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还是真实拼音呢

拼音不是英语啊。法理上不用改,口语你自己看这办啊

While Sundar Pichai is known as the CEO of Google and Alphabet, he’s sometimes referred to informally as “Sundi” by his friends, and some lawmakers have struggled with his name, leading to mispronunciations like "Mr. Pick Eye

你找个美国人发音,读 “薛怀义” 看看 XUE ,他们英语系国家的人能不能被发出声

题外话,
我在西班牙,看到这个银行 CaixaBank。 我都不知道如何发音。。

1 个赞

困境不是由改不改名产生的,改名只是你产生自卑和自信两种情绪交织的导火索

3 个赞

这跟印度是一样的

他们从hindi转英文时候等于汉字转拼音

Dhruv (ध्रुव)

Dh 近似于 d+r

英文里没有直接对应

Tirth (तीर्थ) 里的 Th也是

泰米尔语里就更多了

跟中文里转拼音连声调都去了是一样的简化

你没看到我给你的例子吗?还是看不见?
Sundar Pichai–》非正式别人叫他 Sundi

说到底是你自己的事。你随便吧。

sundar到sundi比xiaolong到allen近似不止一点

汉语拼音方案非常难读,这有什么疑问么?我们小时候学拼音都是学了一个学期,怎么要求外国人看到拼音的一瞬间能说出来。

罗马化的片假名和西班牙语都给人80%所见即所得的感觉,所以不需要转写。

我老公的Xu就在简历上改成了Hsu,仍然是中国人啊,但就是更让人能读出来。

举个例子,新疆这个词的不同拼法。到底哪一个更方便外国人读。我觉得除了注音之外,比较难读的就是拼音了。

4 个赞

zszs

再者xu到hsu这种转法并不算西洋化 很赞同

比如化腾到pony

云到jack

俺认识的湾友们也不改,而且他们那种拼音一眼看得出来

1 个赞

据我观察,综合性大学的留子比较喜欢改,也没有多少人喜欢非议改不改,理工学院的留子特别敏感改名字的人就比较多,仅身边统计学。有个理工学院的留子特意和我讨论改名字的问题,还特有气势地问我,“你看韩国人,人家改吗?不改吧。” 我说你选修的xx课那个韩国老师就改了啊,名字出自圣经 :yaoming:

另外,我认识的湾湾朋友,基本上都改了,好像就一个没改

我认为汉字和其他很多语言的差异是汉字是表意文字,仅用拼音的话大半的意义已经没有了(比如 xiang 你不知道是指飞”翔“还是”香“味),并且很多好的名字是字的各种组合(不像英文名那样说固定的词),所以两个字母完全一样的名字可能完全是两个意思。最后,拼音设计目的是拿来中文发音教学的,拿来作为中文姓名的罗马化我认为是某种程度的偷懒造成不专门学中文的老外真的读不出来(日语名字的”拼音“和罗马化就分别是假名和英文字母,而不是用一个东西做两个事)。P.S. 当然用英文名或者拼音我都尊重,个人选择而已。

5 个赞

是identity?

哎嘿,我出来之后上的头一门课就是念对名字这事很重要,忘了是考TA还是啥了,一考官老白问我名字叫啥,我说了一遍之后,对面学了个四不像,我寻思差不多得了,反正也没第二个人来考,结果对面突然很严肃地告诉我念对名字是基本礼节,拉着我重复了三四遍才算数

6 个赞

立马修正Typo,掩盖历史 :melting_face:

不算各种化名的话,算5个 :rofl:

拼音难读的话让别人读initials不行么,这样一定是两个字母,谁都会读,我就经常这么干

这个问题不是讨论过很多次了吗,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拼音本质上不是为了英语而设计的,而是为了国人学普通话,所以只是借用英文字母,并没有照顾英语习惯。念错其实还好,怕的是那种根本就念不出来的。这东西不亲身体会可能很难理解有多头疼 :sweat_smile:

我观察的结论是其他国家翻译的时候很少会有这种情况,像印度 日韩 欧州国家,他们要不英语名字本身就是按照英文发音去拟声,要不就是自己国家也是拉丁语系发音大体类似。比如孙兴慜,你要是xingmin就会很头疼,但是Heung-min就好的多了。

8 个赞

从我做起就好 otherwise it sounds like a you problem

1 个赞

所以我准备改中文名,改完以后我的英文名=拼音

问题解决

比如,楼主你可以改名为茶色

前几天才有个差不多的帖子咋又来一个

你真是个天才 :troll:

这有什么的,Anora还要改名Ani呢 :full_moon_with_face: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