太郎」,平常就在店里这么一动也不动,也不会飞出去。

“真要飞出去了我可抓不回来。”

他似乎挺享受着让人惊叹“原来真的有一只鹦鹉”的感觉,临走的时候送了我一张明信片。


上一会儿去旦过市场的时候赶上了三连休,市场是一个人都没有,这会儿可是个热闹的普通的周一。


「旦過うどん」,这家小店在门口煮关东煮,好大一口子锅,整整齐齐地摆满了各种食材,特别诱人。一串180,在门口点上店家给我装盘,再抹一点黄芥末,坐进店铺里吃,棒极了。


“你们这感觉和外头菜市场完全不一样啊…推开帘子就仿佛是另一个世界了。”

菜市场里很神奇的有一家现代风格的咖啡店,平常一个帘子遮着,完美的融入了菜市场的门面和氛围里头。里头倒是别有洞天。

这家咖啡叫BENNY’S COFFEE,开在旦过市场里头。

“很多人说我们这像布鲁克林”。店长一边在指导新人店员做我点单的手冲,一边在把玩手里头一个咖啡挂耳包。

“那边可有趣了,就算是咖啡馆,角落里,天花板上,到处都得摆上一盆绿叶植物。”我对布鲁克林的感觉要更加绿意盎然的一点,我给他们看了当时在布鲁克林拍的咖啡馆,像是那家Sey coffee。

—— “为什么会想着来小仓嘛…”


—— “我要去福冈坐飞机,但博多实在太吵了。”相视一笑。店长手里把玩的挂耳包似乎是他们的无咖啡因新品,只是不巧包装残次了,于是他就送给我了…

至于这味道嘛,我还是喝带咖啡因的吧。


出发前的午餐在「おんどる 小倉魚町店」,本来收藏这家店是因为这边1600就能吃到神户牛。结果进店之后这茬我给忘了,点了一个一人食的烧肉,大概2600,也挺不错。


吃完就去FUK了。FUK的JAL F lounge还挺有趣,我至少吃了半个小时的爆米花。

回东京的飞机本是A35J,估计是跟摔了的那架有关系,大概提前30天换成一架国际线的77W来救急。凭借着绿宝石的选位置,坐到PE的大板凳。

8.2 JR九州摄影记录以及JR九州pass

一路上拍了不少有趣的东西。熊本的周末是真的特别热闹,光是一个上午就会有特急「かわせみやませみ」,特急「あそぼーい!」,特急「A列車で行こう」三个车。

特急「かわせみやませみ」,翡翠山翡翠,熊本——阿苏——宫地。从两节キハ47改装而来,由水戸岡鋭治担任设计,是他一贯的高雅,华丽而精致的风格。

你们到底是多喜欢改装キハ47…


特急「あそぼーい!」,特急阿苏男孩,熊本——阿苏——大分——别府,定位是亲子游列车,车上有亲子乐园。

由一辆之前是「ゆふDX」跑由布院的キハ182改装而来。


西九州新干线かもめ,N700系,长崎站

设计担当水戸岡鋭治。明明只到武雄温泉,还要写终点是博多,骗子呐。


九州新干线つばめ,800系,鹿儿岛中央站

设计担当依旧是水戸岡鋭治。


787系,鸟栖站

不是那个787,那个787是在天上飞的,


没办法分类的最后一些


全国JR pass还没涨价之前,这个pass属于是出门在外必备,有事没事先买一张,新干线坐个来回一定回本。现在这么涨价了,只好优先考虑地方pass了。

JR九州的全九州pass,7天25000,限制是不能预约36+3周游特急,不能预约临时观光列车(比如SL人吉),以及网上提前预约座位要额外交预约费,观光列车收1500,新干线收1000。所以只要不是在旺季想订什么由布院之森,指宿玉手箱靠海的位置,翡翠山翡翠,阿苏男孩等等等等观光列车的话,直接去现场预定就好了。至于这些观光列车,真正在乎的话,还是老老实实交钱吧。

拜其所赐,本人额外花了大概8100日元…两张SL人吉,一张指宿玉手箱的预约。作为回报,咱还是多坐一点吧。

总结一下,九州7天的行程

  • Day 1: 博多——佐世保——长崎

  • Day 2: 长崎(未使用JR)

  • Day 3: 长崎——鹿儿岛中央

  • Day 4: 鹿儿岛中央——指宿——鹿儿岛中央

  • Day 5: 鹿儿岛——熊本,熊本——鸟栖,鸟栖——鹿儿岛中央

  • Day 6: 鹿儿岛——熊本,熊本——鸟栖,鸟栖——小仓

  • Day 7: 小仓(包含门司港)——博多

17 个赞

插一楼楼

1 个赞

我占完了~你没插到到~:troll:

2 个赞

哈哈哈哈看标题进来了 发现人换了 :yaoming: 再看日光 不会有日光:chestnut:吧 那就不挂逼了 :yaoming:

1 个赞

敲碗等更新

没有的没有的 :troll:如假包换

1 个赞

感觉还是下雪好看点,不然日光冬天到处光秃秃的真难看 :yaoming:




东照宫除了德川的墓我就记得这台vending machine了 :troll:


4 个赞

我也有印象

一爬上去 在奥宫门口迎接游客的是….

一台100%纯伊藤园绿茶贩卖机! :troll:

lz能不能说说应对日本大雪天气出行都带了什么衣服或保暖装备?
我一直没有在下雪的地区生活过,一直在思考如果冬天zipair挂壁出行,7kg能不能应付冬装需求

因为我从夏威夷转机的,以及之后还要去九州,所以我实际要准备四季的衣服,我是分层叠穿来实现四季切换的

最冷的下雪的天气,我有四层

heatech内衣
heatech羽绒背心
冲锋衣
风衣

然后要带上帽子 围巾 手套

鞋子穿防水的登山鞋 基本ok了 :yaoming:

所以…要是没冬装的话,不如少带一点,落地东京然后去优衣库采购吧 :yaoming:

5 个赞

支持!终于出来了

1 个赞

没想到还能等来这部分的游记,后排等更

1 个赞

:yaoming:咱还是稳定更新选手 那个串是个水贴

3 个赞

lz我看到你上次日本游记就想问了,你是用什么相机和镜头啊?后期怎么做的?德味,啊不是,日味很香

相机是索尼a7m4,镜头是1635gm2

后期是Lightroom弄的,先上预设,然后自己再靠感觉微调的

比较喜欢是低高光,高阴影,以及低饱和度,一通操作好像还真的会导致德味 :troll:

3 个赞

坛友友情补上
:see_no_evil: :speak_no_evil: :hear_no_evil:

3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