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乱逛的时候看到了这个帖子
当时只是很佩服这个人的精力旺盛,但是通过 @Chao 教授的deep dive之后发现其实同时打多份工在目前的就业环境下是一件非常容易实现的事情。
这两个帖子看完了之后我去OE的discord里面潜伏学习了一两天,问了点不确定的问题,随后感觉根据我目前的WLB额外打一个WLB同样不错的工完全是可以的。
一些大背景:数据相关,算是半个工程师吧,YOE 7 左右。
一些小背景:从OE的主流来看,OE社区建议只考虑1099 Contract,因为相应来说相比普通的W2可以要到高一点的hourly rate,同时可以把自己home office拿去抵税,同时还能开IRA。但是可能是我的行业问题,大部分的招聘都是全职W2,部分W2 Contract,1099 Contract少之又少,所以在选择的时候我就扩大了选择面,所有类型的都考虑。同时为了税务上的方便已备不时之需,我还注册了一个技术咨询的LLC(顺便还能拿EIN来反复Churn CHASE)。由于OE建议的第二三四五份工作主要以contracting为主或者大部分人OE只是一两年的时间苦一苦多赚钱,完全等不到equity全部vest,所以equity的部分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忽略的不计入考量的。所以这里只谈Base,或者Hourly rate转化成的annualized base。
我大概是7月4号更新了自己的resume,然后把linkedin改成open to work之后,基本上每天都有好几个recruiter来勾搭我,大概40%是corporate自己的recruiter,然后60%左右是headhunter。刚开始我还认真看看回复一下,但是后来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基本上除了感觉有兴趣的意外其他的一概不回应。就这样还有普天盖的inmail发过来。
从行业来看,目前我这行还在招人的主要以不久前融到资的种子轮或者A轮B轮startup居多,或者是传统行业的技术部门。
大概把资料公开之后第头两个星期接到了不下50个recruiter的电话,第一步都差不多,问问什么情况,要不要sponsorship之类的,紧接着就联系第一轮。
由于现在处于夏天,众所周知是旅游季,所以很多公司的人最近都在旅游,所以安排interview时间算是比较长的,尤其是以大中厂为代表的需要HM轮技术轮然后最后5人车轮Panel的那种。
总体而言,startup的轮数少一点但是每一轮都很麻烦,尤其是那种初期的startup,还有什么take home assignment。这种我一般都直接忽略了,除了一个只有7个人刚融了10M的种子轮startup,因为他们给的钱实在是太多了,我今天晚上看下他们的take home assignment。
中型企业现在也从头部大厂那里学坏了,要搞Panel。现在唯一一个大一点的知名企业轻松过了一轮技术面,直接schedule最后的panel,但是已经排到两个星期以后了。
目前为止大概面了七八个公司吧,大部分都是第一轮结束了,在安排第二轮或者最后一轮panel。第一个面试的公司招Contractor,已经走完了面试流程。虽然还没讨论offer,但是我刚收到了他们的docusign发来的contracting agreement,所以目测这两天就会敲定。
从7月4号到今天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可以算是斩获了一个offer,然后剩下的还在路上排队interview。
总体而言我的目标是尽量控制在三个工作以内,争取以工作时间增加10%的情况达到base翻番,或者多工作25%的情况下base翻两番。
马上1点钟有个panel,我先不说了,等有空再说。
还有一条深有体会的是,因为还在工作,而且因为天天面试,基本上是以战代练,让我写点相关的码也差不多是一下就给出最优解或者多重解法同时还能完整的给对方说清楚自己的逻辑,也没准备过interview,基本上现在问我resume上的东西和project都是张嘴就来,导致我自己无形中感觉自己过去工作的scope大的不行,所以interview的时候牛逼越吹越大,当然了根据Jimmy McGill的经验在能力范围内牛逼吹得越大越吓人越不容易被戳破。
同时有一条体会我觉得很值得大家警醒。我自己没有身份顾虑,处在一个相对算是蓬勃发展的技术岗位,这样尚且在夏天的时候将近第一个月才下了一个offer且并没有很想去,大部分要到这个月月底才能多几个offer,due to scheduling issue。作为非技术岗位且有身份顾虑的老哥们万一在夏天真的被recession fire了,要考虑一下自己能不能在60天内找到满意的offer。
今天8月3日,历时30天接到第一个1099 Contract
今天8月4日,历时31天签下了第一个1099 Contract,填了W-9给了SSN和EIN,重新商议了rate之后比原来高了$10,相当于年化多了2W吧。月底开始。令人惊讶的是通篇没提过背景调查的事情。